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之后的贺氏孤儿:联想曾力图存亡续绝
2014-08-07姜洪军
姜洪军
▶贺氏公司忙着应付纷至沓来的订单,而逐渐忽视产品研发。随着越来越多兼容厂商产品的上市,贺氏的市场份额在慢慢缩小。
“我要上网去吃鱼,速度太慢饿肚皮,喜闻贺氏来救急,上网提速抢先机。”
这是1997年9月贺氏公司的广告词,广告以漫画的形式画着一只猫,旁边配着这首打油诗。当时,贺氏上网提速大行动营销计划全面开展,其具体内容是:经过预约登记,拥有贺氏低速型号Modem(调制解调器)产品的用户,付少量费用即更换一台高速率新品。
此时的贺氏在中国Modem市场处于巅峰时刻,当时中国的公司,如方正、实达、联想等只能望其项背,其中联想还是贺氏麾下的一个代理商。
饭桌上的构想
1978年的一个夏天,美国人丹尼斯·贺氏(后来他给自己起了一个正式的中文名字:贺丹毅)与伙伴代尔·赫斯林顿在家里会面,二人在餐桌上成功地勾勒出世界上第一台Modem的原型。
Modem起源也与美国国防技术有管,它是为美国50年代的半自动地面防空警备系统所研制,用来连接不同基地的终端,只不过当时它运行在专有线路上。
《连线》创始执行主编凯文·凯利说过,“有个生物学家曾写过一本书,他通过基因视角观察生命,指出生命的不断繁衍某种程度上是基因不断繁衍的自我需要。而我从技术角度看待生命,得到结果同样如此。我认为,技术是生命体的第七种存在。人类目前已定义的生命形态包括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细菌、真细菌,而技术应是之后的新一种生命形态……对比后你会发现,其实技术的演化和它们有着惊人的相似。所以我的观点是:技术是生命的延伸,它不是独立于生命之外的东西。”
贺丹毅的Modem技术突破了原有专有线路的限制,拓展到两台普通计算机间的通信上。它内置了一个小型控制器,可以让计算机发送命令来控制电话线,例如摘机、拨号、重拨、挂机等功能。它把计算机的数字信号翻译成可通过普通电话线传送的脉冲信号,而这些脉冲信号又可被线路另一端的Modem接收,并译成计算机可懂的语言,实现了两台计算机间的通信。随后,29岁的贺丹毅在亚特兰大成立了贺氏公司。
贺氏公司的起家风格与IT产业初创的狂野年代很吻合,随性而又剽悍,在贺丹毅的身上也充分体现了美国式的创业精神。这让人想起美国《企业家》杂志上的一段发刊词,于1904年刊发,百年来,风云变幻,但杂志扉页上的这段话却未曾改变,它被称为企业家誓言:
“我是不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的——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成为一位不寻常的人。我寻找机会,但我不寻求安稳。我不希望在国家的照顾下,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国民,那将被人瞧不起,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骄傲而无所畏惧。我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自豪地说:‘在上帝的帮助下,我已经做到了。”
由于拥有专利权,而且面对的是一个自己起主导作用的卖方市场,加上正在加速前行的IT产业的推动,贺氏公司业绩蒸蒸日上。到1985年,公司年收入已经超过1.2亿美金,成为Modem市场的龙头老大,享有近50%的市场份额。
此时,贺氏麾下拥有一流研发力量和技术人才,制定了几乎左右市场的技术标准。像IBM PC早年的地位那样——康柏、AST等主流品牌会标榜自己是IBM PC的兼容机,在Modem领域,有些名气的品牌都会在包装上写明:Hayes-Compatable(兼容贺氏标准)。贺氏提出的数模转换中的AT指令集,直到今天,还广泛存在于实际应用和专业教科书中。
