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驱动模式的城镇化发展研究
2014-08-07罗丹
作者简介:罗丹(1990-),男,安徽桐城人,安徽大学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摘要:在城镇化过程中,要素驱动模式已经无法跟上社会的步伐,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向创新驱动模式转变。从技术、政策等相关方面进行创新,争取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创新驱动模式应该致力于保证农民工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获得平等的待遇以及应有的社会保障。落实户籍制度改革,保证农民在城市中获得相应的户籍,拥有平等的就业机会,推动城市教育、住房、医疗等资源向农民工开放。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工;创新驱动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3000302
1引言
目前,我国城镇化正经历着从利用土地、廉价劳动力等要素的疯狂投入来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转向由技术、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创新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优越的条件,从而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步入正轨。在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中,要素驱动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城镇化发展的需求,甚至已经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所以必须形成创新驱动模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城镇化发展在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前提下走持续可发展道路,实现农民的市民化,为农民争取更多的平等教育、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机会。
2要素驱动模式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2.1城镇化布局不协调及土地利用不合理
对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化就是对土地利用模式不断调整的过程。这里的调整也就是改变利用土地的形式,主要包括三种情况:一是不同产业对土地利用的调整,主要表现是第二、三产业用地量的不断增大和第一产业用地量的不断减小;二是社会基础设施在分布上的调整,大体表现就是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的扩张,以及对农村用地模式的改变;三是城市和农村不同生活方式在分布上的调整,城镇生活方式向农村扩张以及逐渐取代村落生活方式。
对于我国用地和城镇化布施,主要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首先宏观方面,用地规划不合理,受工业化和城镇化利益的影响。其次城镇化布局不合理,一方面,东西部城镇化的分布不合理,东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较早,积累了很多城镇化要素资源,西部的城镇化水平比较低,城镇分布稀疏;另一方面,是大、中、小城镇的分布不科学,大城市过分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相对滞后。
2.2农业转移人口城市融入难题
对于人口流动,我国的城镇化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完成的:(1)农村人口向城市非农产业流动。这种方式实现了人口大量的空间转化,其主要特点是城市存在大量的农民工和其他来自农村的务工人员;(2)农村人口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这种方式的建立,其主要依靠我国乡镇企业不断发展,这也充分反应了应该增大力度发展中小城市。这主要是由于过去一段时间我国城市发展过快所形成的一种现象,与之相对应的是大量失地、失业人口停留在半城市化的境遇中,这就是我们应该增加关注度的问题所在。
表1中国城镇化历程及城乡人口增长单位:万人
年份全国
总人口城镇
人口城镇人口
比重%乡村
人口乡村人口
比重%19961223893595029.486443970.619971236263698929.98663770.119981248103794230.48686869.619991259093889230.98701769.120011276274806437.77956362.320021284535021239.17824160.920031292275237640.537685159.4720041299885428341.87685158.220051307565621243.07454457.020061314485770643.97374256.120071321295937944.97275055.120081328026066745.77213554.320091334746218646.67128853.420111347356907951.36565648.720121354047118252.66422247.4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6-2012)。
由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比较缓慢,乡村人口仍占主要比例。农村人口在城镇化过程中获得城镇户口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长期在城镇与农村之间转化身份,无法获得证明身份的城镇户口,这是阻碍城镇化发展的一大障碍。
2.3城镇化迅速发展及农村布局调整对农村文明的影响
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总会存在城镇与农村的对立,根据过去一段时间的城镇化的发展情况来看,城镇化的发展显然存在着无序扩张的势头,这也影响到农村布局,直接造成了对乡村文明的影响。
面对这些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素驱动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不能继续走消耗廉价土地、劳动力来促进城镇化的老路子。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建设新型城镇化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数量扩张到质量的提升。当前城镇化必须由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土地等“要素驱动”和大量投资形成的“投资驱动”发展阶段向“创新驱动”发展阶段转变,实现从重数量的外延式扩张转向重品质的内涵式发展,实现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3创新驱动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创新驱动是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使经济发展更多的依靠科技进步,人力资源和管理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目标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谋求更高质量的城镇化。以创新驱动为手段,着眼长远,注重质量,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
创新驱动模式能够实现在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城市产业升级,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同步发展。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也是实现城镇化“创新驱动”的必经之路。“创新驱动”是为了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这就要建立多层次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着重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智慧城市是城镇化的“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共同发展。“智慧城市”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发展智慧城市有利于推动城镇化发展模式由侧重数量、关注要素集聚的外延式城镇化向重视质量、强调创新和效益提升的内涵式城镇化转变。
4创新驱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新型城镇的发展
(1)从技术创新来看,我国应该树立创新观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促使技术创新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造更多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政府要把创新落到实处,首先就是要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我们对企业调查研究,根据企业来制定政策,给予政策支持,引导企业重视科技创新,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二是政府搭建服务平台。了解企业创新服务需求,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三是加强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使企业更加市场化,提升质量和效益,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的合理流动和配置。通过政府出台政策,使得企业主与市更加积极地参加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为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实现更多技术创新。从而加大产业支撑力度,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技术创新能够推动城镇化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力度,督促社会企业创造更多环保产品,减少污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城镇化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使得城镇化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endprint
(2)在政策创新方面,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让农民在城镇中“留得住、容得下、过得好”,就必须不断加快小城镇、中小城市产业发展,提高就业能力;同时增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服务能力,使人们能过的方便、舒服。所以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有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保障。
①改革二元户籍制度。一方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使得城乡居民不存在身份区别。要不断促进农村务工人员市民化,按照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另一方面,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合理确定城市落户条件,逐步转向以满足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居民的要求
②要建立公平的就业政策。一方面,撤消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市场。从各方面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帮助,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要加大法律保护力度,保障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劳动时间、法定休息日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合法权益。
③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民工养老、工伤、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促进城市教育、住房、医疗等资源向农民工更大程度的开放,促进农民由就业型向居住型转变。
④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在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土地使用权的合理转换。坚决不能以土地换社保、以土地换农民的市民化,在农村务工人员城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法合理的保护农民的土地利益。
5结论
要素驱动模式已经不符合城镇化发展的需求,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应该向创新驱动模式发展,从技术、政策等多方面实行创新,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更多有利条件,保证农民实现市民化。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模式,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包括财政、金融、投资、产业、就业、土地、户籍等方面政策在内的配套完善的政策体系,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重点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覆盖城镇常住人口,不断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理财,杨桓.城镇化时代城乡基层治理体系重建——温州模式及其意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2]马春辉.中国城市化问题论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周靖祥.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空巢化”转变及相机选择——来自1978-2007年的证据[J].财经研究,2010.
[4]陈志刚,曲福天,黄贤金.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配置特征[J].城市问题,2008,(9).
[5]刘振伟.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方向[J].中国乡村发现,2010.
[6]付晓东.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7]赵培红.城乡统筹背景下城镇化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8]辜胜阻,易善策,李华.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01).
[9]辜胜阻,杨威.反思当前城镇化发展中的五种偏向[J].中国人口科学,2012.
[10]辜胜阻,易善策,郑凌云.基于农民工特征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J].人口研究,2006.
[11]鲁德银.土地城镇化的中国模式剖析[J].商业时代,2010.
[12]辜胜阻,李华,易善策.均衡城镇化:大都市与中小城市协调共进[J].人口研究,2010.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