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制度需求影响因素以及方案设计

2014-08-07殷俊陈天红

当代经济管理 2014年8期
关键词:失地保险制度失地农民

殷++俊+陈天红

[摘要]失业保险制度是应对失业风险的重要机制,但至今失地农民尚未纳入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郊地区农民面临着失地又失业的风险。对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参保意愿、自我保障能力和家庭保障能力以及就业状况方面的实证分析表明,失地农民对失业保险制度的需求较高。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对失地现象的认知是影响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参保意愿的重要因素。在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背景下,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失业保险制度框架,同时结合失地农民特点提供失业保险参保方案是发展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

[关键词]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城市化;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3.7;F842.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4)08-0087-05

一、研究背景

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为其提供就业保障。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农民面临失地又失业的风险不断增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城市化率已从1993年的28%提高到2011年的51.27%,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1]。而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是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由此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统计:按照每征用1亩土地约带来1.5个失地农民进行估算,1991~2005年期间由于土地征用产生的失地农民数量为5 660.55万;2006~2020年期间产生的失地农民数量将达6 750万。由此估测,1991~2020年期间失地农民数量累计约为1.24亿。为此构建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失地农民失地又失业时期的基本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针对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劳动经济学的视角研究失业保险对再就业行为以及失业持续时间的影响[2-4]。二是从失业保险覆盖面、给付标准和给付水平等方面对失业保险制度运行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指出,目前中国失业保险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着较低的失业保险待遇水平难以满足失业者的需求,缴费水平、个人工资水平与待遇水平未建立起联动机制,较低替代率的失业保险给付标准不足以引起对失业保险制度的过度依赖等问题[5]。三是失业保险基金管理研究。目前中国失业保险基金管理中存在失业保险参保、缴费与受益关系的不对称并由此形成的不合理巨额基金结余问题[6-7],同时学者对失业保险基金承受能力[8-9]以及优化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进行研究[10]。四是特殊群体失业保险制度研究。韩伟等(2010;2011)对农民工失业保险需求以及现行失业保险制度供给进行研究,并提出取消最低缴费基数的限制、实行灵活缴费率设计、缩短最低缴费年限等建立适合农民工的失业保险制度[11-12]。樊晓燕(2010)对农民工失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支出水平、再就业的难易程度、在城市工作的年限、长远打算和对未来生活的预期是影响其参保的主要因素[13]。李通等(2010)则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对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探讨[14]。

综上,目前失业保险方面的研究既有制度设计方面的理论探讨,也有制度运行效果的实证分析,而失业保险制度优化设计是研究的核心内容,将城镇企业职工以外的群体逐步纳入失业保险制度范围是研究重点和难点。学者对农民工、大学生等群体失业保险制度需求与供给进行研究,但是至今仍然没有对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制度的研究。失地农民对失业保险制度的潜在需求情况如何?哪些因素影响到失地农民的失业保险需求?本文以失地农民的失业保险参保意愿为因变量,把影响失地农民参加失业保险的因素作为自变量,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参保意愿影响因素;同时提出将失地农民纳入现行失业保险制度,以提高制度的统一性,并对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参保方案进行设计。

二、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制度需求分析

通常有风险才会有保险的需求,失业保险制度就是应对失业风险的需要而产生的。对于有劳动能力又有劳动意愿的失地农民来说,失去土地等同于失去工作。由于自身科技文化水平较低、非农就业能力不足以及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失地农民难以在短时间内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造成大多数失地农民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本文从失业保险参保意愿、失地农民自我保障和家庭保障能力以及就业状况等方面对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制度需求进行实证分析。

(一)调查样本描述

本文使用的研究数据来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组于2012年3月在武汉市城郊取得的调研数据。本课题组随机抽取了武汉市失地农民集中安置社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997份。被调查的997户农户总人口数为4 138人,其中男性人数为2 188人,女性人数为1 950人,男女比率为112:100,男性人数略高于女性人数。被调查失地农民样本中,0~20岁的人占13.46%;20~40岁和40~60岁所占的比例基本相当,分别为34.46%和32.79%;60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为16.63%。根据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大于10%的标准判断,被调查失地农民群体人口老龄化较为明显。失地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其中小学以下水平占36.89%,初中文化水平占37.64%,高中、中专、职高共占19.17%,大专及本科以上文化水平只占6.3%。失地农民总体健康状况较好,其中健康状况较好和一般所占比例分别为77.36%和13.46%, 患有慢性病或者残疾所占比例分别为7.64%和1.04%。

