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盈江邦朗寨铅锌矿成矿条件及找矿远景
2014-08-03冉启胜黄兆熙朱淑桢
冉启胜,黄兆熙,李 良,朱淑桢
(云南省有色地质局308队,云南 昆明 650214)
邦朗寨铅锌多金属矿床是最近采用综合手段发现的隐伏铅锌多金属硫化物矿床,铅锌多金属矿(化)带走向长约8.45km,矿(化)带呈北东向展布,与区域构造方向一致,矿化体规模较大、变化较稳定,但矿体形态不规则,呈透镜状、似层状、脉状、囊状,走向、倾向上具有不连续性,呈分枝复合、尖灭再现,厚度、品位变化较大。目前在该矿(化)带上已发现:邦朗寨铅锌矿(化)点、芒林铅锌矿(化)点、合作村铅锌矿(化)点及弄坡铅锌矿(化)点等多个矿(化)点(体),初步分析邦朗寨铅锌多金属隐伏矿床已具备形成中型矿床规模的条件。
1 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印度板块、青藏滇掸泰微板块、扬子陆块拼合的巨型走滑断层三角地带,且受泸水—瑞丽右旋走滑冲断层与缅甸实皆—纳明右旋走滑冲断层挟持。巨型陆内走滑断裂系控制了强烈的岩浆活动和大规模的成矿作用。区域构造单元:属怒江及泸水—瑞丽右旋走滑冲断层与缅甸实皆—纳明右旋走滑冲断层挟持带之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为滇西高黎贡山—腾冲~槟榔江铅锌锡钨铋多金属及稀有金属成矿带,具有较好的区域成矿背景。区内构造发育,变形变质强烈,燕山晚期富含Pb、Zn、Ag、Sn、W、Mo、Be、Nb、Ta等成矿元素之花岗岩广泛分布,为该区形成与酸性岩有关的铅锌、锡钨等多金属矿床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2 矿区地质
区内主要出露第四系、第三系、石炭系、下元古界高黎贡山群变质岩系及燕山期花岗岩和各种岩脉(如图1),由上到下分别为:
图1 盏西邦朗寨—广岭寨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简图
第四系下更新统(Q4al):主要分布于矿区东部地势低凹处及河流之河床中,为河床Ⅲ级阶地,堆积物为河床相—河漫滩相砂、砾石、粘土层。地表多为风化土,
第三系上新统芒棒组中段(N2m2):主要分布于矿区南东部,为一套碎屑岩夹基性火山岩及薄煤层。
石炭系勐洪群第二段(Cmn2):主要分布于矿区北东部,为一套灰白色—紫灰色中—厚层状变质黑云母泥质粉砂岩、石英砂岩和同色变质杂砂岩,中部普遍见黄铁矿化。
下元古界高黎贡山群下段(Pt1gl1):分布于矿区大部地区,上部为黑云斜长变粒岩、角闪黑云二长变粒岩夹黑云微晶片岩、绢云石英微晶片岩、粉砂质板岩及混合片麻岩;下部为黑云斜长或二长变粒岩、混合片麻岩、眼球状条纹状混合岩夹黑云微晶片岩、长石石英岩、浅粒岩,以有较多的长石变粒岩与上段只有较少的黑云变粒岩相区别。
区内构造体系属关上—新城南北向构造亚带,主干构造由一系列北东向或近南北向展布的压性、压扭性断裂组成,对区内矿化、岩体侵位起重要作用,为主要导矿、容矿构造,具长期、持续活动的特点,且几乎都不同程度受到歹字型构造的干扰、影响、改造;区内次级构造主要有东西向断裂(具张性转张扭性)、北西向断裂(具压扭性)、北东向断裂(具压扭性转张扭性特征),为主要容矿构造,与区内铅锌多金属矿化关系密切。
3 矿体地质特征
3.1 矿(化)体
(1)邦朗寨铅、锌多金属矿(化)点
邦朗寨矿(化)体为隐伏铅锌矿体、矿(化)体主要赋存于北东向断裂与近东西向组裂隙较发育部位,为沿层间搓动、滑动构造破碎带产出的脉状、透镜状、似层状(部分层状)矿体,产状为:N27°E→NW∠42°,其产状、形态、规模受断裂、裂隙的控制。铅矿体长>200m,厚1m~2m,铅锌矿品位高达30ω%~50ω%左右,仅从2号洞中已采出上百吨浸染状、致密块状铅锌矿。目前地表槽探沿走向控制长约500m(两头由于自然条件约束追索受限),宽>10m~30m,地表工程揭露铅锌矿化迹象明显,铅含量1.41ω%~3.12ω%、锌含量0.23ω%~1.13ω%、。根据PD-01号坑及邦朗寨2号硐实际见矿工程控制情况,按3层矿(体)脉,矿体平均走向长200m,厚度1m,铅+锌平均品位8.00ω%;按50m长,2m厚,下延100m,钼品位0.12ω%,矿石平均体重3.0t/m3(如图2),初步估算邦朗寨钼、铅、锌矿点预测资源量(潜在矿产资源量)约为:铅+锌矿石量30万吨,铅+锌金属量25000吨。钼矿石量9.0万吨,钼金属量110吨。
图2 盏西邦朗寨1号铅锌多金属矿体A线剖面简图
(2)芒林村铅、锌多金属矿(化)点
