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效果分析

2014-08-07毛建军

当代医学 2014年35期
关键词:导尿管前列腺癌前列腺

毛建军 冯 燕

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效果分析

毛建军 冯 燕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根治前列腺切除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前列腺癌患者,并将其均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下实施前列腺切除术,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治疗形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出血量为(365.3±116.7)mL、住院时间(18.2±3.2)d,手术时间(200.5±77.4)min,导尿管放置时间(12.4±3.6)d,均小于对照组出血量(745.4±231.5)mL、住院时间(26.7±2.6)d,手术时间(257.1±58.1)min,导尿管放置时间(20.3±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前列腺癌的患者来说,在腹腔镜下实施前列腺切除术,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腹腔镜;前列腺切除术;临床疗效

目前,前列腺癌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已经上升至第3位。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对于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关注,前列腺癌的诊断率不断上升[1]。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腹腔镜根治前列腺切除术逐渐开始在临床中应用,其具有出血少、损伤小、切视野清晰等特点,已经成为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标准手术形式。本研究选取8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腹腔镜下根治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前列腺癌患者,并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56~85岁,平均(72.0±4.5)岁,患病时间5~12年,平均(4.3±1.5)年;对照组患者的年龄53~81岁,平均(69.1±3.7)岁,患病时间7~19年,平均(5.1±1.7)年。2组年龄、患病时间等一般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术始进入耻骨后间隙,遂清除前列腺尖部脂肪组织,开盆筋膜,缝扎并切断阴茎背深静脉;而后游离前列腺尖部及近端尿道,同时离断尿道前后壁,切断前列腺侧筋膜,结扎止血;最后耻骨后留置负压引流。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下实施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经过全身麻醉后,取头低脚高的仰卧位,护理人员需在患者臀部垫上软枕,使患者的双腿分开约为30°,随后将监视器放在两腿之间[2]。在患者耻骨连联合上方大约1 cm处切一条长约2 cm的切口,按照解剖的层次依次切开各层组织,在腹膜外间隙放置气囊,冲入800 mL的空气,随后对腹膜外间隙进行扩张,持续时间为5 min。在患者腹直肌外侧、脐下两横指以及髂骨上棘内侧的两横指处分别放置10 mm Trocar、两个12/10 mmTrocar以及两个5 mm Trocar[3]。待上述工作完成后,即可缝合耻骨上方的切口。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后的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导尿管放置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正态计量数据均使“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导尿管放置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有明显的增长趋势,经腹腔镜实施前列腺切除术是近年来的微创技术,此种手术形式更加安全,能够显著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4]。在患者接受手术前,相关护理人员应当做好护理措施,由于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识不到位,在接受手术前往往会出现恐惧以及紧张的心理,针对此种情况,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及其家属展开健康教育,使患者充分的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升治愈的信心[5]。在患者接受手术后,对于麻醉未清醒的患者来说,应当采取平卧位,头转向一侧,以免引起误吸。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测量患者的血压,待患者血压平稳后,可鼓励患者抬高床头或者取低半坐卧位,便于引流[6]。相关护理人员应当严密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测量患者的血压、脉搏以及血氧饱和度等,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以免患者出现高碳酸血症[7]。

手术的并发症主要为直肠损伤以及尿漏。直肠损伤一般表现为挫伤,发生的概率不高,大部分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据有关文献报道40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直肠挫伤,需要进行结肠造口手术;另外4例患者由于膀胱尿道吻合口漏开需要开放手术治疗。患者在进行手术后的1个月后病情恢复态势良好,6例患者出现勃起,4例患者能够正常进行性生活;另外,一文献报道到20例患者中出现1例直肠挫伤,无需进行外壳处理,1例患者出现膀胱尿道吻合口漏。手术后1个月5例患者出现勃起,6例患者可以正常进行性生活[8]。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出血量、导尿管放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治愈出院,且患者未出现并发症,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对照组经过治疗后,有1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经过后续治疗与护理,也治愈出院,与吴吉涛等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对于患有前列腺癌的患者来说,在腹腔镜下实施前列腺切除术,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1] Park S,Jaffer O,Lotan Y,et al.Contemporary laparoscopic and open radical retropubic prostatectomy:pathologic outcomes and Kattan postoperative nomograms are equivalent[J].Urology,2007,69(1):118-122.

[2] 汪朔,谢立平,方丹波,等.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10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32(6):63-66.

[3] 狄金明,高新,蔡育彬,等.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中耻骨后背血管复合体的处理[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11(4):23-25.

[4] 高新,邱剑光,周祥福,等.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5年随访结果——中国单中心170例报道[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44(1):83-85.

[5] 李学成.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2,18(4):75-76.

[6] 王作勇,曹余光.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术式选择[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106-108.

[7] 吴吉涛,张晓飞,高振利,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比较研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72(7):92-94.

[8] 费夏玮,李笑弓,郭宏骞.腹腔镜和机器人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2013,7(2):92-100.

10.3969/j.issn.1009-4393.2014.35.069

江西 330003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毛建军 冯燕)

猜你喜欢

导尿管前列腺癌前列腺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前列腺良恶性肿瘤应用DCE-MRI鉴别诊断的作用分析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与前列腺肥大共处
拔管提醒单对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研究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