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职业高校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2014-08-07甘茂尧
甘茂尧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综合比较法、统计法、逻辑推理法。研究职业高校教育质量与体育教育的关系和意义。通过何种方法提高学生体育兴趣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就业,生活,学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目的。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
【關键词】体育教学;激发;兴趣;终身锻炼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高职院校学生
1.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综合比较法、统计法、逻辑推理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对体育项目心理倾向的调查
高职院校男生的身体素质相对于初中生有了显著提高,在运动技能上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因为性格、爱好的不同,喜爱的运动项目也有所不同,下面是笔者对103名学生问卷调查以后的统计结果(表1)。
表(1)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活动项目 篮球 足球 排球 跑步 体操 有用 乒乓球 羽毛球
选择人数 44 31 5 1 2 4 9 7
选择人数所占比例 42.7% 30.1% 4.9% 1% 1.9% 3.9% 8.7% 6.8%
2.2 分析结论
从表(1)可以看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就的重要性。兴趣表现出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的爱好某项运动,从而形成了行为习惯,缺乏对某一项运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运动的爱好,对该运动没有爱好,也就不可能对该运动有持之以恒的兴趣,一般来说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运动的习惯,终身体育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学校体育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把握学生心理倾向,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及习惯的养成就显得非常重要。
2.3 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学生越来越不愿意接受,我在教学中对所授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如下:
表(2)
序号 内容 完全同意(%) 基本同意(%) 完全不同意(%)
1 体育课的教学形式 2 19.7 78.9
2 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4.5 18.3 77.2
3 体育课项目的考核 1.8 15.1 83.1
4 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形式 6.4 17.9 75.7
5 参加小型体育比赛 83.2 14.6 2.2
6 经常参加你所喜爱的运动项目 87.2 10.8 3
7 参加业余体育兴趣小组的学习 78.4 12.3 10.3
8 教师灵活安排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88.7 7.2 4.1
9 在体育课上有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92.4 4.5 3.1
10 所有偏爱、同时全面提高 89.1 7.7 3.2
从表(2)调查的情况不难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对现在的体育课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有很大程度的不适应。为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2.3.1 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手段都逐步趋于合理是十分重要的,凡传统的体育课,再先进的教学方法,再合理的课堂结构都不可能同时适合一个班级的不同个性的学生,因为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各不相同的,有序的、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形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文化需求。他们希望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自己感兴趣的,灵活的并能提现自我价值的体育练习中去。
2.3.2 多运兴趣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所有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都非常积极的投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一种或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单项技术、技能的提高也能带动身体素质的提高,学生体质也得到了增强。
2.3.3开展好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地补充和延续,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小型体育比赛,比如院系之间的篮、排、足比赛,还可以与兄弟院校组织类似的友谊赛,积极的鼓励学生参与其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充分展示他们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 结束语
学校体育教学如果能始终围绕“兴趣”二字来设计,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胆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设法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脱出来,才能有效创设出学生主动参与,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才能引导学生不断地接近并达到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方程,李玲.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教师能力拓展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
[2]杜爱俭.对我国中学业余体育训练的再认识[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
[3]黄银华,龚群.从娱乐性谈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与利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
[4]石磊.体育教学与人格培养.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5
[5]陈晴,但艳芳,刘晓莲.论现代体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中的作用.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