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雨伞》的叙事分析
2014-08-08
短篇小说《雨伞》是莫泊桑1884年创作的一个短篇。讲述了奥莱耶夫人买伞、修伞、索赔的故事。奥莱耶夫人生性节俭,千方百计聚敛钱财。本来家境宽裕,无儿无女,然而“小银元一个一个从家里走出去”,主人公依旧会切身体会到“一种真切的痛苦”,且“一两夜睡不安稳”。在丈夫的强烈要求下,她忍痛花了十八法朗买了一把绸面雨伞。但可悲的是,不出两天伞面被烧了很多小洞,奥莱耶夫人气得与先生大吵大闹。一位朋友来访,建议她去保险公司索赔。经不住她的软磨硬泡,保险公司答应支付换伞面的费用。奥莱耶夫人终于找了一家自己满意的伞店,要求店家为她换一个最好的伞面,并说道:“你们开什么价,我都不在乎。”小说篇幅不长,情节简单,没有任何离奇曲折之处,但情节编排紧凑,冲突集中,以貌似平常之笔,刻画出了奥莱耶夫人这个栩栩如生的爱钱的女人的形象。
随着叙述的展开,一系列动作和关键要素逐一呈现:人物(奥莱耶夫妇,国防部职员,朋友,保险公司职员),地点(家里、办公室、保险公司),事物(各种形态的雨伞、手杖)。例如贯穿全文始终的要素“雨伞”,叙述中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并且通过雨伞展现了人物之间的关系。再细读小说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细节,雨伞从未使用过,文中根本没有出现过下雨天!
奥莱耶夫人是小说中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前半部分是围绕她与奥莱耶先生的关系展开,后半部分是她独自出现。根据奥莱耶夫人的出场可以把小说分为两大部分,这种划分与地点的转换也吻合:前半部分在奥莱耶夫人的家中,后半部分地点不断转换:街上、保险公司、修伞店。
与奥莱耶夫人不同的是,奥莱耶先生只在前半部分出现。雨伞对他而言,不具有使用价值,而是关乎面子。
叙事结构
上述对小说中人物、地点的概括,大体勾勒出小说内容结构。对小说进行叙事分析旨在尽可能精确地描述内容的形式,以及意义的结构。首要的是对文章进行划分。对小说进行划分,可以从语言学的、话语的角度来进行。
——语言学标准:找到文中标志着两部分衔接的词,如连词mais(但是)。
——话语标准:小说中的每一部分都是特定的人物发生在一定的时空。如果人物、地点、时间发生了变化,标志着场景发生了改变。
依据上述方法,尝试对莫泊桑的《雨伞》进行段落划分。小说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从文章开头到“les rentes inutilisées de la maison”止):按照话语标准,这一场景出现了两个人物:奥莱耶夫妇,围绕两个主人公展开,展现了两人不同的价值观。时间和地点两个因素在这一部分没有过多提及。
第二部分Or pendant deux ans...(可是,两年以来……)。这一部分的展开出现了新的要素;雨伞,以及标记时间的词。这两条与话语标准相符,语言学标准也有所体现:Or(然而)。这一部分讲述了奥莱耶先生的雨伞的种种遭遇,地点是在家里和国防部办公室。
第三部分Un coup de sonnette le délivra...(此时,门铃响了起来,将他从太太的整肃中解救出来)。随着门铃的响声,切断了与上一部分的联系。第三部分的展开伴随着新人物的出场(符合话语标准)。朋友的到来结束了这一场没有结论的争吵,朋友的建议展开了另一番叙述:到保险公司请求赔偿雨伞。新人物的引入改变了之前的叙述结构,在之后的叙述中奥莱耶先生再没有出现过。在该部分结束时,出现了标记时间的词:le lendemain(第二天)。
