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职业体验日的启示

2014-08-07臧志军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实地职业活动

臧志军

今年4月,上海举办了首届学生职业体验日活动。利用4月13日、19日、26日三个周末时间,全市共有50所中等职业学校、66个市级开放实训中心和35个校级实训中心等向3万余名中小学生开放,活动内容涉及14个专业大类,共计212个职业体验项目。市教委如此介绍体验日:活动项目全面覆盖一、二、三产业,让学生在体验的同时可以初步了解不同的职业。一产类项目,如上海市农业学校的“当一回‘小农夫”采草莓体验、“亲手做盆栽”“草坪‘理发师”等;二产类项目,如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的“数控木雕”“逆向工程与3D打印技术”和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的“体验机器人的魅力”“神奇的无人工厂”等;三产类项目,如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的“拍卖行”——模拟古玩艺术品拍卖、“法国蓝带厨艺大师开讲”和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的“巧手做青团”“创意船点制作”“极速点钞”等。

这种活动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人联想到某种招生策略——让潜在的职业学校学生提前进入职业学校体验,从而激发他们选择职业教育的热情。我想上海市教委可能是如此想法,但其目的远不止于此。因为参加职业体验日的学生不仅有初中生,还有小学生,甚至还有网上自主报名的学前孩子。从公开报道来看,上海市教委为这次活动设定的目标是: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学习与互动的平台,鼓励孩子们主动“走进一所学校、体验一个项目、了解一门职业、感受一种文化”,通过体验活动使孩子们了解职业教育、体验职业、树立职业理想。所以设计职业体验活动的目的已超出职业教育的范围,而是希望通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共同发力对中小学生开展职业启蒙教育,解决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够清晰”的问题。

根据以上描述可以看到,上海的职业体验活动有以下特点:1.这些活动都要孩子们动手去做,而不是简单地参观;2.这些活动充分利用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资源差;3.本次活动是为了促进孩子们的职业启蒙,职业学校更多承担了服务者的职责。有理由相信,上海的这次职业体验日活动是这个城市整合普职教育资源、开展全方位教育的一种尝试。

八、九十年前,有国人第一次从欧美引进职业指导的概念时,就曾指出对职业观形成规律的漠视已危害到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塑造,但这些问题到今天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我们不妨来看一看职业指导概念发明国的情况。

美国学生经常会参与一种被称为field trip的实地体验活动。以下是美国阿贡(Argonne)国家实验室组织的实地体验教育项目:项目向初高中学生开放,学生可以操作各种实验设备以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情况;这些体验活动都是免费的,学校只需负责交通等费用;每个小组容纳40~60名学生,实验室每天开放的时间是从早上9:45到下午1:00;到目前为止2014年的计划已经安排满了,学校只能申请2015年的项目;初中学生可体验的项目包括分析指纹、利用能源自行车发电驱动LED灯等,高中学生可体验的项目有超导技术等。

有人会说,这也不稀奇呀,国内的科技馆、博物馆也有类似的项目。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这些面向青少年的社会教育活动与美国的实地体验还是有差别的。

首先,国内的这些活动一般发生在专门的青少年教育场所,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美国的相关活动发生在政府部门以及公共机构内,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不仅能够向孩子灌输特定行业或专业的知识,还能向孩子们展示这些行业或专业的从业人员的生活与工作状态,这些活动也可以称为职业探索活动,而不仅是青少年知识教育活动。

其次,美国几乎所有政府部门以及公共机构都向学生提供实地体验项目。如此,学生可接触的知识以及专业人群的面就会非常广,广大的社会资源真正被调用来为教育服务。

最后,这些实地体验项目一般由学校或任课老师组织,有的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有的则以兴趣小组形式进行。

可以看到,尽管上海市教委已经进行了很好的尝试,但仍处在整合普职教育资源的阶段,而美国在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方面确有其独到之处,这恰恰是我国政府、社会和教育部门最缺乏的。我国已经建起了不输于美国的校园,也购置了不输于美国的教学设备,但在如何整合资源、如何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等方面还缺乏一定的软实力。

江苏省应该在整合资源、开展全方位教育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如果实在太难,也可先向上海学习。

猜你喜欢

实地职业活动
“活动随手拍”
管理会计实地(量化)研究 : 机遇与挑战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