贺氏当时的一个重要对手是3Com公司,它也开发了Modem,并拥有自己的子品牌 U.S.ROBOT(美国机器人)。3Com当时在网络领域举足轻重,但在Modem这个细分市场上,却长期屈居贺氏之下。
九十年代初是贺氏发展的顶峰时期,其年销售总额曾达到2.5亿美元,员工人数达1200人。而此时互联网的轮廓开始浮现,贺氏似乎面临着一个更美好的年代。可是风暴的力量在慢慢聚集,贺氏即将遇到第一次危机。
慢慢流逝的手中沙
攥住一把流沙,你手中会有一种充盈感,但沙子开始慢慢流失,你攥得越紧,沙子流失得越快。这很像上世纪90年代初期贺氏的经营写照。
当时,步入巅峰期的贺氏要想上市很容易。如果它能够在此时公开上市,发行股票,将能吸引资金开拓更大的市场,甚至可以从Modem制造转向提供系统网络服务。而且成为上市公司,不仅仅是可迅速获得一大笔可用于公司扩展的资本,关键是可藉此打造一个富有进取心的专业管理团队,有可能由专业职业经理人把公司带上一个新台阶。但这需要公司创始人让渡自己的权利,或使自己的权限收缩,而这让贺丹毅难以接受,手上不缺钱的他不愿放松对公司的控制。
贺氏公司忙着应付纷至沓来的订单,而逐渐忽视产品研发。随着越来越多兼容厂商产品的上市,Modem市场的竞争趋于白热化,贺氏的市场份额在慢慢缩小。
写过苹果公司早年创业史——《小王国》的作者、红杉资本合伙人迈克·莫里茨说过:“创业者与CEO看似只有一步之遥,实则相去甚远。CEO多为按部就班的培养和教育的产物。创业者,至少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却是桀骜不驯、不可遏止的天性爆发的结果。”
在这段时间里,贺氏公司在经营上似乎没有犯什么大的错误,市场上也没出现让它凛然一醒的强大对手,有的只是不计其数的小品牌日积月累地对市场缓慢“侵蚀”,贺氏大厦的根基在一点一点动摇。
1994年11月,危机爆发,贺氏公司进入破产保护状态。贺丹毅不甘心让别人接收他辛辛苦苦创建起来的公司,拒绝了让其他公司偿还债务、接手贺氏的提议,提出了自己的公司改革方案,寻求外来资金以渡过难关。根据重组计划,贺氏公司将全额(包括利息)赔偿其债权人。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有三项:ACMA公司和北方电讯公司共同投资的3500万美元、CIT Group/Credit Finance的债务贷款7000万美元,以及该公司卖出自有土地所得收入。作为回报,ACMA公司和北方电讯公司获得该公司49%的股权,余下的股票则由贺丹毅和其雇员持有。
迫于资本方的压力,贺丹毅不得不放权,把公司日常经营的事务移交给从IBM来的一位职业经理人,自己则重新集中精力负责产品的研发。
《帕金森定律》书作者诺斯古德·帕金森说过:“病人决不能同时给自己当外科医生。一个单位到了病入膏肓的时候,必须得请专家来帮忙。费用或许昂贵,可是得了关系生死存亡之病,花钱也就在所不惜了。”
随后,贺氏展开了激烈的产品推销战,其市场份额开始恢复,销售额也开始增加。1995年年中,贺氏公司与博卡公司合并,但合并后的公司仍以“贺氏”命名。随后,新的贺氏公司股票上市。
贺丹毅爱好中国文化,不但取了中文名字,还娶了一位中国宁波姑娘为妻。他开始将目光投向了正蓬勃兴起的中国市场。1996年,贺丹毅做出进军中国市场的决定后。这年的11月6日,贺氏公司在北京宣布,正式授权联想集团公司、吉山系统科技公司成为贺氏产品中国总代理。
福地也挡不住回光返照
“联想可以犹豫是不是娶我们,但3Com却决心非联想不嫁。”1998年4月22日,联想集团与3Com公司签定代理Modem协议,时任3Com北亚区总裁吴锡源这样说。
为什么,1年多以前成为贺氏Modem中国总代理的联想,此时开始拥抱贺氏最大的竞争对手3Com?是贺氏Modem的销售形势不好吗?
