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孩子的眼界读其内心
2014-08-07张华
张华
【摘要】孩子眼中的数学是可以玩的。从他呀呀学语开始,跟着你数1、2、3、4、5……他在数数么?不,他只是在逗你玩,因为你会发出如此好玩的声音,你在他的眼中,就是一个会动的大玩具。稍长大一点,数学也是在玩,幼儿园老师让他把一颗颗珠子串起来,在训练他的小肌肉的同时,也让他知道了哪个是多哪个是少。到了大学,学数学还是在玩,只不过那些玩的成本有些大,得动用设备与智慧来猜测、验证。
【关键词】平视;读懂;尊重;表达
课堂上,每个老师提问,都期待孩子们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但偏偏不随人意,孩子们经常答非所问,甚至南辕北辙。这个时候,有的老师大声呵斥,“一棍子打死”;有的老师则急于订正,强调正确答案。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们看似蹩脚的答案,往往别有洞天。只要老师平心静气,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听他把话说完,没准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平视孩子的眼睛”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理念,它反映了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师生平等的交往过程。数学课要体现这一人文关怀,提升教学效果,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思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位置。
一、站在孩子的视角看数学
为什么要站在孩子的视角看数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和孩子处在一种平等的地位,才会给孩子一种信任感。我们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我们站着俯视孩子交流,孩子就要仰着头来和你说话,这是非常累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你蹲下来,平视他,孩子就能看到你的眼神,从中他能体会你是否跟他处在平等的地位。你的举动,你的言语都会从你的眼神里流露出来,他能体会你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是亲昵的还是敷衍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是大人们才能体会,二三岁的小孩也能体会,我们所教的小学生同样能体会。
假如我们能蹲下来看孩子,那么,许多看来幼稚可笑的东西,便会觉得不幼稚,不可笑,甚至会觉得孩子很了不起。孩子眼中的世界肯定和成人眼中的世界不同,那可能是因为他太矮了,看不到成人那个高度所能纳入的视野。同样的,孩子眼中的数学和成人眼中的数学肯定是不同的,那是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心理特征、身心發展状况和学习规律。孩子眼中的数学是可以玩的。从他呀呀学语开始,跟着你数1、2、3、4、5……他在数数么?不,他只是在逗你玩,因为你会发出如此好玩的声音,你在他的眼中,就是一个会动的大玩具。稍长大一点,数学也是在玩,幼儿园老师让他把一颗颗珠子串起来,在训练他的小肌肉的同时,也让他知道了哪个是多哪个是少。到了大学,学数学还是在玩,只不过那些玩的成本有些大,得动用设备与智慧来猜测、验证。孩子眼中的数学就是数字与符号。从数手指头开始,他慢慢地学会了在一一对应中数数,学会了只要物体的个数一样就可以用同一个数来表示,他知道了什么叫概括。在这种一次次的比较、抽象与概括中,他学会了数学地思考,数学地交流,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世界孩子眼中的数学还是一幅幅画,一个个活动。
二、让孩子们用喜欢的方式去学数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强迫式的,特点为限制性、规定性和强制性,无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课堂成了教师发号施令、展示威严的场所,孩子成了课堂的附属品,单向教学活动的对象,一个地道的被管理者。试想在这样的课堂秩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尊重吗?学生的思维能活跃吗?学生的情绪能高涨吗?他们能自主学习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实验 用
电脑 读课
外书 听讲 聊天 去图书馆 看电视 作业练习 参观 考试 背诵
最喜欢的学习方式
小学生 19.4 23.9 14.6 9.5 3.6 8.3 4.9 6.7 3.8 3.0 2.3
初中生 31.5 21.1 11.3 6.7 7.6 5.8 5.2 3.6 2.4 2.8 1.8
高中生 24.2 20.1 12.1 8.9 10.7 5.8 6.2 5.4 4.3 1.0 1.4
总计 25.9 21.2 12.3 8.3 8.2 6.3 5.6 5.0 3.5 2.1 1.7
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小学生 11.0 19.6 10.8 14.0 2.2 8.3 0.8 13.8 2.0 11.5 5.0
初中生 18.5 12.2 7.0 21.3 2.5 4.7 1.4 17.7 0.8 9.4 4.7
高中生 18.5 8.9 4.4 25.7 4.0 3.3 1.1 21.1 0.6 6.1 6.4
总计 17.0 12.1 6.6 21.9 3.1 4.7 1.1 18.5 0.9 8.3 5.7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为实验、用电脑、读课外书;学生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依次是听讲、作业练习、实验和用电脑。
显然,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和他们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间有明显的差别。差别比较大的项目包括听讲、作业练习、考试等。学生中表示喜欢这些学习方式的人很少,然而认为这些方式最有效的人为数并不少。可以看出,学生认为“有效”的学习方式,一方面是目前学校教育最常用的方式,同时也是应付考试的主要学习途径。看来,考试不仅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方式,而且还影响着学生对学习方式的感受和评价。
三、读懂孩子们的表达
儿童的表达是伴随着感觉、感情的认识活动。在以儿童为主体的教育中,伴随体验、经验的表达活动,是发展儿童个性不可缺少的因素。在教育中如何读懂儿童世界的表达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需要我们予以尊重和理解。在孩子们的表达中,存在着用词不科学、逻辑不严密、缓慢拖沓等问题,这是很正常的,我们要深入地去理解这些表达所包含的实际意义。这种表达带着孩子们独特的特点,仅以成人的眼光去想,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难以理解。它需要我们以孩子的眼光去想,然后去推测,以便自己能理解他们的表达。上面现象一中孩子提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基于自己生活认识的基础上独特的内心体验,是我课前所不能预料到的回答。此时我如果能在课堂上加以关注,对学生及时进行引导,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而不是因为学生“出乎意料”的回答,就匆匆打住,那将是多么精彩的一个片断啊!
其次,要善于倾听。一要有足够的耐心,学生的表达水平不是很高,有时说话要绕圈子,教师切不可急躁,要允许学生把他们的话说完整。教学中,有些教师害怕学生回答错误,一旦学生出错,老师就会千方百计,东迁西引,“启发”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这样做会时不时地打断孩子们的表达,导致放弃他们自己原有的想法转而去揣测老师的意图,从而不能较真实地表达出他们的想法。虽然学生的回答对上了号,但事实上并不是我们需要的。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求真,而不是去揣摩别人的意思。当孩子说出一个与教师所问风马牛不相及的答案时,我们只需要问:为什么这么想?让孩子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二要能敏锐地捕捉到孩子们表达中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肯定。
四、尊重孩子们的研究
尊重学生是教育中永恒的真理。每个学生都有一种充分发挥自己作用的内在需要,都渴望自己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与尊重,如果教师能够不断地满足他们的这些需要,就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信心与动力,反过来又推动学生积极地争取这种机会,从而更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尊重成为是贯穿于建设良好的、宽松的教学氛围的最和谐的音符,成为体现教学民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在课堂上,必要时,请满足孩子小小的奢望,耐心听他把话说完。所以,欣赏孩子们的研究,对他们的研究成果予以尊重,这能树立起孩子们的科学研究的自信心,对培养孩子的探究兴趣,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大有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