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014-08-07马进军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5期
关键词: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

马进军

【摘要】在寄宿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学生往往被种种心理问题所困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学校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本文阐述了教师在寄宿制小学教育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小学;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加快,寄宿制学校越来越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主流。毫无疑问,目前,寄宿制学校已经成为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重要办学模式。

在寄宿制小学里,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儿童作为我国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中的主要弱势人群,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寄宿学生的费用会大量增加;孩子太小,生活不能自理,但对大多数孩子来说,生活、物质的困难并不是主要的,关键是由于寄宿的孩子们情感需求的缺乏,长期的“寄宿”将给孩子们带来学习、生活、心灵上不可弥补的永久傷害。因此,加强寄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一、要细心观察了解寄宿小学生的内心思想

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很多,而且由于环境、性格、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每个学生对同一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对于这一切,老师一方面要给予他们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了解他们的内心思想,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情绪表现和行为举止窥测其内心深处的变化;另一方面要通过谈心活动,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使学生无所顾忌,愿意向教师倾诉真情。并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对症下药”,进行个别心理指导,让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使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二、在课堂教学中以激励为手段培养寄宿小学生的自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运用激励手段,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尽可能满足学生高层次的心理需要,给学生以更多的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机会。例如课堂提问中,当学生回答正确而精彩时,我们就带头鼓掌,给予鼓励和表扬;当学生回答的不准确甚至错误时,我们总是给予“高一格”的评价,或者给予一定的引导、启发,给学生提供能回答正确的机会。当学生遇到困难,犹豫、徘徊时,用“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鼓励学生树立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抓住闪光点,正面引导、鼓励,用语言、动作、手势或眼神向学生传递赞许的信息。例如经常用“你很棒”“非常精彩”“太好了”等语言,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正面强化,满足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让每个学生每天都得到一定的成功,在成功中体验欢乐,提高自信心和成功的勇气,从而获得更进一步的动力。

三、做好寄宿小学生课后的心理辅导

课后心理辅导是针对个别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一时无法在课堂中消除时,教师应及时地在课后予以化解。例如经常在作业本上或试卷上给学生写上鼓励的话语,及时与学生交流。如对于有创意的解答,在其作业本上注上一个“妙”字,以激发该学生在以后的解答中有更多的创新。对于有错误的,不要一味地打“×”,因为学生一般不愿看到“×”,我们应帮他找出出错的关键,并打上“?”或在旁边注上启示以利其心理的接受能力。对有自卑倾向的学生经常写上:“你最近已有进步,加油!相信你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对一些成绩差的学生更应该尊重他们,可以用:“别着急,你成绩不好是因为你过去没学好,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相信你能取得进步!”来鼓励,这对学生化解学习中的心理困扰很有帮助。

四、用心辅导寄宿小学生的问题行为

寄宿生的问题行为是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或困难,通常表现为爱打架、不守纪律、逃课、迟到等。虽然不能轻易确定为品德问题,但也需要及时辅导。

基于问题行为辅导的复杂性,我们首先要建立好辅导关系。接纳、理解的关系是辅导过程的动力和基础。良好关系本身就在起辅导作用。当当事人没有感受到辅导老师的真诚尊重和信任时,老师纵然有再多的技能技巧,也难有奏效。在充分接纳和关注的关系建立的前提下,我们认为在行为矫正的同时,还需要配合认知层面的调节。在情、理、意行的整合辅导中转化学生行为。

例如对于爱打架的学生,教师要帮助他认识到,每个同学都是集体的一员,自始至终生活在群体中,所以必须学会与人相处,大家和睦相处。待人友善,有容人之量,可以增进感情,化解矛盾,避免冲突。

五、以自身为榜样给寄宿小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

首先,小学生的人格正在形成时期,社会环境,特别是教师的人格对其有重要的影响。“身教胜于言教”是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重要的方式。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以教师的心理健康为基础,教师是学生认同与模仿的主要对象,教师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们以自身为榜样,在学生面前,尤其是在课堂上,表现出愉快乐观、积极进取、自信、自尊、自爱、自强、民主平等、宽容等良好的心理品质,用自己合理的需要、正确的动机、积极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健全的个性、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使学生在模仿中完善自己的人格。

其次,平时闲暇时间我们尽量多与学生接触,以平易之心与他们交流沟通,倾听他们的诉说,分享他们的喜悦,帮他们解决一些心理上的困惑,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一来,那怕是很调皮的孩子,在课堂上,他们也会给足你这个“朋友”的面子。

总之,在寄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做一个“传道授业”的师长,而且应当扮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卫士”这个角色,科学、及时地解决、疏导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去感染和打动每一位学生,让他们伴随着丰富而快乐的情感体验来参与学习的过程,用爱心为他们支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让他们的心灵在充满阳光的寄宿学校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邹莎莎.农村寄宿制小学寄宿儿童道德成长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2013

[2]张占灵.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对小学寄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28期

猜你喜欢

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
农村寄宿生有效管理对策分析
初中寄宿生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疏导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