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2014-08-07任永乐
任永乐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140-01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笔者就高中数学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复数的引入》这一课是整个复数这一章的第一课,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复数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引伸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当我们遇到矛盾时,也要勇于面对矛盾,要有解决矛盾的决心和信心,促进矛盾的转化和解决,同时也就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设计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课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质疑精神。首先是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课堂设计,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
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操作:
2.1问题导入。在新课引入中,创设具体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产生悬念,进入课堂学习,并产生积极的求知情绪。
2.2问题讨论。在课堂教学中,设计问题讨论题,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质疑。在师生、生生的交互活动中,讨论方式多样,问题产生不受限制,各种意见受到支持,围绕问题的解决归纳、分析,提高学习效益。
2.3讲解知识的应用中,创设具体的、生活中的情境问题,加强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2.4作业设计的创新。教师可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文献资料解决自己的观点阐述,让学生课后探讨,等等。如数学作文就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3.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要从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入手,如何通过数学方法的创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应该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研究的课题。在前一段数学改革中,提出的自学辅导法、启发式教学等,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高中新课程特点,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需进一步创新,方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主体探究"教学法为主的各种教学方法并举,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所谓"主体探究"是新理念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具体说它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述、质疑、探究讨论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以"主体探究"教学法为主进行学习,以"问题探究、交流、升华"为主线的"主体探究"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的教学理念。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发现,这种教学方式深受学生欢迎,促使学生在探索中不断收获、不断成长,从而最终成为具有探究意义和创新能力的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4.增强创新教育,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不可置否,学生是存在着个体差异的,教师应注重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注意因材施教,不让学生感到被老师忽略,与此同时对于学生来讲,要做到活学活用、综合全面发展。在新课改的推行过程中,高中数学教学必须在教学方法中不断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品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创新意识,只有教师采用创新的授课方式,才不会让学生感到千篇一律,才会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复习,更要培养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思维目标,减少学习数学的盲目性,及时的帮助学生扫除新知识学习的障碍和旧知识遗留的问题。教师要创设数学课堂教学情境,通过提问有效的问题,如生活性问题情境、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实践性的问题情境等教学情境。教师应注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基础不同,不断改善提问的方式,从而提高数学探索活动的新鲜感,让学生充满新鲜感,同时具有创新性。另外,对于教师的提问方式也是有一定要求的,教师的问题应当具有层次性,可以先提比较基础的问题,然后逐步深入,提出的问题应当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学生去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大胆想象,提高创新精神。创新源于想象。在教师积极开发学生创新潜力的同时,应当注意由于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程度与理解程度都是不同的,学生个体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比如,有的同学就是无法学好数学,这类学生天生对数字不敏感;可是有一部分学生天生喜欢学数学,反而语文能力不好。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放弃一名所谓的差生,也不偏心任何一位数学优秀者,积极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