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某工程项目精装修管控模式

2014-08-08孙小群

建材发展导向 2014年4期
关键词:精装修管控问题

孙小群

摘要:文章结合某项目精装修工程实际管理模式,探讨了在项目的管控过程中,应坚持应用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不断改进,持续更新,使其逐步达到批量精装修管理进度可控,质量保障,绿色环保的管理标准化要求。在这种认真负责质量管理下,可对企业开发大规模大批量精装修项目提供可靠的管控模式。

关键词:精装修;问题;管控

1某项目精装修房工程概况

某经济实用型交楼标准的精装修项目3栋高层建筑,共五百多套,建筑面积约5万m2,其装修标准约1100元/m2。精装开工时间为2012年3月1日,初验时间为2012年9月9日,竣工时间为2012年9月30日、工期共213天。

2流程建设

管理、现场组织、资料档案等6个方面的各个管理流程及标准梳理,形成公司批量精装修管理流程制度。

2.1建立组织保障

建立公司分管领导挂帅的精装修管控模式。以项目经理为直接责任人,包括各专业工程师为主要构成的专业管理项目部,工程师分管相应细分专业,例如,各工程师分管材料管理、设计管理、资料管理、水电管理、成本管理等。

2.2进度控制

建立流水批次控制制度:对3栋高层精装修楼,依据批量精装修流水作业的特点,每栋楼分为多个批次建立流水批次控制,每个批次制定独立的进度控制计划,施工专业班组再细化每层的进度计划;每周检查各批次进度状况,采取相应纠偏措施。加强装修施工进度的过程监控,防止施工前松后紧、分包工期不足等问题。

2.3工序质量管理

2.3.1精装修质量管控难点

针对项目现场特点及精装修施工工艺特点,分析得出小机具现场加工与批量装修的矛盾、质量均好性的控制、分包项目多项目配合紧密、成品的保护、材料种类多、品质与供货周期的监控等方面的管控难点。

2.3.2工艺工序标准

建立以标准工艺工法进行质量控制的制度,强调正确的施工顺序,尽量避免多工种在同一作业套内交叉施工,以利于成品保护,减少纠纷。具体包括:开槽与埋管等隐蔽类、饰面类、成品设备安装类等等各类的工艺流程文件及其相对应操作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限于篇幅,各标准略。

2.3.3质量检验

(1)隐蔽类的验收。把停点验收作为各类隐蔽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保护体系,保障下一工序的工程质量问题。该工作的主要验收项包括: ①土建交接后,刮腻子之前对裂缝、一次抹灰处的处理检查;②瓷砖墙地面完工后,吊顶之前对墙砖、地砖的检查;③铺木地板之前对地板找平层的检查;④防水房间铺地面完成后,吊顶之前对渗水试验的检查;⑤吊顶骨架完成后,吊板之前对吊杆及骨架的检查;⑥墙面腻子完成后,涂料进行之前对腻子面的检查;⑦橱柜、淋浴房及卫生洁具安装,一遍面涂开始前对橱柜、淋浴房及洁具的检查;⑧强弱电面板、小家电安装后,零星修理前对强弱电面板、家电安装后的检查;⑨零星修理后,全面保洁前对用水、用电、开关插座、地漏等使用功能的检查。

(2)观感类验收。对涂饰工程、墙地面砖粘贴、户内门、木地板、踢脚线等观感类的验收,必须对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方正、顶棚水平度、空鼓裂缝、接缝高低差、平直度、空鼓裂缝等指标进行检查,坚持用数据说话,客观公正地反应、监控施工质量,切实做到分户进行100%实测实量,并建立分户实测档案。

2.3.4质量控制八环节

工程(工序)质量的检验控制按具体的工作内容或工作要求可从: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原因分析→确定要因→制定对策→对策实施→对策效果检查→效果巩固措施等八个环节进行管理。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现状调查。目的:弄清精装修工序或存在问题的现状,为设定目标提供依据;内容:收集资料和数据。明确存在问题的程度,最高、最低达到多少,波动有多大,与要求有多少差距等等;应用工具和方法:调查表、对比表、折线图、柱状图、饼分图、直方图、控制图、过程能力指数等。