恰恰相反,当时,中国互联网正风生水起,Modem市场需求旺盛,加上联想强悍的市场推广能力,短短一年的时间,贺氏就跃居中国Modem市场的龙头老大。
endprint
“贺氏要保持1997年的销售旺势,我们在今年要保证增长率在50%以上。这对于一个基数已经很高的公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998年初,贺氏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谢纪良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当时一项调查显示,1997年贺氏在中国Modem市场的占有率超过了50%。这对于两年前曾一度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的贺氏公司来说,成绩相当不错。
贺氏对联想科技的代理销售业绩很满意,但联想科技对贺氏正滋生不满:当时3Com推出了更高速率的Modem,市场反应不错,而贺氏却迟迟没有跟上。于是联想在继续做贺氏总代理的同时,开始签约成为3Com Modem的总代理。
此举让贺氏很不爽,但仍然坚持同联想科技合作,原因有二:一是联想强悍的市场推广能力当时无人可及,二是联想要求贺氏取消另外一家总代理的资格,只保留联想一家,而贺氏怕失去平衡也没有同意,双方似乎扯平。
1998年8月4日,北京建威大厦欢歌笑语,门口摆满了花篮,贺氏(中国)有限公司在这里举行20周年庆典暨北京办事处新址启用仪式。贺氏公司高管陈佰强专程来华出席这一仪式。陈佰强在会议讲话中表示,贺氏公司非常关注中国市场。随后,陈佰强赴上海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建立贺氏上海互联网高速接入实验室。
但来自东方的喜信并没有冲散笼罩在贺氏美国总部上空的乌云。此时的贺氏支出很大,但技术研发投资却在减少,技术上没有什么贮备,已被3Com彻底超越。贺氏全球市场份额一降再降。
进入1998年,对Modem厂商来说这是痛苦的一年,几乎所有厂商都卷入价格战泥潭,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许多公司开始不计利润,赔钱销售自己的产品。贺氏在上半年里亏损了2100万美元,且市场份额也未保住,年初贺氏还占市场的9.9%,到了年底则只有2.2%。贺氏股票一跌再跌,最后每股只值几美分。贺氏公司无法承受这么巨大的压力,这年10月再一次申请破产保护。
“银行声称只资助我们进行清偿,而不再资助公司运作。”时任贺氏公司CEO的朗·霍华德无奈地说。正所谓:“尘沙晴天迷道路,河水悠悠向东去。”
王安公司创始人王安曾这样说过:“既然未来具有这种巨变的性质,一家公司能否长期生存的关键在于它是否有适应能力。变化是可以觉察得到的,即使我们不知道变化的最终趋势如何。”
各怀心事的抢救
“贺氏的破产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同时也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时任联想科技发展公司副总经理的刘志军说。
1999年1月4日,贺氏向全世界宣布将永远地关闭。品尝这杯苦酒的,不仅仅有250名北美及亚洲离职的贺氏员工,还包括联想在内的代理商以及等待售后服务的、贺氏产品的中国用户。
而受冲击最大的是联想科技。联想在先后成为贺氏、3Com Modem总代理后,于1998年6月,推出了它的第一款自有品牌的Modem,其运作模式宛如当年代理AST PC的同时推出自己联想品牌电脑的翻版。
联想的构想是这样:代理的3com、贺氏的Modem作为自己经营产品线上的高端产品,联想初步产品定位于中低档。这样联想可以全线覆盖Modem市场,同时在这种组合下,可以慢慢培养自己的Modem品牌。正当联想构想全面铺展开来之时,贺氏公司轰然倒闭,这无疑给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打乱了其全盘经营规划。
广大的贺氏产品用户售后服务问题也浮出水面。当时,谁来托管中国50万的贺氏孤儿成为大众关注的问题,联想科技、吉山、Zoom公司都纷纷站出来,宣称要托管它。
