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都县达便村水族端节的文化考察

2014-08-08王星虎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禁忌仪式

作者简介:王星虎(1980-),男,畲族,贵州麻江人,黔南民族师范大学讲师,贵州省民俗学会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文学,民俗学。

摘 要: 贵州省三都县达便村水族端节在祭祖、约端、赛马等过程分别举行仪式,通过对这些仪式与禁忌事项的描述,表明端节的仪式是寄托了水族人感恩祖先的意喻,在对共同祖先的感恩中,增进了彼此情感的联系,体现了水族宗族间团结互助的精神。

关键词: 贵州三都;水族端节;仪式;禁忌

中图分类号: K8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21X(2014)01-0146-05

我国水族主要居住在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达便村是三都县三洞乡北部的一个水族村寨,距县城所在地34公里,全村共有9个村民组,约289户1493人,均为潘姓水族。达便村资源丰富,水族文化保存较为完整,是贵州省水族风情旅游点和水族端节活动的重点村寨。水族将一年分为12个月,以阴历的九月为岁首,即端月,以阴历的八月为岁尾,并以十二地支记日,亥是地支的末序,所以正月的第一个亥日为上一年的终结和新一年的开始。三都水族聚居区按古老惯例,分地区、分期分批轮流过节,共涉及21个乡镇,100多个村寨。节日以每个地支的“亥”日起,12天1个轮回,分7批才能过完,每一批为不同地区的村落在此批次的亥日共过。如都匀套头以水历十二月的第1个亥日为端节日,周覃镇水东、水龙乡马联等村过第2个亥日,其他以此类推。每个村均按传统规定依次过节,相互来往。整个节日持续60天,所以人们都说水族端节是世界上最长的节日。笔者所调研的达便村在10月16日举行,因为这一年为2010年庚寅年丙戌月乙亥日,是水族端节所规定的第5批。水族端节是水族庆贺丰收、祭祀祖先、辞旧迎新和预祝来年幸福的重大节日,水族称为“借端”或“借瓜”。“借”是水语“吃”的意思,“借端”“借瓜”即吃端、过端之意。节日中最重要的仪式为祭祖 、约端和赛马,这之中有许多禁忌,并对水族社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一、祭祖仪式与禁忌

临近端节,达便村水族人忙着杀猪宰鸭,磨豆腐,开塘捉鱼等,准备迎接各地赶来过端的亲友。水族有一个古老而传统迎宾仪式,在寨门内两侧,各摆放9面铜鼓、9面皮鼓、9支长号、9支鸟枪,这些迎宾器物的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9取“久远”之义,代表友情长久;鼓是房族支系的象征,9面铜鼓、9面皮鼓加起来的数字是18,也代表了水族的九乡十八寨。达便村的寨门边十几名水族妇女身穿节日盛装,手持酒杯笑容相迎。客人们通过寨门时要先喝“拦门酒”。当客人走近寨门,鸟枪、礼炮齐鸣,铜鼓、皮鼓、长号声同时响起,水族妇女们端起酒杯,一边唱着敬酒歌,一边向客人敬献满杯的九阡酒,连喝3杯方可通过。这是达便村水族欢迎客人的迎宾仪式,也拉开了过端的序幕。端节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祭祖,一般以家庭为单位举行,也以村或房族为单位的,特别是近年来,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端节祭祖仪式的部分细节被挖掘出来,以文化表演方式向游客展示。传统的祭祖是相当严肃的,仪式复杂,规矩多,禁忌多。

