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类节目表演化现象中的角色设置和社群构成
2014-08-07王婧琦
【摘要】 近年来,在国内外电视市场不断娱乐化的过程中,一些非虚构类节目,如新闻、谈话节目、真人秀等都出现了表演化的形象,它们越来越强调仪式性。在国内外一些综艺类真人秀中,出现了尤为明显的角色设置,在相对固定的主持、表演班底和高频率出场的嘉宾中设置了个性、地位迥异的角色。这些角色设置如何形成,它们有什么样的模式、特点,其构成的社群关系如何,在不同文化下有何差别,有什么样的效果和值得借鉴思考之处,诸如此类的问题,是本文要探究的内容。
【关键词】 真人秀;表演化;角色设置;社群构成
[中图分类号]J96 [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背景与概念界定
2000年以来,真人秀,或称“真实电视”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收视狂潮,成为非虚构类节目影响最大、形态最丰富的门类。有很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这类节目中的表演化倾向。中国传媒大学的青年学者王青亦在他研究真实电视的著作《真实电视——电视仪式与审美幻想》(2012年出版)中提出:“真实电视的混合形态主要来源于另外三种既有的节目样式:电视纪录片、电视娱乐节目以及电视剧。”(1)
因此,在分析国内外真人秀节目时,借鉴电视剧等虚构节目的理论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主要以台湾典型的、观众好评度和忠实度较高的非虚构类节目为例,借鉴虚构类节目的研究理论,对其长期形成的角色设置和社群关系模式作描述和分析,概括非虚构类节目在这两方面的特点,阐述不同文化背景对于角色设置和社群关系形成的影响,并探究非虚构类节目表演化现象的具体内涵。在此基础上为一些非虚构类节目转型和内容形式创新提供建议。
本文主要涉及的两个重要概念是“角色设置”和“社群构成”。“角色设置”是指在非虚构类电视节目中,对参与幕前表现的人进行特定的身份地位、个性特点的设计、安排和表现。“社群构成”,是指在电视节目内容生产中,集中关注个人关系,并且不断致力于建构某个特定社群的制作手段和表现方式。社群的主要特征是有稳定的群体结构和较一致的群体意识;成员有一致的行为规范、持续的互动关系;成员间分工协作,具有一致行动的能力。本文中的“社群构成”概念借鉴了美国学者劳拉·斯·蒙福德在其关于美国肥皂剧的研究专著《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中的论述。
必须注意,“角色设置”和“社群构成”不是分开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有紧密的联系。真人秀节目中的社群关系是通过节目中的角色设置和扮演构成的,角色也是在社群关系的发展变化中出现定位和特点的变化的。关于这点,本文将在接下来的分析中详述。
二、以台湾谈话类真人秀节目《康熙来了》为例的模式分析
(一)《康熙来了》的角色设置及其结构
《康熙来了》是台湾谈话类真人秀节目中的佼佼者,它由著名主持人蔡康永、徐熙娣担任主持,其节目形式是每期围绕一个特定话题,邀请多位娱乐明星进行访谈。《康熙来了》带有明显的戏剧化、表演化色彩,它也从不讳言做“效果”。节目之所以能在以“收视为王”、节目更新变幻速度极快的台湾播放10年而保持关注度,除了一些研究者提出的内容策划、话题策划等原因,我们也应该注意其中的角色设置和社群构成模式及其传播效果。
《康熙来了》节目的话题涵盖广泛,包括娱乐业百态、婚恋家庭、私人生活、美食、旅行、音乐、时尚等等,话题本身的广度是角色设置和社群构成的前提和背景。从生活化、私人化的内容和戏剧化、表演化的形式结合来看,在某种程度上作为带状节目的《康熙来了》和连续长时间播出的肥皂剧高度相似。因此在对《康熙来了》的研究中借鉴对于电视剧的文本分析方法,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其角色设置和社群构成的模式特点。
