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刍议
2014-08-07张军凯
张军凯
摘要:结合新课标要求,笔者从多个方面总结了在新课标下高中化学的教学,只有结合实际,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才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觉自己的潜力,从而激发出学习信心,使他们产生远大抱负,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4-0237-01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无不深思这样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进行教学?学生又在新课程下怎样去"学"?现结合新课标,新高考的要求,以及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来谈谈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应如何更好地去开展。
1.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创新的入门阶段。要创新就是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要创新就要给学生造就一双"慧眼",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只有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才可能随时捕捉到"奇异现象",进行认真分析研讨,就可能有新发现、新突破,创出新成果。
2.培养实验能力
实验是创新之本。化学家的发明成果大多都出自实验室,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时观察到新东西,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平时发现的奇异化学现象,要研讨要探索,就要动手做实验。教材上探索性实验不多,在教学中也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论,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3.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参观厂矿,考察实际生活,探索分析实际生产、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效果极佳。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课外实验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开发智力,丰富课外生活,激发学生研讨化学问题的浓厚兴趣。
4.培养自主学习
4.1从学生自身来说,我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首先培养充分的自信心。自信心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动力。善于利用化学界的名人事迹,引导学生树立学好化学的自信心。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科学面前师生平等,给学生自由的环境,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创造的自信心。善于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坚信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其次培养创造的意志力。创造过程是一种探索过程,成功与失败共存于整个过程中。那种自觉的、顽强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百折不挠的、敢想敢干的精神,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化学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化学领域中诸如科学家献身科学的感人事迹,激励学生增强创造意志。同时,化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组建化学兴趣小组,让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等课外活动,鼓励他们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创造意志力,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4.2从老师自身而言,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2.1创设悬念,激发探究兴趣。 在日常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我认为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激发学习兴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恰当的提问。"疑"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内驱力,它是引导思维、启迪智慧的重要心理因素。它会打破学生心理上的平衡,引起学生动机、注意力和情感态度的及时变更,并重新组成认知行为的心理动力系统,保证认知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话虽如此,我们的问题却应该问得有水平,有深度才行,不然的话,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4.2.2加强实验和观察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化学实验则是化学学科的灵魂,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直观信息、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而且是帮助学生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因此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扎实的化学基本实验技能是学生创造思维、创造实践的根基,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
5.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方法
5.1加强双基教育,做好知识准备。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手段,将新旧知识重组、整合,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学生具备了较好的认知结构,才能从综合的角度提出"为什么"的问题。
5.2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为问题的产生提供宽松的环境。科学实验和人们的生活体验也同样证明,在民主和谐、自由宽松的环境下,人的思维正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能发挥其最佳水平。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抛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做学生的朋友。在这种氛围中久而久之,学生提出问题数量会增加,质量不断提高,问题意识也就得到强化。
5.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化学教学有其独特的一面,特别是有较多的实验以及化学这门学科和我们自然接触联系较多。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适时的创造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感受、去揣摩、去发现问题,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方法。 6.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
思维的整体性包括广阔性和综合性,它与片面性和单一性楣对立。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不是把视线只盯在一点、一线、一面上,而是扩展思维的空间范围。现代教育理论要求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的一切活动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和根本点,通过教师合理的教学情境设计。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整体思维能力,达到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的培养创新精神之目的,达到"课堂教学素质化、素质教育课堂化"的素质教育要求。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