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浮宫新人新政

2014-08-04马君海

IT经理世界 2014年14期
关键词:吕克卢浮宫馆长

马君海

让-吕克·马丁内兹(Jean-Luc Martinez)去年接手卢浮宫馆长职位,尽管经济不景气,但大卢浮宫在新馆长的带领下,保持了自己世界第一大博物馆的地位。

前任亨利馆长延续了卢浮宫近30年的扩张政策,在密特朗时代修建的玻璃金字塔入口旁边开辟了伊斯兰艺术部,并将卢浮宫扩张到了法国北加莱大区的中世纪小镇朗斯,在那里设立了卫星馆,甚至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大兴土木,修建卢浮宫分馆。这些年,卢浮宫根据观众人数和特展频率成为全球最大的博物馆。在预算吃紧的情况下,如何让卢浮宫继续在巅峰上开出新花,这对于新馆长让-吕克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50岁的让-吕克是一位文博学家和希腊史学家,还是考古学家和遗产保管学家。除母语法语外,他还可以讲拉丁语、希腊语、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一点点日语。就任馆长前,他负责的部门藏有卢浮宫三大镇馆之宝中的两件:《维纳斯》和《胜利女神之翼》。他的发展轨迹与他的前任亨利大相径庭:亨利出生于律师王朝、成长在富人区,而让-吕克的母亲是不动产看守,父亲是邮差,他的青少年时期是在非洲裔和阿拉伯裔居多的巴黎北部塞纳省度过的,就像文化交流部长菲里贝蒂女士在宣布新馆长任命时讲的,“让-吕克是地地道道的法兰西草根。”

文化民主

这位文化交流部长为新馆长布置的任务是:“恢复以博物馆自身使命为中心,大力开展文化民主。”“卢浮宫扩张的时代结束了!”去年甫一上任,让-吕克即宣布延缓亨利时代开始的建设项目。由他来监管艺术品部的35个展厅的重整工作;大有争议的阿布扎比分馆开馆日期推迟至2015年12月。让-吕克以“大工程时代过去了”的声明来弥合卢浮宫与文化部之间多年的隔阂与不合拍。如果说亨利是在装扮卢浮宫的话,那么让-吕克则是让卢浮宫大放异彩,“馆藏物件才是卢浮宫的真正财富。”他充分利用博物馆的国家遗产来吸引观众,因为这些财富才是调动观众的首要元素。

卢浮宫背有沉重的包袱——2300名雇员,如果说扩张属于过去,维持那些工地也是需要钱财的。虽然卢浮宫主要的赞助人是国家,但其比例却在逐年递减,所占预算比重已从15年前的75% 降至今天的47%。最近6年来,文化部每年的拨款从1.17亿欧元减至9000万欧元。找到一个新的运营方式迫在眉睫,具体讲,要减少花费不小的特展,同时依靠观众人数增收。博物馆首先取消了自上世纪90年代实行的旺季(4~10月)每月第一个周日的免门票政策,因为这并没有受惠于公众,而是让旅行社占了便宜,再者,“参观人数过多也会影响观展品质。”总行政长官赫尔维说。

民众捐款是增收的好传统,善于经营的亨利老馆长已经把它做到了极致,也因此受到强烈的批评,但新馆长旗帜鲜明地表示还得加强。“卢浮宫”这个响亮的名字本身就是光鲜的名片,最近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雕塑展”,10月份“中世纪摩洛哥展览”就吸引了很多捐款。

虽然喊出要“文化民主”、“以公众和馆藏为中心”,但巨大的财务空洞怎样填补?总得找些由头获得国家和企业的赞助,否则创建成本1亿欧元的伊斯兰艺术馆和价值2600万欧元的艺术品馆是不可能的。重修金字塔入口要花费6000万欧元,迁往朗斯卫星馆的300件藏品仅纸箱就用了6000万欧元,博物馆未来将动用阿布扎比卢浮宫的资金,“财源滚滚是阿布扎比项目的特点。”让-吕克说。

