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2014-08-07狄建设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课外书课外阅读读书

狄建设

摘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研究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121-01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语言",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如果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那么,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1.1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部分学生认为读课外书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一些老师对学生读课外书的态度不够支持,部分家长认为读课外书会耽误孩子的成绩。

1.2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只有少部分学生每天都读课外书,其他学生只是偶尔读读课外书。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处于被动状态。究其原因,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极大的冲击。

1.3阅读材料选择不当。平时,孩子们手中捧着卡通漫画、通俗故事、脑筋急转弯、作文选编和流行杂志等。这种感性化、浅层次的功利性阅读,占据了孩子们许多课余时间。课外阅读时学生多数只注意故事情节,无语言积累意识,更谈不上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和审美乐趣。

1.4学生尚未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我们常说:"得法于课内"。就是要在课内严格阅读训练,让学生学会阅读。然而一些老师抱着急功近利的想法,"以本为本,守本固本",考什么教什么,学生即使有课外阅读,也是在应考模式里兜圈子,使学生缺乏正确的读书方法,从而丧失了课外那片肥沃的土地。

1.5良好的阅读习惯尚未形成。学生在阅读时往往缺乏计划性,表现出较强的随意性。

2.原因分析

造成此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家庭重视不够。不少学生在调查中均有反映,有时很想多买几本课外书,但都遭家长制止,理由只有一个:与学习无关。同时由于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不够密切,一些家长不了解课外阅读的要求,从而也无从指导督促,因而造成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涣散。(2)受其他信息渠道影响,学生课余大多时间是挤于电视前观看影视节目。(3)学生的作业负担仍偏重,能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很少。(4)学生本身缺乏挤劲和钻劲,不能很好地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读书读报。(5)教师"大语文教学观"的意识不强,只注重课堂教学的研究,而把课外这一块广阔的领域丢给学生自己。有的教师虽然已经进入课外阅读指导的领域,但苦于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因而在指导学生时目的性不强,方法不够灵活,有些力不从心,这是造成学生课外阅读的混乱无序的主要原因。(6)阅读质量不易检测。虽说课外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但须承认: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外,是由学生回家完成的。因而,教师对课外阅读掌握起来就有些困难,这也导致了学生课外阅读质量不高。

3.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策略

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发掘潜力,教会阅读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营造阅读氛围。让小学生们能怀着浓厚的兴趣,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渴求性的自我行为,不断地获得相关认识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作文及语文能力,增长各种知识,激发和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3.2给予阅读方法指导。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可教给学生简单的读书方法。要求学生读完文章后学会思考。如:看见了题目你想到些什么?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教师要针对上面的问题,及时开展读书汇报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读书质量的提高。

对于中高年级的孩子,应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念:第一遍粗读,大概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遍细读,运用老师课堂上教给的方法灵活地理解文中的词语,理解主要内容。(1)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2)做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一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3)写读书笔记。可做摘抄、编提纲、写体会。(4)做卡片。为了便于积累和记忆,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第三遍阅读时可在前两遍的基础上对重点内容、主要情节反复阅读,深入思考,并能积累2-3个词语。对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可要求他们记忆、背诵精彩片断和好词佳句。

3.3选好读物。读好书,就如同交良友、诤友。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认知、等特点,定期向学生推荐读物。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推荐优秀的书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3.4家校合作。利用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向各位家长阐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宣讲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要求,希望得到家庭的配合。可以建议家长经常利用双休日带孩子逛逛书店。在家庭中创设读书的良好氛围,与孩子一起感受浓浓的亲情,分享阅读的快乐。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建立家庭书橱,为孩子们课外阅读提供了物质保障……

4.鼓励先进,坚持阅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学生容易产生惰性。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通过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展览优秀读书笔记、经验等,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总之,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不但要在方法上予以指导,更要在习惯上予以持久培养,把这项工程做好做实。

猜你喜欢

课外书课外阅读读书
爱看课外书的我
我爱读书
课外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