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快乐阅读
2014-08-07雷金福
雷金福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关键在于唤醒、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点燃学生的阅读激情,让学生自主阅读,快乐阅读。
〓〓一、“激读策略”—— 巧创教学情境,唤醒阅读期待
〓〓“多美的文章啊,可学生怎么就不喜欢阅读呢?”教师无奈的感叹从某个视角折射出阅读教学不受学生欢迎的现状。学生不喜欢课堂阅读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期待没有被唤醒,或者是没有被充分地唤醒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如何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呢?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搭建起情感链接的桥梁,是有效唤醒学生阅读期待的路径之一。为了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激活学生的阅读激情,课堂上教师要摸准学生的阅读心态,从学生的阅读需求出发,努力创设精彩的教学情境。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为了激活学生的阅读激情,一上课,我便动情的说:“在父母的呵护下,你幸福地成长着!在成长中,你关注过父亲吗?你是否留意过父亲的笑脸,父亲的背影,父亲的哭泣声?时光匆匆,几十年弹指一挥间。有一天,父亲会离你而去,永远的走了。到那时,当父亲的背影,父亲的笑脸,父亲流泪的样貌在你的脑海中浮现,你一定会伤感无比!因为你爱你的父亲,更因为父亲活着时,他是多么的爱你!当父子失和的朱自清读着年老父亲的来信时,他情不自已,潸然泪下。泪光中,父亲的背影清晰的浮现。为什么父亲的背影在作者心中的地位会那么重呢?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叙事纪实散文《背影》。”学生的心一下子被老师动情的话语牢牢的抓住了,他们很快便沉浸在文本的阅读中。正是教师煽情的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激情。
〓〓除了创设问题情境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想象情境来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激活学生的阅读激情,让学生专心阅读,快乐阅读!
〓〓二、“放读策略”—— 鼓励个性阅读,激活阅读期待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阅读课堂上,教师应智慧地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让学生在愉悦的自主阅读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可是纵观当前的阅读课堂,还有不少的老师喜欢用一个个的问题牵着学生走,学生忙着按照老师的要求去探寻答案。课堂上学生学得被动,学得疲惫!学生被老师牵得久了,思维的惰性就会产生,对课堂阅读的厌倦感也会慢慢地滋生!学生厌了,累了,我们的阅读教学会有效吗?变“牵读”为“放读”——实施个性化阅读是追求富有生命力的阅读教学的必然选择!课堂上,教师创设宽松的阅读环境,放手让学生静静地阅读,自主地阅读;课堂上,教师设法点燃学生的阅读激情,引领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读透文本,读出问题,读出思想。如笔者在教学语文版八年级上册《范进中举》一文时,在适当介绍范进的科举应考经历后,我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主动探究。学生在专注的阅读中读得仔细,悟得精彩!有的学生读出了范进的功利心;有的学生读出了范进的进取心;有的学生读出了范进的虚伪和丑陋。尽管学生的阅读体验还略显稚嫩,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解读无疑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由此可知,敢于放手让学生率性阅读,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才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阅读期待,进而让构建一个富有魅力的阅读课堂成为可能。
〓〓三、“助读策略”——机智调控点拨,催生阅读期待
〓〓阅读课堂上,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感受、理解、品赏文本。可是由于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或阅读能力可能不足以理解、感受文本,学生对文本难免有理解不了、感受不了、欣赏不着的地方。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想知道但又一时无法释疑” 的情形时,教师要机智调控课堂,智慧引领学生再阅读,再品赏,不断催生学生的阅读期待,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得教与学时刻处于思考、发现的状态,使学生、教师、文本在对话中碰撞,在碰撞中超越,在超越中焕发生命的活力。
〓〓笔者执教朱自清的《背影》时,在“读文本,提问题”的教学环节里,有学生在默默阅读文本后质疑:“老师,我对‘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一句话不太理解,为什么朱自清父子会难以相见呢?”面对学生阅读中生成的这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我启发学生:“父子不能相见,是因为地域的距离,还是心灵的距离?大家可以结合朱自清父子纷争的背景材料(视频出示)来思考。”经此一点,学生的阅读激情又被激活了,他们在阅读了“父子纷争”的背景材料后豁然开朗:“‘父子冷战是造成朱自清父子难以相见的主要原因。”当《背影》的教学推进到“体悟父子情”的环节时,又有学生质疑:“父亲对儿子的爱一直都没有改变吗?”我鼓励学生再次细读课文最后一段后围绕这一问题发表看法。有一个学生说:“父亲对儿子的爱因抱怨儿子而中断过。‘背景材料中的‘1922年,朱自清带儿子回家,父亲不准他进门,他只能怅然离开。的事例就证明了这一点。”虽然学生振振有词,但他们对《背影》中的父爱认识显然不够深入,于是我又启发学生:“儿子离家出走,父亲心中有不满,有怨恨。此时的父亲对儿子仅有恨而没有爱了吗?”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文本后明白了:护送中有爱,抱怨中也有爱,宽容中有爱,惦记中有爱,父亲对儿子的爱其实一直都没有改变,而是与日俱增。正是教师的智慧点拨在学生心中催生了一波又一波的阅读期待,点燃了学生的阅读激情,学生才会孜孜不倦地阅读,兴致勃勃地探究。
〓〓四、“移读策略”——巧妙迁移阅读,拓宽期待视野
〓〓文学家冰心说过:“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一些课外书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帮助学生建立课内外阅读的联系,巧妙迁移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拓宽学生阅读期待视野的一个好途径。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学生建立课内外阅读的联系。
〓〓1. 课前迁移到课内
〓〓学生在预读文本时可能会遇到阅读障碍。为此,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课前去查阅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背景资料,并鼓励学生借助“百科知识”、“背景资料”对文本深度解读,读懂文本。如教学《范进中举》前,让学生去查阅“科举制度”的相关知识,查阅《儒林外史》中关于“范进进学”前的故事情节。学生在阅读中不但拓宽了阅读期待视野,掌握了解读文本所需的知识,而且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提高了独立阅读的能力。
〓〓2. 课内迁移到课外
〓〓课堂阅读往往能唤起学生对某个人的作品或某个题材的作品的阅读期待。因此,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学生“爱屋及乌”的阅读心理指导学生采用“以作者为线索去阅读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或以课内文本的主题为线索去阅读同一主题的其他作品”的方法来进行课内向课外的迁移阅读。如教学了鲁迅的小说《孔乙己》,教师可推荐鲁迅的《祝福》和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给学生阅读,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拓宽阅读视野,丰富阅读体验。
〓〓3. 单一文本的“点”迁移到多个文本的“面”
〓〓利用学生阅读心理(好奇心、崇拜心等)来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如课内文本中牵涉到的名人名言或一些科技知识(可看作单一文本的“点”)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查阅相关的名人传记或科技书刊(可看作多个文本的“面”)来阅读,让学生在充满期待的阅读中感受知识的魅力,体悟多彩的人生。如笔者执教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的《海洋是未来的粮仓》这篇说明文时,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我让学生欣赏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图片后,以“海洋众多的生物怎样才能成为人类的粮食?神秘的海洋还有哪些丰富的宝藏?”为话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鼓励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百科全书,引领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了解更多关于海洋的科技知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语)课堂上,教师智慧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激活学生的阅读激情,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引领学生在充满期待的阅读中感受书香的魅力,享受阅读的快乐,养成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最终成为学生生活的必需。唯有如此,我们的阅读教学才是成功的,有效的教学。
责任编辑〓邱〓丽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