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2014-08-08郭文斌

建材发展导向 2014年4期
关键词:实践探讨教学改革

郭文斌

摘要: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然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统的建筑装饰材料教学带来了强大的冲击,传统单一模式的职业院校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教学将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职业发展要求,把学生培养成时代所需的应用性人才,是职业院校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教学面临的重要改革课题。

关键词:建筑装饰材料;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1传统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教学模式的不足

1.1课程体系不够科学

传统课程教学模式体系的基本教学理念是重视“知识型”人才的培养,注重书本知识理论的讲解与掌握,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体协作能力等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下只是强化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如对装饰工程中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以及建筑装饰钢材、木材、建筑装饰石材、建筑装饰陶瓷、玻璃、涂料、骨架材料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在综合实践能力方面却相对弱化,严重缺乏各种装饰材料之间的相互有效配合使用能力、熟练掌握技术指标能力与了解各不同装饰材料所适用的场合能力等。这种课程教学模式下出来的建筑装饰材料技术人员与行业企业发展要求严重脱节,难以满足建筑装饰企业对综合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

1.2现代教学设备器材及实训项目紧缺

建筑装饰材料专业的理论知识偏向抽象化、涉及范围广,在缺乏教学器材实物的情况下,这对职业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十分吃力,进而对学习产生厌恶与抵触情绪,失去学习的热情与信心。例如在学习建筑装饰材料性能的变化规律时,单靠教材文字解释是难以理解的,学生根本无法深入记忆与掌握其中的变化规律。再者,从专业实训场所建设方面来看,真实材料应用实训项目少,学习效果得不到有效提高。

1.3考查方式落后

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建筑装饰材料成绩考查时仍然在沿用老一辈的传统模式,以限时笔试进行知识点的考查。而笔试的题型基本是教材上实例的翻版,学生只要规范化地套用公式定义、概念理论、建筑装饰模式,就能轻易地解答出来。而实践操作考查只是占据考查成绩的50%左右,如此偏重理论知识而忽略实践能力的成绩考核,不但不能真正检验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会令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考试”,严重影响学生对建筑装饰材料的实践操作技能,从而导致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不能达到全面发展。

2职业院校如何进行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讨

2.1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坚持以专业为导向

职业院校的职业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进行学科授课时不能站在教师“教”的角度来进行定位,要从总体目标出发,跳出学科定位,从学科教育向职业化教育进行转变。建筑装饰材料施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其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应用性。因此,教师在教授教学内容时不能片面强调教材文字内容的训练,而忽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职业联系,造成学生的思维与生活严重脱节,缺少职业认识。而是做到课程教学服务于职业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彻底打散建筑装饰材料课程体系,让课程教学围绕学生日后所从事的职业进行,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实用性联系。其次,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之前,明确各知识点的应用情况,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创新,使教学内容能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做到“因专业施教”。

2.2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重视情景创设

现在的职业学校用于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教学的资料以教材课本为主,缺少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学生只能通过死板的教材课本获取微量的专业理论知识,却无法拓宽自己的视野,学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专业技能知识。这种传统的教材授课形式都是通过教师的文字叙述来进行知识的传授,与建筑装饰材料的实践本质严重脱节。建筑装饰材料课程原本就偏向机械单调、枯燥乏味,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不但教师讲起来难受,学生学起来也痛苦。如果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媒介,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并适时加以变换。这样,就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有效地、全面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激发建筑装饰材料课程教学的内在趣味性。让学生能够通过态度体验,在教师创设的场景中理解教材,发展心理机能,全面提高对建筑装饰材料的掌握水平。因此,教师应在学校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各种教学媒体有效地结合起来使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好奇中对课程进行深入学习,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2.3开展实训教学,强化技能训练

据相关数据显示,随着社会建筑行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大建筑企业在面向职业学校招聘建筑装饰材料施工技术人才时,普遍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对于如何培养建筑装饰材料专业学生成为一个受企业青睐的人才,加强教学活动中的实训教学,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是促使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全面发展的必有之路。首先,引企入校,在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学校不能处于被动地位,要化被动为主动,主动联系相关企业,把企业引入学校,拓展学生的技能培训机会,让学生能走上岗位进行具有真实体验的岗位培训,从而强化自身技能水平。其次,重视模拟场景的开展,通过各种不同模拟场景的开展,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进行实践和共同学习,教师通过观察找出学生能力的不足,进行适时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

2.4改革考查方式,实行科学人性化考试

职业院校可以通过统计社会建筑行业对建筑装饰材料方面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根据社会的职业需求来制定科学的考查机制,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全面考查。转变传统的“重知识”考查方式,转向基础知识、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于一体的科学考查机制上来。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要测量学生理解和掌握建筑装饰材料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还有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各装饰材料的能力,并主要考核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情况。除了理论知识的笔试考查,还应增加实例分析、操作模拟等考查手段,使考查结果能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3结语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企业对建筑装饰材料方面的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第一阵线,必须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作用,对课程教学进行深入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建筑装饰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金彩.高职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2] 孙红杰.浅析建筑设计材料的教学[J].教师,2011.

猜你喜欢

实践探讨教学改革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实践探讨
新形势下公司融资技巧的实践探讨
数理化课程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实践探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