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形势下石油企业文化建设
2014-08-07刘长林
刘长林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文化在精神上推动者企业的发展,给企业带来动力。但是,依旧有诸多石油企业对于企业文化没有深刻的认知,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给石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所以,对石油企业的企业文化加以研讨和分析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
一、当前经济形势下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外部问题
第一,内部问题:对企业文化发展认识严重不足。
一:认知不全面,容易极端化。首先,认为企业文化时万能的。在许多石油企业中,大小会议必然会涉及企业文化,认为只要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就可以解决企业面临的一切问题;其次,认为企业文化是无用的。在许多石油企业中,认为建设和发展企业文化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本,认为企业文化对企业并无作用,从本质上来说,这是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的根本价值和作用。
二:传承度不够,随意性较大。许多的石油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时,都显得十分随意,所注重的也只是当前的利益所在,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规划,因此,就会容易受到周围不良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了发展方向的转变,企业文化的传承度和持续性明显不够。而且,作为石油企业的领导人,对于企业文化起着重大的作用,假设领导人比较随意,那么就一定会导致企业文化的脱节和误区。
三:企业文化呈现形式化。在许多的石油企业中,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构建一个优美的企业环境。比如说开展一些活动,提出一些口号等,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些工作是构建企业文化所必须的部分,但是,并不是其本质所在。而且,由于受到形式主义的负面影响,许多的石油企业只是改变了传统的做法,或者是将设施革新。很显然,这是只是一种表面的工作,而并未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第二,外部问题:新的经济形势给石油企业文化带来影响。
一:科技的创新,产品的快速换代。由于石油企业的发展历史条件在本质上的差别并不大,因此,其创新能力也就大同小异,导致了目标消费者比较单一和同质,所生产的产品也存在高度的一致性,石油企业的自身特色产品明显十分缺乏。
二:信息化全面覆盖,交流呈现网络化。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由于石油企业的信息化,导致了中间层的联系交流减少,从而人格化的影响力也相应减少,进一步导致了监管和影响力度的缺乏。所以,企业文化就很难落到实处,而只是口号。
三:多样化的资源获得渠道,快速流动的人员。石油企业不但是可以充分利用本区域的市场,而且,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配置。不但如此,随着人员的流动速度逐渐加大,就直接导致了企业的人力资源不能稳定,进一步地就导致了企业文化管理的基础不能稳固。
四:全球化的经济形势,逐渐猛烈的市场竞争。石油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出现了大的转变。由于信息的网络化,导致了社会经济活动的加快,也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石油企业需要在全球范围内与同行业展开竞争。
三、当前经济形势下,建设石油企业文化的方案
第一,企业要构建一致的运营理念,促使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运营理念反映了企业的文化品味、精神、价值理念、运营宗旨等,是企业文化教育的核心所在。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构建一致的运营理念是至关重要的,让其成为所有员工的行为标准,才能让企业具有内聚力,让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提升,进一步的促使了员工和企业价值的实现。
第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领导的主导作用。首先,经营者要转变自身运营理念,拥有长远的市场发眼光,充分考虑市场环境,用国际上的标准来规范自身的生产,让产品更加符合市场要求;其次,经营者要促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个人素养得以提升,起到示范作用。
第三,构建和健全相关的管控机制和约束体系。首先,健全企业自身的基本制度和体制,促使企业共同行为准则的明确化,以此来确保员工行为的规范化;其次,构建严格的内部约束体系。目的就是要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强化他们的责任感,构建科学有效的内部活动约束体系。
第四,建立学习型的组织,加大创新力度。面临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以及科技发展趋势,作为企业,必须要去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强化学习理念。建立学习型的企业,能让企业员工的潜能得到激发,促使他们不断地超越自己,强化他们的团队意识,促使石油企业应变能力的提升。用学习推动创新,用创新提升服务,用服务推动企业发展,这种跨越式的发展是石油企业的必经之路。
第五,在企业的运营管控环节中,需要融入企业文化。管控水平的提高和文化建设是彼此促进和支持的。石油企业需要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有两个方面:首先,柔性化的管控方式,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管控工作中;其次,选择适合企业的管控方案。因此,作为企业,需要选择最适合的管控方案;最后,健全各项制度体系,而且要加以贯彻落实,责任划分明确合理。
第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激烈作用。充分利用企业文化教育的方式,确立现代化的相关理念,构建新型的激励制度,落实公平合理、透明公开的准则,以此来保障企业长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