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硅谷进化论”系列之九:雅虎的心绪

2014-08-04郑悦

IT经理世界 2014年14期
关键词:梅耶雅虎硅谷

郑悦

对于这个迷失多年的硅谷传奇公司而言,重新塑造创新精神显得非常重要。

估计每个来Sunnyvale First Avenue 701号的雅虎总部的访客,都曾在停车场上寻找车位时,打量过那些留给准妈妈们却空着的车位——Parking for expected mother。不过最后的结果自然是规矩地开到访客位置上。这是当年上任时身怀六甲的CEO梅耶(Marissa Mayer)打造“类谷歌文化”的一个小小体现。

变化显然不仅如此。在一些办公室,原本业务相关却因为组织问题而沟通困难的部门被安排“坐”在一起。是真地坐在一起,彼此的部门座位相邻,打破既有的沟通屏障。当然,这也得益于梅耶取消了在家办公的政策。实际上,2012年梅耶上任后一直处于媒体关注之下,相关报道也褒贬不一。前一段还爆出了“睡过头错过和广告主的会议”的负面新闻,然而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雅虎的股价在这两年内涨了一倍。在这两年中,“大刀阔斧”更是常被媒体用来形容梅耶的一个词,指的是各项收购和砍掉业务。

曾有媒体曾用“不要小瞧女人的购买力”来调侃梅耶上任两年内收购近40家初创公司的行为,当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1亿美元收购轻博客平台Tumblr。除此之外,雅虎还重金聘请了知名女主播凯蒂·库里克(Katie?Couric)和前《纽约时报》科技专栏作家大卫·波格(David?Pogue)。

雅虎移动业务主管亚当·卡翰(Adam?Cahan)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表示,梅耶的收购战略已初显成效。在完成了将近40笔收购后,雅虎现有资产包括雅虎天气、雅虎财经、Flickr,几乎已悉数更新。而雅虎也推出了新闻阅读应用(Yahoo News Digest)等新服务。重要的是,所有这些服务都能很好地适应的当下流行的移动设备。

客观地讲,这些收购带来的增长有限。另一方面,雅虎需要面对的现实是如今它的搜索份额下滑到只有10%,在谷歌、微软的强大压力之下,自己要如何继续保持竞争力的问题。因此关闭业务也成为梅耶对雅虎施展的另一套“拳脚”。雅虎在今年4月宣布关闭包括社交日历服务Upcoming、团购服务Yahoo Deals、通知服务Yahoo SMS Alerts、儿童频道Yahoo Kids、雅虎邮箱以及雅虎通讯应用Yahoo! Messenger。同时,雅虎还宣布从6月3日开始关闭旧版雅虎邮箱服务,用户将被迁至速度更快、操作更简单的新版雅虎邮箱服务。7月初,雅虎又宣布月底将关闭旗下女性服务网站Shine、电子邮件地址簿应用Xobni、雅虎语音(Yahoo Voices)和一款人肉搜索引擎。关于这一系列的关闭,梅耶在去年年底表示,为了让雅虎专注于核心业务并实现复兴,她计划大幅减少雅虎的产品线数量。

“专注”正是针对雅虎的迷失开出的猛药。成立于1994年的雅虎是20世纪末互联网奇迹的缔造者之一,也曾是世界上最顶尖的技术公司之一,比如其对Hadoop(分布式基础架构)的贡献,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网络公司都在运行Hadoop,如果没有雅虎,Twitter、Facebook和Netflix虽然会存在,但一定与现在大不相同。不过由于对于自己到底是一家媒体公司,还是一家搜索公司,还是一家技术公司,或者是其他什么公司的定位游移,导致雅虎渐渐边缘化,从而失去了昔日的荣光。

历数雅虎20年内的各位CEO,你就会看到雅虎“成长的烦恼”中对于自我定位的芜杂心绪:首任职业经理人CEO Tim Koogle,大量的并购使得2000~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的破灭而让雅虎背上巨大的包袱,并曾在2000年将雅虎搜索外包给谷歌。Y Combinator创始人Paul Graham在2010年曾写过一篇措辞严厉的博客,博客中写了一些他在1998年雅虎收购其创业项目Viaweb之后看到的问题。其中,关于雅虎对于搜索的冷处理,他写道:“我记得曾在1998年年底或1999年年初的某个时间告诉过David Filo(雅虎创始人之一),雅虎应该收购谷歌。因为我和公司里的大多数程序员都使用谷歌搜索替代了雅虎搜索。他告诉我这不值得担心。搜索方面的流量只是我们总数的6%,而我们每个月的增长是10%。搜索不值得做得更好。”

第二任CEO Terry Semel在华纳兄弟和迪斯尼工作多年,他将雅虎定位为媒体公司,丧失了极客文化的雅虎直接错过了搜索和社交媒体。被寄予厚望的创始人杨致远接任之后,却面临着缺乏管理经验的尴尬;前AutoDesk的CEO Carol Bartz接任之后,试图让雅虎重新回到一家科技公司应有的轨道上。但很遗憾的是,其从上世纪90年代积累而来的软件行业经验并不适合于以创新和快速变化为特征的互联网,雅虎始终未能找到互联网公司的感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虽然Bartz将移动业务作为其业务重点,但实际上在移动大潮来临之际依然无所作为。

2011年9月,Bartz被雅虎电话通知解雇。从2011年到梅耶2012年年末上任,雅虎经历了一段“群龙无首”的混乱时期。从CFO Tim Morse担任的临时CEO到因“假文凭”而匆匆辞职的前Paypal总裁Scott Thompson。此后的临时CEO Ross Levinsohn又将雅虎定位为媒体公司……

定位真的是雅虎跌宕起伏的根本原因吗?翻看硅谷起落论调可能有助于回答这个问题。

自硅谷崛起以来,几乎每隔几年就有人看衰。最近一次应该算得上温和的批评是“硅谷已经不再热爱工程师了,它喜欢夸耀自己一项又一项工程”,硅谷应该避免底特律式的沉沦。更有人认为硅谷正在威胁华尔街,一个事实是因为硅谷企业目前在消费金融、支付、加密以及认证技术上具有很强的实力,也就是说,科技公司未来将成为银行产业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而更有现实意义的批评则是硅谷科技公司的掌管者们似乎也患上了“华尔街病”,一切从钱出发,却忽略了手中公司的发展和成长。没错,只有坚守了自身的根本,比如对技术趋势的把握,比如对改变世界价值观的坚守,比如对持续创新的追求,只有这样的硅谷才能上演更多的传奇故事,才能继续做人们心中的圣地,培育更多的“神”。

在雅虎风景如画的园区里,还有一座小山。依靠着加州四季如春的天气条件,这座小山终年郁郁葱葱。员工们喜欢在休息的时候来这里散步或跑步,山顶还可以小小远眺。雅虎全球北京研发中心研发总监、高级架构师韩轶平也喜欢这里,这位热爱马拉松的技术男为梅耶给雅虎带来的改变而感到鼓舞。只不过,在众人看来,需要重新塑造创新精神之难使得梅耶和雅虎之间的“美女与野兽”的故事依然前路漫漫,依然结局未知。也许只有这座静静的小山了解这其中无法诉说的芜杂心绪。

猜你喜欢

梅耶雅虎硅谷
梅耶·马斯克的“育儿经”
四月的诗
雅虎对Tumblr再度进行资产减记65%
赶超硅谷,目标是对的
凭什么硅谷的失败者就叫“履历丰富”?
从银川跳到硅谷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六条忠告
叩问是思想最根本的基础——米歇尔·梅耶问题学哲学基础上的新修辞学
伦敦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