(2)设定目标。目标设定:针对现状调查的结果,找到需要必须解决的问题。设定该问题的改进(改正)目标,目标的设定要定量化,要有一定的挑战性,目标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要在改进后便于检查比较,不能设置不定性的目标。目标值设定的依据:①上级下达的指标必须达到;②甲方的要求必须予以满足;③与条件基本相同的同行业企业的水平进行比较;④历史上曾经达到过的最好水平;⑤通过现状调查,找出症结所在,预计解决程度,测算出能够达到的水平。

(3)分析原因。采用5MIE法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5MIE指人、机、料、法、测量、环境,这现场管理6大要素,具体指:①人: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②机器:机器设备、施工用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③材料: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④方法:包括施工工艺、加工方法、操作规程等;⑤测量:检验测量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等;⑥环境:工作场所或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使用该方法做原因分析要分析展开到可以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为止。同时召开原因分析会,广泛收集影响问题的原因。将这些造成问题的原因定义为问题产生的末端原因。

(4)确认主要原因。应对原因分析环境中关于产生问题的全部末端原因,根据事实、数据,用科学方法确定(现场测量、试验、察看实物、查阅记录、向当事人调查等)逐个确认。逐个确认末端原因的目的是判定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哪个或那些。判定的标准是对分析问题的影响程度大小。

(5)制定对策。找到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后,对每条原因可供选择的解决对策从有效性、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选择综合评分高的作为采用的对策。要求如下:①针对每条主要原因,充分提出多种改进对策;②对每条原因的多种对策,分别进行综合评价,而少比较选定实施的对策;③按5W1H的原则制订对策表(包括序号、主要原因、对策What、目标Why、措施How、负责人Who、地点Where、完成日期When);④针对确定的对策制订具体措施方法和手段;⑤对策表中的目标栏,要尽量可能用定量的目标值来表述。

(6)按对策实施。①按“对策表”的要求逐一制订实施措施;②要按照对策表中的“措施,栏目逐条实施,并在实施中做好记录;③每条对策在实施完成后要立即与对策表上的“目标,要求进行对比,确认其结果;④如果确认没有达到对策表中所定的“目标”时,要重新评价措施的有效性,必要时要修正所采取的措施。

对策与实施过程常用的方法:对策实施阶段是实质性质量改进阶段,各种改进及结果都要用数据表达,可运用多种工具及方法。如:调查表、直方图、控制图、过程能力指数等等。

(7)检查效果。与对策实施前的现状对比:把实施后的效果与现状调查时的现状进行再比较,以明确改善的程度和改进的有效性。

(8)制定巩固措施。把实践证明有效的对策表中的措施纳入相关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正式执行,并经常检查是否按照修改后的标准执行落实。

2.4材料管理管控

材料设备是精装修工作的硬件环节,精装修楼盘在业主收楼时,通常很关注门、卫生洁具、装饰材料、灯具、整体橱柜等材料是否与合同约定或样板房的品牌是否相符,档次是否降低、观感质量是否合格等问题。因此,材料设备的采购、验收检测等环节至为重要,为此制定材料设备检测管理制度如表1。

2.5现场组织

精装修现场的施工组织主要包括场地流线安排、垂直运输、安全文明、成品保护等方面的工作。精装修施工的场地、流线规划必须明确清晰;需有序地组织材料运输,促进现场施工进度,做好垂直运输管理,要求每栋塔楼提供两台电梯使用,另外准备一台电梯进行备用;保证整个施工过程和施工现场的干净整洁、有序,施工现场安防、清洁管理规定必须明确;建立完善的产品保护体系,遵循谁施工谁保护、先检查后保护及持续保护原则,施工过程中各工种在施工中不得污染、损坏其他工种的半成品、成品等。

单位因工作需要发出的工程联系单必须手续齐全;各单位文件的传递由专员负责做好收发文记录,并附上电子版本,利于第一时间电邮给相关人员,保证信息传达及时性;所有资料均需要四份原件,甲方两份、监理、我司各一份存档。

表1材料设备检测制度要求

项目 类别 材料设备检查要求 检查方式

材料进场 所有进场材料 材料进场需要有到场的材料应有厂家建材产品认证证书、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出货单上应明确日期、厂家、品种、规格、数量等 施工单位报资料;监理进行审核、甲方复核

