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不稳定事件的新媒体舆情引导机制研究
2014-08-06刘立波
刘立波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电子与自动化学院, 辽宁 大连 116600)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及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实现,大学生数量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但是,高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导致不稳定事件屡屡发生: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锤杀室友事件;2006年郑州某大学因毕业证书问题导致学生发生大规模骚乱事件;2008年上海商学院一女生宿舍因使用违章电器而失火致使4名女生丧生事件;2009年西北政法大学“被就业”事件;2010年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招生门事件、河北大学车祸“我爸是李刚”事件;2011年天津大学五连跳自杀事件;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南阳师范学院一对情侣因感情问题引发凶杀案事件;2014年沈阳某学校男老师因感情纠纷砍死女大学生事件。这些发生在高校内部的恶性事件会带来舆论冲击波,通过时下流行的新媒体工具迅速传播。如果舆情引导不及时、不正确,就会增大高校不稳定事件处置难度,甚至可能会激化矛盾,导致事件演变升级,产生预想不到的严重后果[1]。尤其是非理性的主观言论形成学生舆情,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更加严重。2013年教育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网络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意见》(教思政﹝2013﹞3号)下发至各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及各高等学校,要求各高校建立网络监管员队伍,加强舆情监测监管工作,同时要主动介入校园BBS和一些网站的交互式栏目(论坛、贴吧、说吧、留言板等),密切关注学生微博、微信、QQ等通讯工具,做好舆情跟踪监测监管工作,及时引导学生舆论,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因此,如何正确引导高校不稳定事件的学生舆情,充分发挥新媒体工具在舆情传播中的引导作用,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这不仅关系高校正常教学与运行秩序,还影响社会稳定。
一、概念界定
高校学生舆情引导将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2005年教育部团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实行“实名制”,这一制度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非法舆论。为了贯彻落实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海宣传部长徐麟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应大力支持传统主流媒体进军新媒体,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探索建立网络舆论管理的新方法新机制,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社交、思想表达、商务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改善网络舆论生态。可见,目前加强高校新媒体舆情引导已是当务之急。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在传统媒体发展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新的媒体形态[2]。这里的新媒体仅限定为以网络和手机为平台、在高校学生中较流行的一些新媒体应用工具,如论坛、QQ、微博等互联网应用工具以及微信、短信、手机微博等手机应用工具。根据《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2010年全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舆情案例中,仅微博首发的有11起,占22%,由此可见新媒体已经深深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如何引导“围观”,成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高校不稳定事件是指发生在高校内,以大学生为主体,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由各类高校矛盾和学生问题引发的影响高校正常运行及管理秩序和高校稳定的事件,主要涉及学生学业、心理问题、感情问题等方面的事件。不稳定事件若不加以有效控制及引导极易导致群体性事件等突发事件。新媒体舆情是指由高校不稳定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在网络论坛、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上传播的大学生对事件的认知和情感的表达,最终众多意见与评论汇集成事件舆情。同时这种舆情可进一步推动高校不稳定事件的升级演变,尤其是非理性的恶意舆论传播进一步加大了该不稳定事件处置的难度[3],有可能进一步升级为高校突发事件或群体性事件等。
二、高校不稳定事件的新媒体舆情引导案例分析
(一)事件概述