1. 祭祖场所的设置

祭祖仪式颇为讲究,传统是一种家内祭祖,均为家庭成员参与,祭祀从年节夜至凌晨。祭祖时,在堂屋中设一供席,摆上鱼包韭菜、素煮豆腐、糯米饭、瓜果等祭品,有的人家还摆放崭新的衣帽鞋袜以及柴刀、镰刀、锄头等生产用具。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由长者念颂先祖的功绩,感谢祖上的恩德,然后祈求祖先保佑,赐予幸福等,最后举杯相邀,连续吆喝“秀、秀、秀”一饮而尽,以示对祖先的敬重和怀念。较大祭祀仪式,全寨人和外来客人都要参加。祭祀场地设在村寨祠堂前的场坝上,象征丰收的稻穗、玉米、红辣椒将场坝装扮一新,主祭台由12张长条桌拼成供桌,桌面用水族织花色布单平盖,祭祖台上1幅水书对联,两旁还有12对水书联,代表12个月,表示月月喜气,四周悬挂12幅3米长的“旌幡”。 主祭台长桌两边设 36座席,按主宾排列,寨老内座,两头主祭师及族老就座,其余为来宾席。这个场面让所有在场者产生一种与日常场合不同的感受,庄重、肃穆、古朴、凝重。 

2.祭品禁忌

达便村水族以“鱼包韭菜”或“韭菜包鱼”为祭品祭祖。所谓“鱼包韭菜”就是把大鱼剖开,把韭菜夹在中间,而“韭菜包鱼”则是因为鱼小了,不便剖开,就用韭菜包着鱼。水族祭祖离不开“鱼”这个祭品。水族传说,水族祖先以猎渔为主,因而在祭祀中必不可少。①①岑家悟.水书与水家来源,三都水族自治县文史资料室编印,1985. 祭品还有茄子、南瓜、煎豆腐、彩色糯米饭、米酒等多种祭品。端节有两顿饭忌荤食素,鱼肉不在禁止之列,他们认为水产类不属于“荤”的范畴。在祭品的处理方式上,有燔烧、瘗埋、悬投等不同的处理方式,祭品用完后分给孩子和贵客吃。

3.祭词

祭祀仪式由达便村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老主祭,供席入口两侧有2位年轻男子手持一根像马尾的茅苇守护,主祭长者肃目立于祭台,敲响铜鼓,共9响。主祭长者先将一杯水酒洒于地上,以祛除晦气,参与祭祖的族中长者们一齐向供奉祖先的神龛上香。上香完毕,主祭手端斟满酒的酒杯,口念祭词,主要意思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吉祥如意,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祈福,保佑子孙平安幸福、学习和事业顺利等。

4.祭铜鼓

铜鼓是一种祭祀活动中的神器,祭铜鼓也是祭祖仪式的内容,一般在祭词念完后就要举行一个特别的祭铜鼓活动。祭师坐在草凳上,手拿水族祭祀专用的器物“别”在祭品上飞舞三圈,同时诵铜鼓经。诵毕,祭师口含酒,对着铜鼓面喷洒,接着大声喊“敲铜鼓咯”,一群水族男女围着铜鼓跳起欢快的舞蹈,互祝人寿年丰。在端节,敲铜鼓是一项庄严的活动,是水族祭祀祖先的一个内容。如是家内祭祖,晚上有铜鼓的人家便取出珍藏的铜鼓,悬挂于堂屋中央,以米酒祭祀,并将米酒喷洒于鼓内,擦净后击鼓贺节。他们相信铜鼓之声能通达天宇,将丰收的消息传达给祖先。

二、“约端”仪式与禁忌

达便村端节在祭祖仪式后还要举行“约端”, “约端”实际也是一种祭祖,但仪式特别。有学者称之为“游端”,他们称之为“忌油圈”,是“根据水语‘jutwa3的汉语音译……游端的仪式过程要轮流着一家接一家地举行祭祖仪式并喝交杯酒,喝酒时还要吆喝”[1]。据达便村的村民说,各地水族对此活动表述的发音不一, 所谓“游端”发音与当地三都方言 “哟(yo)端”也相似,没有相应的汉字与音标能完全吻合。在此,作者试用汉字中的“约”来表示,发音与普通话的“约( yuē)”不完全相同。但其意却与汉字中的“约”相似,即“约请、约集”,其深层含义便是“团圆、和睦”之义。“约端”的形式是家族中部分成年人代表家族每年轮流到各家去过端。