(二)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参保意愿

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参保意愿直接反映出其对失业保险制度的需求。武汉市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处于劳动年龄段的失地农民愿意参加失业保险制度,以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具体来看:66%的失地农民表示愿意参加失业保险;34%的失地农民表示不愿意参加。总体而言,失地农民参加失业保险的积极性较高。

(三)失地农民自我保障和家庭保障能力分析

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前,能够从土地获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一旦失去土地,如何化解生存风险成为其面临的首要问题。失地农民及其家庭经济状况反映出失地农民自我保障能力和家庭保障能力大小。从失地前后家庭收支状况来看,失地前家庭总收入占总支出的比值为56.26%,失地后该值为65.87%,这与武汉市被调查失地农民普遍反映的失地后家庭生活开支增加,家庭经济压力大等问题相一致。

从失地前后家庭收入来源方式变化看,武汉市失地农民家庭,失地前的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来自务农和打零工,其中95.96%家庭有务农收入,51.06%的家庭有打临工方面的收入。失地后,基本上没有了务农收入来源,以打临工和领取社会保障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分别为75.83%和40.95%,此外固定工资、个体经营等收入来源比例也略有上升,但是固定工资收入来源所占比例仍然较低。收入来源方式与就业状况紧密相关,失地前农村劳动力以务农为主,而失地之后劳动力未能实现由农业向第二、三产业的稳定转移,打临工所占比例进一步提高(见表1)。

(四)失地农民再就业状况

有效的失业保险制度不仅能够保障劳动力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而且具有促进失业者实现再就业的功能。农民失去土地之后,能否顺利实现就业方式的转变直接关系到其今后的生活。如表2所示,失地之前,70.4%的农民以务农为主,其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务农。然而失地之后,失地农民不再拥有土地,同时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缺乏非农就业技能,失地农民就业困难。68.90%失地农民的工作类型转变为临时工。这种临时性的工作往往具有流动性强和可替代性强的特征,失地农民面临着极大的失业风险。失地农民就业率低且缺乏稳定性,客观上需要失业保险制度提供的基本保障。

endprint

三、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参保意愿影响因素

以上分析表明,农民失地之后自我保障能力和家庭保障能力都较弱,同时失地之后的再就业状况较差,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参保积极性较高,但是同时34%的失地农民表示不愿意参加失业保险。本部分借鉴现有的关于城镇职工、农民工和大学生失业保险参保影响因素的研究,从失地农民个体特征、失地现象认知、失地后生活状况以及社会保障制度评价等方面,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参保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变量定义及赋值

失地农民是否愿意参加失业保险为二元分类变量,不愿意参加失业保险赋值为0,愿意参加失业保险赋值为1。失地农民个体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以及健康状况四个方面。年龄取其实际值,平均年龄为54.84岁。男性赋值为1,女性赋值为0,男性占45%。受教育年限取其实际值,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94年。失地农民身体健康状况为二元分类变量,好为1,不好为0,其中85%的失地农民表示失地后身体状况较好。在失地现象认知方面,首先对失地农民是否越来越多进行判断,选择“否”的赋值为0,选择“是”的赋值为1,其中89%的失地农民认为失去土地的农民会越来越多。其次对失地农民和城镇失业职工的身份进行判断,认为二者情况不同的赋值为0,认为二者相同的赋值为1,其中54%的失地农民认为失地农民和失业职工的身份相同。失地农民生活满意度和社会保障政策满意度为分类虚拟变量,分为较高、一般和较低三个组(见表3)。

(二)结果分析

由于因变量为二元分类变量,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模型为:

logit(p)=ln[]

其中,p表示失地农民认为自己失地之后仍然是农民的概率,1-p表示失地农民认为自己不再是农民的概率。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失地现象认知对失地农民参加失业保险制度的积极性有显著影响,而失地后生活状况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满意度则影响不显著。

在失地农民个体特征因素中,失地农民年龄增长1岁,其参加失业保险制度的概率降低4%。这表明年龄越大的失地农民,其参加失业保险制度的积极性越低。男性的参保积极性高于女性7.2%。受教育年限每增长1年,参加失业保险制度的概率提高1.8%,这表明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失地农民参加失业保险制度的积极性越高。健康状况则对失业保险制度参保积极性没有显著影响。

在对失地现象认知方面,认为失地农民会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参加失业保险制度的积极性比不认为失地农民会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参加失业保险制度的概率高34.3%,而认为失地农民和城镇失业职工处境相同的失地农民参加失业保险制度的概率比认为二者处境不同的失地农民高9.7%。城镇化不断发展带来失地农民数量的增加,使得失地农民对失地的普遍性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从而更加倾向于通过参加失业保险制度的方式保障失地失业时的基本生活。

