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沿海高职教育发展与沿海开发对接研究

2014-08-06李守可韩冬梅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江苏校企院校

李守可,韩冬梅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社科部,江苏 南通 226010)

1 江苏沿海高职教育发展概况

自2009年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迎来了发展的黄金周期,江苏沿海开发的战略定位和产业集聚,为江苏沿海地区高职教育发展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1.1 办学总体概况

江苏沿海目前有高职院校11所,其中,公办院校9所、民办院校2所。高职院校数量占区域内高校总数的73%,多数院校都是近十几年来在原中专校基础上转型或通过合并升格而成。总体而言,江苏沿海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占地面积有了大幅度提升;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招生区域面向全国众多省市自治区,在校生均大部分达到万人左右;办学质量大幅提升,均进行了程度不同的内涵建设和水平提升,现有国家示范 (骨干)院校2所、省级示范院校5所,大部分院校已经成为本地区和支撑产业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基地[1]。由于基础不同、区位差异、隶属有别,各高职院校发展还不够平衡。具体看下表:

表1 江苏沿海高职院办学情况

1.2 人才培养概况

在专业设置上,各院校依形成了以船舶航海、港口航道、纺织服装、建筑工程、机械电子、应用化工类专业为主体,经贸管理、物流运输、艺术设计、农业科技类专业为支撑,相互补充、多元发展的专业格局。各院校开设了一些新专业,如风能与动力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在师资建设上,各院校在教师队伍数量、结构、层次上均有了质的提升。在学生就业方面,从各院校公布的近三年就业情况来看,沿海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

1.3 社会服务情况

江苏沿海各高职院校办学特色不同,拥有的人才种类、技术服务平台也不同,各院校人才培训的数量、种类及技术服务平台的级别,都在不断攀升。一是沿海高职院校目前拥有各类国家级、省市级技术服务平台或机构近100个,内容涵盖纺织类、船舶类、农业类、卫生类、汽车类、物流信息类等;二是各沿海高职院校以科研课题、科技项目、科技服务、咨询、顾问等形式,为沿海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服务,服务对象涉及船舶、港口机械、电工电子等沿海地区支柱产业,服务范围包括科技研发、技术改造、产品升级等重大课题的指导和技术支持工作;三是沿海各高职院校积极主动地服务沿海开发的需要,向沿海企业和社会开放进行如船员、船舶、焊接、农业技术员、卫生人员、机械、港口航道、纺织技术、电子等方面的人员培训与技术指导[2]。

1.4 校企合作现状

江苏沿海高职院校与一些沿海众多企业建立了较为紧密的联系。一是订单培养,根据企业人才需求情况,校企双方签订定向合作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订单培养;二是引企入校,校企共同创办培训学院,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或共同经营创业园区;三是合作研发,校企双方联合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与新产品、新工艺开发,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或产业化。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 “单头挑”现象比较突出,合作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构建。

2 调查问卷分析

课题组向沿海11所高职院和45个不行业的企业分别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率为院校组100%,企业组95%,现就调查问卷的相关内容进行如下分析:

2.1 院校组调查问卷分析

2.1.1 高职院校对江苏沿海开发的知晓程度

调查问卷显示,沿海各高职院普遍认为江苏沿海开发对高职院的发展是难得的机遇,对于沿海开展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的主要构成等都进行了一定程度地调研与分析。目前,沿海各高职院与沿海开发相对应的专业普通超过10个,如环境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海洋技术、生物工程、船舶制造与维修、风能等且有逐步增长的趋势。

2.1.2 高职院校针对江苏沿海开发所作的专业调整

江苏沿海开发四年多来,沿海高职院校进行了相应的专业调整,以适应沿海开发的需求,目前,沿海各高职院的校企合作数普通超过10个,个别院校超过20个,且很多专业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有非常多的订单班如中远船务、国核维科、中天科技、信越有机硅、中集、中远川崎等。同时,近几年针对江苏沿海开发的进程,各院校均进行了新专业的论证、调研与设置,新增了风能专业、船舶与舾装专业、新能源、海洋滩涂开发、集装箱制造与维修、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等专业。

