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本中插图的妙用

2014-08-07宋翠英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美的课文语文

宋翠英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4-0080-01插图,顾名思义,就是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课本中的插图,以它们艳丽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作为课堂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启迪性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插图,能帮助学生轻松地识字、释字、学文,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从而把语文与认识事物紧密地结合起来。小学生尤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很容易被直观形象的插图所吸引。充分运用这些插图,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那么众多的插图有什么作用呢?

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插图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鱼虫、林海雪原、古今建筑、风土人情、人物故事、童话故事等方面。它们无一不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珍品。这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赏心悦目的艺术世界、美妙神奇的童话世界和绚丽多姿的现实生活无不引导学生畅游其中而获得审美感知、审美欣赏、审美情趣、审美理念等方面的享受和熏陶。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插图就是对一个主题进行的创作。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生活,在为学生提供审美享受的同时寓教育意义于其中。但是插图和课文的表现形式不同。课文是以语言文字为表现手段,插图是以线条色彩为表现手段。语言文字所表现事物是抽象间接的,而线条色彩表现事物则是形象直接的。不懂语言文字的意思,就难以理解课文的内容;而借助插图则可以直接理解事物,借助插图理解课文要比借助语言文字快得多,准确度也要高得多。

3.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大自然是千姿百态的,人类社会是丰富多彩的。插图以具体生动的美的形象,把五彩缤纷的世界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了他们内在的审美兴趣和审美情感,使他们主动地在对美的感受和欣赏的活动中,开始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生活,也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彩色的插图抓住学生的心理,以变幻多姿的线条和绚丽美妙的色彩呈现在学生面前,紧紧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也不管是自觉的,还是引导的,小学生在对插图欣赏的过程中,会对动植物的形态和特征产生注意,对人物形象的外貌和神情产生注意,对人与物的关系,对人与人的关系产生注意,同时还会对这各种现象和关系产生对比,产生联想。

5.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插图和课文的表现形式不同,所以它们强调的重点也不同。课文强调的是整体,插图强调的是局部,可能文有图也有,可能文有图却无,所以插图对课文会有删节,也会有增添。插图能扩充课文的审美领域,特别能把课文内容没有表达出来的有意义且有诗意的东西挖掘出来。学生阅读时会把课文和插图进行对比,找出异同,对文有图无的会想象画在图上是什么样子,对图有文无的会想象在文中应该怎样叙述描写,无形中他们对文和图进行一番再创作。

6.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

插图的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美育上。通过对插图自身的美的感受,儿童的感觉敏锐度和辨别力加速发展,形成一定的审美认识,使身心健康地发展。通过对插图里自然美景的欣赏,儿童可以从亲身感受中产生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向往未来,追求文明的情感。通过对插图里人际关系美的体验,儿童可以增进愉悦的情感,在欢快的活动中增加与人交往或自我表现的机会,学会与人友善相处和亲密合作,学会表述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插图里道德美的判断,儿童可以正确认识生活中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可以形成善良诚实的品质、乐观开朗的情绪、坚韧顽强的意志。通过插图中美的感知、欣赏、体验、判断,儿童会产生强烈的用语言表现美的形象,创作美的境界意愿,从而发展语言,产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总之,课文插图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悉心揣摩这一幅幅小小的插图,让课文插图走近孩子,让课堂教学因插图而更精彩。教师再总结:好,接下来我们来了解最璀璨的一颗星星,"走近李白"。你们了解李白吗?李白留下很多诗歌,不仅是诗仙,还是什么仙呢?为什么用仙来形容李白呢?……用顺水推舟的方式,由已知探索到未知,不仅帮学生温故了知识,还对新教授的问题层层分析,引起学生们的热情,为后边的教学埋好伏笔。另外一种是循循善诱,步步设疑,教会学生更好的观察。毕竟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要求学生经常给出正确答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更希望学生能够犯错,因为只有犯错才会有进步,才会让教师有机会去纠正。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回答问题,用心去倾听学生的发言,争取及时给予意见和建议,对于学生的答案,教师可以适当的追问,让学生有进一步思考的可能,具体问题要求要具体分析。

2.3增强反思。所谓有效提问,就是不但能够让学生学习,还能提高学生的技艺,在反思和改进中不断完善自身。教师是众多教学资源中最重要的,所以教师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授课水平、教学机智等都是考验质量的标准,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后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就能够充分将专业的发展渗透到自己的生活中,不断影响学生的实际生活方式。

3.课堂提问需要恪守的原则

3.1点面相结合原则。在小学教堂中,对于开放性问题要让全班学生参与进来,这样的问题答案没有统一标准,每位学生不必担心因为答错而窘迫。教师要鼓励每一位学生积极思考,即使回答的问题比较离谱也要加以鼓励。而对于相对比较难的问题,可以让学习能力相对好的学生回答,这样可以使得该学生成为大家学习的目标,使得班级形成竞争的气氛。

3.2鼓励原则。现代学生的自尊心比较强,教师应重视这一情况。在课堂提问的时候,多使用鼓励言语,即使学生答错也要加以鼓励,并积极再次让该学生回答问题。同时,教师应当多鼓励性格内向或者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回答问题,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提出合适的问题,这对提高班级成绩、培养学生性格有着积极的作用。

3.3开放性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最大的特点是答案不是唯一的。而且小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有时候经常会语出惊人,因此在教学中,多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异想天开。这对培养学生的开拓性思维有着非常好的帮助,同时在提问中给足学生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形成学习小组自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思维能力都有着良好的效果。

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情,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课堂提问已经成为我们当前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我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努力学习,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的有效方式,使课堂提问成为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摇篮。

猜你喜欢

美的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背课文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