朗斯卢浮宫2012年底开馆,这是法国倡导的“文化民主”的先驱,它成功地将古典文化放置在了废弃的矿区里。而朗斯博物馆主要的部分——依靠长期贷款系统的“时间展廊”无疑是其最大的亮点,它使观众数量激增。去年,朗斯卢浮宫观众人数达90万,是预计70万人数的128%,其中20%的观众应该是工人和普通职员。这个数字表明,“文化民主”的主要目的,即吸引广大民众来馆参观,特别是吸引当地民众的愿望实现了。玻璃和铝结构组成的朗斯博物馆外观,当年是在让-吕克主导下设计的,出自日本设计师手笔,它让废旧的矿区闪亮发光。2014年,朗斯博物馆已经对外售出50万张参观券,成功吸引了铁杆“卢迷”——他们来自法国和欧洲甚至世界各地,不远万里前来参加重大的文化活动。为此,朗斯博物馆煞费苦心,例如在2013年底开馆的周年纪念日更新了300件馆藏中的15件,吸引众多“卢迷“前来捧场。总之,尽管经济不景气,但卢浮宫在新馆长的带领下,保持了自己世界第一大博物馆的地位。

虚拟世界

虽然新馆长果断地结束了大规模的版图扩张,但在虚拟世界中,卢浮宫从没有停止建设的脚步。对于那些专业观众来说,卢浮宫建立了庞大的艺术数据库,在线艺术词典,高清细节鉴赏在线工具,并针对一些临时展览制作了专门的微型网站,开发出了专供iPad 和iPhone 等移动客户端的电子出版物。而且还针对儿童拍摄了教育视频,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互动式教育《对孩子讲述卢浮宫》。卢浮宫博物馆虽然没有加入谷歌艺术计划,但是它提供的虚拟参观技术每年吸引的观众不下900万人,基本和亲临卢浮宫参观的人数持平。另外为吸引普通观众设立了专业视听室,专题电影播放并组织音乐和文学表演。

打开卢浮宫官网,开场白即刻拨动观众的心弦:“21世纪的博物馆,不仅仅是一个展放名家名作的场所,还是一个生活的场所和创作的场所。卢浮宫自身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特等建筑群。”

就拿法国浪漫主义画派代表画家欧仁·德拉克洛瓦来说,你想知道他的生平,生活地点,作品馆展地点,他本人的通信信扎,有关他的书籍,以及他作品的收藏家及展销商,甚至他的作品销售价位等等,这些都能在卢浮宫官网上查到。每位拥有卢浮宫馆藏作品的艺术家的介绍,都如德拉克洛瓦一般详细和专业,你可以预先学习做好功课,然后去卢浮宫实地体验,回过头来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回味此种体验。

朗斯博物馆给每位观众配备了多媒体导览设备,内容是和法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之一的Orange 公司共同开发的3D虚拟现实,让观众在参观完成后回到家,凭借门票重温参观过程中标记为最喜欢的作品。卢浮宫还在临时展览上增加了多媒体助理,比如文艺复兴的展览,用多媒体编年史的方式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当时的历史和艺术环境,并从第一角度了解大画家的创作节奏。

卢浮宫在虚拟世界,特别是官网上下的功夫也包括中文网站。中文网站是继法文、英文和日文之后,于2009年开设的第四种世界主要语言的网站。在新馆长的敦促下,中文网站除了追随法文和英文网站的漂亮设计外,还增加了许多本地化的特点。中文网站一上来就是一张巨大的卢浮宫建筑图片和“卢浮宫”、“藏品”、“展览与活动”“参观信息指南”四大板块按钮。最有看头的“藏品”板块,有多件博物馆重量级的作品,详尽的图片细节和深度的文字解说让这些世界上最顶尖的艺术品贴近寻常百姓,成为你我陶冶性情和增长知识的平台。

最好玩的是,其中的中译文注意到了中国人讲话的习惯,“谁人可以想象,当路易15受到乾隆皇帝的定制委托后……” 读到这里,你会很有穿越的感觉吧!

(游学巴黎的陈婧博士对此文亦有帮助)

猜你喜欢

吕克卢浮宫馆长
我的老师是馆长
鸟世界
鸟世界
鸟世界
卢浮宫开通线上版
卢浮宫邮政局改造
令卢浮宫焕发新生的现代主义建筑师贝聿铭辞世,享年102岁
卢浮宫职员罢工被闭馆
吕克·图伊曼斯作品中的时间再现
农民“馆长”李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