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心用心创新

2014-08-07曹晓静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新课程作业教师

曹晓静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4-0246-01作业,是学生巩固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也是教师教学反馈与学生学习反馈的重要手段。

地理作业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的一环,它对巩固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地理思维以及地理情感教育都有重要的作用。地理课程改革对地理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地理作业被赋予更多、更深层次的内涵。在地理教学中,科学的设计地理作业对于推动地理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课堂作业还是课后作业,都需要我们精心设计,用心打造。

传统的地理作业缺乏层次性、系统性、趣味性,形式十分单一。学生在能力、学习方式、基础知识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统一作业违背了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针对性。此外地理作业大多是强调学生的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注重重复和模仿作业答案过于追求唯一性,教师往往用标准答案来考察学生作业的对错,这样便限制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这种整齐划一的作业模式泯灭了学生的个性,不仅使学生承受着强制训练所造成的心理上的痛苦,而且禁锢了学生的心灵。

同时教师的评价手段单一,仅仅用终结性评价来衡量学生作业的效果,对作业结果的评价也仅是用对错来评判。忽视了学生的解题过程和对过程的关注,而学生作业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流露着学生的情感和创造的火花,不能因为与标准答案不一致就判了死刑。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下,地理作业的弊端无疑与课程改革的目标是相背而驰的,也限制了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所以初中地理作业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1.激发兴趣——让学生亲近地理

兴趣是一种喜好的情绪,是积极探索、研究某种事物、现象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个人内心稳定的品质,指引学生求知和探索的动力,也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 如在讲《欧洲西部》一课时,课前可以以组建考察团的形式,先引导学生做考察前准备,了解欧洲西部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地理要素,搜集资料,记住知识点,准备充分取得参加考察团的资格。课上可以考察团的形式组织学生考察欧洲西部雄厚的经济实力,从工业、农业、交通业等方面,时刻让学生以考察员的身份在课堂上专注学习,充分展示,从而激发学生兴趣。课后可以布置学生以设计旅游路线的形式,带领你的父母、老师等亲近的人去旅游。从而识记景点,感受欧洲西部繁荣的旅游业。中国政区拼图,首先将全班分成几大组,每个组分别把中国政区图贴在硬纸片上,按照省级行政单位剪成若干份,用一定的时间熟悉各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形状和方位,然后开始拼图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同时将分散的省级行政单位拼成一幅中国政区全图,拼好后放在课桌上,看哪一组拼得最快最好。此类作业能充分调动全班同学的共同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2.因材施教——让学生爱上地理

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他们是一个个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我们要根据他们身心发展和地理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设计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体现个性化:如在教学完《世界的人口问题》时,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让学生自己设计自认为重点的1-2个基础性的题目;爱争论的同学开展辩论赛"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爱想象、绘画的学生可提供情境——假如今天是"世界地球日",请你设计一幅宣传画;对文字基本功好的同学让其设计广告语;……。此类作业应当少而精,适用于当堂训练,旨在趁热打铁、对于巩固、理解、掌握和深化课堂教学所学的知识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一定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业的设置也要关注学生的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差异,增强作业的层次性,以满足知识基础不同、智力水平不同、主动性不同的学生的需求。让知识基础较差的、缺乏主动性的学生解决较容易的问,,使他们能从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产生继续做下去的欲望,进而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较难的问题可以让水平较高的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扩大视野。"投其所好,各取所需"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地理的魅力,享受地理带来的愉悦。所以因材施教,让学生爱上地理。

3.走进生活——让学生相守地理

传统的地理作业是教师根据地理教学内容从地理教材或练习册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练习题,学生做地理作业除了为了考试,难以体验地理知识对自身的价值,因而学生做地理作业觉得枯燥乏味。如果教师布置的地理作业和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不仅增加了地理作业的情趣性,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价值和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体会地理的重要性,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收集地理信息,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另外,在新课程教学中,倡导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此,作业的批改同样也将由静态的分离式走向动态的参与式。教师更多地是参与或间接地参与学生作业的批改过程。如采取抽批与面批、小组批与自批、互批与重批等方式。批改方式的改变,使得教师工作量减轻了,将有更充沛的精力对作业进行精批、精改或面批、写评语。而学生从不同批改方式中得到及时反馈的结果,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赏识、同学对自己的帮助、自己帮助同学后的愉悦,体验到成功与快乐,从而形成一种乐融融的学习氛围。

地理作业已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重建与提升课堂意义的重要内容。通过作业设计的改革,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感受知识的实际应用,增加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的机会,获得更多更广泛的交流机会,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劳和辛劳。这样,作业将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需要了。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作业应该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而发生转变,使作业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促进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新课程作业教师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作业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圆我教师梦
我想要自由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