1999年3月10日,联想发表了《联想科技就承担贺氏维修的一封公开信》,表示在贺氏去向未明的这一段时间里,自己将承担对贺氏相关产品的维修服务工作。信中称:“联想科技经过积极努力,终于在3月10日前,将承担贺氏产品后续维修的维修地点、人员、备件、相应网站、数据库全部准备完毕。在承担贺氏维修一事上,我们已做出数百万元的损失准备。”
而当时Modem市场上另外一家重要品牌致福公司,在与原贺氏代理商吉山公司签约的发布会上,也向消费者承诺负责贺氏Modem的维修工作,开始利用吉山的渠道来争夺贺氏的用户。
1999年4月,美国Modem厂商Zoom宣布收购贺氏公司的大部分业务,开始以贺氏和Zoom两个品牌冲击中国“猫”市。但Modem市场的春天已过去。
互联网接入技术的进化曾在贺氏公司形成突变,但随后有较长时间的停滞。不过,贺氏没有完成的使命,将有别的公司来推动。这在1998年通信展上已初见端倪,通信巨头们纷纷展出新的接入方式。“不管未来会怎样,可以肯定,互联网接入产品不是今天熟悉的品牌。”《中国计算机报》记者在报道中称,“厂商在56k标准使模拟Modem再无技术进步的余地时,尽快捞一把,即使当上老大,也只是短命的。”
“技术变革就其本身而言并不重要,但是如果技术影响了竞争优势和产业结构,它就显得举足轻重了。”这是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提到的。
2004年9月,北京伟天时代网络系统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魏志忠谈及Modem市场的变迁,深有感触,“我们是村里最早一批做Modem的,大约从1996年底开始这个(生意)就不好做了,因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过那时候还不算太厉害,因为市场毕竟还在增加。到后来宽带慢慢普及,就更困难了,现在Modem的价格很低,留给经销商的利润也很小,需要走很大的一个量才有可能保证利润。”
硅谷电脑城3层柜台中的王春林也有着类似的看法,他表示从2001年开始,“猫”就已经非常不好销了,他们都只是在卖其他产品的时候捎带着卖一下,“我估计这个过渡市场还会存在一到两年吧,等不久以后宽带完全普及了,卖猫的日子也就到头了。”
《创新者的窘境》的作者、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说过:“每一项突破性技术的诞生,都会伴随着一些成功者和失败者出现。”
不知道电话什么时候会响
“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诗人席慕容曾这样感慨。
贺氏公司破产后,贺丹毅在亚特兰大开了一家大众夜总会,名字叫Whiskey Rock Saloon,但仅过一年就倒闭了。此后,贺丹毅开始从事风险投资管理事业。
贺丹毅说与以前最大的不同是他的生活现在变得难以预料,“当我拥有贺氏时,我知道我将在哪里工作,为什么而工作。现在我不知道我的电话什么时候会响,我将为完全不同的事情而努力。我开始羡慕我的那些演员以及音乐家朋友在期待下一个十亿(观众)时的感觉了。”
endprint
“贺氏要保持1997年的销售旺势,我们在今年要保证增长率在50%以上。这对于一个基数已经很高的公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998年初,贺氏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谢纪良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当时一项调查显示,1997年贺氏在中国Modem市场的占有率超过了50%。这对于两年前曾一度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的贺氏公司来说,成绩相当不错。
贺氏对联想科技的代理销售业绩很满意,但联想科技对贺氏正滋生不满:当时3Com推出了更高速率的Modem,市场反应不错,而贺氏却迟迟没有跟上。于是联想在继续做贺氏总代理的同时,开始签约成为3Com Modem的总代理。
此举让贺氏很不爽,但仍然坚持同联想科技合作,原因有二:一是联想强悍的市场推广能力当时无人可及,二是联想要求贺氏取消另外一家总代理的资格,只保留联想一家,而贺氏怕失去平衡也没有同意,双方似乎扯平。
