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2014-08-02黄道然

商场现代化 2014年12期
关键词:统计分析经济效益企业

黄道然

摘 要:企业经济效益研究属于微观经济的范畴,微观研究对象的个体差异巨大,且经济活动受到非经济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在对企业的经营效益分析中,大多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并没有普遍适用的模型。但从统计学的角度,可以总结出一套研究企业经济的理论和方法。本文针对企业经济的特性,通过对影响企业经济行为的因素进行抽象和归纳,探索一种分析企业经济效益的统计研究方法。

关键词:多元统计;企业;经济效益;统计分析

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财务指标上看反应在投资效率,经营效率等多个方面,但财务指标始终是经营结果的反应,可以作为下一阶段经营活动调整的依据,但不能作为企业经济活动理论研究的基础。企业的经营活动受到内外界非市场因素的因素较大,尤其是中小企业,突发事件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巨大。因此,全面的企业经济效益分析,需要将非市场行为或因素抽象量化,并结合经营指标,建立多元统计分析模型。

一、企业经济活动的特点

企业经济活动的特点主要有稳定性较差,非市场因素较多,信息不透明三个方面:

首先,经营活动缺乏稳定性。企业的经营活动缺乏稳定性包括内在和外在的稳定性缺乏,且主要体现在中小企业中。企业在发展初期,资金,劳动力,技术等实力都较弱,且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中。这一阶段的企业经营效益往往随着投入要素的变化更剧烈波动,如新技术的创新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企业在不同规模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市场环境也不同,宏观经济政策,行业发展方向及其他企业的竞争,都对企业产生直接的冲击。正是由于统计假设和统计要素的不断变化,才使得企业经济效益分析显得十分困难。

其次,非市场因素较多。企业经营活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水平。许多企业之所以能够不断消除发展过程中的困难,竞争实力和规模效益持续提升,十分重要的原因在于经营管理者在每个阶段正确的计划,控制和分析。其次,在我国,国家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大,政府对经济的直接或间接的干预,会给行业发展带来巨大变化。而企业作为行业中微小的一份子,必须充分理解国家政策的意义。非市场因素及其影响对于企业来说是全面和隐形的,难以量化和规律化,因此给企业经营统计分析带来的很大的困难。

最后,缺乏透明性。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及经营指标属于商业机密,不会对社会完全的公开,企业经济的研究者想获取完整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企业自身的统计分析又大多局限在财务和战略层面,并不具备系统研究的能力,同时也没有深入研究的必要。而对于外部研究者而言,企业公开的信息大多只是经营的结果,或许可以从宏观经济的特征中洞察一定其中的原因。但对企业内部许多经济管理活动不得而知。而这些经营管理活动是企业公开数据真正驱动力。

上述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在不同的企业中,或者在同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表现的形式和程度具有较大差异,这也是企业经济活动研究无法形成统一的统计分析模型的原因。

二、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及规律

企业的经济效益通过财务指标及市场指标来体现,财务指标如收入,利润率,周转率,资产负责等等;市场指标包括市场占有率,商誉,市场影响等。对于企业经营指标的评价必须立足企业特性及行业特性,不可一概而论,例如企业的利润率,充分竞争的企业利润率不可与垄断或垄断竞争行业企业进行横行比较。企业经营指标自身也不可以直接以数量大小来衡量,如同宏观经济发展,增长率从10%下降到7.5%,并不意味着发展在走下坡路。而是应立足与实际的发展背景和发展阶段来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统计分析也是如此。

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分析,首先应明确企业经营效益影响因素及其规律,才能建立正确的统计指标和分析模型。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企业经营效益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宏观经济环境。在假设所有同类企业的状态都固定的情况下,宏观经济环境对同类所有企业的影响是具有普遍性的。例如,国家对房地产行业实施调控,无论是在哪个城市,哪个房地产企业,都是负向的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将受到约束;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任何一个企业而言都意味者成本的上升。因此,宏观经济因素是企业经济效益分析的基础变量。

企业发展阶段。企业发展阶段是企业经营分析的重要前提之一,只有正确理解企业所处的状态,才能科学地评价企业经营活动。首先,不同的发展阶段,所拥有的资源以及受到的制约是不同的。各个因素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方式和大小也不同,例如资本在企业发展初期可能是核心因素,但对于市场地位稳定后的企业而言,发展方向选择及选择的效率成为最核心的因素。企业发展阶段应作为虚拟变量,是指标筛选和分析的主要依据。