材料封样 乙供材料封样:密封胶、硅酸钙板、夹板、石材、腻子、龙骨、水管 详细标注各样材料的品牌、产地、规格、等级、是否为国标产品 样板需要统一、集中摆放;核对材料样板的品牌是否符合标书中对材料品牌的要求

材料送检 甲供材:木门、橱柜、木地板等 现场取样,木制品类统一送检。检查甲醛、苯、氨、夹板、胶水、涂料的TVOC含量 现场取样:甲方、监理、供货单位3方共同见证;甲方送检

乙供材:水泥、板材、胶水、乳胶漆 检查已进场各项材料的环保指标夹板、胶水、涂料的甲醛、苯、氨、TVOC含量 现场取样:甲方、监理、施工3方共同见证;施工单位送检

现场验收资料要求档案柜分类存档,要求及时归类整理的资料包括:场地移交表、组织管控计划表、工艺样板验收表、分户验收记录资料、材料产品的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日常工作文件(施工日志、联系函、照片等)等等。

3结语

该精装修项目己经按合同工期要求交付,我司的精装修流程制度正得以完好的落实执行,现场实施效果己经达到了预先设定的目标,各项管理制度正在有条不紊的执行,各方的协调管理井然有序。

摘要:文章结合某项目精装修工程实际管理模式,探讨了在项目的管控过程中,应坚持应用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不断改进,持续更新,使其逐步达到批量精装修管理进度可控,质量保障,绿色环保的管理标准化要求。在这种认真负责质量管理下,可对企业开发大规模大批量精装修项目提供可靠的管控模式。

关键词:精装修;问题;管控

1某项目精装修房工程概况

某经济实用型交楼标准的精装修项目3栋高层建筑,共五百多套,建筑面积约5万m2,其装修标准约1100元/m2。精装开工时间为2012年3月1日,初验时间为2012年9月9日,竣工时间为2012年9月30日、工期共213天。

2流程建设

管理、现场组织、资料档案等6个方面的各个管理流程及标准梳理,形成公司批量精装修管理流程制度。

2.1建立组织保障

建立公司分管领导挂帅的精装修管控模式。以项目经理为直接责任人,包括各专业工程师为主要构成的专业管理项目部,工程师分管相应细分专业,例如,各工程师分管材料管理、设计管理、资料管理、水电管理、成本管理等。

2.2进度控制

建立流水批次控制制度:对3栋高层精装修楼,依据批量精装修流水作业的特点,每栋楼分为多个批次建立流水批次控制,每个批次制定独立的进度控制计划,施工专业班组再细化每层的进度计划;每周检查各批次进度状况,采取相应纠偏措施。加强装修施工进度的过程监控,防止施工前松后紧、分包工期不足等问题。

2.3工序质量管理

2.3.1精装修质量管控难点

针对项目现场特点及精装修施工工艺特点,分析得出小机具现场加工与批量装修的矛盾、质量均好性的控制、分包项目多项目配合紧密、成品的保护、材料种类多、品质与供货周期的监控等方面的管控难点。

2.3.2工艺工序标准

建立以标准工艺工法进行质量控制的制度,强调正确的施工顺序,尽量避免多工种在同一作业套内交叉施工,以利于成品保护,减少纠纷。具体包括:开槽与埋管等隐蔽类、饰面类、成品设备安装类等等各类的工艺流程文件及其相对应操作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限于篇幅,各标准略。

2.3.3质量检验

(1)隐蔽类的验收。把停点验收作为各类隐蔽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保护体系,保障下一工序的工程质量问题。该工作的主要验收项包括: ①土建交接后,刮腻子之前对裂缝、一次抹灰处的处理检查;②瓷砖墙地面完工后,吊顶之前对墙砖、地砖的检查;③铺木地板之前对地板找平层的检查;④防水房间铺地面完成后,吊顶之前对渗水试验的检查;⑤吊顶骨架完成后,吊板之前对吊杆及骨架的检查;⑥墙面腻子完成后,涂料进行之前对腻子面的检查;⑦橱柜、淋浴房及卫生洁具安装,一遍面涂开始前对橱柜、淋浴房及洁具的检查;⑧强弱电面板、小家电安装后,零星修理前对强弱电面板、家电安装后的检查;⑨零星修理后,全面保洁前对用水、用电、开关插座、地漏等使用功能的检查。