1998年8月4日,北京建威大厦欢歌笑语,门口摆满了花篮,贺氏(中国)有限公司在这里举行20周年庆典暨北京办事处新址启用仪式。贺氏公司高管陈佰强专程来华出席这一仪式。陈佰强在会议讲话中表示,贺氏公司非常关注中国市场。随后,陈佰强赴上海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建立贺氏上海互联网高速接入实验室。
但来自东方的喜信并没有冲散笼罩在贺氏美国总部上空的乌云。此时的贺氏支出很大,但技术研发投资却在减少,技术上没有什么贮备,已被3Com彻底超越。贺氏全球市场份额一降再降。
进入1998年,对Modem厂商来说这是痛苦的一年,几乎所有厂商都卷入价格战泥潭,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许多公司开始不计利润,赔钱销售自己的产品。贺氏在上半年里亏损了2100万美元,且市场份额也未保住,年初贺氏还占市场的9.9%,到了年底则只有2.2%。贺氏股票一跌再跌,最后每股只值几美分。贺氏公司无法承受这么巨大的压力,这年10月再一次申请破产保护。
“银行声称只资助我们进行清偿,而不再资助公司运作。”时任贺氏公司CEO的朗·霍华德无奈地说。正所谓:“尘沙晴天迷道路,河水悠悠向东去。”
王安公司创始人王安曾这样说过:“既然未来具有这种巨变的性质,一家公司能否长期生存的关键在于它是否有适应能力。变化是可以觉察得到的,即使我们不知道变化的最终趋势如何。”
各怀心事的抢救
“贺氏的破产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同时也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时任联想科技发展公司副总经理的刘志军说。
1999年1月4日,贺氏向全世界宣布将永远地关闭。品尝这杯苦酒的,不仅仅有250名北美及亚洲离职的贺氏员工,还包括联想在内的代理商以及等待售后服务的、贺氏产品的中国用户。
而受冲击最大的是联想科技。联想在先后成为贺氏、3Com Modem总代理后,于1998年6月,推出了它的第一款自有品牌的Modem,其运作模式宛如当年代理AST PC的同时推出自己联想品牌电脑的翻版。
联想的构想是这样:代理的3com、贺氏的Modem作为自己经营产品线上的高端产品,联想初步产品定位于中低档。这样联想可以全线覆盖Modem市场,同时在这种组合下,可以慢慢培养自己的Modem品牌。正当联想构想全面铺展开来之时,贺氏公司轰然倒闭,这无疑给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打乱了其全盘经营规划。
广大的贺氏产品用户售后服务问题也浮出水面。当时,谁来托管中国50万的贺氏孤儿成为大众关注的问题,联想科技、吉山、Zoom公司都纷纷站出来,宣称要托管它。
1999年3月10日,联想发表了《联想科技就承担贺氏维修的一封公开信》,表示在贺氏去向未明的这一段时间里,自己将承担对贺氏相关产品的维修服务工作。信中称:“联想科技经过积极努力,终于在3月10日前,将承担贺氏产品后续维修的维修地点、人员、备件、相应网站、数据库全部准备完毕。在承担贺氏维修一事上,我们已做出数百万元的损失准备。”
而当时Modem市场上另外一家重要品牌致福公司,在与原贺氏代理商吉山公司签约的发布会上,也向消费者承诺负责贺氏Modem的维修工作,开始利用吉山的渠道来争夺贺氏的用户。
1999年4月,美国Modem厂商Zoom宣布收购贺氏公司的大部分业务,开始以贺氏和Zoom两个品牌冲击中国“猫”市。但Modem市场的春天已过去。
互联网接入技术的进化曾在贺氏公司形成突变,但随后有较长时间的停滞。不过,贺氏没有完成的使命,将有别的公司来推动。这在1998年通信展上已初见端倪,通信巨头们纷纷展出新的接入方式。“不管未来会怎样,可以肯定,互联网接入产品不是今天熟悉的品牌。”《中国计算机报》记者在报道中称,“厂商在56k标准使模拟Modem再无技术进步的余地时,尽快捞一把,即使当上老大,也只是短命的。”
“技术变革就其本身而言并不重要,但是如果技术影响了竞争优势和产业结构,它就显得举足轻重了。”这是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提到的。