《康熙来了》节目中的角色设置,包括主持人和嘉宾的角色设置和结构。角色设置是在单集角色和长期角色的设计当中实现的,角色展现出鲜明的核心特点和完整性。节目有三位主持人,蔡康永和徐熙娣担任访谈主持人,陈汉典担任助理主持人。
《康熙来了》对蔡康永的角色定位是博学多才、知性、睿智、温和、充满关怀、善于调控整体氛围和引导谈话走向的“读书人”,对蔡康永的这种定位来源于他的个人经历和性格特点。蔡康永出身台湾名门,他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硕士学位,从1990年起开始参与编导、影评工作,在进入主持行业后迅速蜚声全台,以知性儒雅形象受到各年龄层观众的认同,他在电视制作领域和艺术设计、文化传播领域也颇有建树。蔡康永在节目中是整体基调和节奏的把控者,通常表现出友善的倾听和诚恳而敏捷的回应。在每一期《康熙来了》节目的开头,都是由蔡康永开启话题。蔡康永善于从生活中抽取现象、引入话题并制造悬念。
例如,他在2012年5月8日主题为“我们都是听他们声音长大的”的节目中开场白:“我们今天要介绍一个从工作上来讲极其罕见的族群,因为他们人数据说不到一百人左右,而且很多小朋友是在他们影响之下长大的,他们在其他的国家的演艺圈都非常有地位,可是在台湾很可惜的,他们的名字没有经常被曝光,网络上面习惯称他们为声优,而台湾称他们为配音人员,我们欢迎六位。”这段简短的开场白设置了悬念,清楚地介绍了来宾群体,同时表达了敬意和欢迎,整个单集节目怀念童年的温情调子也被确定下来。同时蔡康永配合小S打压祝贺助理主持人陈汉典,为其角色增添了一个阴暗面,增强了角色的完整性,展现了略微“清高自负”的特点。
在上述单集节目中,蔡康永以欣喜的语气揶揄化装为卡通角色机器猫的陈汉典:“今天汉典没有来诶。”后又提出要求带装的陈汉典表演街舞动作。但一般蔡康永的打压行为会在制造出一个精彩情节后马上停止,展现一个“清高自负而有礼貌”的形象,与角色的整体定位没有出现悖谬。
《康熙来了》节目对另一位主持人徐熙娣的角色安排,则突出了她直率泼辣、古灵精怪、好恶分明、大胆、略带骄傲自负的特点。这也是源于徐熙娣少年从艺、快人快语的本身个性,但同时强化了她的大胆、骄傲和自负的特点。徐熙娣的角色主要体现“突出”和“活泼”两个大特点。她通常以犀利问题和精彩的引导与嘉宾互动。徐熙娣在节目中表现出对于助理主持陈汉典的明显的鄙夷和打压。endprint
在《康熙来了》的10年节目史中,蔡康永的角色保持稳定,而徐熙娣的角色则有显著的成长历程,这与徐熙娣的人生阶段转换有关。从单纯的古灵精怪的活泼少女,到时尚人妻和和蔼母亲,徐熙娣本身的人生走向成熟,角色也在走向成熟化。但值得注意的是,节目并没有强化徐熙娣的母亲形象,而是极力保持角色的最初设定,稳定中有变化。
助理主持人陈汉典则在《康熙来了》节目中扮演被打压、被歧视的角色。作为因模仿特长而进入该节目中的相对的新人,陈汉典在加入节目后一度默默无闻,而在徐熙娣因怀孕分娩暂时离开节目的一个阶段中,陈汉典大放异彩。在徐熙娣回归之后,《康熙来了》制作组做了她因鄙弃和唯恐地位受到威胁而对陈汉典进行打压的角色行为设计,并一直延续至今。陈汉典在每一期节目中有一个特定的模仿对象,可以说,他是在模仿另一角色的过程中扮演“边缘的”助理主持人的角色,这一点也设计得比较巧妙。陈汉典在节目内始终受到“学艺不精”、“忘恩负义”、“自我膨胀”等等评价。这个被压迫的角色不出意外地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同情和喜爱。但这种同情和喜爱并不威胁到蔡康永和徐熙娣的观众评价和人气,这一点将在下面的结构分析中详述。
《康熙来了》节目主持人角色的结构是一个侧重明显、分工清楚、主次分明、互动性强的结构。节目以蔡康永和徐熙娣的访谈主导者角色为主,以陈汉典的点缀为辅。在蔡康永与徐熙娣之间,又分别有主要负责调控节奏和制造效果的侧重,两人之间时常有跳过嘉宾的对谈和总结。在主持人之间,则通过“打压”与“挣扎”又造成了三个角色的互动。
