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海并重 防患于未然

2014-08-07李杰

祖国 2014年13期
关键词:陆海力量战略

在6月29日京西宾馆举行的“中国安全论坛(2014)”上,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李杰在专题发言中指出:针对目前中国海上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针对美日等国的战略举措,以及背后不可告人的战略企图,中国必须作出应对海上安全形势的正确决策。

海上安全欠债较多

长期以来,我国对陆上安全的关注程度胜过海洋安全,所以对海上安全存在的威胁和影响关注不够,一些国家就趁机利用我们思想上的疏忽,行动上的迟缓,不断霸占我岛礁,瓜分我海域,掠夺我资源,个别大国也不断深入我领海、专属经济区进行各种非法侦探等活动,使我国的海上安全形势呈现复杂化的趋势。

近年来,我国的海上安全形势总体表现为:南海很激烈,东海很紧张,黄海很紧绷,台海则暂时比较缓和;造成我国海上安全紧张形势的背后,不仅有美国精心战略谋划的影子,还有日本错误的战略决策及其国内右倾势力抬头的结果,再者就是海上周边个别国家出于自身利益需求,希冀借助美国的势力,狐假虎威,故意制造事端。

美国幕后操纵越来越紧

美国推行全球霸权的战略目标始终不曾改变,不会改变,反而会进一步得到强化。可以预见,美国等国必然在欧洲继续加紧推动“北约东扩”进程,而在条件成熟时,美国将重组和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纠集有关国家强化军事同盟关系,以图从海上方向向西遏制中国和俄罗斯的崛起。从全球战略形势发展态势评估,中国在海上方向的战略压力可能将逐步增大,但无论美国出于何种目的,采取何种动作,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美国正利用“重返亚太”战略来实施其最初的战略谋划,包括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外交以及军事高压态势,纠集盟友和伙伴以图全面封锁住中国的海上通道,包括“空海一体战”理论及“近海控制理论”等。虽然表面上似有成效,但是这些目光狭隘的举动,使得美国前四年并没有达成其战略目的,却面临着诸多得不偿失的局面和后果。

第二步,奥巴马上任以来,在亚太地区煽风点火、挑拨离间,甚至挑唆、怂恿美国的盟友不断挑衅闹事。亚太地区没有因为美国的战略关注而变得和平稳定,反而潜藏着巨大的战争风险。这期间,在岛礁争端、海域划界、油气开采方面,个别周边小国不停地对我们发难,甚至不惜动粗动武。当然,美国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注重“掌握分寸”的,美国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我国应接不暇,最大的企图就是在东海和南海挑起一场纷争,使我国经济倒退。近些年来,美国感到海上方向出招连连失措,所以就又在陆上周边包括新疆等地在内制造各种事端,来配合其“亚太再平衡”战略。

第三步,美国有可能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直接走到台前,当前美国已经把最新的武器装备,包括F-22“猛禽”战斗机、X-47B无人侦察机、MV-22倾转翼飞机等都部署到了日本冲绳,将来极大可能率先使用这些新式武器。美日已经在中国近海和周边海域实施全时空的监控。X-47B无人侦察机可以在空中连续盘旋40多个小时,一旦发现重要威胁目标,马上就可以实施有效打击。另外,美国还在南海部署试验了濒海战斗舰,在新加坡轮换部署4艘;下一步还可能会进一步地投入更多的濒海战斗舰到中国近海,包括菲律宾、韩国等。以这种方式向中国实施侦察、威慑或打击,尽管打击程度有限,但已显示美日等国军力行动的端倪。

日本绑架美国展露野心

其实,日本对于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表现尤为敏感,日本非常清楚美国的战略目的,即要日本守住第一岛链的北段。这些年,日本利用美国的战略需求,把自己的一些战略企图“塞”了进去,包括最近日本对我国采取的这一系列行动,都是企图把自己的战略融合进去,当然更多的是希望借美国之手。