2004年9月,北京伟天时代网络系统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魏志忠谈及Modem市场的变迁,深有感触,“我们是村里最早一批做Modem的,大约从1996年底开始这个(生意)就不好做了,因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过那时候还不算太厉害,因为市场毕竟还在增加。到后来宽带慢慢普及,就更困难了,现在Modem的价格很低,留给经销商的利润也很小,需要走很大的一个量才有可能保证利润。”
硅谷电脑城3层柜台中的王春林也有着类似的看法,他表示从2001年开始,“猫”就已经非常不好销了,他们都只是在卖其他产品的时候捎带着卖一下,“我估计这个过渡市场还会存在一到两年吧,等不久以后宽带完全普及了,卖猫的日子也就到头了。”
《创新者的窘境》的作者、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说过:“每一项突破性技术的诞生,都会伴随着一些成功者和失败者出现。”
不知道电话什么时候会响
“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诗人席慕容曾这样感慨。
贺氏公司破产后,贺丹毅在亚特兰大开了一家大众夜总会,名字叫Whiskey Rock Saloon,但仅过一年就倒闭了。此后,贺丹毅开始从事风险投资管理事业。
贺丹毅说与以前最大的不同是他的生活现在变得难以预料,“当我拥有贺氏时,我知道我将在哪里工作,为什么而工作。现在我不知道我的电话什么时候会响,我将为完全不同的事情而努力。我开始羡慕我的那些演员以及音乐家朋友在期待下一个十亿(观众)时的感觉了。”
endprint
“贺氏要保持1997年的销售旺势,我们在今年要保证增长率在50%以上。这对于一个基数已经很高的公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998年初,贺氏公司中国区总经理谢纪良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当时一项调查显示,1997年贺氏在中国Modem市场的占有率超过了50%。这对于两年前曾一度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的贺氏公司来说,成绩相当不错。
贺氏对联想科技的代理销售业绩很满意,但联想科技对贺氏正滋生不满:当时3Com推出了更高速率的Modem,市场反应不错,而贺氏却迟迟没有跟上。于是联想在继续做贺氏总代理的同时,开始签约成为3Com Modem的总代理。
此举让贺氏很不爽,但仍然坚持同联想科技合作,原因有二:一是联想强悍的市场推广能力当时无人可及,二是联想要求贺氏取消另外一家总代理的资格,只保留联想一家,而贺氏怕失去平衡也没有同意,双方似乎扯平。
1998年8月4日,北京建威大厦欢歌笑语,门口摆满了花篮,贺氏(中国)有限公司在这里举行20周年庆典暨北京办事处新址启用仪式。贺氏公司高管陈佰强专程来华出席这一仪式。陈佰强在会议讲话中表示,贺氏公司非常关注中国市场。随后,陈佰强赴上海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建立贺氏上海互联网高速接入实验室。
但来自东方的喜信并没有冲散笼罩在贺氏美国总部上空的乌云。此时的贺氏支出很大,但技术研发投资却在减少,技术上没有什么贮备,已被3Com彻底超越。贺氏全球市场份额一降再降。
进入1998年,对Modem厂商来说这是痛苦的一年,几乎所有厂商都卷入价格战泥潭,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许多公司开始不计利润,赔钱销售自己的产品。贺氏在上半年里亏损了2100万美元,且市场份额也未保住,年初贺氏还占市场的9.9%,到了年底则只有2.2%。贺氏股票一跌再跌,最后每股只值几美分。贺氏公司无法承受这么巨大的压力,这年10月再一次申请破产保护。
“银行声称只资助我们进行清偿,而不再资助公司运作。”时任贺氏公司CEO的朗·霍华德无奈地说。正所谓:“尘沙晴天迷道路,河水悠悠向东去。”
王安公司创始人王安曾这样说过:“既然未来具有这种巨变的性质,一家公司能否长期生存的关键在于它是否有适应能力。变化是可以觉察得到的,即使我们不知道变化的最终趋势如何。”
各怀心事的抢救
“贺氏的破产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同时也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时任联想科技发展公司副总经理的刘志军说。