财务指标。财务指标能够反应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从资金流,物流,人流等多个角度解释企业经营活动之间的联系,并反应非市场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影响的最终效果。财务指标并不直接反映经营结果产生的原因,而是需要研究者透过数据,解释数据背后关联的经济活动。同时,财务指标的好坏有事会掩盖企业的一些问题,如片面追求财务指标,可能会使企业走上错误的发展道路,难以维持可持续发展。

人为因素。企业的发展,所有者和管理者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业务的规模,运作模式等等。企业的每一个活动都是在管理者的指导下进行的。尤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所有者和管理者的个人能力直接决定企业的经营效益。而人的经济行为是不具有很强规律性的,因此不可将其作为普通变量,而应同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一样,作为虚拟变量应用到分析模型中。在特定的分析时间短內,这些虚拟变量可以视为固定。

企业经济效益的全面分析,需要建立在多个虚拟变量的基础上再来研究财务指标以及其他量化的评价指标。多元化统计分析模型的建立,能够将企业经营效益的所有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更加有助于全面理解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及产生的原因。endprint

三、企业经济效益多元统计分析模型

基于上文分析,设定多元统计分析模型如下公式:

其中,H为企业经营效应健康指数,指企业运行是否正常。H取值为-1至1,即不健康到健康;X为财务指标,即财务管理中的综合财务指标,综合财务指标的好坏直接反应企业运行的状态;Y为企业经营能力,表征企业所有者即管理者的能力水平;Z为外部环境指数,用以表征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优劣;C为经营偏离度,指企业发展战略及业务运营与企业发展阶段和经营环境的偏离度,偏离度越大,说明企业经营存在较大风险;

在上述变量中,综合财务指标直接应用财务管理中的综合财务指数,量化可衡量。而企业经营能力、外部环境指数和经营偏离度都是评价指标,分别由一组表征变量进行评估。

企业经营能力表现为企业管理者的能力、企业业务风险大小、企业文化及氛围、企业员工素质等多个方面:

各表征变量下的子变量运用助成分分析法进行筛选和归类。将企业经济活动调查问卷中的大量繁杂指标或数据简化成最后的综合指标,同时保存了原始样本中的信息。不同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数量级,不同的量纲和数量级不能直接进行比较,也不能直接用于多元统计分析,而需要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和数量级上的差异,使其具有可比性。如上述变量调查问卷获得的原始数据如下:

上述指标虽然都是数值,但其量纲和数量级具有差异,如经营能力与外部环境是评分,而偏离度则是离差。因此,在原始调查数据收集和筛选完成后,一般常用标准化变换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后再对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筛选相关性较高的变量作为主成分。不同时期的企业,主成分筛选的结果不同。因此,对企业经营效应的分析应选择经营环境和内部组织结果或经营战略较为稳定的区间,才能获得有效的样本。对企业经营分析的采样区间建议以季度或月度进行,因为在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企业的经营策略,业务运营都是依据年度计划进行的,各变量所处的环境相对稳定。

四、结语

从财务指标上对企业经营效应进行评估具有一定局限性,切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企业经营效应应用企业经营健康程度来表征,它不仅反映企业的经营财务指标,更反映企业对经营环境的适应,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等多个方面。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基于发展环境,提示适应环境变化,控制业务风险并及战略调整的能力,才能在快速变化的竞争中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魏成发.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探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5).

[2]蔡云.基于BP神经网络优化算法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估[J].统计与决策,2012(10).endprint

三、企业经济效益多元统计分析模型

基于上文分析,设定多元统计分析模型如下公式:

其中,H为企业经营效应健康指数,指企业运行是否正常。H取值为-1至1,即不健康到健康;X为财务指标,即财务管理中的综合财务指标,综合财务指标的好坏直接反应企业运行的状态;Y为企业经营能力,表征企业所有者即管理者的能力水平;Z为外部环境指数,用以表征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优劣;C为经营偏离度,指企业发展战略及业务运营与企业发展阶段和经营环境的偏离度,偏离度越大,说明企业经营存在较大风险;