2.1.3 高职院校对江苏沿海开发的社会服务

沿海各高职院对江苏沿海开发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服务、科研攻关,;技术平台共用,各个院校有沿海企业不同需求的科技平台和机构;人员培训,各个院校都承担了沿海企业的员工培训、技能鉴定等工作;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如南通航院近三年已为中外近1000条远洋船舶进行了磁罗经校正,为30多家造船企业提供了船舶招投标咨询、造船行业相关的国际公约、技术标准等技术服务。

2.1.4 高职院校与江苏沿海开发对接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与沿海开发的对接上,各高职院校普遍感受力度不够或者是参与度还不足,其主要原因一是缺乏政府引导与支持,对江苏沿海开发的进程的具体细节还不太明了,尤其是各行业主管部门在为企业和院校搭建合作平台、引导双方进行交流与互动上明显感觉不足;二是各院校间缺乏足够的交流与沟通,缺乏联动性,比如在新专业的设置上,现已经有重复的问题,各院校分行业或分专业进行主攻的分配机制尚未形成;三是各院校感觉对行业发展的进程了解还不够,沿海企业与各院校间的沟通还不够,企业普遍缺乏对院校介入的主动性。

2.2 企业组调查问卷分析

2.2.1 沿海开发企业与沿海高职院校合作现状

被调查的企业中,70%以上的企业与沿海高职院校存在着形式不同的校企合作关系,企业招聘的员工大约有25%来源自沿海高职院校,制造类企业的比例要达到30%左右,企业对员工认可度最高的基本素质为的排序基本上专业技能、团队合作与沟通、职业道德素质、吃苦耐劳、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积极进取等,与社会求职人员相比,他们更倾向于受过系统专业技能训练的高职生,主要表现在他们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动手水平、职业资格证书、职业道德素养等更高,对高职学生的工作能力基本满意。沿海开发企业已经与沿海高职院开展了与学校联合科技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和技术咨询、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委托学校进行员工培训、与学校联合实施订单培养、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或实习基地等众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在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时,基本上采取的是学生顶岗的方式;企业对于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 《企业支付实习生报酬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超过70%的企业不了解;学生到企业实习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实习损耗费用,最一致的认可是政府提供企业人均损耗费用补贴,超出部分由学校、学生及企业共同协商承担;对于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报酬和工伤事故或得病,每个企业的做法不同,报酬大部分是以定期定额支付的方式实现,个别企业没有支付货币形式的劳动报酬,但有非货币形式的劳动报酬,预防工伤事情后续处理一致认为应该由政府按人头划拨保险经费,由学校统一为学生购买。

2.2.2 沿海开发企业校企合作的中态度和合作方式

对于校企合作中的企业态度和合作形式,具体统计数据见表2。

表2 企业态度和合作方式统计

在涉及的校企合作的绝大部分问题中,企业都表示出了较强的意愿,但也对某些项目提出了企业的理念,如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上希望能有适当地津贴补偿和签订相关安全免责协议,为学校提供实训设备设施上要有设备损耗、损坏的补偿协议和只能提供闲置或淘汰设备,为学校提供兼职教师上兼职教师要有合理的津贴补偿和对企业正常生产造成人员不足的协商机制,联办高职教育上涉及到课程设置、教材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办学经费的分摊等要有合理的方案等。

2.2.3 沿海高职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沿海开发企业认为沿海高职院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选择排序依次为专业技能不强,不能直接上岗;职业道德素养不高,缺乏爱岗敬业精神;流失率高,做不长;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缺乏社会经验,认为最需要提高的素质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制约沿海开发企业参与沿海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积极性的因素按轻重排序为:企业利益得不到保证、政府缺少相关政策引导、企业无意识参加合作、缺乏系统保障机制等。

2.2.4 沿海开发企业的校企合作需求

沿海开发企业参与沿海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意向是积极的,但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在校企合作中利益的需求依然是摆在第一位的,因此,其希望政府能够在税收优惠、按实习工种给予人才培训经费补助、以奖代补,补助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教育费用等方面给予照顾。他们对于学生到企业的顶岗实习,比较担心的方面主要包括学生安全、设备损耗、生产效益和学生管理,希望高职院校能够更多关注企业的需求,深度参与企业的发展过程,在用工优先、解决员工培训、协助企业完成应急性任务、资源共享等方面能够形成长效机制,以帮助企业节约运营成本。

