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
2014-08-07贾增伟
贾增伟
摘要:阅读能力就是阅读者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书面语言的认识和理解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形成主动阅读的习惯,倡导多种合理有效的阅读形式,指导学生在实际阅读中的训练方法,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4-0109-01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是没有风。阅读就总是独立地在知识海洋里航行。"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正是我们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所要思考,努力实践的问题。
1.积极引导学生形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高明的老师可以通过种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把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富有情趣,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让阅读成为一种妙不可言的享受,从而构建充满情趣的阅读课堂。宋代朱熹指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忠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在于居敬而持志。"阅读训练的对象是学生,只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收到实效。教师可经常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表达对某位作家的欣赏,并引用书中的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并告诉学生自己读了作者的哪些书。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引用一些经典的言论来解释学生想表达却表达不出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表达对某些名著的欣赏,并给他们推荐一些时文佳作、名人传记等。所有这些都是想不留痕迹的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
在合作探究式的课堂组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讨论的问题进行总结,这也是语文教师对学生讨论结果的总结评价。有讨论而无总结,学生的阅读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综合归纳的作用在于教师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这种训练的方式有:列提纲训练,即在阅读后要求学生列出段落层次提纲;画图表训练,即要求学生画出文章内容的结构图;缩写训练,即对某些句、段或全文,要求学生抓住主要内容进行缩写,或对段落、全文概括出段意或中心;总结归纳出某些问题的思考角度的训练,这点颇为重要。如:针对某一个问题,你是从文章的中心这个角度去思考,还是从文章的结构这个角度去思考?你是从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这个角度去思考,还是从作者运用手法这个角度去思考?等等,从而总结归纳出一系列的思考答题规律。
阅读是一个采集零琼碎玉,使之日积月累,变成自己聚宝盆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叶圣陶先生说:"要养成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更是如此。作为语文教师就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无时无地,一本书,一期杂志,一张报纸,都是我们阅读的材料。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阅读量不少于300字。阅读时动笔,每天阅读必定做好摘记,或摘录文中要点,或摘录名言警句,或摘录精彩片段。如果当时没有记录的,一定要及时补上。每周至少写一篇读书笔记,每篇300-400字。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用来组织阅读摘记和笔记的交流和互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为了确保阅读积累的质量,平时作业量也应适当控制。这样既有利于习惯的养成,又没有给学生造成学习上的负担,符合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初衷。只要对学生予以适当的鼓励和及时有效的引导,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就会逐步养成。
2.努力倡导多种合理有效的阅读形式
学生阅读的过程应该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在读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并掌握阅读的技能和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提倡熟练运用基本阅读方法,鼓励多角度的比较阅读等有创意的阅读形式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种基本阅读方法。所谓精读就是通过细读、反复读,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看出文中的美点妙要。略读,是指以较快的速度粗略阅读,以获得对读物大体印象。浏览是相对精读而言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课外阅读书籍和报刊杂志都离不开浏览。浏览主要采用默读的方式进行,"一目十行"即可,不要逐字逐句去念。这三种基本阅读方法应根据不同需要熟练运用。浏览就是广泛地看书,目的是针对书的内容作一般了解,以发现书内精华的部分和急需的知识。广泛阅读可以博采众长,正如鲁迅所说:"如果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书籍,为精读创造条件。浏览的方法是:看目录,从目录中发现有用的内容,再翻阅有关部分,到书店选书就是用这种办法;看内容提示,看书的开头几段和结尾几段,以掌握书的大概内容;也可以用快速阅读法,就是用较快速度读一遍,了解大致的内容。在浏览的基础上,在同类的书中选出一本最好的进行精读。精读之后再阅读同类的其他书籍。精读时,要"细嚼慢咽",要多动脑筋,要反反复复地读,还要认真做读书笔记。数学家张广厚在谈起学习一本数学小册子时说:"这篇论文一共20多面,我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老用手摸这几页,白白的书边上,留下了一条明显的黑线。这样反复学习,对我们研究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精读过的书,要做到:一懂,就是对书的基本内容要达到理解的程度;二记,就是要记住所理解的内容;三会,就是会运用这些理解了的知识;四熟,就是能熟练地将从书本内学到的知识表达出来或运用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注重指导学生在实际阅读中的训练方法
阅读文章,首先要能整体感知文章的大体内容,即对文章的基本内容和面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是要点。任何事物都有结构,整体是由各部分有机组成的,语言也不例外。阅读过程本身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捕捉信息的多少。做题时可先看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注释等内容,同时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如果是小说,则要注意其人物、情节、环境等,如果是议论文,则要着重把握论点、论据、论证等要素。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后再整体把握全文,对解题也就心中有数了。
其次,在文章的重要内容部分圈点勾画做标记。阅读大段文章主要用精读的方法,需要逐字逐句推敲揣摩,平时练习要养成圈点勾画、多做记号的习惯,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