(2)观感类验收。对涂饰工程、墙地面砖粘贴、户内门、木地板、踢脚线等观感类的验收,必须对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方正、顶棚水平度、空鼓裂缝、接缝高低差、平直度、空鼓裂缝等指标进行检查,坚持用数据说话,客观公正地反应、监控施工质量,切实做到分户进行100%实测实量,并建立分户实测档案。

2.3.4质量控制八环节

工程(工序)质量的检验控制按具体的工作内容或工作要求可从: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原因分析→确定要因→制定对策→对策实施→对策效果检查→效果巩固措施等八个环节进行管理。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现状调查。目的:弄清精装修工序或存在问题的现状,为设定目标提供依据;内容:收集资料和数据。明确存在问题的程度,最高、最低达到多少,波动有多大,与要求有多少差距等等;应用工具和方法:调查表、对比表、折线图、柱状图、饼分图、直方图、控制图、过程能力指数等。

(2)设定目标。目标设定:针对现状调查的结果,找到需要必须解决的问题。设定该问题的改进(改正)目标,目标的设定要定量化,要有一定的挑战性,目标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要在改进后便于检查比较,不能设置不定性的目标。目标值设定的依据:①上级下达的指标必须达到;②甲方的要求必须予以满足;③与条件基本相同的同行业企业的水平进行比较;④历史上曾经达到过的最好水平;⑤通过现状调查,找出症结所在,预计解决程度,测算出能够达到的水平。

(3)分析原因。采用5MIE法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5MIE指人、机、料、法、测量、环境,这现场管理6大要素,具体指:①人: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②机器:机器设备、施工用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③材料: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④方法:包括施工工艺、加工方法、操作规程等;⑤测量:检验测量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等;⑥环境:工作场所或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使用该方法做原因分析要分析展开到可以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为止。同时召开原因分析会,广泛收集影响问题的原因。将这些造成问题的原因定义为问题产生的末端原因。

(4)确认主要原因。应对原因分析环境中关于产生问题的全部末端原因,根据事实、数据,用科学方法确定(现场测量、试验、察看实物、查阅记录、向当事人调查等)逐个确认。逐个确认末端原因的目的是判定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哪个或那些。判定的标准是对分析问题的影响程度大小。

(5)制定对策。找到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后,对每条原因可供选择的解决对策从有效性、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选择综合评分高的作为采用的对策。要求如下:①针对每条主要原因,充分提出多种改进对策;②对每条原因的多种对策,分别进行综合评价,而少比较选定实施的对策;③按5W1H的原则制订对策表(包括序号、主要原因、对策What、目标Why、措施How、负责人Who、地点Where、完成日期When);④针对确定的对策制订具体措施方法和手段;⑤对策表中的目标栏,要尽量可能用定量的目标值来表述。

(6)按对策实施。①按“对策表”的要求逐一制订实施措施;②要按照对策表中的“措施,栏目逐条实施,并在实施中做好记录;③每条对策在实施完成后要立即与对策表上的“目标,要求进行对比,确认其结果;④如果确认没有达到对策表中所定的“目标”时,要重新评价措施的有效性,必要时要修正所采取的措施。

对策与实施过程常用的方法:对策实施阶段是实质性质量改进阶段,各种改进及结果都要用数据表达,可运用多种工具及方法。如:调查表、直方图、控制图、过程能力指数等等。

(7)检查效果。与对策实施前的现状对比:把实施后的效果与现状调查时的现状进行再比较,以明确改善的程度和改进的有效性。

(8)制定巩固措施。把实践证明有效的对策表中的措施纳入相关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正式执行,并经常检查是否按照修改后的标准执行落实。