四、失地农民失业保险方案设计

失业保险是应对失业风险而建立起来的制度。武汉市的实证分析表明失地农民具有参加失业保险制度的积极性,而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以及对失地现象的认知是影响失地农民参加失业保险制度的重要因素。在建立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制度时,提高失地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以及失地农民对失业保险制度的认知,有助于提高其参保积极性。

此外,在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将失地农民纳入现有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制度框架,同时结合失地农民特点,提供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参保方案,是发展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具体来看,覆盖对象、资金来源、缴费标准及缴费年限、待遇领取期限及水平、管理机构及统筹层次是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参保方案中的重要方面。

(一)覆盖对象

失业保险制度保障对象为处于劳动年龄段的群体。在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制度设计时,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时年满16周岁以上且不满60周岁的失地农民纳入失业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由此将处于劳动年龄段的失地农民纳入失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对于处于劳动年龄段,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但是未能顺利实现再就业的失地农民,发放一定期限的失业保险金,以保障其失地又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

(二)资金来源

从土地补偿款或者政府土地财政收入中为失地农民补缴社会保障费是各地建立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制度的典型做法。目前武汉市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等从土地补偿费中统一安排。为了不降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缴费水平,可以考虑通过从土地财政收入中统一安排失地农民失业保险费用。

(三)缴费标准以及缴费年限

在缴费基数上,目前可以以失地农民所在地区农民平均月收入或者城镇职工在岗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参照城镇职工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将失地农民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定为2%,个人不缴纳,直接从土地财政收入中拨付专款用于缴纳失业保险费。对于补缴失业保险费的年限,则综合考虑土地财政收入资金以及失业保险给付水平等进行综合确定。而且对于处于劳动年龄段的失地农民,进一步细分出不同的年龄段,实行差别化的补缴月数。比如,对于处于“4050”以上的失地农民,由于其再就业难度较大,可以适当提高为该群体补缴的失业保险费标准以及补缴月数,进而延长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

(四)待遇领取期限及水平

部分地区如成都市统一了失地农民与城镇职工失业保险水平,发放最低工资70%的失业保险金,能够较好地保障失地而且暂未就业的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但是由于其补缴的失业保险费的月数仅为24个月,因此失地农民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较短,最长为6个月。对于武汉市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期限,可以根据现行的城镇失业保险缴费期限和待遇领取期限的规定,适当提高补缴失业保险费的月数。

(五)管理机构及统筹层次。

在失地农民失业保险管理机构方面,统一由城镇失业保险管理机构运行管理,这样有助于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在统筹层次上,由于目前城镇失业保险仍然停留在市县级统筹,因此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制度短期内还难以提高到省级统筹。实行与城镇失业保险基本类似的制度,同时由统一的机构进行管理,便于今后建立城乡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同时为今后提高失业保险统筹层次等准备条件。

[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101.

[2] 张燕,王元月.中国最优失业保险水平设计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6):123-136.

[3] 聂爱霞.失业保险金对失业者再就业行为影响的Logistic分析——以厦门市为例[J].东南学术,2008(5):89-94.

[4] 聂爱霞.失业保险对失业持续时间的影响——以厦门为例[J].南方人口,2012(3):43-48.

[5] 赵萌萌.我国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合理性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3): 139-143.

[6] 陈丰元.失业保险基金大量结余问题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1(3):84-87.

[7] 孙洁,高博.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思路[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2-127.

[8] 王静敏.关于失业保障基金承受力的监测预警方法及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8(3):62-65.

[9] 刘革,邓庆彪.熵权物元模型的各地区失业保障基金承受力实证[J].求索, 2008(12):50-52.

[10] 常丽娟,任超.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失业保险基金投向研究——以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调查为基础[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49.

[11] 韩伟,等.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8):37-45.

[12] 韩伟,朱晓玲.农民工对失业保险的潜在需求研究——基于河北省的社会调查[J].人口学刊,2011(1):54-58.

[13] 樊晓燕.农民工失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深圳市农民工调查的分析[J].西北人口,2010(3):13-16.

[14] 李通,等.中国大学生失业保险的需求与供给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80-84.

endprint

猜你喜欢

失地保险制度失地农民
10kV线路单相失地故障处理浅谈
填海围垦下湿地变“失地”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探索建立中国式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要尽快建立
如何推动巨灾保险制度建设
关于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研究
失地农民在土地征收中的救济失范及司法回应——以司法权的适度介入为视角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失地妇女就业问题探讨——基于福建省的实证研究
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