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声乐教学改革浅谈

2014-08-02张波

艺术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教育改革音乐教育

张波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声乐艺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声乐艺术的发展需要新型复合人才的支持,旧型的教育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新世纪的发展需要。声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建设自身专业技能、并进行自身实践检测的过程。声乐教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学科,是学生充实自身声乐技巧的桥梁,因此,声乐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就声乐教学改革的发展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声乐教学 教育改革 音乐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增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满足物质基础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的发展。音乐作为人们闲暇时间的精神大餐,音乐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民族声乐艺术是我国音乐艺术瑰宝,声乐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声乐创作者及演唱家,而这些音乐工作者的品质,除了取决于先天性的音乐才能,更多的取决于声乐教育。声乐教育新时期的音乐教育事业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于音乐专业来说,声乐是非常重要的课程之一,因此,对其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也成为了音乐教育专业改革的重要环节。

一、当代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

1.生源质量下降

从1999年开始,为顺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全国各高校纷纷进行扩招,音乐专业备受学生的青睐。一方面,选择音乐的学生多数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又想拿大学文凭,而音乐教育专业的文化课分数较低。因此,这些学生的专业素质相对于通过严格选拔的苗子来说比较差,最终造成生源质量下降,也给音乐教师教学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另一方面,受当今学校人才选拔制度的影响。随着当今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育理念同时也在变革,学生的能力和品性与以往任何时代均不相同。当代是一个追求个性化发展的时代,学生在学习方面有自己的思想,改变了过去学生想学什么全由教师决定的格局。这样一来许多的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兴趣,但是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学生有兴趣可是教育体制跟不上,中学阶段学校音乐教师匮乏加上学校只注重文化课的培养。使得那些有音乐兴趣的学生只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自学或者去网络上寻找一些教材。大量的时间上的浪费使得他们的文化课成绩一落千丈。反过来讲现在升学看的只是分数,没有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因材施教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罢了。高校招生不知遗漏了多少身怀音乐天分同时又在条件缺乏的情况下追逐自己理想不惜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的学生,这不得不说是造成生源质量下降的重要方面。

2.学生专业素质层次不一

受招生政策的影响,高校招收音乐专业人才的能力千差万别,高校的学生来源于祖国各地。中学音乐教育水平受到了当地物质条件和师资力量的影响学生的能力各有所长,学生的专业素质在本质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有的学生具有很强的音乐天分但是在当今高考制度的影响下不得不放弃一些锻炼专业水平的时间去学习文化课,还有部分学生在中学时条件不错,当然他们在入学时的水平就会高一些。另外,有些学生入学时是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考入的,例如声乐表演,音乐教育,音乐演唱等。总而言之,诸多原因导致了音乐专业学生在专业方面的水平有了较大的差距。

3.教学内容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的任何一门学科。它是一门庞大的体系可以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此一项伟大的工作是和教师的教学内容以及选材分不开的。考查我国音乐教学的现状不难看到,不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材的选择上均受到了西方教育的影响在课程的安排上以西方的价值观为主体洋乐在声乐教学方面占据着很多的比重。众所周知西洋乐结构是简单的内容是单一的,相比之下我国传统音乐内容是十分丰富中国的民间曲艺的表现形式是十分丰富和有价值的。这对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能力是不可替代的。

4.教师素质水平不统一

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受教师专业水平的影响,教师正确的、严谨的教学态度能够对学生产生正确的积极的影响,同时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据考察有些音乐教师不能很好的胜任工作岗位,有的教师不能够说课,并且缺乏驾驭教材的能力更有甚者音乐教师不会钢琴伴奏,还有部分教师不能熟练的使用现代的教育技术。

二、声乐改革的主要内容

由于声乐教学的现状很不利于声乐的发展,因此必须的声乐教学进行一些必要的改革。

1.加强专业理论的教学课程

学习每项专业,理论课程是所有学习内容的基础。只有在理论上打下牢固的基础,才能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再结合自己学到的理论,最终理论联系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2.增加学生的实践项目

在课堂上学到了理论知识必须要有实践的经验,要把艺术实践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放到声乐的教学当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和教师发现技能的不足之处,改进再实践,以便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个人素质。

3.改变教师在学教学当中的老观念

教学在传统的观念当中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样致使学生失去了自主的创新意识,很难再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要改变这个现状,就必须从根上纠正教师的观念,由原来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方式改为互动学习,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学生已不再是单纯的被动的学。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学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热情,做到了事半功倍。

三、声乐教育教学改革的意义

1.新课标教育改革的必然

音乐作为娱乐大众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旧的音乐模式已经跟不上人们对音乐的追求速度。音乐专业教育是培养音乐新人的桥梁,是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领域。2001年国家教育行政主管办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新课标力求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了达到并实现《标准》的各项教育改革要求,音乐教育机构就必须对声乐教学体系及其课程安排进行适当的变动,这也是新课标发展的必然。endprint

2.国民素质教育的需要

艺术教育可以提高人的审美标准、增强人的道德观念、培养人的素质内涵。音乐艺术教育在丰富人的情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学习音乐要通过对声乐知识的学习、对名人名曲的鉴赏、和利用各种乐器的演奏来掌握专业知识。这种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享受,他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提升自己的品味,还可以陶冶情操、净化浮躁的心灵。

其次,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看”、“听”、“触”来实现。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会通过各种形式来进行演奏,学生通过眼睛观察教师的动作、表情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潜移默化的学习模仿教师的行为,这样就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对教师演奏的注意力。众所周知,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个人素质,这样多形式的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音乐教育还可以丰富自己的想象力,提高自身创造力,进而提高了个人的音乐素质,通过好的音乐的熏陶,陶冶了个人的情操。教师通过多种形式来演奏教学,学生先是通过看和听来学习,但是最终同样需要自己的亲身接触来学习、巩固。只有通过自己的亲身接触才能把通过听和看学习的内容融入其中,融会贯通,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再次,积极向上的音乐教育可以很好的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且每个人塑造自己独特“三观”的方式又是不同的。积极上向上的音乐教育就是其中之一。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教育如:爱国教育、审美教育、生活教育等等。比如一些爱国主义歌曲,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向往的歌曲,再有一些鼓励奉献的歌曲。这些都会使学生在无形当中接受,进而塑造出自己独特而又对国家、家庭和自己有利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音乐教育即使学生学到了知识,又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终身受益。

3.文化发展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声乐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外国的民族文化业逐渐渗透到国内,带有外国元素的作品逐渐增多,各种民族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声乐教学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让更多的青年愿意接触、学习,从而喜欢上民族声乐文化和传播民族文化,进而影响更多的国民,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这样才不至于属于本国独特的民族声乐文化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被淹没,使民族的文化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参考文献:

[1]何颖.浅谈音乐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8(8).

[2]程冰玲.21世纪高师音乐教改理论探究及其策略[J].中国音乐,2009(12).

[3]黄莺.开设声乐基础理论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南京艺术学院,2006(5).

[4]刘嵬嵬.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报,2007(6).

[5]曹登银.高师声乐教学评价模式的探究[J].安徽师范大学 ,2009(4).

作者单位:昭通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教育改革音乐教育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声乐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新时期高职音乐教育的思路初探
大学声乐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试述传统音乐元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入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