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夺走了课堂的效率
2014-08-02韩国存
韩国存
一是社会物欲支配下的教师职业倦怠。在一线教师中,最轻松的要算普通任课教师,其轻松的原因莫过于不必承担班级管理工作,而班级管理更大程度上属于育人的范畴,因此在许多学校班级管理便成为烫手山芋。而在课堂教学中最省力的办法是教师一讲到底,因为看似吃力费劲实则不需冥思苦想,若要精心设计导入、提问、小结那将是多么繁琐的事。时下工作之外的娱乐活动与工作之内的闲言琐事,占了教师认真备课的多半时间,于是照本宣科便成了教师的选择,更何况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海量的教案与课件,有些教师备课时压根儿对教材不问不闻,习惯于下载网上的课件进行组合,拿着山寨课件到课堂上按部就班一遍也就万事大吉,在这样的情况下课堂又怎会有效率?
二是业务单位组织下的课堂教学评比。以教师专业成长为幌子的优质课评比愈演愈烈,无疑已成为越来越使教师注重自秀的主要推手。当前开设的各类优质课多数是教师的选秀课,考量的基点大多是瞄准教师的设计及表演才能,而很少顾及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收获,教师只要拿到一份精美的课堂设计,就可以在学生基础与个性等全然不知的情况下,以不变应万变的套路在任何班级得心应手,如此的设计与表演又怎能称得上以生为本。当然,开展公开教学研讨能促进教师成长,但那种异化了的表演式的以教评教的优质课,炒作过盛、举办过多只能让教师自秀的欲望膨胀,学生的主体地位与课堂的育人功能将丧失,最终使课堂在被灌输中走向低效甚至无效。
三是各类学校开展的异地巡回示范。近年来,各地为了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大力开展名教师评选活动。姑且不论名教师应是自然出名而非评选成名,但就名教师异地巡回示范活动而言,也多半属于弊多利少且远水难解近渴。多数的名优教师的异地教学示范活动,都是以借班上课漠视学生情况为前提的,虽然他们借机显露了一手自身的教学高招,让观摩的老师大开眼界,为观摩的老师日后纷纷效仿提供了范本,但由此带来的副作用或者说造成的恶果是:使观摩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存在。不但如此,更为严重的错误导向是,教师们不再事先分析学情、事后跟踪学情,养成以自身完成教学任务为唯一目的的陋习。因为这些异地公开示范的教师来去匆匆,他们只关心自身在课堂中的表演是否成功。
四是行政部门主导下的教师工作考核。无论是名优教师评选还是绩效工资考核,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包括各类基层学校,逢年过节总要将教师分为三六九等,这也似乎万不得已、无可厚非,但由于一贯的简单化的反科学业绩评价,缺乏教师师德的考评与学生品行的跟踪,总是拿学生的考试成绩来枉论教学的成败。“考考考”是教师的法宝,“分分分”更是教师的命根,既然如此那又有谁不看重教书反而看重育人?这种只有知识的灌输而没有道德的熏陶与能力的培养的课堂,又怎能算是生本的高效的课堂?
而当前有些学校在尝试以学定教、小组合作,无疑是实现课堂高效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如果教师教育与教学的评价机制不改,那么这些学校的改革也早晚会被扼杀在摇篮中。
(选自《教师报》20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