在上述变量中,综合财务指标直接应用财务管理中的综合财务指数,量化可衡量。而企业经营能力、外部环境指数和经营偏离度都是评价指标,分别由一组表征变量进行评估。

企业经营能力表现为企业管理者的能力、企业业务风险大小、企业文化及氛围、企业员工素质等多个方面:

各表征变量下的子变量运用助成分分析法进行筛选和归类。将企业经济活动调查问卷中的大量繁杂指标或数据简化成最后的综合指标,同时保存了原始样本中的信息。不同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数量级,不同的量纲和数量级不能直接进行比较,也不能直接用于多元统计分析,而需要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和数量级上的差异,使其具有可比性。如上述变量调查问卷获得的原始数据如下:

上述指标虽然都是数值,但其量纲和数量级具有差异,如经营能力与外部环境是评分,而偏离度则是离差。因此,在原始调查数据收集和筛选完成后,一般常用标准化变换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后再对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筛选相关性较高的变量作为主成分。不同时期的企业,主成分筛选的结果不同。因此,对企业经营效应的分析应选择经营环境和内部组织结果或经营战略较为稳定的区间,才能获得有效的样本。对企业经营分析的采样区间建议以季度或月度进行,因为在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企业的经营策略,业务运营都是依据年度计划进行的,各变量所处的环境相对稳定。

四、结语

从财务指标上对企业经营效应进行评估具有一定局限性,切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企业经营效应应用企业经营健康程度来表征,它不仅反映企业的经营财务指标,更反映企业对经营环境的适应,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等多个方面。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基于发展环境,提示适应环境变化,控制业务风险并及战略调整的能力,才能在快速变化的竞争中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魏成发.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探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5).

[2]蔡云.基于BP神经网络优化算法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估[J].统计与决策,2012(10).endprint

三、企业经济效益多元统计分析模型

基于上文分析,设定多元统计分析模型如下公式:

其中,H为企业经营效应健康指数,指企业运行是否正常。H取值为-1至1,即不健康到健康;X为财务指标,即财务管理中的综合财务指标,综合财务指标的好坏直接反应企业运行的状态;Y为企业经营能力,表征企业所有者即管理者的能力水平;Z为外部环境指数,用以表征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优劣;C为经营偏离度,指企业发展战略及业务运营与企业发展阶段和经营环境的偏离度,偏离度越大,说明企业经营存在较大风险;

在上述变量中,综合财务指标直接应用财务管理中的综合财务指数,量化可衡量。而企业经营能力、外部环境指数和经营偏离度都是评价指标,分别由一组表征变量进行评估。

企业经营能力表现为企业管理者的能力、企业业务风险大小、企业文化及氛围、企业员工素质等多个方面:

各表征变量下的子变量运用助成分分析法进行筛选和归类。将企业经济活动调查问卷中的大量繁杂指标或数据简化成最后的综合指标,同时保存了原始样本中的信息。不同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数量级,不同的量纲和数量级不能直接进行比较,也不能直接用于多元统计分析,而需要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和数量级上的差异,使其具有可比性。如上述变量调查问卷获得的原始数据如下:

上述指标虽然都是数值,但其量纲和数量级具有差异,如经营能力与外部环境是评分,而偏离度则是离差。因此,在原始调查数据收集和筛选完成后,一般常用标准化变换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后再对变量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筛选相关性较高的变量作为主成分。不同时期的企业,主成分筛选的结果不同。因此,对企业经营效应的分析应选择经营环境和内部组织结果或经营战略较为稳定的区间,才能获得有效的样本。对企业经营分析的采样区间建议以季度或月度进行,因为在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内,企业的经营策略,业务运营都是依据年度计划进行的,各变量所处的环境相对稳定。

四、结语

从财务指标上对企业经营效应进行评估具有一定局限性,切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企业经营效应应用企业经营健康程度来表征,它不仅反映企业的经营财务指标,更反映企业对经营环境的适应,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等多个方面。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基于发展环境,提示适应环境变化,控制业务风险并及战略调整的能力,才能在快速变化的竞争中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魏成发.企业经济统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探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5).

[2]蔡云.基于BP神经网络优化算法的工业经济效益评估[J].统计与决策,2012(10).endprint

猜你喜欢

统计分析经济效益企业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如何发挥新时期统计工作的作用之我见
以统计分析为基础的房地产税收优化分析
SPSS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