APP下载

老年人便秘的防治和护理

2014-08-08王琴

上海医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老年性灌肠

王琴

摘 要 文献复习老年人便秘的防治和护理,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心理治疗、应用灌肠和栓剂、口服药物、温水洗足及中医治疗。预防、合理治疗和护理可减轻便秘带来的严重后果。

关键词便秘老年人防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R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4)12-0031-03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the elderly constipation

WANG Qin

(Maog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Songji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407, China)

ABSTRACT This literature reviews the prevention, treatment, and nursing of the constipation of the elderly people, including adjustment of lifestyle, psychotherapy, application of enemas and suppositories, oral medications, warm water foot washing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treatment. Prevention, reasonable treatment and nursing can reduce the severe consequences caused by constipation.

KEY WORDSconstipation; elderly peopl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nursing

慢性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功能性肠病,约占老年人群的25%[1],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2]。65~69岁人群患病率为23%,70~79岁和8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分别为32%和58%。便秘不仅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诱发和加重老年人的原发疾病。老年人便秘的原因有饮食原因、功能减退、不良排便习惯、药物不良反应。其危害遍及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心理情绪等。因此,预防、合理治疗和护理可减轻便秘带来的严重后果。本文就老年人便秘的防治和护理措施进行综述。

调整生活方式

充足的水分摄入

水参与物质代谢,人体每日需要饮水1 500 ml,每日消化液总量达8 000 ml。饮水不足不但会造成体内脱水,而且会导致消化液减少。施永敏等[3]研究发现,饮水要讲究方法,每天晨起空腹饮300~400 ml温开水,可分2~3次饮完,能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每天饮水2 000~3 000 ml,能供给机体充足的水分以软化粪便。老年人因单纯饮水口感不佳而影响饮水量。为此,冀孟菊等[4]提出,三餐进食时可边进食边饮水,每餐各饮水1 000~1 500 ml,不仅避免单纯饮水口感不佳而影响饮水量,还可使食物同水分充分混合,同时又起到膨胀软化粪便,增加粪便体积和重量,刺激肠蠕动,从而顺利排便。但此法可能对消化功能有不良影响。

摄取适量的膳食纤维

适量添加膳食纤维具有增加粪便容积、刺激肠蠕动、改善胃肠功能的作用[5]。我国营养学会在2000年提出,成年人适宜摄人量为30 g/d,便秘患者建议摄入量为40~45 g/d。研究发现蔬菜和水果的膳食纤维含量均为10%,干豆类食物中的含量为35%,粗粮和鲜豆类中分别含16%和14%[6]。因而,不仅要指导老年人多食蔬菜和水果,更要多吃干豆类食物。但患痛风病的老年人要避免食用干豆类食物,过多食用不但引起消化不良和营养吸收障碍,还可导致痛风发作。另外,豆类食物属于高蛋白质食品,老年人长期高蛋白饮食有损于肾脏功能。

补充肠道有益菌

酸奶富含活性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能促进胃酸分泌,增强消化功能。当双歧杆菌定植肠道达一定数量时,会使肠道渗透压增高,分泌亢进,刺激肠道蠕动,增加粪便湿润度,利于排便[7]。早晚空腹各饮用250 g,可有效预防或减轻便秘。但冷藏在4℃下的酸奶直接饮用,易引起胃痉挛、腹泻等不良反应。为此,许多学者建议胃功能较弱的老年人可将酸奶在室温下放置20~30 min后再饮用。尽管酸奶对人体有益,但应合理饮用,过量将导致胃酸过多,影响胃黏膜及消化酶的正常分泌。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可以增进排便的条件反射,有助于缓解便秘。老年人应每日定时坐便1次,最佳时间在早餐后[8],因早餐后的胃-结肠反射会出现结肠的集团蠕动,时间一般以10~20 min为宜,同时保持注意力集中,要戒除边坐便、边看书读报或思考等不良习惯。

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能提高排便辅助肌的收缩力[9],有利于肠蠕动,有助于排便。下床活动的老年人,每天早晚饭后活动30~60 min,如散步、打太极拳,能健身强体,增进食欲,刺激肠蠕动,预防便秘发生。卧床老年人可经常做主动收腹运动和提肛肌运动[10],可使降结肠的内容物向下移动,并可增加腹压,促进排便。