2.4材料管理管控

材料设备是精装修工作的硬件环节,精装修楼盘在业主收楼时,通常很关注门、卫生洁具、装饰材料、灯具、整体橱柜等材料是否与合同约定或样板房的品牌是否相符,档次是否降低、观感质量是否合格等问题。因此,材料设备的采购、验收检测等环节至为重要,为此制定材料设备检测管理制度如表1。

2.5现场组织

精装修现场的施工组织主要包括场地流线安排、垂直运输、安全文明、成品保护等方面的工作。精装修施工的场地、流线规划必须明确清晰;需有序地组织材料运输,促进现场施工进度,做好垂直运输管理,要求每栋塔楼提供两台电梯使用,另外准备一台电梯进行备用;保证整个施工过程和施工现场的干净整洁、有序,施工现场安防、清洁管理规定必须明确;建立完善的产品保护体系,遵循谁施工谁保护、先检查后保护及持续保护原则,施工过程中各工种在施工中不得污染、损坏其他工种的半成品、成品等。

单位因工作需要发出的工程联系单必须手续齐全;各单位文件的传递由专员负责做好收发文记录,并附上电子版本,利于第一时间电邮给相关人员,保证信息传达及时性;所有资料均需要四份原件,甲方两份、监理、我司各一份存档。

表1材料设备检测制度要求

项目 类别 材料设备检查要求 检查方式

材料进场 所有进场材料 材料进场需要有到场的材料应有厂家建材产品认证证书、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出货单上应明确日期、厂家、品种、规格、数量等 施工单位报资料;监理进行审核、甲方复核

材料封样 乙供材料封样:密封胶、硅酸钙板、夹板、石材、腻子、龙骨、水管 详细标注各样材料的品牌、产地、规格、等级、是否为国标产品 样板需要统一、集中摆放;核对材料样板的品牌是否符合标书中对材料品牌的要求

材料送检 甲供材:木门、橱柜、木地板等 现场取样,木制品类统一送检。检查甲醛、苯、氨、夹板、胶水、涂料的TVOC含量 现场取样:甲方、监理、供货单位3方共同见证;甲方送检

乙供材:水泥、板材、胶水、乳胶漆 检查已进场各项材料的环保指标夹板、胶水、涂料的甲醛、苯、氨、TVOC含量 现场取样:甲方、监理、施工3方共同见证;施工单位送检

现场验收资料要求档案柜分类存档,要求及时归类整理的资料包括:场地移交表、组织管控计划表、工艺样板验收表、分户验收记录资料、材料产品的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日常工作文件(施工日志、联系函、照片等)等等。

3结语

该精装修项目己经按合同工期要求交付,我司的精装修流程制度正得以完好的落实执行,现场实施效果己经达到了预先设定的目标,各项管理制度正在有条不紊的执行,各方的协调管理井然有序。

摘要:文章结合某项目精装修工程实际管理模式,探讨了在项目的管控过程中,应坚持应用PDCA循环的管理方法,不断改进,持续更新,使其逐步达到批量精装修管理进度可控,质量保障,绿色环保的管理标准化要求。在这种认真负责质量管理下,可对企业开发大规模大批量精装修项目提供可靠的管控模式。

关键词:精装修;问题;管控

1某项目精装修房工程概况

某经济实用型交楼标准的精装修项目3栋高层建筑,共五百多套,建筑面积约5万m2,其装修标准约1100元/m2。精装开工时间为2012年3月1日,初验时间为2012年9月9日,竣工时间为2012年9月30日、工期共213天。

2流程建设

管理、现场组织、资料档案等6个方面的各个管理流程及标准梳理,形成公司批量精装修管理流程制度。

2.1建立组织保障

建立公司分管领导挂帅的精装修管控模式。以项目经理为直接责任人,包括各专业工程师为主要构成的专业管理项目部,工程师分管相应细分专业,例如,各工程师分管材料管理、设计管理、资料管理、水电管理、成本管理等。

2.2进度控制

建立流水批次控制制度:对3栋高层精装修楼,依据批量精装修流水作业的特点,每栋楼分为多个批次建立流水批次控制,每个批次制定独立的进度控制计划,施工专业班组再细化每层的进度计划;每周检查各批次进度状况,采取相应纠偏措施。加强装修施工进度的过程监控,防止施工前松后紧、分包工期不足等问题。

