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语境中的台湾女戏剧家李曼瑰

2014-08-07苏琼

艺苑 2014年3期

【摘要】 女戏剧家李曼瑰的戏剧创作、戏剧活动及其对戏剧教育的热衷,与其是基督徒、戏剧教授、党务工作者此三重身份密切相关。她从大陆赴台后,成为台湾第一位重要的女剧作家、台湾戏剧运动的领航人。本文具体阐述了李曼瑰在1949至1975年间的戏剧活动与创作。

【关键词】 李曼瑰;女戏剧家;台湾戏剧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任意翻开一本有关台湾话剧史的著作,我们定能读到这个名字——李曼瑰。她去世两天后,被台湾的教育界、文化界、戏剧界追封为“中国戏剧导师”,足见“一生尽瘁于戏剧”(1)的她在台湾话剧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李曼瑰(1907-1975),幼名李满桂,笔名雨初,广东省台山人。20世纪20年代初,她开始接触西洋名剧与“五四”以后的剧坛新著,尝试编戏、导戏、演戏。“她写戏剧——包括中文的和英文的(2)。她翻译戏剧——包括古典的和现代的。她演出戏剧——包括商业的和学院的。她教戏剧——包括正规的和短期训练班的。她推展戏剧——包括理论的和行动的。”[1] 亲传弟子张晓风这样概括。在她眼里,李曼瑰是一个为戏剧矢志不渝的“傻瓜”:

“在认识她以前,我从来不相信自己会投入舞台剧的工作——我不相信我会那么傻。可是,毕竟我也傻了,一个人只有在被另一个傻瓜的精神震撼之后,才有可能成为新起的傻瓜。”[2]147

李曼瑰的父亲为其家乡第一个基督徒,她本人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曾就读于教会中学,且终身未婚。她最初的剧本就体现出非比寻常的道德高度与崇高精神。1940年留美归国的李曼瑰,成为一名大学教授兼党务工作者。1948年她当选为第一届立法委员,并担任此项职务直至去世。她的戏剧创作、戏剧活动及对戏剧教育的热衷,与基督徒、戏剧教授、党务工作者此三重身份密切相关。

1949年6月,李曼瑰随国民党政府迁台,她的戏剧人生开启了一个崭新而重要的阶段。此前,她只是参与中国现代戏剧文学创作的一分子;此后,她成为台湾第一位重要的女剧作家、台湾戏剧运动的领航人。本文旨在跨语境中,论述女戏剧家李曼瑰在台湾的戏剧创作与戏剧活动,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李曼瑰以创作“反共抗俄”为指导思想的剧本为主。《汉宫春秋》(1956年)为此期代表作,另有《皇天后土》(即《时代悲剧》,1950年)、《光武中兴两部曲》(《王莽篡汉》、《光武中兴》两剧合称,1952年)、《维新桥》(1956年)、《大汉复兴曲》(五幕剧,1957年),还有一部纪念医师伍智梅从事女权运动的剧本《尽瘁留芳》(四幕剧,1957年)。她创作于重庆的多幕剧《女画家》、《时代插曲》,受政治环境影响,40年代未能演出。1955年,她接任政工干校影剧戏系系主任,这两个剧本也首次登台,为了适应台湾“反共抗俄”的新需要,两个剧本被剧作者修改得面目全非。(3)

历史剧《汉宫春秋》是李曼瑰推动的“新世界剧运”的开锣戏。此剧改编自《光武中兴两部曲》,取材于王莽篡汉的史实,绝大部分剧情出自《汉书》、《资治通鉴》、《王莽传》和《汉纪》的记载,写王莽篡汉、王莽暴政及其灭亡,其借古喻今之意,不言自明。

虽然是一出着眼于“新政苛于猛虎”的政治讽喻剧,剧本的情节重心却着落于王莽的家庭悲剧,通过王莽制造的一系列家庭悲剧——他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其中三个儿子被逼自杀,女婿孝平皇帝被毒死,女儿王英为全忠孝跳火自焚——反映出王莽为了权势不择手段的阴险、冷酷与残忍。最终,王莽被刺死于未央殿之上,剧作的主旨由此揭示——暴政必亡。

