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014-08-07罗琼英
罗琼英
摘要: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是一种让一个人终身受益的能力,体现一个人综合能力与思想品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合作学习对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4-0204-01《课标》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是一种让一个人终身受益的能力,体现一个人综合能力与思想品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1.搭建合作平台,提高竞争意识
合理公平的合作平台就会激起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提高组与组间的竞争性及公平性。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合作学习小组的成员搭配形式多样,在组建合作小组时,我遵循"合理性、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全班学生智商、学习基础、兴趣爱好、表达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做充分的考虑。分好小组后,先是让他们在小组内选举自己信任的组长,组长和基础好的坐两排中间,组员坐组长两边,便于合作学习时组长带动组员,让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合作中来。小组汇报交流,根据发言情况给小组加分(在黑板的右边有一个计分牌),1或6号发言加4分(基础较差的),3或4号发言加3分(基础较好的),2或5号发言加2分(基础好的),学生会想办法让1号或6号发言,为小组多挣分,这样就最大限度的把机会让给了薄弱的学生。课堂上,孩子们以主人翁的姿态自主探究,分组合作,汇报交流;老师认真倾听,启发引导,适时点拨。长此以往,孩子们感到这样的学习轻松,愉悦,张扬个性。动手能力,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等也得到了相应提高。
2.注重合作学习习惯的养成
2.1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前,我们对合作学习的课题要进行独立思考,针对问题自主搜集资料、筛选信息。教师在教学中应耐心扶助,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注意解题思路、思考方法的指导,与学生一起分析思考的方向,创设便于学生思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动脑欲望,逐步形成动脑、动口的习惯,使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敢想、敢说、敢做。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对问题才有较深刻的认识,才能增强合作学习的有效互动,有利于把对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从而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
2.2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
2.2.1分工恰当,职责明确。为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至关重要的是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加强管理。一般情况下,组内设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可适时轮换。同时给予小组长一定的权力和责任,组织本组成员在课内外开展学习活动,教师随时指导小组长的工作,培养小组长的管理能力,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序的进行。在分好小组之后,就让组长负责处理组里的一些事情,并且让每组6个人结成对子,互相帮助。这样,他们的学习水平不差上下,学习兴趣比较高。例如:学习《统计》这一课时,在统计班里的同学在过六一儿童节要买什么水果时,需要有人进行调查活动(数一数),有人记录,这时就需要学生先分工,决定谁来数,谁来记,然后才能统计出结果。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
2.2.2善于分享,学会合作。邵瑞珍教授认为:"合作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能使能力差的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改进学习方法;合作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形成和谐的教育气氛;在解决新的复杂问题时,学生间的合作显然要胜于个人的努力。"从一年级开始,就着力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学会与老师及身边的学习伙伴交流合作,相互帮助。与此同时,老师必须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群体之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去参加小组的讨论,真正地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例如:在学习"图形拼组"时,我组织学生分小组学习,让他们用手中的图形去拼摆。他们有的剪,有的拼,互相讨论,几分钟后,都拿出了本组拼组的结果。在交流中学生看到了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出了多种方法,并且看到了自己的能力。在与别人合作中,分享到了同伴互助的喜悦与成功。
2.2.3让学生学会交流。新课程把数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交流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自身的问题。我们要屏弃以前满堂灌和一切压抑学生好奇心的教育行为。然后才能谈怎样交流。课堂上,老师要注意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所思、所想、所困、所惑。而不会为教学进度而打压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认为很好说的地方,学生居然说不好,不要制止学生,而是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在学生的发言中,你会看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思想。因此当学生有异议时,我们应耐心听取他的意见,让他们充分表现。只有在这样宽松的环境里,学生才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愿望,能有效地表述自己的思考,创造性地学习数学。
2.2.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数学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生疏的问题熟悉化,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体验,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促进学生通过感性材料获取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养成良好的实践习惯。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组织学生合作分小棒,先把6根小棒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再把7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操作后让学生分析思考,比较两次分的结果并用语言叙述出来,接着要求用算式把分得的结果写出来:6÷2=37÷2=3……1。教师再揭示余数的概念,指导正确的横式、竖式的书写,这样每一步操作都与思维联系起来,使动手操作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合理调控。相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诚实守信,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合作能力等都能得到展示和提升。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深刻领会这种学习方式,引用其形式,把握其实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把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使每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才会产生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