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2014-08-07李国强
李国强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它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动手动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一般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等多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已被广大教师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一、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1. 优化组合,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科学组建合作小组,是实现学生进行合作交流的基础和前提。一个学习小组是一个班级的缩影。首先,我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一般由6人组成,优等生2名,中等生2名,学困生2名;各组间性别、学习成绩力求搭配均衡。再由各小组成员选举一名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各组内还要设不同的职务,如:记录员、汇报员等。在学生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这样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自我展示的机会。
〓〓2.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出真知;创设生活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时,我给各个合作小组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田野间的高压线铁架有那么多三角形组成?而我们学校教学楼的铁栅门为什么有那么多四边形?这时,同学们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很感兴趣,大家展开了讨论。可见,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生活中,学生不但感兴趣乐于接受,而且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3. 明确任务,提高小组合作效率
〓〓学习任务明确分工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每个小组成员一定要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教师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这些任务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人人都有事可做,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
〓〓4. 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和教师的实际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新授七年级上册“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时,“探究1”教师要先复习利润率的有关公式加以提示后,再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究2、3难度大,不宜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需要老师启发、精讲;选定合作学习内容明确学习任务后,教师就应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探究,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学习成果。
〓〓5. 做好评价,评价激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原动力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用:口头表扬、全班鼓掌祝贺、小组加分、授予小组荣誉称号等评价方式。小组评价要有评价标准,保证公平性和持续性。评价以分量化,我的评价标准是:(1)上课回答问题、板演每答对一题优等生得1分,中等生得2分,学困生得3分;(2)比较简单的问题如定义、定理、公式答对了不加分,答错扣1分;(3)对于每一次测验,每个同学都规定了一个目标分数,进步大的学生小组加5-10分。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策略
〓〓1. 教师要发挥“导演”作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成功,取决于教师的指导。因此,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应当从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 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老师代言人”作用
〓〓小组长不仅是小组的管理者,而且还充当小老师角色,小组长要布置好小组成员的任务、管好纪律、掌控好小组的合作;同时还要批改小组成员的课堂作业,帮助老师辅导学困生,带领小组成员共同进步。
〓〓3. 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
〓〓传统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个体的排名,这种评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局面。这种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责任编辑〓邹韵文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