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数学新课改教学

2014-08-07冯利珍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新课标探究数学

冯利珍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4-0160-01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初中数学 新课改 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体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1.精心设计导入,确定课堂重点和目标

数学课的导入在情景设计上,要直奔主题、言简意赅、情趣盎然,使学生了解课堂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又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奠定基础。确定课堂的重点和目标可以教师直接揭示目标。即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课前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板书到黑板上,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目标任务,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有的放矢。第二种,学生合作探究,揭示目标。即教师上课时只告诉学生自学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2.成立兴趣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明确学习的目标和重点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师要适当地组织引导,让每个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围绕探究的问题,自己决定探究的方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小组讨论,让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生与生之间的互补作用,这尤其为学习较差的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课堂参与机会,将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认知成果,达到知识共享。此过程教师巡回指导,并注意了解学习中有障碍的小组的学习情况,视情况作出适当的辅导,注意讲解的声音不要过大,以免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同时尽可能地收集学生自学中暴露出的疑难问题,把主要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面的教师点拨做准备。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很难主动地学习、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主动性受到压抑,进而影响学生智能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如一些教师在例题教学中,将审题分析与例题解答等一一包办,如此的教学使学生接受的信息过于繁杂,且学生往往以听为主,参与教学活动的感官单一,易于疲劳,致使学生很难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4.培养讨论、观察、小结的习惯

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几名学生的小结,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从章节、小节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

5.尊重差异,分类指导,学法恰当

课堂教学要尊重差异,正确对待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教师要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保护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善于发现学生潜在素质和闪光点,决不能用一种标准衡量所有学生,应允许学生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张扬自己个性的学习环境。此外,学生的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能反映教师的教学理念,又能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和新课程目标的实现。选择学习方法要恰当,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一般来讲: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可以选择独立发现性学习方法;对于一些比较复杂、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可以采用有意义接受性学习的方法;对于有多种解决问题方法且学生能自己探索出来的知识的教学,则应当采用创新性学习的方法。

6.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使学生在讨论交流的氛围中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就会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会以主人的身份与教师一起切磋、探究其中的问题,即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一种民主、有序的交流。在课前,教师应先设计对哪些应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哪些应由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处,由于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不同的学生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若能组织学生集体作分组讨论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讨论、学习,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这样,同学之间相互弥补、借鉴和启发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对问题的解决有很大的帮助。

7.课后作业和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课后练习是巩固与运用知识的环节,也是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关于评价,新课标指出: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要激励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应该被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的新课标所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比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以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学校学生的特点,并且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转换自己的行为,适应新课标的改革,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新课标探究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