芒林铅锌矿点矿体为地表露头矿,铅锌矿主要沿角闪帘石硅质岩—板岩间夹的硅质岩和结晶灰岩产出;受北东向主干构造F3控制,呈似层状、脉状产于主干构造F3及与之相交的次级构造破碎带中,矿体产状与主干构造F3一致(产状:走向北20°东,倾向北西,倾角36°~40°),矿体膨大部位次级构造破碎带构造产状:走向北80°西,倾向北东,倾角80°~85°。矿化地质体出露宽约10m~15m,见2~3层铅锌矿脉等间距(3m~4m)分布,单矿体(脉)出露宽约1.5m~2.0m,厚度一般0.4m~0.8m,最厚0.8m~1.0m,走向长>300m,倾斜延伸>100m(深部未控制)。化验分析铅:28.37ω%,锌:1.18ω%,银:216.5g/t,钼:0.051ω%。铅平均品位约7ω%~10ω%,铅+锌平均品位约10ω%~15ω%。初步估算芒林钼、铅、锌矿点预测资源量(潜在矿产资源量)约为:铅+锌矿石量20万吨,铅+锌金属量33 000吨,伴生钼金属量110吨。
(3)合作村铅锌矿(化)点
该矿化点主要见一硫铁矿露头点,硫铁矿体呈似层状、脉状赋存于北东向展布的构造带中,出露宽约15m,矿石主要为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少量为致密块状硫化矿。矿石矿物以磁黄铁矿、黄铁矿为主,含极少量方铅矿、铁闪锌矿、毒砂等。于矿化点周围分布有较多的铅锌矿化硅质板岩、硅质岩,经化验分析含Pb:0.177ω%~4.58ω%、Zn:0.48ω%~1.05ω%、 Mo:0.037ω%~0.097ω%,铅锌矿化较为明显,特别是钼均已达最低工业品位要求,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4)弄坡铅锌矿
弄坡铅锌矿为一已开采的铅锌多金属矿体,矿体地质特征与芒林铅锌矿点矿体特征基本一致,据云南省泸水县广晟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资料,已探求333+334级储量铅+锌矿石量约60万吨,铅+锌金属量48 000吨。
3.2 矿石
铅锌矿矿石主要为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少量为致密块状硫化矿。矿石矿物主要可见方铅矿、铁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磁铁矿、毒砂等,氧化矿物为褐铁矿、针铁矿、铅钒、少量孔雀石、锰土。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及绿泥石、绿帘石等。
3.3 蚀 变
矿体内部显示出强烈热液矿化、蚀变。矿化和蚀变在空间上紧密共生,主要有褐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角岩化、碳酸盐化等。矿化强度与蚀变的强弱和种类有特定关系,呈正相关性,蚀变越强,矿化程度越高,矿石品位越高,对矿化最有利的蚀变为褐铁矿化、硅化,次为绿泥石化、绢云母化、角岩化、碳酸盐化。
4 成矿条件
4.1 成矿控制因素
邦朗寨铅、锌多金属隐伏矿床从目前各矿(化)点地质特征来看成矿控制因素主要为:地层+构造+岩浆岩。
(1)地层因素:区内铅、锌多金属矿化主要赋存于下元古界高黎贡山群下段(Pt1gl1)地层中、下部。
(2)构造因素:区内近南北向或北东向组断裂构造,与区域构造线一致,是区内主要的成矿、控矿主干构造。多为压扭性转张扭性层间搓动、滑动构造,规模较大,地形地貌表现为一系列的陡壁,在冲沟有水处常形成小瀑布。由于地层出露为下古生界变质岩,地层中变质砂岩、硅质岩硬度大,为脆性岩层,砂板岩及角闪片岩为塑性岩层,两组岩层物理性能差异变化较大,易形成剥离、虚脱空间,为铅、锌、钼矿(化)体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沿断裂有铅锌矿脉充填,并在邦朗寨一带发现了致密块状铅锌矿块。在芒林一带发现了致密块状铅锌矿体露头。沿走向具有被近东西向或北西向次级构造呈大致等间距影响、改造的特征。近东西向或北西向组为羽状节理、裂隙次级构造,是区内重要的容矿构造场所。东西向断裂具张性转张扭性,北西向断裂具压扭性特征,在与近南北向或北东向组成矿、控矿主干构造交汇部位铅、锌、钼矿体有膨大现象。
(3)岩浆岩控制因素:区内铅锌矿体由深部富含挥发分和成矿元素的含矿热液沿含矿层层间剥离滑脱构造充填成矿,在近地表地层、断裂构造有利部位形成热液充填型铅、锌多金属隐伏矿(化)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深部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规模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有利条件,是寻找较大规模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最重要的成矿远景区。
4.2 矿化富集规律
区内铅、锌多金属矿化主要赋存于下古生界高黎贡山群下段(Pt1gl1)地层的中、下部物性差异较大的角闪片岩、板岩及下部夹的硅质岩和结晶灰岩层位中,沿北东向成矿、控矿主干构造分布,在与近东西向或北西向组次级构造交汇部位矿体有膨大现象。矿化体具有尖灭再现、近等间距分布的规律,以铅锌矿化为主,铅锌矿(化)体中普遍伴生钼矿化,形成铅锌多金属矿床。从所取样品分析结果可知,铅锌含量与钼含量成正比例关系,钼含量0.037ω%~0.12ω%普遍达到最低工业指标要求。在近东西向或北西向组次级构造中赋存有石英脉型钼矿化体,具有较大的潜在经济价值。
