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课前自主预习题的设计

2014-08-07周云光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学案题目诗歌

周云光

摘要 :做好预习导学是促进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本文依据平时的实践就初中语文学科导学案自主预习题的设计提出了五点策略:符合学情,以生为本;符合文体,体现特征;重视基础,体现梯度;连接课堂,一脉相承;便于监测,激发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导学案自主预习有效学习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059-02导学案是集学案、教案、作业本、复习习题、检测试卷和课堂笔记于一体,并以文本的形式呈现的一种教学方案。它最大的好处是目标明确,内容具体,促进学生自主预习效果和自学习惯的养成;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的转变;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益,因为导学案具有多种功能,因此运用好导学案,避免了多余的题海练习,使学生学习的效果得到提高,课堂教学得到变革。

而真正使导学案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会学习,我认为导学案的自主预习题设计是关键。如何做到科学地设计自主预习题,重点要遵循如下策略。

1.符合学情,以生为本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并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通过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在研究教材设计教案的同时,更要了解研究学情,要做到尊重学生个性差别,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做到备课。

如我们学校的杨老师给学生上《我爱这土地》这首诗时,了解发现学生有关诗歌的知识很少;从预习导学的检查发现学生诗歌阅读基础不好,对诗歌中的专业术语不是很理解,导致学生很难作答,于是把预习导学中的一个问题:"读完诗歌以后,对于诗歌的情感,主题、意象、内涵等方面,你有自己的疑问吗?请试着写出一、二点。"改为:"读完诗歌,你感触最深的一句诗歌是什么呢?请写下这几句诗,并试着说说喜欢、感动的理由。"这样一改,大部分学生都能看懂题目,并且能选择有感触的诗句做赏析。

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志趣的基础上备课,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教案,才能备好课,进而上好课,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2.符合文体,体现特征

语文预习要重视阅读,但预习题的设计不能千篇一律,要针对不同的文体特征设计不同的预习题目,让预习题目体现不同的文体特征。

如散文要围绕线索、情感和选材来设计,赏析散文语言优美的特点;小说要围绕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来设计;议论文要围绕论点、论据、论证方法来设计,理解议论文语言的逻辑严密的特点;说明文要围绕说明对象及主要特征和在这说明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设计,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诗歌要围绕诗的意象、情感、语言来设计;文言文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

例如散文的自主预习部分我常常这样设计4-5个题目:

2.1抄写八个你认为最好的词语并给不会读的字注音。

2.2抄写两句你认为最优美的句子。

2.3读课文两次,概括课文内容。

2.4谈谈预习课文后感受(读后感、收获、疑问等)。

2.5走近作者或查找作品写作背景。

这些题目的设计都非常的开放,看似简单,假如学生用应付的心态是非常容易,而如果想把它做好非要认真读几次课文不可。

3.重视基础,体现梯度

预习题目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顾及学生的差异性,如果题目过难、过深,学困生就会失去预习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如果所有题目过于简单,学生就不能获得经过自主学习之后茅塞顿开的成就感。因此,自主预习部分的题目要以基础知识为主的问题,也要有经过预习、用心动脑之后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有发挥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如设计《爸爸的花儿落了》自主预习部分时,我是这样的:

3.1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横线的词语造一个句子。

3.2细读课文两次,概括文章内容。

3.3"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题目,语带双关,一方面是指什么,另一方面是指什么?

3.4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

这些预习题,从字词积累到把握内容到理解文题到把握人物形象,步步深入,正本清源。问题弄清了,学生的预习思维也就被激活了,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4.连接课堂,一脉相承

预习重点内容的设计应该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系,这是语文课堂教学自主预习题有效性的前提。假如是节选文章,文章的相关背景知识无疑是自主预习的重点内容,如《智取生辰纲》的教学重点是分析作品的叙事线索和在矛盾冲突中刻画杨志的思想性格的方法。对叙事线索的整理,可以把自主预习题这样设计:细读课文,分别以杨志和吴用为描述对象,说说课文故事的经过;而对理解杨志的性格,学生要深入理解节选部分的内容,必须要联系前面内容来理解,而这可以通过预习题的设计来体现.

5.便于监测,激发兴趣

在设计预习题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比如积累字词的预习新课必须的预习内容,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久之学生肯定会觉得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其他题型,如拆字、填空、造句、猜字谜游戏等,学生的预习兴趣就会高些,预习的效果也会更好些。

学生在完成自主预习题后,在心理上是希望获得教师肯定性的评价的。而老师设计的预习题也应便于检测,这样既能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也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经常设计的一个预习题:"摘录课文中10个你认为重要或者优美的词语,并给不会读的字注音。"在上课时我也会利用课件打出10各词语要求学生积累,并问同学有几个是和大家一样的?假如一样我就会大加赞赏;假如两样,让他们说出不同的词语并解释为什么要摘录它,肯定他的选择。有时候会做当堂听写,检测他们对好词的敏感度,假如他们选准了就会很高兴,很有成就感。

总之,就如教育家叶圣陶说的:"语文方面的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实践证明:凡是学生预习得好的课文,学生学习兴趣就高,课堂气氛就活跃,学生学得就主动、轻松,探究深入,课堂效果也就好。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科学设计自主预习导学,让学生乐于预习,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兴趣出发选题、定题,放手让家长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搜集、整合、处理信息,在合作中交流,达到"有心载花花自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理想境界,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和本领。

总之,以人的发展为理念,以学生为学习主体,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使小学语文学习生活化,生活语文化,是现代教育对我们的呼唤。我们必须站在现代教育的历史新起点上,努力研究新课标,理论联系实际,探索规律,改进方法,积极实践,注重反思。才能推进素质教育迈出坚实的步伐,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继而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促进课堂有效学习。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

[2]徐斌艳、吴刚、高文•建构主义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2月

[3]何更生、吴红耘•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猜你喜欢

学案题目诗歌
诗歌不除外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乡愁导学案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比例尺(一)”导学案
追根求源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