心理治疗

精神心理因素是影响胃肠功能的重要因素,焦虑患者中有70.7%的患者会发生便秘[11]。焦虑情绪可通过大脑皮层影响下丘脑和自主神经系统,尤其是迷走神经,使肠管肌肉蠕动减弱,胃肠道分泌的消化液减少,易导致便秘[12]。临床因排便不畅所导致的心血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猝死。因此,注意心理健康,调节心理承受能力,控制情绪,避免受一些大的生活事件的影响,对防止老年性便秘至关重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通过用心观察、交流与倾听、积极鼓励、支持与引导,不断增强老年患者治疗的信心,缓解压力与紧张,对改善便秘有一定的作用。陈连珍[13]在对48例脑出血卧床患者进行便秘的护理中,通过心理疏导改善了便秘,提高了护理质量。

近年来,生物反馈疗法作为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技术,在胃肠病学领域的治疗作用日趋显著。生物反馈疗法治疗便秘,是纠正异常排便动作的疗法。主要治疗因肛门括约肌不协调运动和盆底肌、肛门外括约肌矛盾收缩所导致的便秘,很适宜治疗便秘。实质上是利用声音和影像的反馈,训练便秘者正确地控制肛门外括约肌的舒缩,达到正常排便。目前采取生物反馈治疗,配合相应护理来缓解老年卧床患者功能性便秘症状,与传统护理干预对比,其效果显著,具有非侵入性,易忍受,费用低等特点[10],与药物治疗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但生物反馈疗法治疗老年性便秘,还需进一步研究及规范。

灌肠及栓剂的应用

灌肠液经肛门灌入直肠,能软化干燥的粪块,并刺激肠壁感受器,信息传递至脊髓和脑,引起排便[14]。使用栓剂或灌肠时,要熟知所用药物的作用、注意事项及禁忌证。所用灌肠液有净化处理过的温水、甘油、0.1%肥皂液等,均可促进排便。研究显示,温水灌肠的总有效率为88.9%[15],但不能滥用灌肠,否则可引起结肠痉挛性便秘和消化功能紊乱[16]。临床医生根据经验,用一次性小儿吸痰管连接一次性输液器灌肠,导管插入深度为17~20 cm,先灌入开塞露,以便充分软化干燥的粪块,继而灌入灌肠液,使之缓慢进入乙状结肠内,避免了灌肠液直接刺激直肠引起排便发射[17]。另外,输液器的调速装置又能控制流速,使灌肠液缓慢而恒定地灌入,小儿吸痰管较一次性肛管细,灌肠液在肠管内保留的时间相对延长,增加了软化粪便效果,减少了灌肠液的外流,提高了排便的效果。该法操作简便,损伤小。

口服药物指导

临床上常见的口服缓泻剂主要有容积性泻药(如车前番泻复合颗粒)、渗透性泻药(如硫酸镁散)、润滑性泻药(如石蜡油)、促胃肠动力药(如莫沙必利)。这些缓泻药虽在临床常用,或多或少有些缺点。润滑性泻药因刺激性强,易引起腹痛,促胃肠动力药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等。用药时,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清楚药物作用及其不良反应,教育患者杜绝滥用药物。目前,治疗便秘的药物较多,但多数不适用于慢性便秘者,亦不宜长期服用。对于治疗原发病,引导腹泻的药物应合理应用。老年性便秘应尽量少用或不用大黄、酚酞片等,这类刺激性药虽然有导泻作用,但多用可引起大便失禁、代谢紊乱,甚至可引起结肠黑变病[18]。必要时,给予口服麻仁丸、苁蓉通便口服液、番泻叶口服液等。孙光裕等[19]研究发现,培菲康联合聚乙二醇4000的应用能有效缓解老年功能性便秘症状,有效率为87.5%。普卡必利能安全有效治疗老年人慢性便秘。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等促动力药物对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但有诱发心律失常的危险[20],故老年人不宜常规应用。

温水洗足法

温水洗足法是通过温水刺激双足,使小肠、结肠、肛门等反射区的血液循环活跃,从而增强这些器官的功能,促进肠蠕动,使大便容易排出[21]。具体方法是每天早晚各1次,用温水泡足30 min,水温为39~42 0C。为了发挥最佳治疗效果,建议选用足浴盆以保持水温的恒定。此法操作简便。