2014年6月12日17时左右,大连某高校操场上发生一起凶杀案。一名大二男生用折叠刀将同专业同年级一名女生刺死,该女生腹部、背部、颈部、双手多处中刀,因颈动脉被割失血过多而死亡,随后该男生被附近师生和警察控制。事件发生后几分钟便有学生通过微博和微信等通讯工具发布了相关信息,有些还附有现场照片,随后百度贴吧、校园论坛等也出现了相关信息,该事件迅速占领了校园舆论阵地,成为师生热议的话题。6月13日开始,腾讯、新浪、网易、大河报、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陆续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网友们对此展开了激烈讨论,大家众说纷纭。本校学生通过校内论坛、微信、微博、QQ群等新媒体工具对事件的缘由和结果讨论不休,产生各种各样的猜测,仅微博上就有数千篇相关报道,造成了该校学生的恐慌情绪,形成舆论高峰,严重影响了该校的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事发后高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事件发展,控制舆情蔓延,但因应急响应机制不健全、不稳定事件应对处理机制不完善、舆情引导能力不足等,产生了超乎预期的后果,舆情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才渐渐降温。6月17日人民之声网关于此事件发表评论,报道了校方在事件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6月26日天涯网友“mary9_29”以被害女生家长的名义发表该事件相关帖子,叙述了女生被害前后的详细过程和事件的处理结果,表达了强烈不满,遂引起轩然大波,再次使舆情升温。
(二)新媒体舆情引导分析
新媒体时代人机互动成为主流,与传统媒介相比,以快捷性、开放性、随意性为特征的新媒体表现出较高的优越性。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不稳定事件的性质决定了其舆情传播机制。事件发生初期,新媒体工具迅速成为不稳定事件的第一舆论阵地,相关舆情信息呈指数倍增长。由于官方权威的暂时失语,加之新媒体的随意性,谣言迅速滋生,更有甚者故意捏造谣言,混淆视听,且学生易受到非理性思维的影响,往往先入为主地将谣言视为既定事实,通过新媒体工具进行二次扩散,扩大舆情影响范围,严重阻碍事件应对和舆情引导[4]。
针对新媒体舆情的特殊性,事件发生后,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立即赶往现场,配合医护人员对被害者进行救治,将行凶男生交于警方控制,并积极配合警方调查,校方及时成立事件应对处理领导小组,做出了具体的事件处理要求和计划安排。主要表现在几方面:(1)配合公安机关调查事件真相;(2)认真做好家长安抚工作;(3)及时上报主管部门;(4)稳定学生情绪,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综观学校的事件处理及舆情引导策略,其方式方法与传统媒介下的处理程序别无二致,对舆情引导更多倾向于简单宣传及控制模式,对新媒体产生的影响评估不足,以致于该事件的新媒体舆情从发生期到扩散期再到消退期历经了近半个月的时间。而2013年11月11日发生于河南某高校的凶杀案其严重程度与大连某高校的相类似,但其舆情仅用3天时间便消退[4],且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也非常有效,校方与外界保持良好沟通,通过官方公共平台及时发布事件的最新信息,消除了虚假信息和恶意言论的危害,充分发挥了新媒体的能动作用,学校在一周内就恢复了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但大连某高校的事件在处理及舆情引导上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新媒体信息监督力度不够,与外界信息沟通不畅,承担责任意识低,舆情掌控能力不足等。
三、高校不稳定事件的新媒体舆情引导机制
从大连某高校的案例分析中可见,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智能手机等新媒体工具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广泛应用,高校不稳定事件的学生舆情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可控性低,具备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双重载体,高校学生成为新媒体舆情的主要生成力量和影响对象[5]。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对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思想上存在先入为主、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片面性和偏激性。目前,普遍具有“手机依赖症”的大学生与网络形影不离,虚拟世界中充斥着反三观的海量信息,形式多样、观点不一、自由度高,一些逆思维的言论更容易引起大学生驻足,这些与常理相背驰的信息容易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以至于当高校不稳定事件发生时,不能理性客观评价该事件,导致高校不稳定事件的新媒体舆情具有复杂性和随意性,且易产生连锁反应。因此,为了构建安全稳定的校园秩序,保障师生学习和生活正常运行,高校须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新媒体舆情引导机制,当不稳定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防止舆情传播对事件处理带来不利影响。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可以根据不稳定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制定相应的新媒体舆情引导机制。具体而言,可分为事前舆情预警机制、事中舆情调控机制和事后舆情恢复机制三个阶段,构建其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一)事前舆情预警机制
舆情重在预防,必须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对事件的发展演化趋势做出判断,以便及时积极引导舆情走向。高校不稳定事件的新媒体舆情传播具有快捷性,若引导不及时或引导不当,极易造成严重后果,加大不稳定事件的处理难度。因此,建立系统、完整的不稳定事件新媒体舆情预警机制是现阶段高校学生舆情引导的前提和保障。
图1 高校不稳定事件的新媒体舆情引导机制框架
1.新媒体信息监测
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伴随着应用者的急剧增加,同时数字音频、视频技术日趋成熟,新媒体应用者能够方便地将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信息通过终端工具传递出去,这也为舆情预警提供了技术支持[6]。高校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但由于学习和生活的集体性,导致在认识上具有同质性,心理上和行动上具有一致性,容易对某件事情达成共识。同时,高校学生又具有思想单纯、认识感性的特点,极易受到他人蛊惑,发布或转评负面言论,造成高校不稳定事件的演化升级,增大处理难度。因此,高校有必要实时监测舆情信息,尤其是重点监测90后大学广泛应用的网络论坛、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发现问题及时积极引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动作用。