主持人角色的结构安排应当发挥的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展示独特的角色,二是展示完整的角色,三是以此来调节话题进度和把控节目氛围。《康熙来了》节目对这三方面作用的发挥比较有效。
举例而言,徐熙娣的活泼、跳脱、大胆和蔡康永的知性、睿智并不是绝对的。徐熙娣为人妻、为人母之后的成熟心态和对家庭生活的独特见解,与蔡康永思维跳跃、想象力天马行空的特点都在节目中有侧重的完整展现。
《康熙来了》节目中的嘉宾绝大部分为演艺界人士,大部分嘉宾保持着稳定较高的出场频率,这些嘉宾的角色设置也通常以嘉宾本身的生活经历、个性兴趣、行事风格有关。节目制作和规划中则依据话题来调整角色特点和角色展现方式。
这里对角色的分析涉及到社会学中的几个概念。嘉宾在节目中扮演角色,同时也展示在生活中的角色冲突和角色紧张。嘉宾的角色是多侧面的,是可以进行选择、进行开掘和发展的,这种角色设置是先在的、策划中的行为。《康熙来了》节目一般有详细的话题策划和流程策划,策划方通过与嘉宾沟通,确定谈话的大致内容,根据这些已经大致确定的内容对主持人的采访进行提示和策略支持,主持人在谈话中有意地引导,嘉宾根据引导对话题和故事进行细致的、即时的讲述。通过现场的个性讲述和主持人的实时总结、评点,嘉宾的角色形象就被构建和表现出来。
对同一嘉宾的角色设置和挖掘有许多典型的例子。从一个单集来看,以2013年1月1日的单集节目为例,这一单集的主题是娱乐界女艺人在博取关注度和工作机会之中的争斗,属于职场竞争类的话题。内容是由六位女嘉宾讲述遭遇过的在职业竞争中受到一定不公平待遇的个人经历。单集中有三位嘉宾尤为突出,分别是个性强势泼辣的模特刘雨柔、外形漂亮活泼中略带稚气的黄以安和以外形条件普通并经常以谐星姿态出现的小优。女嘉宾在自述中,通过两位主持人的引导,最终塑造出在娱乐圈职场竞争中的三种不同女性角色:个性强势的刘雨柔在讲述中被塑造为心机深重泼辣的角色,黄以安扮演因过于天真幼稚而不适应职场竞争的艺人,小优则展现因条件不佳而屡屡受挫的新晋职场女性角色。
迄今为止,《康熙来了》节目中已经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的嘉宾角色。从角色性格特点看,有行事率真、诙谐幽默、泼辣强势、精明能干、热情单纯、天真笨拙等容易区分辨识的鲜明特征。以上所说的代表人物分别有著名中年演员赵正平、著名制作人沈玉琳、演员杨淇、以谐星形象示人的女艺人小优、从主播转型为综艺主持人的吴怡霈等。从社会关系中的位置和责任来看,有父母、人妻、朋友、恋人等角色。两方面综合来看,节目中所强调的嘉宾在社会关系中的某一特定位置、承担的特定责任和鲜明的个性特点构成了单个嘉宾的角色,他们在交谈、叙述生活故事的过程中展现和塑造自己的角色。
和主持人角色一样,嘉宾角色也在长期的节目制作播出中建构完整的角色形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演员严立婷的角色,她在2010年与台湾著名球星结婚以后,角色定位也由普通美女和通告艺人向时尚主妇转变。2012年产子以后,她在2012年底和2013年初对于婚恋、母婴话题的几次集中参与,树立起一个慈爱而活泼的新母亲形象。《康熙来了》节目对严立婷的定位设置相比其他节目更偏向于她的“辣妈”形象。
角色设置的主要效果是形成对比、冲突的戏剧化情节,产生台湾影视制作业所谓的“效果”。角色设置指导着主持人和嘉宾的表现,它在长期播出中也不断调整策略。角色设置事实上是一种荧屏形象的建构,通过鲜明、对比的角色,使节目本身具有冲突、精彩的戏剧化效果,同时使观众对节目主持人、嘉宾产生较为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忠实观众的培养。在观众长期观看中,鲜明的形象也容易经过积累产生熟悉度和情感联系。
(二)社群构成及其效果
《康熙来了》节目在长期制作播出中,通过主持人和嘉宾的角色设置和扮演,形成了较为稳定而有鲜明特点的社群关系。这个社群的构成要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嘉宾在电视之外个人生活之中的社群关系,这一点是社群构成的重要基础;二是在单集节目中通过内部互动形成短暂的社群关系;三是在类似主题的多期节目和整个节目长期制作和播出中产生的社群关系。下面将对这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和解释。