中医治疗技术

在老年便秘的中医治疗中,“整体观念”是防治的宗旨,对老年人便秘者实施辩证施治,应用传统医学的推拿按摩、针灸等治疗可有效防治老年人便秘,而且不良反应小,成本低廉。黄曼博[22]采用背部膀胱经推拿加腹部按摩法治疗45例功能性便秘患者,治愈率为57.8%,总有效率为97.8%,疗效明显优于口服复方芦荟胶囊。彭泽深等[23]应用中药加穴位按摩治疗老年性便秘,疗效明显比口服莫沙必利片好,且安全、经济。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性便秘的防治和护理方法有多种,但仍有不少老年人因不能坚持运动,或不能保证足够水分和适量膳食纤维的摄入等因素,使便秘得不到有效改善。此外,缓泻剂等药物治疗虽然效果明显,但患者长期使用,易形成药物依赖,反而加重便秘程度。心理因素导致的便秘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通过心理调节改善便秘,逐渐成为老年性便秘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几年来,生物反馈疗法通过反射调节,可使降结肠、直肠蠕动增加[1],对治疗便秘有一定的疗效[10],但该法对老年性便秘的效果,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林征. 老年人慢性便秘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其治疗[J]. 实用老年医学, 2010, 24(2): 110-112.

李月晟, 李卓文. 老年患者便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临床医学工程, 2010, 17(4): 143-144.

施永敏, 周永香, 马文芳, 等. 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干预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5, 9(2): 30-31.

冀孟菊, 康彬. 饮食指导预防化疗患者便秘的临床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 11(8): 109-111.

田艳萍, 芦波, 张祥梅. 膳食纤维在老年病人肠内营养中的应用[J]. 中外医疗, 2010, 29(22): 68, 70.

阴文娅, 郑卫东, 黄承钰, 等. 53例糖尿病患者膳食中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调查[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5, 39(5): 342-344.

谭若春, 黎清婵, 何丽平.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妊娠期便秘的疗效观察[J]. 现代医院, 2008, 8(6): 59-60.

陈国芳. 浅谈痔疮术后排便习惯的重建[J].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 2010, 8(10): 90-91.

方丽君. 护理干预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疗效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4(9): 1337-1338.

张雪芳, 徐桂华, 李海, 等. 卧床患者功能性便秘的生物反馈治疗及有效护理探讨[J]. 西南军医, 2010, 12(1): 151-152.

任凯,汪小华,白洁,等.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焦虑抑郁与便秘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 26(8): 703-704.

邵逥龙, 张红明, 汪倩, 等. 焦虑情绪对老年慢性便秘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7, 17(8): 954-955, 959.

陈连珍. 脑出血卧床病人便秘的循证护理[J]. 健康必读杂志, 2011, 4(4): 147-148.

周强, 熊恩庆, 宋波, 等. 慢性便秘引起膀胱功能异常的实验研究[J]. 重庆医学, 2008, 37(7): 748-749, 751.

曾晓玲, 胡明. 大肠水治疗老年性便秘72例临床体会[J]. 山东医药, 2008, 48(39): 85-85.

李翠娥, 柯娟, 汤利红, 等. 手术病人便秘的预防及护理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8): 732-733.

申芬, 吴祥云. 采用小儿吸痰管或输液器灌肠在脑出血患者便秘的临床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4(4): 589-590.

韩红梅, 任粉玉, 朴熙绪. 结肠黑变病57例[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0, 18(18): 1944-1947.

孙光裕, 李俊权, 蔡旌槐. 培菲康联合聚乙二醇 4000联合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J]. 广东医学, 2008, 29(6): 1029-1031.

周晓娜, 刘培茹, 张莉. 生物反馈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肛门直肠动力学改变[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28(3): 297-298.

吴秀娥. 老年人便秘的护理体会及预防指导[J]. 实用科技杂志, 2008, 15(17): 2293-2294.

黄曼博. 按摩治疗功能性便秘45例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药, 2008, 27(1): 42-43.

彭泽深, 肖晓华. 中药加穴位按摩治疗老年人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 20(5): 69-70.

(收稿日期:2014-01-27)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老年性灌肠
更正启事
基于生物反馈的非遗表演沉浸式体验与交互研究
得了老年性骨质疏松怎么办?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从虚从瘀论治老年性便秘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