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通过解题中的 “变”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014-08-07王征祥

师道·教研 2014年5期
关键词:拉面面条师傅

王征祥

〓〓一、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例如:有一种“二十四点”的游戏,其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任取四个1至13之间的自然数,将这四个数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现有四个有理数3,4,-6,10,运用上述规则写出三种不同方法的运算式使其结果等于24。

〓〓这完全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尽管目标都是24,但运算式是不确定的,答案丰富多彩。这是一道考察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典型的开放性题目。这样,在教学中不断让学生开展解题方法研究,在练习中学会探索,学会创新,可培养学生解题兴趣,养成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好习惯,达到获得新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目的。

〓〓二、通过一题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有一批零件,由甲单独做需要12小时,乙单独做需要10小时,丙单独做需要15小时。如果三个人合做,多少小时可以完成?

〓〓解答后,要求学生再提出几个问题并解答。学生可能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1. 甲单独做,每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乙呢?丙呢?

〓〓2. 甲、乙合做多少小时可以做完?乙、丙合做呢?

〓〓3. 甲单独先做3小时,剩下的由乙、丙做,还要几小时做完?

〓〓4. 甲、乙先合做2小时,再由同丙单独做8小时,能不能做完?

5. 甲、乙、丙合做4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通过这种训练不仅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了问题的结构和解法,还可预防思维定势,同时也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通过多题一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归纳性

〓〓1. 某种细胞每30分钟便由一个分裂成2个。经过5小时,这种细胞由一个能分裂成多少个?(答案:210个)

〓〓2. 你看过拉面师傅拉面条吗?拉面师傅先用一根很粗的面条,把两头捏起来拉长,然后再捏起来拉长,不断地捏拉,这样就将一根粗面条拉成了许多细面条了。如果要拉出1000根细面条,拉面师傅要拉多少次?(答案:10次)

〓〓这两道题目,第一个问题是以生物细胞的分裂为背景,第二个问题是以生活中的拉面师傅拉面条为背景,两道题目呈现的形式不一样,倘若仔细推敲,剥去华丽的外壳,问题的本质是一样的。甚至可以借用某一题目来描绘和理解另一题目,即所谓多题一解。譬如:假设学生已经掌握了题目1细胞分裂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那么在解决题目2时就可以与题目1作类比,将没有捏合前的拉面看作题目1中的分裂的细胞,把拉面两头捏起来再拉长相当于细胞的第二次分裂,后面的操作依此类推,这样,题目2的本质就暴露出来了,与题目1实质是一样的。这不仅加深学生对数学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拓宽了学生的认知空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归纳性。

〓〓四、在诱导变通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例如:王师傅做一批零件,8天做了这批零件的2/5,这样,剩下的工作还要几天可以完成?

学生一般都能根据题意作出(1-2/5)÷(2/5÷8)的习惯解答。此时,教师可作如下诱导:

〓〓1. 完成这批零件需要多少天8÷2/5-8或8÷2/5×(1-2/5)?

〓〓2. 已做零件数是剩下零件数2/5÷(1-2/5)的几分之几?

〓〓3. 剩下零件数是已做零件数(1-2/5)÷2/5的几倍?

〓〓4. 能从题中数量间找出相等方程解法(略)关系吗?

〓〓5. 从题中几种量中判断出比例解法(略)比例关系吗?

〓〓通过这些诱导,能使学生自觉地从一个思维过程转换到另一个思维过程,逐步形成在题中数量间自由往返调节的变通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是极为有益的。

责任编辑〓潘孟良

猜你喜欢

拉面面条师傅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晒面条
加盐的面条和不加盐的菜
神奇的拉面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擀面条
煮面条
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