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综述

2014-08-07万幼清张妮

当代经济管理 2014年8期

万幼清++张+++妮

[摘要]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其创新能力以及集群内部主体间相互交错的协同作用与协同创新。因此,要保持产业集群的先进性和活跃性,研究其协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产业集群和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概念、指标选取原则、指标体系和模型进行了综述,并就相关研究进行了评述与展望。

[关键词]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4)08-0073-06

一、前言

产业集群的研究来源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集群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劳动力分工以及最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了交易成本,并通过协同效应促使集群内企业及相关机构共同进步和发展。

同时,区域经济作为全球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经济主体之一,区域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逐渐得到各领域学者的反思和重视。在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之后,有学者提出,区域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创新[1],而区域创新的效果评价指标主要来源于区域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能力,并非各要素单独的创新能力。[2]在此基础上,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其创新能力以及集群内部主体间相互交错的协同作用与协同创新。因此,要保持产业集群的先进性和活跃性,研究其协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对于我国快速兴起和发展的诸多产业集群,在推动产业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集群主体多以中小企业为主,集群产业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等,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的缺陷。[3]因此,综合评价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能力,建立合理规范的评价指标,系统分析集群的竞争优势,不仅可以为评价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供比较科学完备的模型基础,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还可以为区域经济快速健康的增长做出相应的贡献。[4]

二、理论基础

1. 产业集群相关研究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由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所著《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他在经过了一系列关于工业化国家的研究后用“产业集群”一词概括了这些国家所出现的集群现象。他认为,产业集群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产业集群的主体是企业和关联机构;二是这些企业和关联机构在地理上相互靠近;三是这些企业和关联机构所在产业领域是相同或相关的。[5]随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有待进一步增长,产业集群这一概念得到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重视,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而迈克尔·波特在对于产业集群理论进一步的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中,就产业集群的概念给出了精炼的定义,他在《产业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中说到,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在地理位置上集中且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这些公司和机构以彼此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6]

一时间,西方乃至全球掀起了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热潮,而在知网等一系列文献网站的查询中可以发现,我国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所涉猎。下表1中,摘录了各个年份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于产业集群概念和要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以我国学者为主。

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到,学者们对于产业集群的概念和理解正朝着多元化和全面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虽然对于产业集群的概念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一致的是“协同”与“创新”两个关键字时刻围绕着产业集群的研究与发展,例如Feser(2000)和徐康宁(2001)等学者强调了集群主体间的相互协同联系;臧旭恒(2007)等学者就预示了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张琼瑜(2012)等学者认为产业集群处于不断的进化中等等。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引用张琼瑜等学者的总结,将产业集群定义为:具有产业关联性的企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聚,这些企业构成一个相互协同创新的不断进化的开放性系统。

2. 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协同学于1974年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在研究激光理论时提出,他认为:协同是一种联合作用,这种联合作用于大系统中的效果要超过大系统中和子系统所单独产生的效果。在后来的发展中,随着创新理论的逐步完善和深入,技术创新、开放式创新等一系列创新系统理论很快得到各领域学者的重视,协同创新也出现在人们的视线。直到2011年4月,我国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建立基于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将协同创新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表2列出了不同学者对于协同创新在概念等不同角度的诠释。

通过表2我们可以知道,学者们对于协同创新的研究体系逐渐完善,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出发,逐步拓宽了创新主体,从简单的企业主体到各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中介服务主体(韩博,2013);丰富了协同概念,从资源、技术、知识、成果等各个方面建立共享平台(严雄,2007;张力,2011)。随着协同创新的逐渐发展,落脚于区域经济的区域协同创新也得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重视,有学者认为区域协同创新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高效创新[12],是通过区域内的互动而实现的整个区域的综合创新。在此基础上,关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研究也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概述

1.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内涵

在产业集群逐步向创新式的产业集群演化的趋势下,要充分发挥集群间的协同创新作用,首先就要弄清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这一理念的相关研究。表3罗列了相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课题的研究成果。

通过表3我们可以得出,产业集群间的协同创新已成为提高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与竞争力的必要途径,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就是指为了实现集群内创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不断提高产业集群内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提高产业集群的开放性,最终实现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创新主体间的互动和协作,将创新理念转化为新产品和新工艺的综合能力。[26]这一概念具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创新主体即产业集群主体,有关联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二是创新这一成果是通过主体间的互动和协作产生的;三是利用产业集群的地理优势,通过知识共享与知识溢出等实现创新;四是通过创新主体间的互动与协作改善集群的创新环境。