1.“约端”的时间与成员

水族的“约端”仪式是以最亲的家族分支,各自挨家挨户去过端,按族内家庭逐年轮流。“约端” 没有具体的时间,只是一个时间段,一般是家内祭祀后或次日上午进行,一直持续到赛马活动开始。参加的人一般是以房族为单位,房族中每家成年男性组成第一批参与约端活动,随后妇女们随后又也组成一批参加,他们都很自觉地主动到今年轮到的第1户人家中过端。

2.尊长敬献

待族内叔伯兄弟都赶到主人家之后,主人摆好鱼包韭菜、素煮豆腐等祭品开始祭祖,一边烧纸钱一边祈求祖先保佑寨内叔伯兄弟团结和睦,然后把祭品都端到里屋,其余糖食果品及干鱼等祭品分给孩童们。大家围桌而坐。在开始”约端”唱酒之前,要举行一个象征性的仪式,主人很庄重地把剪刀递给在座的一位长者来剪断鱼包韭菜的稻草,以示对长者的尊敬,但有的人家也可由主人剪。剪完后由长者或主人拿起筷子轻蘸杯中的酒滴在桌上表示敬祖,其余人随着模仿。

3.相约喝酒

“约端”还有互相约请一起喝酒吆唱之义,有仪式,也有规矩。达便村人习惯称为“喝交杯酒”。这种“交杯酒”并不是我们在婚礼上看到的新郎新娘喝交杯酒的形式,而是围坐一圈的每一个人左手端着自己的杯子上半部分,右手稍稍抬着右边人的杯子下半部分,每人依次保持这种动作连成一圈,在长者的号召下大家一同吆喝“秀、秀、秀”三声后,左手将自己的杯中的酒喝干,同时右手也要抬着右边人的杯子让其喝干,这叫第1巡酒,这样的喝酒仪式要举行3次。第2巡酒和第3巡酒还是同样的喝酒形式,只是这两次不再是一起举杯,而是一个接一个地喝,每轮到一个人大家都陪着吆喝3声,喝者一饮而尽。然后,由主人邀请大家吃鱼包韭菜。在“约端”过程中有一些禁忌,如遇到寨中有老人过世,这种“约端”仪式会有所简化,主人家和众人忌吃任何肉油之类的荤食,只能吃素菜,比如花生等,在相约喝酒时严禁大声吆喝,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对主人家的尊重。

三、马坡赛马仪式与意义

赛马是达便村端节最为热闹的活动,赛马活动有固定的场所——马坡,时间在端节这天的午饭后进行。在达便村前面的小山丘就是马坡了,围着这个小山丘转一个圈的山路就是马道,马道有窄道,上坡道,下坡道,弯道等。在山丘的高地上,有传统的祭台和看台。邻近村寨的水族人吃喝好后便成群结队地赶来马坡看赛马,人山人海十分热闹。青年人赶马坡不但为了看赛马,还把这盛大的聚会看成是寻求意中人的好机会。赛马之前要举行一个简便的祭典。寨老在端坡祭坛,摆上韭菜包鱼、素煮豆腐、糯米饭、瓜果等祭品,祭奠开辟马坡的祖先。祭祀仪式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主祭祭祀仪式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长者站立桌前,神情端庄肃穆,手持酒杯,口念祭词,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吉祥如意情感,祈求保佑马坡赛马活动平安无事,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典完毕,寨老跃身上马在跑道上遛一圈,即方宣告赛马开始。水族的赛马形式非常独特,也叫做“挤马”。当指挥者一声号令,骑手扬鞭策马,在山道上互相冲闯,在抗争中“挤”出一条路向坡顶冲去,又顺弯道下坡回到原点,先到者为胜。这种“挤马”比赛表现水族人善于竞争、合作的精神,也增强了各村寨间的友谊。此外,在马坡的另一处,还展示达便村水族特有的马尾绣作品展示和现场比赛,有的地方还开展水族斗牛舞、铜鼓舞、芦笙舞、对歌等诸多民间艺术文化活动。