4.3 找矿标志
(1)地层标志:下元古界高黎贡山群下段(Pt1gl1)地层中、下部物性差异较大的角闪片岩、板岩及下部夹的硅质岩和结晶灰岩层位是明显的标志层,也是铅锌矿化的主要赋存部位。
(2)构造标志:近南北向或北东向组断裂及层间剥离滑动构造,与区域构造线一致,是区内主要的成矿、控矿主干构造,也是主要的容矿构造。近东西向或北西向组羽状节理、裂隙次级构造,是区内重要的容矿构造场所。近南北向或北东向组断裂及层间剥离滑动构造与近东西向或北西向组羽状节理、裂隙次级构造交汇部位是矿体膨大富集的有利部位。
(3)围岩蚀变:硅化、褐铁矿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4)矿化露头、采矿遗迹和民采坑道可作为直接找矿标志。
4.4 矿床成因
在燕山期由于海底拉张下沉,同时伴随着强烈的火山活动,出现了多期次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带入了丰富的成矿元素,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特富挥发分和成矿元素的矿浆、低熔浆液侵入以及区域变质作用、构造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受地层层位、岩浆岩、构造控制明显,并且由于后期变质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影响,使原来较贫的矿体在岩浆热液和变质热液等含矿热液的共同作用下,再度富集而成为富矿体。因此,矿床类型应属岩浆热液充填硫化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
5 找矿远景
区内铅、锌多金属矿化带长达8.45km,燕山期花岗岩及其它脉岩分布广泛,岩浆活动频繁,在下元古界高黎贡山群变质岩系(含矿层)厚度大,近南北向、北东向断裂构造十分发育,断裂带及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硅化、褐铁矿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蚀变作用强烈,有一定的规模,具备了形成铅锌多金属矿化的有利条件。
通过地质初步工作,并依据区域地质研究结果、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工程验证结果,区内现已见有邦朗寨、芒林寨、合作村及弄坡等多个矿(化)点,而每一矿(化)点又有2~3层单矿体存在,各矿(化)点之间地质特征基本相同,预示着区内找矿前景非常乐观。而地层、断裂构造有利部位及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是主要的成矿预测远景区。在深部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规模钼、铅、锌多金属矿(体)床的有利条件。是寻找较大规模钼、铅、锌多金属矿(体)床的最重要的成矿远景区。
综上所述,区内成矿远景区仅按3个矿(化)点初步估算预测潜在矿产资源量:铅+锌金属量106000吨,已达中型矿床规模。若再考虑合作村铅、锌矿(化)点和各矿(化)点之间成矿预测远景区以及深部岩体与围岩接触带的隐伏铅锌矿体,区内铅、锌多金属矿成矿远景区可能达到一大型甚至超大型铅锌多金属矿床规模,找矿远景巨大。
参 考 文 献
[1]云南省地矿局.1∶20万腾冲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1983.
[2]刘家远,单娜琳等.隐伏矿床预测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
[3]范永香,阳正熙.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M]. 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4]李文尧等.云南省盈江县盏西帮朗寨物化探工作报告[R].2007.6
[5]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盈江县遮坎锡铅多金属矿1/5万地球化学普查报告[R].2007.7.
[6]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盈江县遮坎锡铅多金属矿普查阶段报告[R].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