2.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遴选原则

(1)科学性原则。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必须要清楚、确切的反映该集群创新的概念、论证等特征,且完全符合客观事实,能正确表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指标除以科学思想为指导外,还要以一定的事实为基础,使所选取的指标既具有理论基础也具有实践意义。

(2)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原则。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要建立在科学的研究方法上进行选取,同时着重于事物质和量两方面。对于定性研究,是要依据一定的理论与经验,抓住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主要特征,进行科学的概括和辩证;对于定量研究,就是除了理论之外,还要考虑将协同创新的特征量化处理,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进行分析与评价。结合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既能阐释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本质,又能判断其发展趋势。

(3)静态与动态指标相结合原则。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系统是一个不断进化的开放式系统,单纯的静态分析会抹去时间、空间以及其他要素对于创新效果和趋势的影响,若加入动态因素,则即可以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进行横向比较(动态分析),又可以进行纵向比较(静态分析)。因此,结合静态和动态的分析指标,才能全面的体现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真正能力。[27]

endprint

(4)可比性原则。可比性原则要求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各类指标口径一致,既能保证统一情形下不同指标的科比性(横向比较),又能保证不同情形下同一指标的可比性(纵向比较)。

(5)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要求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能力评价指标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要在实践中切实可行,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构建合理的模型来判断某一符合条件的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能力。

3.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模型

基于科学性、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静态与动态指标相结合、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原则,不少学者开始就区域创新能力、企业创新、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等评价指标作出了相应的研究。表4列出了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所建立的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表4我们可以看到,学者们对于区域/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主要集中于“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服务支撑能力”、“产出绩效”等方面,也有不少学者强调了知识创新能力(甄峰/2000;柳卸林/2005;刘峰,林涛/2007等)、网络能力(Hervas Olive/2007;孟芳/2011)等。

在这一指标理论的基础上,不少学者开始进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指标研究,并结合合适的技术方法构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

在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指标选取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欧光军等(2013)[38]学者的关于高新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文章在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首先设计出3个层次的33个具体指标,即3个一级指标:主体系统、创新系统功能绩效和核心环节支持系统,并在每个一个指标下归纳出二级指标,共33个。其次,在指标甄别阶段,通过以问卷形式的各领域专家甄别、SPSS17.0的指标相关性分析和指标信效度分析方法将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和汇总。最终得到3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协同创新主体系统(高新区企业数、高新区R&D活动经费支出、单位企业R&D活动经费支出、高新区R&D活动人员数量、单位企业从事R&D活动人员、同一产业企业密度、产业关联度)、创新绩效(高新区科技活动外部支出金额、高新区科技活动外部支出金额占总经费比重、高新区工业增加值、高新区全年净利润、技术性收入、出口创汇额)和核心支持环境(区域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活动人员数、区域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活动人员全时当量、区域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区域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专利申请数、区域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发表外文科技论文数量、区域风险资金总额)。

在确定了评价指标后,要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模型就要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在经过一系列文献的查询后,可以发现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超效率DEA法等。

张哲(2008)[39]等学者在进行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中,运用超效率DEA模型,设计了六大集群创新投入指标,包括:集群固定资产投入X1、高科技企业数X2、研发投入X3、科研单位数X4、研发人员比例X5、高级职称人员数X6;六大集群创新产出指标,包括集群专利数Y1、高新产品数Y2、科研成果数Y3、集群生产总数Y4、高新产品产值Y5、技术交易额Y6,并搜集了12个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12个投入产出指标,求解出MC2R模型即可得出各个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绩效结果。

胡晓瑾,解学梅(2010)[40]所构建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由区域技术创新环境、知识创造和获取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区域技术创新协同能力、区域技术创新经济基础5个一级指标56个二级指标构成,并选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模型,以评价指标为制约因素,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作出总体的评价。该方法首先算出一级和二级模糊综合评判集,通过评价集各等级的量化与区域创新能力对比,最终得出区域的协同技术创新能力。

方永恒(2012)[4]等学者直接选取了技术转让收入、科技人员数量、中介服务机构数等28个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并采用相应的主成分分析法,将这28个相关变量通过线型转化另一组不相关的指标变量,并以陕西宝钛为案例,得出影响宝钛协同创新能力的五个主成分因子:Y1为宝钛产业集群的投入产出因子;Y2为服务支撑环境因子;Y3为创新绩效因子;Y4为知识流动能力因子;Y5为政策支撑环境因子,最终构建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函数F=0.564Y1+0.225Y2+0.112Y3+0.061Y4+0.038Y5。

同样,也有不少学者基于不同的评价指标基于DEA法、模糊评价指标法或主成分分析法等构建出评价模型,但万变不离其宗,只有选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采取合适的评价方法,构建出评价模型,最终在实践中得以运用,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提出合理规范的建议。

