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人,为生命培根

2014-08-07左昌伦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4年7期
关键词:竹园荆门市培根

左昌伦

种树须先培根,根深才会叶茂。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论教育,多次将教育比作种树,强调培根的重要性。他说:“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学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之者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耳矣。”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导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是一项系统的培根工程。早在2005年,荆门市竹园小学选择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导读课程的角度,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便明确地提出了两大目标:一是练好童子功,让学生从小打好语文的“底子”;二是培养人文素养,让学生从小打下精神的“底子”。这样的目标选择,彰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质,体现了一种回归教育本原的生命关怀。

荆门市竹园小学开发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小学生读本》是一套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该读本遵循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设计科学、体例新颖、选文精当、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独创性。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系统性。该读本以专题组成单元,以类别连成序列,以年级形成梯次,以人文贯穿始终。比如,三年级分册设有“唐宋诗选”“古代格言”“蒙学经典”等10个单元,六年级分册设有“宋词选读”“元曲选读”“诸子散文”“古代寓言”等11个单元。这样编写的校本教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同时兼顾了文化性和文学性、知识性和情趣性。典型性。该读本涵盖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内容比较全面。选文注重典型性,选编了大量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具有经典意义的名家名作。辅助性。该读本每个单元由3-7篇课文组成,每个单元前面都有简明的导读文字,每篇课文都设计了比较完备的助读系统。互补性。该读本在选材上尽量避免与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内容重复,使其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导读课程体现了人文性、实践性、积淀性、愉悦性、简约性的特点,遵循了以生为本、循序渐进、因势利导、知行并进的原则。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荆门市竹园小学探索总结了一些基本的教学策略:以读为主。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导读课程实施的基本路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导读课,应充分体现一个“读”字,将读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以导为辅。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导读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是苏格拉底所说的“助产士”,其主要职责是适时、适当、适度地启导、引导、辅导和指导。教师的导,不能代替学生的读、思、悟。

相观而善。“相观而善”是《礼记·学记》总结的教学方法之一,要求学生之间相互观摩、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借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导读课堂上,不仅要求学生自读、自思、自悟、自得,还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观摩、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寓教于乐。对于儿童来说,阅读是一种心灵的游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导读课,不能满堂灌、死记硬背,让学生厌烦。课堂上,应既 “活”又“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力求生动活泼。即便是读和背,也应该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读、有滋有味地背。

删繁就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导读课,反对过度阐释和分析,应做到教学目标简明、教学方法简朴、教学过程简洁,追求简约的教学风格。当堂完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导读课程的实施,应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避免给学生增加过重的课业负担。有时候可以做少量的练习(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应当堂完成;很多时候需要背诵,一般也应当堂完成。适时温习。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导读课堂上,有不少蒙学经典、古典诗词、古代格言警句要求学生熟读、背诵。如果不进行温习,学生往往记得快也忘得快。因此,教师应根据遗忘规律,引导学生及时温习。这些教学策略,汲取了我国古代教育的精华,吸收了当今教育改革的成果,遵循了汉语学习的规律,不仅是科学的,也是有效的。

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育学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根据这一定义,我们也可以说:学校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地方。荆门市竹园小学便是这样一所学校,该校十年磨一剑,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导读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发展,促进了学生的精神发育,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猜你喜欢

竹园荆门市培根
雨花街道翠竹园社区为侨服务呈现新局面
荆门市诗词学会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荆门市恒悦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景观规划设计
蜕变
开封后的培根该如何保存?
如何打造汉水流域养生中心城市——以荆门市为例
贵州大竹园铝土矿地质特征及综采工艺探析
杮竹园矿区东河治理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