《康熙来了》节目整体要建构的社群是基于台湾娱乐圈这一群体,这一群体本身就存在着真实的社群关系。总体而言,这个群体内是紧密联系并且相对熟悉、彼此有所了解的,他们遵守共同的规则,有共同的话语。这一点是节目社群建构的基础。endprint
我们可以举一组相同类型的单集节目例子来进行解释。在2012年11月22日播出的关于婴儿房布置的“探访明星家”环节中,参与的来宾有许效舜、柯以柔、高山峰、严立婷、Amy和黄镫辉六位刚刚成为父母的艺人。由于为人父母的共同特点,这些艺人在生活中原本就有比较密切联系,且对其他艺人的生活家居和孩子的成长也比较了解。节目对于这些嘉宾的组合基于他们之间所属的共同群体,即,联系紧密的明星父母群体。因此,整个节目中谈话过程流畅,明星父母之间互动频繁,充满趣味,充分展示了明星父母在养育儿女方面的真实情况和娱乐圈中年轻父母群体的联系、互助。
第二个方面是单集节目中通过内部互动形成的短暂的社群关系。这里可以借用社会学中“最简群体范式”加以解释。“最简群体范式”是指在一个设置好分类的情境中,人们认知性的察觉到分类时,就会分给自己的群体更多的资源和正向的评价。这种认知上的分类,会让我们主观上知觉到自己与他人共属,而产生一种认同感。一些日常的、随机的集合都可以以“最简群体范式”加以解释,如公交车上与其他乘客构成的最简群体,等等。
在节目内的社群构成有两个部分,一个是通过单集节目对于嘉宾的选择和组合形式,首先构建起一个引申意义上的“最简群体”(之所以这样说是由于前述中已经交代的,娱乐界本身是一个内部成员相互之间比较熟悉的社群,并非完全陌生的、随机组合出的最简群体);二是节目中人为的设置群体的划分,例如将嘉宾依照年龄分为资深艺人和新晋艺人这种形式。节目中的互动,构成并表现了一定的社群关系,如新晋和资深艺人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等。
在同类话题多集节目和整个节目长期播出中也构成了社群关系。同类话题通常能够集聚类似的嘉宾,就能够形成一个具有共同特点的社群,展示这个社群的真实生活和联系。这里可以举上面所说的亲子类型的话题,这类话题在2012年底一共播出两次(分别为11月22日和12月25日),两次邀请的嘉宾中有两户相同(其中一户夫妻分别出席一个单集)。嘉宾上的重叠和类似,谈论话题的相关性就构成了同类话题中的社群关系。在2012年12月25日的单集中,在场的嘉宾还提及了11月22日单集中出席、但在当集节目中未出席的嘉宾黄镫辉。因此也可以看出这种社群并不只是在出席中形成,在讲述和谈论中也会建构和展示社群和群内的互动关系。
最后,这种社群关系是不断拓展的。《康熙来了》节目尤其善于利用嘉宾真实身份的变化和真实人际关系,扩大节目内社群的外延。例如,一些娱乐圈外人,因与明星艺人的婚姻结合而进入社群,扮演角色。
《康熙来了》节目曾经有过一个理念,蔡康永曾经表述为,部分或全部地揭下艺人的面纱,在节目的制作实践中确实践行着这一点。《康熙来了》节目构建着一个台湾娱乐圈的群体,竭力在可能的范围内展示这个社群的关系,部分的展示社群中私人领域的生活、事务、关系和情感。
在《康熙来了》节目中,社群构成的主要作用在于满足观众对于演艺圈这样一个在生活上陌生而有吸引力的社群的了解,并且在长期的构建中,与观众建立情感连结,使观众关心和了解社群关系的变化。这种情感连结的特点在于,节目中的社群关系与真实生活关系有一定相似度,能够激发共鸣,并且因为更戏剧化的处理和展示抓住观众注意力。这种社群关系不断在发展,演艺圈嘉宾们的生活在电视之外变化,而在电视之上集中展现、“演出”。
(三)背景性、文化性因素的影响
《康熙来了》和其他台湾真人秀节目当中的变化现象特别突出,角色设置和社群构成体现明显的特点。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有以下背景性和文化性的因素:
