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学习,顺应时代发展
2014-08-07邵慧伶
邵慧伶
【摘要】我们已经迈进的21世纪,有人称之为“学习化社会”。社会在不断发展,只有那些终身接受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人类才能生存和进步。因此,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塑造可持续发展的人。
【关键词】学习;学法;时代;发展
我们已经迈进的21世纪,有人称之为“学习化社会”。社会在不断发展,只有那些终身接受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人类才能生存和进步。因此,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塑造可持续发展的人。怎样的教育模式能当此大任呢?
创造性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尤其是个性心理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接受、理解知识的基础上领悟前人获取知识的方法,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塑造创造性人格,促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人的语言能力以思维为基础。因此,英语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就应该从他们的思维能力入手。
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基础阶段教育的重要目标。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师不仅要把学科知识教给学生,还应视“教会学生学”为已任,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让他们掌握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当前的学生普遍存在着不懂学法,许多学生不会组织调控学习活动,造成有些人英语学习效率低下,令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承受着本不必要的心理负担。造成这种现状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相当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教”、不“重学”,教师只重“教法研究”,不重“学法研究”。由于存在这些严重问题,不仅影响英语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今后深造和步入社会有效开展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为此,身肩“教书育人”神圣重任的广大教者必须以教育学、心理学和学习学等科学原理为指导,认真开展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的研究探索,利用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心理活动规律,帮助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掌握认知规律,提高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去攫取、理解、巩固和运用各种知识,培养和造就21世纪创造型人才。
学法非常重要。所谓方法,是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为等问题的途径;学法,即学生的学习方法。其内涵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知识层面,指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与方法,努力寻求获取知识的最优化的途径。二是组织层面,学生要学会根据学习活动的不同目标、要求,根据自己个人特点和课题的性质等相应地制订学习计划,在学习活动中,选择合适而有效的学习策略,及时调整,从而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三是心理层面,是指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对自己学习行动的结果进行检验,对后继行动加以调控、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动。
在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除培养学生语言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之外,还必须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自学英语的能力,为他们离开学校后继续学习英语切实打好基础。因此,学法指导应当成为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开展学法指导是 “学生为主体”这一现代教育观念的体现。所谓“学生为主体”,就是确认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学生自学讨论中,教师还要认真指导、诱导、引导、疏导。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大力倡导把“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统一起来,并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着重强化学法指导,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自学能力,受用终生。
我国宋代教育家朱熹强调教给学生“为学之方”;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则主张“教是为了不教”,提倡学生学会学习。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理,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学生主动寻求真知。” 因为教学不是要给学生灌输一大堆死的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教学法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体。而教与学的统一机制是学法指导。我们要改变教育行为,把学法指导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
学法指导研究要求:教学过程强调知识发生与发展过程,教学渗透学习方法的传授。传统的教学论在对教学过程的描述忽略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并未明确把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掌握学习技能列入教学过程的阶段之中。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对此作了很有意义的阐述。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应包括学法指导的内容,寓学习方法于教学过程之中。学法指导研究在教学形式上主张突破以教师为重心,教师讲授、学生听受的单一模式。适当采取在教师为主导的前提下,以学为重点,由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学习(包括自学新教材)的办法。
现代教学论认为应该普遍重视发展学生的智能,特别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内容,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人们意识到,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个性特征。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已成为现代国际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人们越来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和教育服务宗旨的回归。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以渔”。“渔”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这远比简单地“授之以鱼”重要得多,对学生也有用得多。
教师自己要改变教学观念,相信学生,敢于放手,摸索出一套好的学法指导的模式。把教师的“一言堂”和“满堂问”的主角地位让给学生,教师从“幕前”到“幕后”,学生则由听众变为实践参与者。学生在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运用语言知识并转为己用。这是新课程改革描绘的总体目标、方向。实践将证明,只有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他们获得语言技能,提高灵活运用语言、有效交际的能力,从而造就成 “学会学习,顺应时代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更好地为满足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总主编.左焕琪编著.《外语教学展望》
[2]王蔷主编.A Course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3]John. D.W 等著.刘春红编译.Active Learning : Cooperation in College Classroom
[4]Thomas L. Good & Jere E. Bropyh 著.王风等译.Looking in Classrooms
[5]陈绮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