1999年1月4日,贺氏向全世界宣布将永远地关闭。品尝这杯苦酒的,不仅仅有250名北美及亚洲离职的贺氏员工,还包括联想在内的代理商以及等待售后服务的、贺氏产品的中国用户。
而受冲击最大的是联想科技。联想在先后成为贺氏、3Com Modem总代理后,于1998年6月,推出了它的第一款自有品牌的Modem,其运作模式宛如当年代理AST PC的同时推出自己联想品牌电脑的翻版。
联想的构想是这样:代理的3com、贺氏的Modem作为自己经营产品线上的高端产品,联想初步产品定位于中低档。这样联想可以全线覆盖Modem市场,同时在这种组合下,可以慢慢培养自己的Modem品牌。正当联想构想全面铺展开来之时,贺氏公司轰然倒闭,这无疑给它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打乱了其全盘经营规划。
广大的贺氏产品用户售后服务问题也浮出水面。当时,谁来托管中国50万的贺氏孤儿成为大众关注的问题,联想科技、吉山、Zoom公司都纷纷站出来,宣称要托管它。
1999年3月10日,联想发表了《联想科技就承担贺氏维修的一封公开信》,表示在贺氏去向未明的这一段时间里,自己将承担对贺氏相关产品的维修服务工作。信中称:“联想科技经过积极努力,终于在3月10日前,将承担贺氏产品后续维修的维修地点、人员、备件、相应网站、数据库全部准备完毕。在承担贺氏维修一事上,我们已做出数百万元的损失准备。”
而当时Modem市场上另外一家重要品牌致福公司,在与原贺氏代理商吉山公司签约的发布会上,也向消费者承诺负责贺氏Modem的维修工作,开始利用吉山的渠道来争夺贺氏的用户。
1999年4月,美国Modem厂商Zoom宣布收购贺氏公司的大部分业务,开始以贺氏和Zoom两个品牌冲击中国“猫”市。但Modem市场的春天已过去。
互联网接入技术的进化曾在贺氏公司形成突变,但随后有较长时间的停滞。不过,贺氏没有完成的使命,将有别的公司来推动。这在1998年通信展上已初见端倪,通信巨头们纷纷展出新的接入方式。“不管未来会怎样,可以肯定,互联网接入产品不是今天熟悉的品牌。”《中国计算机报》记者在报道中称,“厂商在56k标准使模拟Modem再无技术进步的余地时,尽快捞一把,即使当上老大,也只是短命的。”
“技术变革就其本身而言并不重要,但是如果技术影响了竞争优势和产业结构,它就显得举足轻重了。”这是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提到的。
2004年9月,北京伟天时代网络系统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魏志忠谈及Modem市场的变迁,深有感触,“我们是村里最早一批做Modem的,大约从1996年底开始这个(生意)就不好做了,因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过那时候还不算太厉害,因为市场毕竟还在增加。到后来宽带慢慢普及,就更困难了,现在Modem的价格很低,留给经销商的利润也很小,需要走很大的一个量才有可能保证利润。”
硅谷电脑城3层柜台中的王春林也有着类似的看法,他表示从2001年开始,“猫”就已经非常不好销了,他们都只是在卖其他产品的时候捎带着卖一下,“我估计这个过渡市场还会存在一到两年吧,等不久以后宽带完全普及了,卖猫的日子也就到头了。”
《创新者的窘境》的作者、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说过:“每一项突破性技术的诞生,都会伴随着一些成功者和失败者出现。”
不知道电话什么时候会响
“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诗人席慕容曾这样感慨。
贺氏公司破产后,贺丹毅在亚特兰大开了一家大众夜总会,名字叫Whiskey Rock Saloon,但仅过一年就倒闭了。此后,贺丹毅开始从事风险投资管理事业。
贺丹毅说与以前最大的不同是他的生活现在变得难以预料,“当我拥有贺氏时,我知道我将在哪里工作,为什么而工作。现在我不知道我的电话什么时候会响,我将为完全不同的事情而努力。我开始羡慕我的那些演员以及音乐家朋友在期待下一个十亿(观众)时的感觉了。”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