四、水族端节仪式寓意及功能

水族端节的仪式承载着水族丰富而深厚民族文化,仪式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人类学家格尔兹认为仪式是展示,是社会舞台剧的集中上演。他在研究巴厘社会制度中认为仪式本身就是文化传承的内容,而不仅仅是手段[2]。“仪式表演本身,引导人们承认支持着仪式所体现的宗教观的权威。通过借助于单独一套象征符号,引发一套情绪和动机(一种精神气质),确定一个宇宙秩序的图像(一种世界观)”[3]。从仪式到禁忌,水族端节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和文化功能。覃世琦先生对水族端节仪式作过功能性解读,认为水族端节是增强水族族群认同、维系民族内部稳定与和谐的功能,对调适与激励水族社会活力的有积极的作用[4]。从达便村过端的实际调查中,发现水族端节仪式在感恩、祈求中传承生产文化,加固了血缘宗亲关系,维系民族情感。

1.在感恩、祈求中传承生产文化

水族经济是典型的山地稻作农耕类型,他们比较重视养殖业和渔业,至今仍保持着“活路头”的生产习俗,择吉日,举行简单的仪式,象征性地犁地插秧。端节的仪式中,有许多象征性的祭品,如稻穗、玉米、鱼包韭菜,均是农业生产活动的丰收成果。古代社会农业生产受气候因素影响极大,祭祀词中少不了对天地风雨的感恩。达便村所属的三洞乡有歌云:“三洞端,要是天干,收大季,天气晴朗,晒谷子,一天三批,稻草干,色泽金黄。”① ①董一、姚福祥,中国歌谣集成•贵州省黔南自治州三都县卷.三都水族自治县十大文艺集成办公室编发,1990:133. 水族之所以称过端为“借端”或“借瓜”,与生产生活有极大的关系。过端节是按水族历法来推算的,以秋实为岁首,以阴历八月为岁尾,实际是借水稻的生长周期来确立,有明显的稻作文化印迹。水族研究专家潘朝霖把端节与“年”字结合分析,认为端节准确诠释了汉字“年”,“谷熟也”的本义[5]。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粮食收入不高,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于是有了祭谷神,祭雷雨等仪式。水历年末正是谷熟的秋收时段,端节也自然成为了庆贺丰收、辞旧迎新的节日,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亲朋好友聚会。为了便于走动,相互来往,于是便有了轮流过端的规定。水族通过端节的仪式活动,再现本民族的农耕文化,对族人生产劳动辛苦的讲述,通过丰收的展示,对自然给予生存之本的感恩,在庄严的仪式活动中,勾起对先祖辛苦劳作的奋斗史回忆,加固民族间团结合作的劳动情感,维系生产活动的行进。

2.加固血缘宗亲关系

作为传统延续的重要内容,端节中所举行的仪式是服务于宗族认同的存在意义与信仰,使得水族端节这种群体的公共仪式得到规范和释放。比如祭品“鱼包韭菜”,在水族祭祀仪式上有特殊的意义。韭菜性温,味辛,疏调肝气,增进食欲,散瘀活血,具有补肾起阳作用,《诗经•幽风•七月》有“献羔祭韭”的诗句,据考,古人“献羔祭韭”的对象不是天子的祖先,而是“司寒神”。祭祀祖先是在启冰之后进行的,这个仪式叫做“荐冰”[6]。水族研究专家们认为水族是商纣王的后代,其独特身份与韭菜包鱼祭品的级别一致。水族《祖先种韭菜歌》唱道:“水难引,粮菜种稀。一先祖,来把菜移。乱石里,栽菜不易……择地势,种出韭菜,过端节,不胜欢喜。敬祖先,韭菜包鱼。”② ②董一、姚福祥,中国歌谣集成•贵州省黔南自治州三都县卷[1].三都水族自治县十大文艺集成办公室编发,1990:4. 可见,韭菜包鱼这一祭品蕴含着水族复杂的宗法制度,它体现了水族的原始部落组织和社会形态,从原始的合作到分化,宗族的壮大与迁徙,在韭菜歌中得到再现。水族轮流过端节的地区都是一个宗族,以宗族血缘为分配标准,相互往来,在过端中交流情感,加强宗族意志,团结一致,形成一个坚固的有着血脉紧密联系的共同体。事实上,吃鱼包韭菜,就是加固水族血缘宗亲关系。

