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4-08-07赵树森
赵树森
【摘要】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的最主要原因。学生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对学习的兴趣。有兴趣就学得主动积极,能全神贯注,思维敏捷,认识就会清晰明确,记忆就会深刻持久;没有兴趣就学得被动消极,课堂上就精神涣散,头脑迟钝。
【关键词】兴趣;教学;作用
刚进入初中,由于学习科目的增多,有些学生顾此失彼。新增的学习科目内容新颖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而数学课程内容中符号性语言较多,解决问题往往要凭空间想象和逻辑思维,课程内容和思维形式相对抽象,因枯燥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导致数学成绩一落千丈。
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具有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伴随着愉快体验,有利于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拉扎若斯的研究表明: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与智商高的学生的学习成绩相比,显出更多优势。也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与智力相比在某种程度上更重要。
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努力求知、勤奋钻研、乐此不疲、专心致志地学习。因此,在七年级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在新学期开学后,数学教师应该要爱惜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并采取各种途徑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从下面几点入手:
一、学生对过去经历过并获得成功的事情感兴趣
任何一件事,只要获得成功都能产生满足并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继而更关心这类事物的发展,并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例如:一些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但并不代表他小学时数学一直差。只是经过一两次考试失败的打击而失去信心,逐渐失去了对数学的兴趣。对于这类学生我们要拿他曾取得的成绩鼓励他,帮他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在教学过程给予适当的问题,给他们以表现的机会,当他解答正确后,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慢慢的就会使其恢复对数学的兴趣。因此,对学生数学学习上成功的结果应利用各种机会予以承认,激励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扬起学习的风帆。
二、学生对抱有成功希望的事情容易发生兴趣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其力所能及的、可实现的目标是很重要的。另外,学生对符合本人能力水平的活动容易产生兴趣。学生能力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同一活动中,常因能力上的差异造成不同的结果,致使学生学习兴趣发生转移。学生对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动期望大,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因此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目标,有助于学生发展学习兴趣。
三、新颖的、能引起好奇和注意的事物易引起兴趣
学生对事物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激发求知、探究学习的意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寓教于乐,语言生动形象,精彩而富有变化,要把所谓的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维,在学生头脑里建立起有意义的数学模型。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法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如在新课引入时利用趣味故事设置问题情景,练习时插入游戏的活动等。并在教学中渗透一些数学的科学思想,现代数学有哪些尖端问题,我国那些人在哪些方面对数学做出过大的贡献,数学知识在现代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让学生了解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四、利用新教材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供平台
新教材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所有的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提供了许多有趣且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和一些动手动脑的数学课题,通过归纳、总结、探究等板块展开数学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体(模型、卡片、软件等),以丰富学生感知学习对象的途径,促使他们更加乐意接近数学,在数学上获得更多的知识。
五、提高后进生对数学的兴趣是重中之重
数学学习是环环相扣的,基础差的学生很难接受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稍不注意,就会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这些学生更加畏惧学习数学,甚至完全丧失信心。这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受到挫伤,不仅影响自身学习,还会给整个班级带来不良风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后进生的引导,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后进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了,也会对周围同学的学习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后进生兴趣的培养要做到循序渐进,耐心细致,切不可操之过急,需要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
兴趣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是非常必要的,它促动学生努力学习,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果没有兴趣,学生会把课程当成沉重的负担,丧失学习的目标和信心。因此在学生入学初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这将为他们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