3 调研结论与建议

3.1 调研结论

3.1.1 布局不合理

在高职布局结构上,沿海高职院校主要集中南通地区,占沿海高职总量的54.5%。这种布局结构与江苏沿海开发的全面开花的进程相比,明显连云港和盐城现在的高职教育发展已经不能满足两地沿海开发的需求。

3.1.2 办学水平相差较大

11所院校中,2所国家级高职院校和4所江苏省示范高职都集中于南通,盐城和连云港只有1所江苏省示范,且南通市目前为国家高职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改革试验区,在办学水平的质量和未来发展的走向上,都走在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但盐城和连云港目前还处于发展的低洼地,与江苏沿海开发的总体布局不相协调。

3.1.3 学生培养质量离企业需求有差距

调研发现,沿海高职院校与沿海开发在契合性和深度上还有不小的差距,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着 “两张皮”的现象,沿海企业对高职人才培养的技能、素质等还不满意,高职教育的 “宽进严出”还没有做到,需要沿海高职院校进一步调整办学的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

3.1.4 专业设置结构失衡

专业设置的结构失衡表现在很多方面,一是专业重复问题,如盐城和南通各有一所以纺织专业群和专业链为主的院校,各院校专业重复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二是专业结构不合理,各院校以制造类专业为主,大约占到了所有专业的70%以上,经管类、物流类等专业还明显偏少;三是专业淘汰机制尚未形成,很多招生困难、就业困难,市场需求已不足的专业没有正常的淘汰机制;四是新兴产业专业设置跟进不足,虽然各院校目前根据沿海开发的需求新上了一些专业,但与总体需求的量与质还有不小的差距。

3.2 几点建议

3.2.1 沿海高职教育发展与沿海开发企业对接急需政府介入

沿海高职院校对江苏沿海开发的具体进程与产业入驻等信息了解的滞后急需政府部门介入。江苏沿海开发的总体规划和各市的沿海开发规划只是纲领性的,涉及到具体的行业、产业和企业信息,高职院校并没有深入地了解,这需要由政府部门、高职院校和沿海企业三方研讨,对于定期召开的沿海开发通报会或推介会,也应邀请高职院校介入,以提前了解高技能型人才需求规划和变量,为高职院校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打好基础。

3.2.2 沿海高职教育与沿海开发对接的高职院校责任

江苏沿海开发的大框架已经拉开,这对于沿海高职院校的发展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其产业集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启示着沿海高职院校的发展要适当地进行倾斜和转型。沿海各高职院校要能够更多地从沿海开发的实际入手,设置更多的沿海开发急需专业,以解决当前高技能型工种人员不足和劳工荒的问题,并逐步扩大面向沿海开的专业数量,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专业群和专业链。

3.2.3 沿海高职教育与沿海开发对接的企业责任

江苏沿海开发给入驻企业所提供的土地、税收、政策等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的企业入驻,企业的属性、门类虽比较复杂,但从当前所入驻的产业来看,基本上代表着江苏甚至是全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导向。沿海高职院校毕业生流向沿海开发的比例上升要求企业要切实将目光 “上移”,关注企业的技能型人才来源地,积极主动地参与沿海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规划、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增强相互之间的技术交流、人员互派、科研攻关等。

3.2.4 沿海高职教育与沿海开发对接的社会责任

江苏沿海开发虽已走过了四年多的历程,但在基础设施配套、环境改造等方面依然还有很多欠缺,工作环境、人文环境条件还比较恶劣,解决此问题一是需要省政府和沿海各市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宜工、宜商、宜住、宜游的能力,加大对人才吸引的硬件设施;二是需要制定相关的人才优惠政策,对积极投身于江苏沿海开发的高技能型人才给予适当的地方补贴或补偿;三是要加大宣传力度,适当地组织 “沿海开发进高职”媒体专题采访活动、沿海开发与高职教育发展研讨会等,不断提升江苏沿海开发与沿海高职教育发展的相互交流度,推动二者不断契合。

[1]蔺俊.沿海开发背景下区域内高职院校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8):67-71.

[2]李守可,丛彬彬.区域性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解析[J].教育与职业,2013,(27):8-11.

[3]许士群,周荣虎.江苏沿海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J].职教论坛,2011(23):90-92.

猜你喜欢

江苏校企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数读江苏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数独江苏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数读江苏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江苏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