3.维系民族情感

“约端” 席间中要喝交杯酒,开展相互敬酒等活动,气氛热烈,叔伯兄弟情谊油然而生,更多的话语都融合在相约喝酒的仪式中。“交杯”形式,体现出水族家庭之间,叔伯兄弟之间团结互助的情感。这个过程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彼此深层的情谊,加深了兄弟间的情感。“约端”祭祖仪式,其范围涉及全寨各宗族家庭,沿袭了古代祭祀中人人参加的礼制,所参与的人都是叔伯兄弟姊妹,大家相约往来,相邀喝酒,表达家族情谊,体现出宗族制度下的相互团结,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宗族整体。他们把神性空间与现实空间结合起来,通过神性空间来传达现实生活的诉求,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祭祖、约端、赛马的祭祀活动,从单个家庭范围内施放出来,无形中把人们卷入一种更大的整体的仪式活动中,通过共同崇拜的民族先祖,克服彼此间存在的差异,建构不同支族间的秩序和共同的归属感,维系民族情感。

五、结 语

水族端节随着社会发展的变迁还有相应仪式的继续、恢复乃至重建。在达便村乃至整个水族社会传统的端节祭祖一般只是家内祭祖或房族间的“约端”祭祖,少有全族、全村共同祭祀的活动。全族、全村的祭祀一般只在战争或大的群众性事件后才能举行。随着民族文化旅游的兴起,达便村的水族端节祭祖仪式也顺应时代,开始了表演性的祭祀活动。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端节的表演性祭祖仪式,让水族的各个家族与宗支汇流到一起,共同参与这种表演,让他们感到与家内祭祖的差异性,在更大的场合感应祖先的神圣,使仪式的表演催生出特殊的意义,使之变得神圣化,进而内化为民族的集体的意识。在水族社区,不仅要关注节日、仪式的表演所带来的轰动性和经济利益,更要关注传统民族文化,使人们相互融洽,传递情感上的友好和行动上的团结,帮助人们处理自己的感情和经验。人们通过仪式可以在不同的力量、视角立场和生活方式之间建立平衡,尤其在水族社会遭遇现代经济和外来观念的碰撞之下,更应该在求变中保持自己的端节传统。

参考文献:

[1]张兴雄.水族端节祭祖仪式与“忌游圈”——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三洞乡板告村板鸟寨为个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

[2]格尔兹.尼加拉——十九世纪巴厘剧场国家[M].赵丙祥译,王铭铭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2.

[3] 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纳日碧力戈等,译,山海人民出版社,1999:129、135.

[4] 覃世琦.水族端节仪式、功能与变迁微探[J].贵州民族研究,2010(6).

[5]潘朝霖.水族历法与端节——诠释“年”的本义[J].南开语言学刊,2005(1).

[6] 连登岗.《诗经•七月》“纳于凌阴”、“献羔祭韭”释义考补[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2 (1).

[责任编辑:曾祥慧]

A Survey of the Duanjie Festival of the Shui at Dabian Village

WANG Xinghu

(Qiannan Normal College, Duyun, Guizhou, 558000,China)

Abstract:

During the Duanjie Festival, rituals are held in the process of ancestor-worshipping and horse races among the Shui people at Dabian Village, Sandu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 By depicting these rituals and taboo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ituals are the forms of expressing gratitude to the ancestors. The process of worshipping their common ancestors can improve the emotional ties among the Shui people, reflecting between their solidarity within a clan.

Key words:

Sandu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 the Duanjie Festival of the Shui; cultural surveys

猜你喜欢

禁忌仪式
让家庭教育中的仪式感伴随孩子成长
当代年轻人仪式感行为大赏
仪式感
仪式感
流绚夏日
殃怪与禳解:壮族麽经所见禁忌文化研究
从俄罗斯人的禁忌看中俄文化差异
浅论新闻策划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哈尼族图腾文化意涵与当代启示
由禁忌语探索中西文化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