2.3工序质量管理

2.3.1精装修质量管控难点

针对项目现场特点及精装修施工工艺特点,分析得出小机具现场加工与批量装修的矛盾、质量均好性的控制、分包项目多项目配合紧密、成品的保护、材料种类多、品质与供货周期的监控等方面的管控难点。

2.3.2工艺工序标准

建立以标准工艺工法进行质量控制的制度,强调正确的施工顺序,尽量避免多工种在同一作业套内交叉施工,以利于成品保护,减少纠纷。具体包括:开槽与埋管等隐蔽类、饰面类、成品设备安装类等等各类的工艺流程文件及其相对应操作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限于篇幅,各标准略。

2.3.3质量检验

(1)隐蔽类的验收。把停点验收作为各类隐蔽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保护体系,保障下一工序的工程质量问题。该工作的主要验收项包括: ①土建交接后,刮腻子之前对裂缝、一次抹灰处的处理检查;②瓷砖墙地面完工后,吊顶之前对墙砖、地砖的检查;③铺木地板之前对地板找平层的检查;④防水房间铺地面完成后,吊顶之前对渗水试验的检查;⑤吊顶骨架完成后,吊板之前对吊杆及骨架的检查;⑥墙面腻子完成后,涂料进行之前对腻子面的检查;⑦橱柜、淋浴房及卫生洁具安装,一遍面涂开始前对橱柜、淋浴房及洁具的检查;⑧强弱电面板、小家电安装后,零星修理前对强弱电面板、家电安装后的检查;⑨零星修理后,全面保洁前对用水、用电、开关插座、地漏等使用功能的检查。

(2)观感类验收。对涂饰工程、墙地面砖粘贴、户内门、木地板、踢脚线等观感类的验收,必须对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方正、顶棚水平度、空鼓裂缝、接缝高低差、平直度、空鼓裂缝等指标进行检查,坚持用数据说话,客观公正地反应、监控施工质量,切实做到分户进行100%实测实量,并建立分户实测档案。

2.3.4质量控制八环节

工程(工序)质量的检验控制按具体的工作内容或工作要求可从: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原因分析→确定要因→制定对策→对策实施→对策效果检查→效果巩固措施等八个环节进行管理。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现状调查。目的:弄清精装修工序或存在问题的现状,为设定目标提供依据;内容:收集资料和数据。明确存在问题的程度,最高、最低达到多少,波动有多大,与要求有多少差距等等;应用工具和方法:调查表、对比表、折线图、柱状图、饼分图、直方图、控制图、过程能力指数等。

(2)设定目标。目标设定:针对现状调查的结果,找到需要必须解决的问题。设定该问题的改进(改正)目标,目标的设定要定量化,要有一定的挑战性,目标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要在改进后便于检查比较,不能设置不定性的目标。目标值设定的依据:①上级下达的指标必须达到;②甲方的要求必须予以满足;③与条件基本相同的同行业企业的水平进行比较;④历史上曾经达到过的最好水平;⑤通过现状调查,找出症结所在,预计解决程度,测算出能够达到的水平。

(3)分析原因。采用5MIE法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5MIE指人、机、料、法、测量、环境,这现场管理6大要素,具体指:①人: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②机器:机器设备、施工用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③材料: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④方法:包括施工工艺、加工方法、操作规程等;⑤测量:检验测量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等;⑥环境:工作场所或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使用该方法做原因分析要分析展开到可以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为止。同时召开原因分析会,广泛收集影响问题的原因。将这些造成问题的原因定义为问题产生的末端原因。

(4)确认主要原因。应对原因分析环境中关于产生问题的全部末端原因,根据事实、数据,用科学方法确定(现场测量、试验、察看实物、查阅记录、向当事人调查等)逐个确认。逐个确认末端原因的目的是判定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哪个或那些。判定的标准是对分析问题的影响程度大小。

(5)制定对策。找到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后,对每条原因可供选择的解决对策从有效性、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选择综合评分高的作为采用的对策。要求如下:①针对每条主要原因,充分提出多种改进对策;②对每条原因的多种对策,分别进行综合评价,而少比较选定实施的对策;③按5W1H的原则制订对策表(包括序号、主要原因、对策What、目标Why、措施How、负责人Who、地点Where、完成日期When);④针对确定的对策制订具体措施方法和手段;⑤对策表中的目标栏,要尽量可能用定量的目标值来表述。

