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谈声乐的演唱方法与技巧

2014-08-02周昊

艺术评鉴 2014年9期
关键词:共鸣

周昊

摘要:声乐的演唱方法和技巧是歌唱者一直以来所追求的;尤其是美声唱法对现代声乐的影响非常大,本文介绍了声乐的分类以及对美声唱法的见解。

关键词:声乐的三种类别 美声唱法所注意的气息 共鸣

声乐指的是其表演类属,属于实践的范畴。声乐是一种由一个或多个歌手表演的音乐形式,可以使用或不使用乐器伴奏,而人声是作品的重点。声乐是一种歌唱表演艺术,靠人的嗓子唱出悦耳动听的歌声。

目前声乐演唱有三种方法,即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笔者在此主要探究美声唱法。所谓“美声”,我们译为美好而放大的声音。自然界各种动物、昆虫都能发出声音各异的鸣叫,鸟儿能有动听的叫声。各种乐器能够奏出美妙的音乐,但是,只有歌唱乐器能够发出带有语言的音乐来,而其他任何乐器都不能发出带有语言的音乐。所以,声乐是最独特的一门声音艺术,值得我们去探索与研究。构成人类发声器官的部位以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我们常常探求声音的正确与否,发声器官是否舒服,其实都是对完美声音的一种追求。歌唱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回归自然,就像说话一样的放松,声音自然流淌。但是要达到这个境界,需要经过很多的练习。

筆者认为,完整且正确的声乐发声,应当注重于气息、位置与共鸣。首先,气息是一切发声的基础,它是歌唱的源动力,歌唱的支持力。歌唱的声音是要有生命,有感染力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气息要非常强大。歌唱的呼吸和生活的呼吸当然是有很大的区别,生活中我们没有呼吸是不能生存的,而且生活的呼吸吸得很浅,一般都吸到胸部左右,是人类本能且自然的一种能力;但歌唱的呼吸要求我们吸得深,古话常说的“气沉丹田”就是说我们要吸气深,吸到腰上,但笔者认为,真正的气息是不可能吸到腰上的,我们的气息都是吸在了肺上,在横膈膜的作用下,让我们的歌唱产生高音、低音、跳音、连音等的区别。

歌唱家利洽·阿尔巴内西曾说过,好的呼吸首先是要把自己置于舒适的歌唱姿态中。吸气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能一说气息,就吸得很多,这样容易全身僵硬;但又不能吸得很浅,像说话一样吸到胸上,这样又容易下巴紧,嗓子用力。老师常以“闻花”或“打哈欠”来比喻歌唱的呼吸,吸气时口腔应该是放松的,吸到小腹微鼓,这样后腰、后背都会有膨胀的感觉,身体放松,两臂自然下垂,呼吸深而通畅。任何好的唱法都应该是自然的,科学的,这就需要我们强有力的气息作为支撑,需要我们有一个清晰的学习概念。

一个好的声音哪儿都有位置,声音好整个人都振动起来,要保住每个声音都带着共鸣腔,唱任何音都要有一个连的感觉,高、低、大、小、元音在这个共鸣上,任何一个音高、元音,任何一种音量的情况下,这几个关系都能平衡。歌唱本身的几个因素:呼吸、共鸣、嗓子、元音都在一个状态下完成,关于“乐器”制造基本上就练这个。 关于位置的练习,可以以哼鸣作为主要练习。在哼鸣的位置上发声,即正确的发声位置。哼鸣,即闭口音,闭上口哼唱,用深呼吸把声音从打开的咽腔往上直送到鼻腔。哼鸣的练习有几个好处,一是柔和的开声;二是通过哼鸣找到深呼吸;三是下巴、脖子、牙关充分放松。其次,共鸣也具有找寻头腔共鸣的绝对优势。发声位置与声带微缩有很大关系,声带的收缩会容易拥有正确高音,即发声位置越高,声带收缩越短,高音声带闭合越有力,且声带周围肌肉会相对放松,不会造成用力的现象。

共鸣的应用,应该按照“音量”与“音高”的需要而决定,各共鸣区均衡发展,这样才能使发声美妙。声音原来在声带里时是微弱的,但如果发挥了共鸣作用,声音就会洪亮起来。当共鸣发展时,往往需应用不同的共鸣区。如声带上的喉腔、咽腔、口腔、鼻腔或整个头腔以及胸腔等,都是共鸣区。头腔共鸣适合高音演唱,它的音色效果集中、明亮、圆润,具有金属性;而胸腔共鸣则适合低音演唱,音色效果低沉、饱满、宽广;口腔共鸣适合中音演唱;音色效果清澈、明亮、自然。

意大利人常强调“面罩”(Mask),好的声音都有面罩,笔者理解的面罩其实就是所谓的共鸣。我们的发声是自然的,声带自然闭合,用上气息和位置,声音就会很漂亮。但是现在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往前唱和往后唱的问题,以意大利为首的欧美派是强调面罩的,也就是说往前唱,这样声音的明亮度就会很高,且共鸣会非常丰富。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声音概念,要在自己舒服的前提下,判断自己声音最好的方向。

关于共鸣的练习,一是可以多练哼鸣的练习,二是多练跳音练习。跳音练习有助于横膈膜的弹动。横膈膜弹动的位置是用上深呼吸的地方,是最佳的状态。

跳音的练习,以mi为练习,很容易就会使气息和声音搭起来,这样横膈膜就会很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到高音区的时候,有了气息的支撑,声带自动闭合,保持高位置,自然混假声,这样声音就会很漂亮、松弛,而且不会累。

呼吸、发声、共鸣、吐字都是歌唱的基本要求。我国著名的抒情、戏剧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沈湘先生曾做过一次精彩的讲学,他强调声乐练习要重要强调“脑、心、身”三者结合。心即感情,对内容的理解。作为一名声乐演唱者,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素质,首先是吐字和咬字能力,然后便是情感表达,怎样充分的表现曲目的特征和感情。尤其是我们唱歌剧咏叹调,首先我们就要了解歌词的意思、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创作意图以及是否掺杂了地域或民族音乐的特征。例如我们演唱mozart的咏叹调,一定要非常规范,不能随意延长和缩短,要严格按照谱面要求来演唱,这个时期的音乐特点是非常规范的,不同于普契尼的音乐,戏剧性非常强,作品跨度非常大,且演唱者可以随意发挥。所以,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性,要有非常强的音乐素养,才能将声乐这一门学问做的充分。

音乐本身就是一门语言,一门学问,我们必须理解音乐的语言,音乐的语言代表了音乐的形象,以及它想要表达的意思。音乐的共性是就在于它是相通的,不管是舞蹈还是器乐,都对我们自身的音乐素养有很大的帮助。我们既然选择了音乐这一行,就要对其有强烈的热爱之情,要多学习多思考,提高了综合的素养,对声音的认识也会有所提高,更有利于我们进步。

猜你喜欢

共鸣
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区别与联系
体验与共鸣:大数据时代场景营销模式研究
情感味道:闽南话对台湾广播的独特功能
“民族唱法”的表现形态美
梦想斑驳照进现实
论《捉妖记》观影快感生成机制
浅谈合唱与独唱声音训练之比较
谈读字密度在歌唱中的表现
激活思维,让个性在语文课堂飞扬
浅谈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相同与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