第四部分Resté seule à la maison...(太太一人独自在家)。这部分的人物只有奥莱耶夫人一个。该部分地点多变:街上、保险公司中不同的办公室、修伞店。奥莱耶夫人在得到保险公司的许可后方才罢休。小说以奥莱耶夫人的一句感叹作为结束:Je ne regarde pas au prix(我不在乎价钱),这与文中对人物的定位大相径庭,文章开篇第一句便是:Mme Oreille était économe(奥莱耶夫人是个精打细算的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对小说的划分不是对故事情节的概述,而是可以据此了解话语的特点。下面从细节来分析小说的叙事转变。
小说细节的叙事分析
下面按以上划分的四部分来逐一进行分析。
第一部分:背景情况介绍
这一部分引入了两个主要人物并介绍他们之间的关系:一对夫妇,经济上生活得自在,而且无儿女。Sans enfants(无儿女)在此介绍了这对夫妇没有子女负担,具有叙事和话语的功能。在阐述奥莱耶夫人的性格时,从多角度来介绍:奥莱耶先生要零用钱得花九牛二虎之力;女仆想揩油比登天还难;她对自己的必要开销也心痛得要命。对奥莱耶夫人来说,金钱不是用来交换的,而是与自身合为一体,再难分出去,成了她痛苦的来源。在叙事框架中,该部分展开了奥莱耶夫人的习惯性行为。而对于奥莱耶先生的形象则没有过多的描写。他不大赞同奥莱耶夫人的做法,他的价值体系是与réputation(面子)联系在一起的。
这种叙事安排构成了夫妻间的人际关系,奥莱耶夫人处于主导地位,她给奥莱耶先生分配零用钱;奥莱耶先生服从太太的意愿就职于国防部。在第一部分的叙述中,金钱的价值究竟是什么?金钱在两个人物之间构建了联系。然而无论是对奥莱耶先生还是夫人,金钱并不是用来满足他们的需求的。对于奥莱耶先生,他工作只是为了 “另辟财源,增补家里原有的积蓄”,而对于奥莱耶夫人,每一项花费都成了她的痛苦,因为她只计算花出去多少银子,而不考虑买到了什么。金钱衔接了人际间关系。金钱是奥莱耶夫人的痛苦来源,却是关乎奥莱耶先生“面子”的大事。由此可以预料到,雨伞的各种不同形态以及它的价格和维修都是为主题的符号学结构服务的。
第一部分介绍了两个主要人物,详述了人物的主要性格,据此可以看出两个人物的不同,为接下来两个人物在处理问题上的分歧打下了基础。
第二部分:雨伞的际遇
第二部分随着雨伞的出现而展开,雨伞实则是金钱的抽象形象,雨伞形态的不同变化逐步展现了人物间的关系。小说中出现的不同形象依次有:最初的雨伞(打着补丁,两年来一直使用的那把)、8.5法郎的廉价伞、18法郎的绸面伞、打补丁的伞、被烧毁的伞。情节发展的过程有时间的标记词:pendant deux ans(两年以来)、en trois mois(三个月)、le soir(晚上)、le lendemain(第二天);此外,还有地点标记词:maison(家中)、ministère(国防部)、assurance(保险公司)magasin (伞店)。雨伞打开或合着,拿出来显摆或者藏起来,都给予了内容丰富的形象。
该部分的特点体现在叙事的组织上,围绕着雨伞及变形展开。被毁坏的不同形态或是修复的不同的形态,无论是购买新雨伞还是修复伞,奥莱耶夫人均表现出了足够的小气。这一切最终导致了désastre irréparable(一场无可挽救的灾难),伞面上布满了小窟窿,变得一文不值了。
从叙事上,雨伞是一个符号,使奥莱耶先生实现了主要的目标,维持自己在国防部的好形象,然而奥莱耶先生的雨伞也使他遭受了同事的耻笑。
第三部分:门铃响起
这一部分的划分取决于两个新要素的出现:朋友和保险公司。它们是如何融入小说的叙述主线的?又在叙述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小说对“朋友”身份的界定是bourgeois pauvre(家境清寒的市民),这一主题角色将奥莱耶夫人的经济价值和奥莱耶先生的荣誉价值联系在了一起。pauvre与non dépense(无花销)有关,而bourgeois又让人联想到réputation(虚荣心)。这一新人物的出现只是为了调解吵架中的夫妇二人吗?细读小说,情况似乎还要复杂。一方面,小说中的两个主人公被定义为夫妻,而另一方面新人物——朋友的介入似乎是“第三者”的身份。他不是起调解作用,反而使两人处于更加对立之中。奥莱耶夫人与他谈话时提到奥莱耶先生使用的是第三人称:il prendra un parapluie de cuisine。他提出了向保险公司索赔的建议,而这是奥莱耶先生不可接受的,奥莱耶夫人则算计着自己的损失决定试一试。自此,奥莱耶先生在小说中消失了。朋友这一人物的出现把叙述分成了两大部分,这一分界是突然的,因为门铃的响起在叙述中也是突发的,就像雨伞的烧毁一样,具有事件的程序意义。