《汉宫春秋》1956年2月上演于台北新世界戏院。演出空前成功,有评价称之为“台湾话剧史上空前绝后的盛况。”[3]66作为一出“战斗戏剧”,该剧的性质属于蒋介石提倡的“反共战斗文艺”。剧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宣传”得不着痕迹。高超的编剧手法、合理的史料剪裁,令观众欣赏到一部严肃而不乏味的历史剧。

《汉宫春秋》不仅缔造了台湾剧场史上连演45天49场满座的纪录,而且首次出现了话剧戏票黑市买卖的现象,原本票价最高为新台币8元,黑市卖至50元,足见此剧所造成的轰动效应与一票难求的盛况。

20世纪60年代初中期,李曼瑰倡导小剧场运动,完成代表作《楚汉风云》。

50年代后期,轰轰烈烈过的“反共抗俄剧”走向没落,台湾剧团大多呈解体状态,勉强支撑的也是靠品味低级的演出吸引观众,台湾话剧已经奄奄一息。在这种情形下,李曼瑰再度赴美,先是在耶鲁大学戏剧研究所研究半年,继而赴欧亚十二国考察戏剧。1960年她回到台湾,开始了复兴台湾话剧运动的一系列努力。

1960年10月,李曼瑰组织起“三一戏剧艺术研究社”(即“三一剧艺社”),仿效欧美小剧场的做法,举办话剧欣赏会;12月,成立“小剧场运动推行委员会”;第二年10月,台湾教育部成立“台北话剧欣赏演出委员会”,李曼瑰任主任,这个委员会是六七十年代台湾戏剧运动的主要机构,其影响深远。1962年,她进中国文化学院,创立戏剧电影研究所和戏剧系,并出任所长、系主任。通过这些组织,李曼瑰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具备艺术性、教育性的高水准剧本上演,培养起固定的话剧观众,台湾话剧舞台自此恢复了经常性的演出。

有序幕和尾声的四幕十二场话剧《楚汉风云》,就在剧坛热闹的氛围中登台亮相。此剧从酝酿至最终完稿于1961年,历经十数载。淘净反共抗俄剧的政治色彩之后,它的艺术追求,显示出剧作者已从党务工作者回归到戏剧家本身,无论主题思想、情节编排、结构艺术,还是人物关系,都打上了“曼瑰牌”字样,从中能见出剧作者独特的性别视角与宗教观念,是公认的佳作。

李曼瑰的朋友苏雪林,在1963年10月18日(星期五)的日记中记载,当日,她和谢冰莹到台北的曼瑰家,吃完晚餐后,大家一起去南海路艺术馆看曼瑰史剧《楚汉风云》,“表演颇佳,但寓意太高深,余无法评论”。(4)根据报纸上刊登的公演广告,演出于晚七点半开始。李曼瑰去世后,苏雪林通看她写的所有剧本,这次,在1975年11月3日(星期一)的日记里,她评价说:“楚汉风云构局不错,但对白有时欠佳”。[4]372

李曼瑰认为“诗如点,小说如线,戏剧如球”,《楚汉风云》剧中人物众多,冲突错综复杂,“以悲剧英雄论项羽,以政治家论刘邦,以理想家论张良,写来激越苍凉”[1]。它由张良得天书开场、还天书闭幕,张良和虞姬的友情、虞姬和项羽的爱情贯穿全剧,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波澜壮阔的场面穿插其间。在李曼瑰设计的情节里,楚汉相争之际最重要的三位历史人物项羽、刘邦、张良,都爱上了虞姬。

当初,虞姬与张良相约访寻英雄,各献才貌,合力辅助他击破暴秦,建立大同世界。身为女子,虞姬“没有办法独创功业,所以要择主而事”,怀抱这种目的,她出现在项羽面前,希望通过项羽实现理想,建立一个“楚霸王的金刚王国”。不料,张良却因虞姬爱上项羽,心生嫉妒,离开了项羽。张良、项羽都表示只要和虞姬在一起,连刘邦也向虞姬承诺“只要你肯跟我,你求什么,我都可以答应你”。刘邦追求虞姬,吕雉对虞姬因妒生恨,妄图以凶残的手段杀死她。吕雉之助刘邦打垮项羽,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便是想“羞死”虞姬。

