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除传统弊端提高习作质量

2014-08-07刘晓伟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词句新课标习作

刘晓伟

摘要:高质量的文章高在何处?高就高在有感而发,有感才会写真情,说实话,才会引起读者的心灵共鸣。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注重开放性,让他们主动观察生活,提炼生活,做到有感而发,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作文教学;开放;作用;方法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066-01语文教育家黄光硕说: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横量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长期以来,小学习作教学的效果不佳。一些教师对怎样上习作课深感困惑,很多学生也,听见作文就头疼。为此我们必须反思传统的习作教学的弊端,努力改进习作教学的方法。

1.传统习作教学的主要弊端

1.1要求不顾学生的认知实际。这样必然会揠苗助长,有些教师用成人的习作标准要求小学生习作,总认为所谓作文就应该写一点"有趣的"、"有意义"的东西,因而导致学生的作文中的假、大、空的现象时有发生。

1.2老师讲得多、深、透,难免千人一面。一些教师把学生习作的标准定位在一些优秀作文选上,一上作文指导课就读范文,或者不厌其烦地指导,甚至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间又是怎样,都要反复强调。结果是教师指导越细,学生的思维就限制得越死,写出的文章难免千篇一律,有的学生甚至失去了习作的兴趣。

1.3语言积累太少,词汇贫乏。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分析讲解过多,不注意引导学生大量地阅读和背诵,胸无点墨,何谈妙笔生花?学生的文章就只能是空洞乏味,淡如白水。

1.4脱离生活,内容空洞单调。由于教师不注意引导学生写他们喜欢的人和事,眼睛只盯住一些大型的活动,殊不知这样的题材学生更难驾驭,很难表达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故写出的文章只能是一些空洞单调的流水帐。

2.新课标对作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改进习作教学,使孩子们的作文能有感而发,说实话、述真情,必须改变传统陈旧的教法,做到以下几点:

领会新标精神,明确改革目标。上述弊端形成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教师对习作教学的具体要求不明确,不能按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一些老师总以为习作乃是上了三年级后的事,一、二年级没必要加强训练,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低年级写作的要求:(1)对写作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2)在写作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或感叹号。以上要求虽然简单,但对低年级学生来讲,仍需循序渐进地教学分步落实。一般来讲,应在一年级注重引导落实第一条,而对后面的两条暂时步不做要求。此时教师应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引导学生乐意写,把自己说的话写下来,由写一句到写几句。要鼓励学生自由写,一开始可只考虑学生是否写了,一次能写多少字,能否坚持每天写等方面去引导,甚至不必过多地注意内容是否得体,语言是否重复等毛病。因为只要能养成每天动笔写的习惯,就是最大的成功。新课标避开"作文"二字,其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丰富了习作训练的形式。实虚并举,既安排了记实作文,又安排了想象作文,还安排了日记,书信,读后感等常用应用文的练习。想象作文一般每册安排两次。基本上不搞命题作文,一般是指出宽泛的内容范围和习作要求,让学生自己拟题作文;(2) 允许学生不按照提出的内容范围作文,另选自己想写的内容作文;(3) 每册安排一次不提任何范围的作文;(4)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运用教材,尽量为学生的自主习作创造有利条件。 这样做强调了小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乐于表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好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从根本意义上说,只有让他们无拘无束地根据自己的认识、感受自由地表达,才容易让学生对写作有兴趣,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的好文章。

3.紧密联系生活,构建开放的习作方式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宋朝著名诗人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课外"。因此,建立开放式作文素材库是解决"无米之炊"的基本渠道。

3.1定格"生活小镜头"。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认识生活。还要尽量让教学过程贴近生活。将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纪录下来,也许就是以后习作时又一个很好的素材,不然也许就是过眼烟云,等到作文时,哪怕你搜遍记忆的角落,也想不起任何一点相关的内容。因此,"生活小镜头"这本纪录本就孕育而生了,让学生把从报纸上、电视中看到的重大的、有意义的新闻纪录下来。"生活小镜头"就成了同学作文内容的源头、活水。在此基础上引导作文,很容易唤起创作的灵感,他们会挖掘素材,写出富有趣味性的文章。

3.2设立词句百宝箱。积累了生活经验,有了作文的题材,还得把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对于孩子来说从他们一到这个世界,他的一举一动无不都是以模仿为基础,正是这种模仿,才成为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作文也是如此。让学生准备"词句百宝箱",把平时阅读中看到的一些优美的词句"储存"起来,时常诵读,作文时能活学活用,便使作文锦上添花。这就需要学校与家长舍得投入,购买适合学生阅读的书报。让学生从中摘抄优美的词句,并归类,培养学生读书动笔的好习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还指导出手抄报,开展手抄报展评活动。让学生背一些优美语段,加强多读、熟读、背诵的训练。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接触的人,体会到的甘苦记下来,养成及时整理材料的习惯。

总之,只要依据孩子们认知实际,从低年级抓起,循序渐进,锲而不舍,就一定会收到扎实的效果。对此我们务必要努力探索!

猜你喜欢

词句新课标习作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