四、研究评述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实质是结合协同学、创新集群理论等多个领域的产物,通过以上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相关研究,以及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概念、指标选取原则、指标体系和模型的现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的文献已经对产业集群和协同创新理论有了丰富的横向拓展,也为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而有力的基础。

然而,已有的关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概念、评价原则以及特定方法的评价模型,缺乏实际案例和数据的分析,这一方面对于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原则并不吻合;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指标、方法、模型等一系列工具最终得到集群的改善方案和措施,但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实际得到的改善措施少之又少,这也导致这一课题的实证研究的发展落后于其理论研究。因此,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与研究。

一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一个交叉课题,其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一个极具解释力和概括性的解释和分析框架,国内外对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定义尚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这对于其能力评价研究的准确性有着一定的影响。

二是目前关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选取大多停留在经验总结上,以专家评定法为主,缺少理论性和科学性的分析筛选。因此,评价指标作为评价模型的最基本要素,如何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理论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三是在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中,不少的学者都止步于评价模型的建立,因此,将评价模型应用于实践中并真正提出可操作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改善意见和方法,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和研究。

[参考文献][1] 焕峰.论区域创新系统[J].科研管理,2001(6):1-8.

[2] 欧光军,郑江孝,李永周.基于产品创新集成的高技术产业集群知识网络能力整合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64-68.

[3] 尹猛基.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产业发展,2012(1):4-6.

[4] 方永恒,袁军晓, 等.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商业时代,2012(34):109-112.

[5] PorterM 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M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

[6] Michael E Porter.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competition [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76(6):77- 90.

endprint

[7] 陈耀.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缺陷[J].商业时代,2004(8):80-82.

[8] 崔海潮.集群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选择[J].产业发展,2005(5):63- 65.

[9] 臧旭恒,何青松.试论产业集群租金与产业集群演进[J].中国工业经济,2007(3):5-13.

[10] 刘进.论区域性图书馆联盟构建[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9,29(3).

[11] 张琼瑜.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研究[D].江南:江南大学企业管理系,2012.

[12] 张玉臣.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研究[J].技术经济,2009(11):23-28.

[13] 彭纪生,吴林海.论技术协同创新模式及建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12(5):12-16.

[14] 严雄.产学研协同创新五大问题亟待破解[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3):20-25.

[15] 胡恩华,刘洪.基于协同创新的集群创新企业与群外环境关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3):27-32.

[16] 杨耀武,张仁开.长三角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战略研究[J].软科学,2009(2):34-38.

[17] 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18] 韩博.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的路径选择[J].中国经贸导刊,2013(10):7-9.

[19] 王志宝,孙铁山,李国平.区域协同创新研究进展与展望[J].软科学,2013(1):1-7.

[20] OECD.Innovative clusters:Driver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R].Paris:OECD Proceedings,2001.

[21] Maria L M.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and the dynamics of countries'specialization in technology [R].Italy:CESPRI,2001:9-11.

[22] 张聪群.知识溢出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J].技术经济,2005(11):87-91.

[23] 刘友金.集群式创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组织模式[J].经济学动态,2004(5):40-43.

[24] 王琛,王效俐.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协同过程及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7(5):22-25.

[25] 陈劲,梁靓,等.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产业集聚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3(4):623-630.

[26] 高红远.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以宝鸡市石油装备产业集群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2012.

[27] 戈猛.基于集成战略的工业维护管理模式及其综合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

[28] 甄峰,黄朝永,罗守贵.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0(6):34-45.

[29] 鲁志国,刘志雄.区域创新能力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J].创新科学,2004(3):56-65.

[30] 赵涛,牛旭东,艾宏图.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分析与建立[J].经济学,2005(2):42-45.

[31]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4-2005)[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32] 刘峰,林涛,龚卢芳.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研究[J].江西科学,2007(3):334-337.

[33] Hervas-Oliver,J L.Do clusters capabilities matter? An empirical application of the resource-basedview in clusters[J].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2007,19(2):113-136.

[34] 古家军,谢凤华.基于层级分析法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6):480-482.

[35] 韦小兵,郭唐杰,关陟平.物流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科学管理研究,2009(4):112-114.

[36] 李友明.基于网络视角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37] 孟芳.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构建[J].商业时代,2011(7):116-117.

[38] 欧光军,刘思云.产业集群视角下的高新区协同创新能力评价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4):123-129.

[39] 张哲.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企业协同创新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2008.

[40] 胡晓瑾,解学梅.基于协同理念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101-104.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