大连某高校凶杀案事件发生后,校方将主要精力用于责任认定、安抚受害学生家属、稳定校园秩序等事件处理程序上,轻视了对新媒体信息的监督与管控,以至于该事件的相关舆情发酵了近半个月才慢慢消退。建立完善的新媒体舆情信息监测体系可以积极引导舆情向理性方向发展,且有利于事件的应对与处理。高校可建立四级的新媒体信息监测体系:一是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为主的舆情信息员队伍,负责动态监测所在年级或班级的新媒体信息,尤其加强网络论坛、QQ、微博和微信等流行新媒体工具的舆论信息。二是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舆情信息员将重点信息上报其直属辅导员,按照分类汇总、重点筛查的原则进行系统分析,确定敏感信息来源和预判传播趋势,形成敏感信息分析报告,要求辅导员具有高度的敏锐性,掌握舆情发生、发展、扩散每一过程的特点,能够透过信息分析其潜在危险因素,预测可能发生的后果。三是高校相关部门组成的事件协同处理小组,当不稳定事件发生后,高校应对学生广泛应用的新媒体工具进行技术监测,在监测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先进的新媒体舆论收集技术和工具进行智能检索和关联分析,提高信息收集的准确性和效率[7]。四是高校学生工作主管领导,在事件处理和舆情引导过程中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重大决策需要领导研究后付诸实施。
2.舆情收集与分析
舆情预警的前提和关键是对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诸多事实证明,多数高校学生舆情的爆发在不稳定事件发生前是有前兆、有苗头的,是可防的、可控的。大连某高校凶杀事件即是如此,从该事件中可以看出,自始至终高校未表现出较强的预警能力,且在舆情信息收集与分析方面欠缺,以至于事件发生后半个月相关舆情尚未平息,外界舆论给校方增加很大压力,极大地阻碍了事件处理进度和处理效率。因此,舆情收集与分析作为事前预警机制的重要环节,在舆情监测过程中要加强对新媒体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工作,要具有高度的敏锐性,及时感知舆情信息中蕴含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将一些不安定因素遏制在萌芽阶段,降低舆情的影响程度。
(二)事中舆情调控机制
网络及手机等新媒体工具在当今大学生中的应用程度较高,信息传播迅速,影响广泛,尤其是一些校园内部热点事件更能引起大学生的关注,由此所产生的各种信息充斥着校园媒体。当高校不稳定事件发生后,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生不能够对事件背后的成因做出深刻思考,也难以对事件真伪做出准确判断,其对事件的感性认识迅速占据上风,直接左右其思想和行为活动,极易不假思索地相信传言或小道消息,发表恶意言论或评论,做出非理性行为。高校不稳定事件往往事发突然,且迅速通过新媒体形成学生舆情,影响高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因此,不稳定事件发生后高校应立即启动应急管理机制,分析和判断舆情发展演化趋势,及时实施干预。
1.舆情引导介入与决策
迅速、及时是应对舆情的基本要求,本着快速响应、及时介入的原则,把握舆情引导的“黄金4小时”,主动引导舆情发展方向,有效缓解矛盾[4]。不稳定事件的学生舆情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若不加以有效控制及引导极易导致事件的恶化,进一步致使舆情发酵,产生“螺旋”效应。在多媒体应用占据主流的时代,传统的舆论封锁或舆论限制手段显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适得其反,导致舆情恶化,将涉事高校陷于被动的境地,失去主动控制权。因此,不稳定事件发生后,高校必须第一时间介入舆情引导,迅速做出应对决策,掌握一手信息,争取主动权,积极引导舆情发展。
从上述案例来看,该高校对舆情引导的介入较晚,导致舆情引导失控,事件发生后半个月舆情仍未平息。回顾以往一些高校重大事件,如重庆大学云湖事件、复旦大学饮水机投毒事件,均在高校内产生重大影响,这两起不稳定事件中校方在事发后两小时即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事件的有关信息,有效把握了舆情引导的黄金时间,控制了舆情发展演化。这两起事件虽然在高校内部甚至在社会上影响强烈,在网络上也掀起轩然大波,但自始至终舆情均向积极方向发展,大多数舆论针对事件对错发表见解与评论,未出现非理性舆情。而2010年10月16日河北大学“我爸是李刚”事件中,校方对事件的处理过程及处理结果保持沉默,有意回避矛盾问题,最终导致舆情恶化,增大了事件处理难度。由此可以看出,舆情引导的介入与决策是涉事高校争取主动权的关键,及时介入、迅速决策,引导舆情向有利于事件处理的方向发展。
2.信息沟通与发布机制
信息化时代,不稳定事件发生后,新媒体舆情迅速形成,充斥校园各个角落,当舆情对高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造成影响时,高校试图采取措施控制舆情发展。为了消除影响,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校方往往采取强硬措施,限制手机和网络的应用,封锁信息,导致内外部信息不畅,学生无法得知事实真相,易产生不良情绪,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更易相信传言或受人蛊惑,以讹传讹,导致事件的本来面目若隐若现、扑朔迷离,非理性舆情占据主流。因此,新媒体舆情引导过程中的信息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它是高校、学生、校外相关部门、公众及媒体等互通信息的关键。