首先,台湾地区的电视媒体管理制度决定了电视业的发达。全台湾共有100多家各类电视台,为了争夺观众、获取更高的收视率,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夸张效果备受重视,被认为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其次,台湾地区电视业高度娱乐化、商业化,这为真人秀节目的表演化、戏剧化提供了文化背景。商业化带来的对于收视率的严格要求也迫使电视真人秀必须有突出的效果吸引观众,能尽可能长时间地留住尽可能多的观众是台湾电视业的主要诉求。
再次,台湾地区的娱乐业发达、娱乐文化盛行,有一个规模庞大的艺人群体,有一批艺人以参与真人秀节目为重要的工作内容。这些艺人能够熟练地配合和执行角色设置,也为社群构成提供了群体上的基础。
三、结论与讨论
大陆真人秀的起步与发展晚于港台地区和欧美地区,但在近年来不断丰富的实践中也积累出一些独特的模式,也在有意识地做角色设置和构成社群的努力(如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当中的“主持群”模式)。但总体而言,大陆地区的真人秀节目中的表演化现象不如台湾地区明显,有意识的角色设置和社群构成也不如台湾明显。究其原因,是因为大陆电视管理制度较为严格,对电视节目制作单位、思想内容、播出形式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大陆基本没有带状直播的真人秀节目;大陆的娱乐业相对也不发达,娱乐文化不如台湾盛行,影视制作与综艺节目之间有距离和区隔;大陆地区地域广大,也难以形成集中的明星艺人群体,主持人为单核心的节目目前还是占据主流。
真人秀类的非虚构节目表演化现象和其中的角色设置、社群构成确实是普遍的趋势,但由于制度和文化因素,其在大陆和台湾地区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我们认为,台湾地区在有意识、有模式的进行角色设置和社群构成,从策划的角度是创新的,一定程度上满足受众需求的。但其中有一些过分娱乐的内容,会使得真人秀节目流于仪式和表演,伤害到节目的真实性和贴近性。而大陆地区,一方面要在策划上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推出创新的节目形式,以满足大众娱乐休闲的需求;一方面也要坚持好的传统,以新的形式承载健康积极、有价值、有思想性的内容。
注释:
(1)参见王青亦《真实电视——电视仪式与审美幻想》,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版。
参考文献:
[1]劳拉·斯·蒙福德.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肥皂剧、女性及电视剧种[M].林鹤,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2]莉萨·泰勒,安德鲁·威利斯.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M].吴靖,黄佩,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胡智锋,周建新. 从“宣传品”、“作品”到“产品”——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04).
[4]蒋亦斌.电视真人秀节目中的隐性营销传播模式[J].企业活力,2009(07)
[5]李冬梅.网络时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生产与营销创新[D].济南:山东大学,2010.
[6]殷乐.电视娱乐:传播形态及社会影响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王婧琦,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