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地科考是长远课题

2014-08-04罗晓庆

中国西部 2014年3期
关键词:王勇极地科考

罗晓庆

今年2月8日,矗立在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的泰山站正式建成并开站。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之后我国在南极建成的第四个科考站,也是第二个南极内陆站。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由于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距离较长,泰山站将成为两个站之间的纽带,将有效提升考察站的功能效率和安全性,拓展考察范围,避免单站考察过程中受到的条件制约,使我国南极考察体系的整体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一船四站”,可以很好地总结我国南极科考的基本现况。时值中国南极科考三十周年,本刊记者就未来我国南极考察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家海洋局极地办科技处处长王勇。

《中国西部》:从1984年中国人第一次踏上南极乔治王岛到现在,中国南极科考走过了30年艰苦奋斗的历程。您能总结一下这30年中国取得的成绩吗?

王勇:第一,在研究方面,在大气科学、空间科学(空间物理、天文学、陨石研究等)、地质科学、生物科学、极地冰川与海冰、海洋科学、测绘学、人体医学、卫星遥感及新技术成果应用等学科领域,中国都开展了持续深入的考察研究,采集到大量的样本与观测数据,特别是南极陨石样品获取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三。

第二,到目前为止,建成了四个站。按计划,2015年,第五个南极科考站建设也将启动,这将是一个可以供全年使用的常年科考站。常年意味着,极夜、酷寒都可以在这里度过。新建成的南极泰山站主要在南极夏天使用,把中山站支撑科考能力“前移”数百公里。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成绩,这里不一一列举。我们还会更加努力地去做。

《中国西部》:您觉得历史上数百位科学家前仆后继、历尽艰辛地远赴南极,为了什么?是什么吸引了他们?

王勇:我觉得是对未知领域探索的好奇心。南极有很多世界未解之谜,因为其独特的位置和特殊的气候,有很多置身于其中才能做研究的领域,只有去到那里才能做研究,在国内做任何试验都无法作答。不仅有未解的东西,还有很多人类都不知道的物种、地质等方面都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探索、去寻找。

去过南极科考的人,有时候会有一种无助的感受。比如,你去三天可能就在适应天气,出一点问题就无法做任何事情,也可能因为天气突变、物资运输不够、技术能力限制等各方面因素,只能返回,然后再重新计划,周而复始,只能尽力去做。但是,这一切都挡不住人类对未知探索的渴望和信心。

《中国西部》:他们所做的努力,跟人类未来有怎样的关联?

王勇:首先,现在的研究不可能再像四大发明一样,越往后,人类要认识的越深奥。科学研究越往后越困难,如果要发现更伟大的发现和研究,你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是肯定的。

再之,人类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科学也是无止境的,所以对科学的追求也是无止境的。比如,厄尔尼诺现象这样特殊的气候类型出现时,你当时无法解释。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分析你才发现,“哦,原来是这样的”。再比如说,天气预报并不总是准确的,怎样科学的抗洪救灾都是需要再继续研究和努力的。很多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继续研究。

第三,科学不经过深加工是出来金子的,这是对未来负责任的一种投资。科学研究的积累有点像盖楼房,有的科学家可能倾尽一生只挖了地基,虽然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远的研究是基础,是有必要的。南极考察的大部分研究都是这样。

有的科学家可能比较幸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有机会提出什么新的理论或者新发现,但我想说,这都是先辈们的積累。

《中国西部》:目前,中国南极科学考察处在什么阶段,大概在世界上来说,水平如何?

王勇:我认为,我们国家南极科考的水平大概处于第二集团的位置,这里面还包括韩国、日本、智利等国家。第一集团指的是,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且科考技术能力都领先的国家,比如英国、德国、俄罗斯、美国。中国虽然起步于1984年,但是发展势头强劲,速度快。近几年,各方面技术水平已经得到迅速提升,已经属于强国。

《中国西部》:未来世界南极考察将呈现何种格局?各国之间有竞争的压力存在吗?“极地之争”会历史重现吗?

王勇:首先我觉得,人类是越来越文明的,不管是什么样的情况,都只会用更文明的办法来解决争端。尤其是在现有的《南极条约》之下,各国的行为都被束缚起来,最早的领土争端早已被搁置一边了。包括联合国在内,有很多世界组织每年都在派人来进行沟通、监督等各方面的工作。再像20世纪50年代的那种争端,历史重现的可能非常小。

但我想,那个时候可能会用更高明的方式,可能未来南极会建立保护区,再比如基因研究、高科技手段等。

《中国西部》: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都在不断减少,照这个趋势下去,您觉得在未来,资源会不会成为吸引各国争夺南极的关键性因素?

王勇:只能说是因素之一,这里面可能会有很多不可想象的因素。

的确,很多不可再生资源肯定会有用光的一天,但我觉得人类不会等到那个时候再想办法。到那个时候,说不定已经有别的其他资源可以替代石油、煤炭了。

如果真的发生竞争,我觉得只有到了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快枯竭了,而且没找到替代的,已经影响到各个国家的生存问题,才可能发生比较激烈的冲突。但是,我觉得,应该不会发展到那种情况。

猜你喜欢

王勇极地科考
可怕的极地雪融
王勇:渡过一茬茬孩子,值了!
恐龙跑得快吗
王勇智斗财主
在极地盖房子
2017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
极地之星
王勇智斗财主
中国南极科考30年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