由于新媒体的复杂性和快捷性,信息公开成为舆情引导的基础。传统媒介下试图掩盖、瞒报、避重就轻的事件处理方法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高校不稳定事件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事件发生会引起部分学生恐慌,同时也会有部分学生借机散播谣言,加剧了人们的不安心理,舆情传播表现出不确定性和随意性。特别是由于新媒体的舆论误导,会刺激不稳定事件的发酵,甚至会引起新的不稳定事件,延误事件处理的最佳时期。上述案例中,校方对事件信息披露不及时、不透明,没有及时发布事件的处理进展,因而掀起对事件起因及处理结果的各种猜疑,甚至有学生发布微博表达对校方的不满情绪。而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云湖事件和复旦大学研究生饮水机投毒事件虽然社会影响较大,但并未形成负面舆情,两起事件的舆情均向积极方向发展,这与校方良好的内外部沟通机制和信息的及时发布息息相关。因此,高校不稳定事件发生后要在第一时间掌握事件的相关信息以及搜集相关的新媒体信息,主动与媒体取得联系,积极沟通,或通过官方平台发布事件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处理措施等情况,有策略地引导舆情走向。
(三)事后舆情恢复机制
高校往往以事件平息及责任认定作为事件处理过程的终点,认为事件处理完毕,但由此引发的学生舆情并未因此结束,还需要对学生舆情进行后续跟进。应建立舆情消融机制,一方面需要做好相关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避免产生新舆情;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吸取经验,总结教训,为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舆情引导方法奠定基础。
1.舆情消融机制
高校不稳定事件后期学生舆情开始消亡,舆情传播者数量不断减少,人们的关注度逐渐降低[8],此时应采用一定的舆情消融手段彻底消灭其传播,以免因新的舆情点而导致新的舆情反弹。大连某高校的案例中,事件的原因调查及责任认定相对容易,家属安抚及赔偿问题是事件处理的难点,事件发生两周后也正是由于此问题再次引起舆论高潮。复旦大学研究生饮水机投毒案以事件起因调查结果及法院责任认定而告一段落,但网络上的舆情并未因此消亡,甚至出现了后来的众人联名申请对投毒者宽大处理的舆论,论坛上出现此舆论后,校方迅速做出反应,有效抑制了舆情恶化,使该舆论渐渐淡去,未导致舆情升级。由此可见,高校不稳定事件处理结束后,仍需关注后续舆情发展走向,必要时采取舆情消融措施,直至该事件彻底淡出人们视野。
新媒体工具的开放性和快捷性特点,决定了大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校方有意传达的信息,而是在一个动态的虚拟环境中主动与外界接触,自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并加以评论,发表自己的态度及观点。在这个动态交流过程中,受教育个体更容易发挥主观能动性,接受教育的意愿亦比平时更高。因此,需要从旁加以正确引导规范,为大学生在成长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供良好的交流环境。一是发挥新媒体的教育引导作用,营造良性的沟通环境,可以利用官方微博、微信公共号、校园网等方式梳理事件全过程,消除学生对事件起因及处理过程的猜疑,引导学生理性评价事件,学生情绪平息后舆情会自动消亡;二是发挥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辅导员可利用个人论坛账号、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时刻关注所属学生的思想动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分析事件,合理应用新媒体工具。
2.总结评估
新媒体舆情传播虽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但大学生群体的生活集体性和思想行为一致性导致其在面对不稳定事件时认识趋同性,通过新媒体信息可以分析大部分学生的思想状态及可能产生的想法或行为。因此,当高校不稳定事件的新媒体舆情消亡后应及时对舆情发展和处理过程做总结和评估:一方面可以总结新媒体舆情的传播特点和学生发表评论的共性;另一方面可以完善舆情引导机制,只有在后期阶段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为高校制定新政策、形成新预案等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才能真正提高舆情引导能力和效果[9]。综观以上案例,均较重视舆情引导的过程控制,舆情消亡后总结和评估稍显不足。因此,有必要对舆情的发展演变及引导情况做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地完善各项机制。
参考文献:
[1] 蒋樟生.高校突发事件三阶段应急管理机制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5):112-115.
[2] 赵敏.新媒体视域中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17-32.
[3] 陈阿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舆论引导[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6):104-108.
[4] 王燕.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研究[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1):76-79.
[5] 刘清生,张强,张宇.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99-102.
[6] 宋帅.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对策研究——以合肥地区高校为例[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2:13-14.
[7] 廖颖.新媒介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7-9.
[8] 张澎涛,陈俊明.基于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监控预警机制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2(1):79-81.
[9] 周立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高校突发事件善后治理机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2):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