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心通胶囊干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4-08-07沈贯群

当代医学 2014年35期
关键词:脑心通抗栓血瘀

沈贯群

脑心通胶囊干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沈贯群

目的 研究脑心通胶囊干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栓的疗效。方法 选取5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27),对照组采用规范抗栓治疗,观察组在规范抗栓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脑心通胶囊进行辅助治疗,观察期为10 d,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10 d后,观察组的气虚证积分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的气虚证积分明显升高(P<0.05),2组患者血瘀证积分、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等影响血栓的因素均有所降低(P<0.05),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用脑心通胶囊干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可以调节患者气血平衡,同时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机体血循环,从而进一步防止血栓的形成,且不会使患者的血小板减少,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脑心通胶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抗栓治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1]。在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使用必要药物继续进行抗栓治疗也同样重要。为研究脑心通胶囊干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抗栓疗效,本研究选用54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苏省徐州市邳州人民医院自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4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27)。对照组采用规范抗栓治疗,男19例,女8例,年龄54~83岁,观察组采用规范抗栓治疗+服用脑心通胶囊的治疗方法,男18例,女9例,年龄55~84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理特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规范的抗栓疗法[2]:患者在术前12 h内服用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术中应用普通肝素100 U/kg,手术时间每延长1 h补充注射2000 U,并根据手术中流血情况适时应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拮抗剂。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7 d,2次/d,0.4 mL/次,口服阿司匹林300 mg/d,服用1个月后改为100 mg/d,并长期坚持,期间服用1年氯吡格雷75 mg/d。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对照组规范治疗方法的同时加服脑心通胶囊,4粒/次,3次/d。

1.3 观察指标 (1)对2组患者进行清晨空腹采血,检验血小板数、最大血小板聚集率、血浆遗传性假血友病因子、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纤维蛋白原等数据,观察对比情况和变化情况;(2)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0 d的气虚证[3]和血瘀证[4]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样采集检查数据对比 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以上数据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样采集检查数据对比

2.2 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气虚证和血瘀证积分对比 在经过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的气虚证积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气虚证积分却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血瘀证积分虽都有明显降低,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已经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在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方面有较高的效果。然而,有研究指出,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仍有接近30%的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从而造成术后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研究指出,造成PCI后再狭窄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血栓,而之所以会出现血栓是因为:PCI术后患者血液内一氧化碳含量降低、内皮素含量升高,从而造成动脉内膜增值等,导致血栓出现。

组别 例数 时间 气虚证积分 血瘀证积分观察组 27 治疗前 28.22±2.93 26.95±1.83治疗10 d后 26.51±2.13 22.21±1.05对照组 27 治疗前 27.95±3.21 26.55±0.09治疗10 d后 29.21±3.18 24.26±1.80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支架内血栓形成可引起严重心脏事件,死亡率达15%~45%,心肌梗死率达60%~70%[5]。脑心通胶囊中的中药材能有效帮助血液流通,祛瘀通络,同时能够温经通脉。结合临床其他药物配合使用能够起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效[6-7]。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10 d后血瘀证积分和气虚证积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表明脑心通胶囊有活气化瘀之效,对气血改善有很好作用。此外,本研究中血液采集后化验数据的明显下降(P<0.05),也显示脑心通胶囊可明显抑制血小板活化,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阻断纤维蛋白形成,从而达到很好的抗凝作用[8]。

因此,将脑心通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抗栓治疗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广泛推荐应用。

[1] 蒋芳勇,韦金儒.脑心通对冠心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标志物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6):967-968.

[2] 黎丽娴,陈立,赵焕佳,等.脑心通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梗死面积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12):1615-1618.

[3] 郑约保,张娅,李灿东,等.脑心通胶囊干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抗栓治疗27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12,2(4):299-303.

[4] 赵涛,赵步长,伍海勤,等.脑心通胶囊在心脑血管病中的作用研究[J].中医杂志,2012,53(24):2150-2152.

[5] 刘建平,何国祥,景涛,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疗效[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8,14(5):330-333.

[6] 张娅,陈慧,李灿东,等.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87-89.

[7] 宋杰.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23):146-146.

[8] 杜文杰.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2,18(05):135-136.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5.098

江苏 221300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人民医院心内科(沈贯群)

猜你喜欢

脑心通抗栓血瘀
话说血瘀证
血瘀体质知多少
脑心通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脑心通治疗脑梗死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冠心病患者四联抗栓治疗出血风险的观察及护理
脑心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内Ca2+的影响
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药物抗栓治疗进展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应机制的研究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