(6)按对策实施。①按“对策表”的要求逐一制订实施措施;②要按照对策表中的“措施,栏目逐条实施,并在实施中做好记录;③每条对策在实施完成后要立即与对策表上的“目标,要求进行对比,确认其结果;④如果确认没有达到对策表中所定的“目标”时,要重新评价措施的有效性,必要时要修正所采取的措施。

对策与实施过程常用的方法:对策实施阶段是实质性质量改进阶段,各种改进及结果都要用数据表达,可运用多种工具及方法。如:调查表、直方图、控制图、过程能力指数等等。

(7)检查效果。与对策实施前的现状对比:把实施后的效果与现状调查时的现状进行再比较,以明确改善的程度和改进的有效性。

(8)制定巩固措施。把实践证明有效的对策表中的措施纳入相关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正式执行,并经常检查是否按照修改后的标准执行落实。

2.4材料管理管控

材料设备是精装修工作的硬件环节,精装修楼盘在业主收楼时,通常很关注门、卫生洁具、装饰材料、灯具、整体橱柜等材料是否与合同约定或样板房的品牌是否相符,档次是否降低、观感质量是否合格等问题。因此,材料设备的采购、验收检测等环节至为重要,为此制定材料设备检测管理制度如表1。

2.5现场组织

精装修现场的施工组织主要包括场地流线安排、垂直运输、安全文明、成品保护等方面的工作。精装修施工的场地、流线规划必须明确清晰;需有序地组织材料运输,促进现场施工进度,做好垂直运输管理,要求每栋塔楼提供两台电梯使用,另外准备一台电梯进行备用;保证整个施工过程和施工现场的干净整洁、有序,施工现场安防、清洁管理规定必须明确;建立完善的产品保护体系,遵循谁施工谁保护、先检查后保护及持续保护原则,施工过程中各工种在施工中不得污染、损坏其他工种的半成品、成品等。

单位因工作需要发出的工程联系单必须手续齐全;各单位文件的传递由专员负责做好收发文记录,并附上电子版本,利于第一时间电邮给相关人员,保证信息传达及时性;所有资料均需要四份原件,甲方两份、监理、我司各一份存档。

表1材料设备检测制度要求

项目 类别 材料设备检查要求 检查方式

材料进场 所有进场材料 材料进场需要有到场的材料应有厂家建材产品认证证书、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出货单上应明确日期、厂家、品种、规格、数量等 施工单位报资料;监理进行审核、甲方复核

材料封样 乙供材料封样:密封胶、硅酸钙板、夹板、石材、腻子、龙骨、水管 详细标注各样材料的品牌、产地、规格、等级、是否为国标产品 样板需要统一、集中摆放;核对材料样板的品牌是否符合标书中对材料品牌的要求

材料送检 甲供材:木门、橱柜、木地板等 现场取样,木制品类统一送检。检查甲醛、苯、氨、夹板、胶水、涂料的TVOC含量 现场取样:甲方、监理、供货单位3方共同见证;甲方送检

乙供材:水泥、板材、胶水、乳胶漆 检查已进场各项材料的环保指标夹板、胶水、涂料的甲醛、苯、氨、TVOC含量 现场取样:甲方、监理、施工3方共同见证;施工单位送检

现场验收资料要求档案柜分类存档,要求及时归类整理的资料包括:场地移交表、组织管控计划表、工艺样板验收表、分户验收记录资料、材料产品的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日常工作文件(施工日志、联系函、照片等)等等。

3结语

该精装修项目己经按合同工期要求交付,我司的精装修流程制度正得以完好的落实执行,现场实施效果己经达到了预先设定的目标,各项管理制度正在有条不紊的执行,各方的协调管理井然有序。

猜你喜欢

精装修管控问题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多端联动、全时管控的高速路产保通管控平台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浅谈精装修住宅项目管理问题与措施
浅谈住宅的精装修交付
浅谈精装修工程项目商务管理要点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失控还是管控?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