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肉激辩中政府怎可“躲猫猫”?
2014-08-07李而亮
李而亮
广西玉林市这一个夏天火得够呛,他们将荔枝与狗肉两个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硬是捏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节日,让当地顷刻名闻天下。这一段时间来,围绕着尊重民俗还是保护动物的激辩,于当地民众与动保主义者之间展开,竟然在世界杯大赛期间,占据了不少媒体头条,可见其引发关注程度之高。
节日虽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可是非曲直似乎没有分出个胜负。媒体评论中那种模棱两可、含含糊糊的观点,让人不知道“舆论导向”到底在哪里?“吃狗与爱狗,既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也没有明确的是非,不过是不同群体之间的情感差异而已。”如此“抹稀泥”的话语充斥着各种报端,好像照顾到了各方情绪,仔细读来却等于什么也没说。
媒体尽可充当两头不得罪的好人,可你让激辩的双方明年怎么办?玉林市是否继续保留“民俗”举办节日,动物保护主义者、爱犬人士否该酝酿更大的行动去进行抵制?有信息表明,今年是“6.21”之所以闹腾的动静这么大,就是动保人士从去年的狗肉节后就开始计划的。如果这件事情没有个了断,明年的情形可想而知。
在这样一种莫衷一是、相持不下的境地里,我们的政府需要发声表态了。
当今中国,处理发生在民间之间的纠纷往往很简单,就看政府持什么样的立场。哪怕闹腾得天大的事情,最后还是看政府的态度。只有政府下定决心、排除干扰、拿出手段,就没有平息不了的冲突。可这一次面对大范围的激烈对抗,当地政府也好、上级部门也罢,一直装聋作哑,集体“躲猫猫”,这又不知道是为什么?
其实,今年夏天发生在玉林的激辩冲突,问题并不在吃狗肉上。中国地域广阔,民俗众多,吃狗肉习俗非玉林所独有。南到两广云贵,北至吉林延边,美食中均有狗肉入菜。即便在广西,吃狗肉最兴盛是在北部的桂林、柳州等地区,那里的狗肉菜肴、“狗肉一条街”几十年前就闻名,也不见动保人士去进行大规模的抵制。
动保人士将玉林作为目标,不在于百姓吃狗肉而在于“节”。将一个地方吃狗肉与荔枝作为节日大肆张扬,还企图招揽各地游客,做足荔枝与狗肉的生意,不成为众矢之的才怪。
那么,玉林是否“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一个民俗节日呢?应该是没有。笔者为地道广西人,老家距玉林也就一百多公里,从来没有听说过该地有如此一个特色节日。要说有,只能是近年来的“创举”。在我们国家,能兴办一个非传统以外的地方性节日的,唯有当地政府。诸如五花八门的茶叶节、XX花节、杨梅节、烧鸡节等等,都是政府主导创办的杰作。
玉林市政府似乎没有公开表明“荔枝狗肉节”是由当地政府创办的,但今年在各方压力下,市政府6月6日宣布“退出主办方”,实际上就是一种不打自招。更直接的关联是,按以往惯例,每年节日前,自治区负责旅游、招商等相关部门的官员都会收到来自玉林市政府方面的邀请;附近城市乃至广东的客人,也会被地方政府盛情邀请而来。而今年,由于“风声”不对,对自治区和各路朋友的邀请都停止了。市政府一句“退出”,便摆出了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
要说玉林市政府将当地荔枝时节吃狗肉的民俗传统,作为一种文化来弘扬,意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丰富当地旅游资源,吸引四方宾朋的,初衷并没有不妥。如今名声闹大了,争议也来了,预想不到也情有可原。如果是由于习俗、观念、文化不同引发的争议,尽可在情理法的层面上来沟通交流,因势利导。如果实在矛盾不可调和,完全可以根据大多数的民意,将节日的内容、形式进行调整改革。但这一次,无论是现场视频图片还是新闻报道,大家看到的是冲突由个体变群体,由口头争论到肢体接触,眼看就要發展到群体性事件,政府工作人员依然不见踪影,当起“缩头乌龟”,就令人难以理解了。
今年玉林的荔枝狗肉节终于过去了,但更大冲突的隐患也埋下了。明年怎么办?躲得了初一恐躲不过十五吧。
责任编辑 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