近期,日本决定把最先进的潜艇出售给澳大利亚,澳海军预计向日本购买12艘常规潜艇及其相关技术。澳大利亚在东亚南端不断地发展军力,将来也不排除澳大利亚也利用自己的先进潜艇水下力量和水面力量进一步介入南海事务。美日清楚:眼下第一岛链的北段,美日联手防守问题不算太大;但是南段漏洞比较大,存在很多问题,美国对此表示极大忧虑。于是,日本“心领神会”,逐步加强与澳大利亚、菲律宾的合作,甚至决定把一些武器解禁卖给越南,以加强第一岛链南段的力量。这是美日两国下一步要做的事。

近年来,中日钓鱼岛之争愈演愈烈,菲律宾、越南等国亦加紧搅局,制造南海紧张局势。中国的海域安全和领海主权不断受到威胁。这些周边国家无非是想按照自己的利益诉求,借助美国强大的军事力量以及其他力量,进一步获取油气资源,进一步在岛屿争端当中占得更多的便宜。

六个方面应对海上危机

美国认为,中国的深海战略已经触及到其亚太乃至全球利益,周边国家也纷纷利用美国重返亚太之势,结成利益共同体来抗衡中国在海洋问题上的潜力,中国的海上安全形势面对的压力与挑战将会常态化。根据目前我国海上安全的新特点、新形势,提出以下几点战略思考:

第一,合纵连横,远交近攻。我们在总体谋篇布局的时候既要关注当前近海海域和中国海洋的问题,同时还要远交近攻。我国要加强海上安全合作,应对并解决海洋方向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开展实质性的海上军事安全合作已经成为中国海军重要任务。

第二,陆海统筹,陆防海进。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看,陆上、海上的重要性是等同的,考虑海上安全问题的时候也要考虑陆上的安全问题,要逐步实现陆海统筹,陆防海进。中国是陆海兼备型的大国,此一地理特征决定了中国是陆海二元国家。海洋与陆地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海防”与“塞防”也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安全战略的组成部分。在保障国家安全发展思维上,我国要实现重大战略性转变,摒弃“重陆轻海”的传统思维与做法,转而采取“重陆兴海、陆海统筹、兴海强国”的发展思路。

第三,全域谋划,四海联动。所谓“四海联动”,就是在中国的南海、东海、黄海与周边的日本海进行有益的战略筹划与互动。这样,在第一岛链内的四个海内,海上力量可实现上下贯通,驰骋游弋,调配使用,相互支援,这样不仅可摆脱以往三海(南海、东海与黄海)海域对海上力量行动的局限,而且穿梭通行的海峡通道数量也会明显增加。更要注意的是,在同一个时期这四个海上方向着力必须有所侧重,调配自如。“四海联动”的结果将有助于打破日美对我海上封锁与扼控,使我海上力量的机动性与灵活性大幅增强,双边乃至多边力量的联合运用将更加游刃有余。

第四,北稳南动,东逼西缓。从当前情况看,中国近海海域的北边包括黄海、东海,台海等,总体情况稍微稳定一点,而南边则情况要复杂严峻得多,因此要加大运用力度,有所动作;南边有所动作的时候又分东逼西缓,逼压力度要大、强度要高,但是尽可能不动用武力。

第五,坚定贯彻主权属我,加快开发。以前贯彻的“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策略依然有效,但应该更符合实际,及更加积极实施“主权属我,加快开发”的有力步骤;当然也不排除共同开发。在油气资源的开采上加大力度,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勘探开采力度要加大、数量要增多,而且绝不能半途而废,轻言退出。

第六,海军力量建设要继续贯彻全面均衡发展。这几年由于中国的经济和综合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的海军装备有所更新,开始走向全球先进行列。但是,中国的海军还不足够强大,海上力量的建设存在不足,信息化作战能力相对比较差,这些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必须加强!(本刊记者庞颖根据本人在论坛上的发言整理,已经本人审核)endprint

猜你喜欢

陆海力量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今年开行破1000班
战略
战略
陆海统筹推进海岸带地质调查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