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4-08-07来怡剑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斑羚美景教学模式

来怡剑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125-01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语文教学中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1.启迪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有兴趣,如果学生情绪不高,兴味索然,心理上无准备,感知生理器官呈闭滞状态,还谈何创新?相反,如果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达到了想求明白和想学习那种跃跃欲试的地步,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为了刺激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启迪学生的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

2.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创新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法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没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也就谈不上创新教育了。教师总是按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课文分析、总结中心,千篇一律从这六大块开展讲解,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表面看起来无懈可击,实质上这种呆板的教学模式严重地束缚了教学模式的创新。这就需要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鼓励学生创新。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之中。改变"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观念,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在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有教师的活动,学生必须参与。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使课堂气氛变得和谐、活跃,鼓励学生创新,从而使学生敢于创新。

3.主动质疑探索--创新的基础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爱思考,善质疑。"多想出智慧,深思能创新"。深思的结果是质疑。宋代哲学家张载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他给我们的启示是对所读文章要能真正理解,必须具备质疑、探疑和释疑的精神。因此,我们在指导和带领学生深入剖析,把握课文的精神实质的同时,要鼓励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感受和现成的结论,而要有透视力,要去主动质疑探索,去识别、体味文本以外的寓意。如《小橘灯》第10段这样写:"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后,主动质疑:既然说小橘灯的光照不了多远,后面为什么又说"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呢?这有矛盾吗?学生通过讨论,将小橘灯与小姑娘结合起来,他们最终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小橘灯其实是小姑娘的象征。理解了这一点,学生进一步理解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人格力量,他们感受到了:正是这种人格力量像小橘灯的光那样冲破了国民党反动派手制的"黎明前的黑暗",正是这种人格力量一传十、十传百,激起了人们对光明未来的追求,所以,在我们眼里,那份光明就是无限的。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豁然开朗。

4.鼓励标新立异--创新的土壤

同一个问题,从不同方面思考得出的答案也不一定相同。在传统教学中,我们总是为了省事用标准的答案去统一教学,毋庸置疑,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遏制。新课程背景下,我们都开始注重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求异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敢于求异的思维品质。如笔者在教学沈石溪的《斑羚飞渡》一文时,鼓励学生对文章写作意图及对"我"在飞渡悲剧中角色的认识等方面多加思考,有的同学认为作者通过"我"这一独特的视角展示了斑羚的精神实质,给读者带来了精神上的震撼,他崇尚斑羚的品质,希望人类从斑羚身上得到一些启示;而另一些同学则认为作者是这一悲剧的目击者,而对处于弱势的生命却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同情,面对悲剧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忏悔,正是以"我"为代表的人类的猎杀才造成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才使得动物走入绝境。对此问题,学生们畅所欲言,思维空前活跃,这正是创新的肥沃土壤。

5.写作中立意和材料的创新教育

文以载道,立意是文章的灵魂。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如果尽是老生常谈,势必败人口味。立意新,就是能把自己思考的真知灼见表达出来,把自己在某些方面独到的发现传达给读者。新颖的立意要在深刻感受生活的基础上精心提炼而成。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发散思维的训练,要学会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去感悟,要有新的观念、见解,要会点化、翻新,言人所未言,悟人所未悟。如笔者在教学中曾以"美景"为话题,让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写出心中的美景。有的学生写下了这样的语句:"夕阳西照,是一道神奇的自然美景;校园中寻求知识,是一道富有诗意的美景;家庭中感受亲情,是一道充满温馨的美景;社会中奉献真爱,是一道多姿多彩的美景。"这无疑是发散思维的结晶。在教学中还要重视培养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就是从某个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的观点,阐发新的见解。就是作文时要同多数人承认的观点针锋相对,提出独具一格的见解,从而使文章出新见奇,写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猜你喜欢

斑羚美景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一例死亡野生斑羚的组织病理诊断分析
筼筜美景
独特美景
爱是永恒的主题——读《斑羚飞渡》有感
海洋美景
田园美景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