楚汉相争,既是项羽和刘邦之争,也是吕雉和虞姬之争。如此阐释楚汉相争这段充满阳刚、雄霸之气的历史,未免有变政治史、战争史为男女情爱史的嫌疑,然而,正是这种被“篡改”的历史情节,表达了剧作者对女性建功立业的期望。《楚汉风云》把传统美人虞姬塑造成“一个忠贞英烈的女子”,她不仅长得“美貌端庄,超凡绝俗”,“具备最多的女性美,女性的温柔,女性的智慧”,而且有胸襟、有抱负、有爱心,有改造世界的梦想。

现实世界里,虞姬、项羽建立金刚宫殿的理想破灭了;舞台上,项羽和虞姬却“互相携手,飘飘欲仙的奔向云中一座金刚宫殿”。而将天书归还黄石公的张良,仿佛大梦初醒,“孤零零独立大地之上”,“天边一轮落日,林中传来牧童的笛声,与归鸟齐鸣”。梦想破灭之后,不尽的孤独凄惶、意境无限的悲凉。

从以“反共抗俄”为主观意图的出发点,到回归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刻画人性、人情,《楚汉风云》见证了李曼瑰剧本创作的转变、转向,也预示台湾剧坛的整体“破冰”行动即将来临。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1967年至1975年),李曼瑰坚持不懈地扩大台湾剧运的范围与成果。她推动台湾儿童戏剧、宗教戏剧的发展,举办青年剧展、世界剧展;创作历史剧《汉武帝》(1968年)和《瑶池仙梦》(1973年)、现代题材剧《淡水河畔》(1967年)和《阿里山的太阳》(1970年)。

“话剧欣赏会”营造的剧坛热闹景象渐趋冷却之时,1967年李曼瑰发起成立的“中国戏剧艺术中心”,从事戏剧组训、联络、出版等活动,成为新一轮台湾戏剧运动的基地,其影响一直持续到80年代中期。而协助大专院校开展校园戏剧活动,由学生团体演出的“世界剧展”与“青年剧展”,是李曼瑰倡导、推动的众多剧运之中成效最明显的。名剧展演,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调动起年轻人对戏剧的激情,促使更多青年投身于台湾当代剧运的潮流之中,新时代的编导演人才于此间酝酿。

李曼瑰还是台湾宗教戏剧和儿童戏剧的巨大推手。1968年,李曼瑰姐弟四人捐款新台币五万元,成立李圣质先生夫人宗教剧征选委员会,设立“李圣质先生夫人天主教剧本创作奖金”,委托“中国戏剧艺术中心”主办宗教剧征选活动。李曼瑰亲手培育的戏剧接班人张晓风,凭《画》一剧获征文首奖,同年圣诞节,此剧由话剧欣赏会辅助演出,极为成功。受其影响,张晓风等人组织起“基督教艺术团契”,每年圣诞节演出宗教剧。继李曼瑰之后,张晓风成为台湾最重要的女剧作家之一。

1969年,李曼瑰邀请儿童教育家与戏剧教育家,成立儿童戏剧推行委员会与儿童教育剧团,举办儿童戏剧训练班。1972年,她组织台湾教育部相关部门讨论儿童戏剧推动问题,成立儿童剧本征选委员会;在向全台湾国中小教师征求儿童剧本的同时,通过“中国戏剧艺术中心”举办函授班,予以训练。1973年,她编辑出版《中国儿童戏剧集》四册。李曼瑰所有关于儿童戏剧的努力,指向一个目的,即“催促政府当局与教育界同人,早日把戏剧活动定为学校教学方法”。[5]125

推动妇女剧运是李曼瑰规划的1975年剧运发展重点。她拟定出具体的妇女剧运推展计划:1.开办妇女编剧班(已于当年2月付诸实施);2.举办妇女的戏剧创作奖征选活动;3.在每年的妇女节、母亲节或教师节,公演与妇女生活和问题相关的戏剧。[5]163遗憾的是,妇女剧运计划刚起步,李曼瑰就病倒了。

迁居台湾后,李曼瑰创作了大量的历史剧,四幕历史剧《瑶池仙梦》(5)是最后一个剧本,围绕汉武帝和宠妃李夫人生前死后的情爱展开情节。没有皇位承继争斗,没有皇后妃子争宠,却在现实的歌舞与虚幻的仙境之间、尘世皇帝与仙界王母之间来去自如,借俗世最具代表性的帝王之家,探讨最具普遍意义的人生之真谛、协助男子安邦定国的女性之影响力、父母对子女进行家庭教育之重要……剧作表达出把大千世界打造成人间天庭、父母兄弟相亲相爱的美好愿望。也许因为她感到大限将至,剧本描绘了生者对死亡的感受:

汉武帝 你到如今还可以活在世上,行着、动着、走着、谈着、说着、笑着;能吃、能喝、能睡、能醒、又歌、又唱,享受五味,鉴赏五色,聆听五音,而她,却蛰伏在那冰冷黑暗的泥土里,她那花容月貌,那慧心灵性……都……都……

这段台词多少反映出《瑶池仙梦》文字之优美典雅、诗趣洋溢。皇后与宠妃,在别的历史剧作者笔下,难免要争宠斗气,在《瑶池仙梦》中却是罕见的非对抗关系。剧本中的卫皇后与李夫人能够互相了解、互相体谅,两人还在教育儿子方面达成共识,体现出女性之善。透视女人的真像、表露女人的善与恶、了解并展示女性的美德,正是李曼瑰一以贯之的创作理念。

从第一个剧本《新人道》(1927年)问世,到《瑶池仙梦》演出后辞世,近半个世纪里,李曼瑰创作中英文剧本30多个。迁居台湾之前,她的现实题材剧《女画家》(即《天问》)、《时代插曲》最富时代气息,描摹知识分子笔调生动而细腻,是较为成功的作品。迁居台湾之后,她以台湾生活为背景的剧作极少,凭历史剧“汉宫春秋”系列、“汉武帝”两部取得较大影响。她的剧本以《楚汉风云》最具代表性,台湾女剧作家丛静文认为此剧“在戏剧史上是不朽杰作”[6]209,也有学者认为《瑶池仙梦》是李曼瑰最好的剧本。

何以一个深受西洋戏剧浸染、不愿埋首故纸堆的剧作家,到台湾后反而以创作历史剧为主了呢?本文认为其中隐藏着女剧作家沉痛的故国之思、难以排解的怀乡之情。她的双足禁锢于海岛之上,灵魂神游于大陆,她从古代典籍中寻找剧情,从传统文化中摄取养分,最后的绝响《瑶池仙梦》可以看到汉赋、《长生殿》、《红楼梦》等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刻影响。至此时,她的剧作方如苏雪林所言,洗尽“洋味”,变得“纯乎中国风味”。[5]162

注释:

(1)台湾戏剧家姚一苇语。

(2)1934年秋天,李曼瑰赴美留学,入密歇根大学研究院英文学系戏剧组,在Keneth Rowe与Cowden两位教授指导下学习编剧。从1934年到1940年,她在美国连续创作了多部英文戏,计有多幕剧Water Ghost(《溺鬼》,1934年)、The Tragedy of a Woman(《妇女悲剧》,1935年)、The Grand Garden(《大观园》,1936年,此剧获美国本年度的霍柏伍德奖戏剧项奖金)、Half a Century(《半世纪》,1937年)、God Unkind(《万物刍狗》,1937年)、独幕剧Devils Unleashed(《沦陷之家》,1938年)、三幕悲剧Homeland(《兄弟故乡情》,1939年)和多幕剧Yang-shih-ying(《杨世英》,1940年)。

(3)《时代插曲》一剧,本文作者曾在《白日梦与智慧:中国现代女性喜剧》(《戏剧艺术》2002年第1期)中论及,请参看。

(4)参见《苏雪林作品集·日记卷》(第四册),台湾国立成功大学教务处出版组,1999年第122页,苏雪林在日记里将《楚汉风云》误记为“楚汉春秋”。

(5)此剧为《汉武帝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汉武帝》完成于1968年,第三部《望子成龙》未及完成。1974年《瑶池仙梦》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中华民国编剧学会首届最佳剧本奖。

参考文献:

[1]林克欢.台湾剧作选·编后记[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

[2]张晓风.她曾教过我——为纪念中国戏剧导师李曼瑰教授而作[M]//新世纪散文家:张晓风精选集.台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

[3]黄仁.台北市话剧史九十年大事纪[M].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2002.

[4]苏雪林作品集·日记卷·第七册[M].台南:国立成功大学教务处出版组,1999.

[5]李皇良.李曼瑰[M].台北:国立台北艺术大学,2003.

[6]潘亚暾.台港文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一般项目《跨语境中的女性戏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1YJA760061);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跨语境中的女性戏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A100065)。

作者简介:苏琼,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