保险公司相对于夫妇二人来说也充当了“第三者”的身份。如果保险公司支付了这笔赔偿,那就满足了奥莱耶夫人的价值体系,雨伞会被修好而不用花自己一分钱。但这一解决方案就违背了奥莱耶先生的意愿。最终,保险公司和朋友一样,使夫妇分道扬镳。
奥莱耶先生在拒绝到保险公司索赔时有一句台词:Jamais de la vie, je n'oserai ! C'est dix-huit francs de perdus,voilà tout.Nous n'en mourrons pas.(我可怎么也不敢去!不就是损失十八个法郎吗,如此而已,缺这点钱我们又不会死!)这是他退出叙述的最后一句话。对于奥莱耶先生,这是面子的问题,已经上升到了生与死的程度。他宁可舍弃18法郎,也不能舍弃面子;而对奥莱耶夫人来说,损失18法郎是不可容忍的。在叙述中,夫妇再没有一起出现,奥莱耶夫人独自一人带着先生的伞继续沿着叙述的主线在不同的地点活动。夫妇关系的解体终结了小说的第三部分,并引出了下一节。
第四部分:奥莱耶夫人的伞
该部分的长度占了小说一半以上。在时间框架上,全部发生在le lendemain(第二天),可以按照地点标记词的变换把这一大部分划分成若干小部分。
——在家中
——在街上
——在保险公司
——在伞店
奥莱耶先生退出了叙述,奥莱耶夫人成了处理雨伞问题的主体,由此引出了其他要素:保险公司的职员和伞店。还有一处令人感兴趣的细节,雨伞到了奥莱耶夫人手中,而奥莱耶先生换成了手杖,核心物体进行了重新分配。严格地说,在形象描写的框架下,雨伞和手杖是一组对立的形象,手杖只能协助行走,却没有挡雨的功能。小说在此处也特意提到了天气状况,“天晴未雨”,点出了雨伞的实用功能,叙事至此雨伞也未发挥挡雨的功能。因此,手杖就成了虚构出来的实际的替代品。
该部分在奥莱耶先生这个人物上只用了一个动词sortir(出门),而并未指明去哪儿,他走出了家门,也走出了小说,无论是家里还是小说中,都只留下奥莱耶夫人独自一人。对奥莱耶先生来说,家里不是意见相互认可,达成一致的地方,却是由奥莱耶夫人主宰一项新计划,因此在小说的叙述上也没有奥莱耶先生返家的描述。
承接上一部分的叙述,第四部分似乎应该围绕着修伞的过程展开,然而小说实际却没有照此发展,如何修的伞,雨伞的实用功能被忽略了,涉及雨伞的既不是修伞的技术问题,也不是雨伞的实用问题,直到小说结束也没有交代雨伞究竟有没有修好。随着奥莱耶夫人进伞店的一句台词,小说结束了:“这把伞要换一个绸面,必须要上等的优质绸,反正要用你们店最好的料子,你们开什么价,我都不在乎。”这一句极具讽刺意味,与开篇第一句“奥莱耶太太讲求节俭,凡事都精打细算”形成强烈反差。
从上文的分析和论述可以看出:小说《雨伞》通过人物形象勾勒出主体的线索,起初是夫妻关系,之后是意见分歧,最后只剩下奥莱耶夫人一人。小说所表现的叙事特征充分印证了莫泊桑短篇小说的显著特色,为表现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存在的近乎完美的叙事技巧。
[1]莫泊桑.莫泊桑短篇小说选[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吴岳添.法国文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莫泊桑著.莫泊桑短篇小说选[M].郝运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