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严三实”:推进作风建设的强大引擎

2014-08-06张智明

共产党员·上 2014年7期
关键词:用权严以律己三严三实

张智明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干部作风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虽然只有朴实无华的24个字,却直指为人为政的根本,扼住干事创业的要害,是领导干部的为官之道和行为准则。

“三严”是正心修身的重要守则。古人讲“形直则影正”“律己则寡过”。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严以修身,才能耐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严以用权,才能不越雷池,不触红线,不失民心;严以律己,才能锤炼意志,锻造品格,永葆政治本色。“严”是勤于自省的审慎,是恪守纪律的敬畏,更是坚持党性的觉悟。我们只有守住“三严”准则,不为私而用权,不为己而破戒,才能达至“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三实”是干事创业的行动指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从严上要求,从实处干起,最能体现共产党人的扎实作风。谋事要实,就是凝神静气,集思广益,致力于长远;创业要实,就是苦干实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做人要实,就是讲究诚信,懂得规矩,遵守纪律。“实”是永不懈怠的干劲,是抓铁留痕的力度,是敦本务实的精神,更是一心为民的追求。我们常讲“为官应立公仆之志,从政最贵爱民之心”,如果领导干部只想着自己积累资本,不断升迁,甚至谈发展皆靠形象工程,讲政绩全凭虚拟数字,势必会失信于民,离百姓越来越远。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把实现群众的期盼当成义不容辞的责任,拿出“功成不必在我”的笃定、“失误责任有我”的担当,才能做出经得起实践检验、赢得群众满意的成绩。

“三严三实”是作风建设的重要保障。为山九仞,非一日之功。当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作风积弊非一日之寒,作风转变也非一日之功,需要下决心、动真格、零容忍,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否则,难免会“松一篙而退千寻”。而“三严三实”正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新规范,是一剂醒脑洗心的“良方”。简言之,修身用权律己,须“严”字当头,“实”字为要;谋事创业做人,须“实”字引领,“严”字保障。

践行“三严三实”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内外合一,方能形神兼备。内化于心就是要用“三严三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警钟长鸣,发条常紧。外化于行就是要用“三严三实”这把尺子量一量自己的行为,看看是不是践行了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灵魂深处筑起抵御各种不良风气侵蚀的堡垒。

践行“三严三实”须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俗语讲“一处弛则百处懈”,要求一旦放松,标准一旦从宽,自我约束就会被自我放任所代替。唯有严、实并进,才能练就思想上的“金钟罩”,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确保权力的运行始终不偏离为民利民的轨道,以廉洁奉公的作风、夙夜在公的勤勉,彰显两袖清风、一心为民的政德与官德。

践行“三严三实”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应以“三严三实”为标杆,真正在思想上强化“三严”意识,在行动上贯彻“三实”要求,树立起“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的从政理念,面对诱惑一身正气,不为所动,面对阻力百折不挠,毫不退缩。要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和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切实增强搞好教育实践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克服麻痹大意的心态、无所谓的认识、担心畏难的情绪,一以贯之地从严要求,从实运作,确保真查、真改、真转,让“为民、务实、清廉”蔚然成风。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才能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作风转变向党和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作者系义县县委书记)

□本栏编辑/程晓松endprint

猜你喜欢

用权严以律己三严三实
多点规矩律己,留点余地待人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点滴谈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广东海事局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从“鲁相嗜鱼”到严以律己
以“三严三实”为指导健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机制的探讨
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用权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