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福建社会“代际流动”研究
——以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获得者群体为研究对象
2014-08-02颜志文
颜志文
(福建省三明市教育局,福建 三明 365000)
民国福建社会“代际流动”研究
——以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获得者群体为研究对象
颜志文
(福建省三明市教育局,福建 三明 365000)
通过对民国福建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获得者群体进行典型性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首先获奖学生父辈或在他们青少年时已去世,或是失业,或是从事低声望的职业,即都属于社会底层人士。而获奖学生从事的职业或是属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或是属于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即都属于社会的中上阶层。换言之,民国福建社会存在剧烈的“代际流动”。政府设立大学奖学金则在获奖学生向社会上层流动中扮演关键角色,获奖学生通过海外留学成功实现向社会上层流动。其次教会中学设立奖学金为获奖学生向社会上层流动提供平台,即基督教会对民国福建社会“代际流动”起推动作用。
奖学金;民国;福建;代际流动
“代际流动”是指同一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社会地位的变动,而社会地位的标志是财富、权力和声望,其有赖于职业,换言之职业有别,社会地位亦不同。目前学界对“代际流动”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从社会学角度对当代社会“代际流动”做专门研究是学界研究的主流。这方面不仅有考察当代社会“代际流动”趋势的论著,如陆学艺先生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1],更有注重如何推动当代社会“代际流动”措施的论文,如祝建华先生的《缓解贫困代际传递的低保家庭子女补贴制度设计》[2]。其次是从历史学的角度,探究中国传统社会“代际流动”,这方面代表作有:纪莺莺《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以社会流动为视角》[3]、林上洪《母亲受教育情况对代际流动的影响—基于清代科举人物朱卷履历的分析》[4]等 文 章,主 要 探 究科举制对 中 国 传 统社会“代际流动”影响;杨豪《革命场域下的社会流动实证研 究》[5]则 是 以 1937—1949年 冀 中 乡 村 为例,探究中共革命场域下的社会流动;孙明《家庭背景与干部地位获得(1950—2003)》[6]主要依据 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以一般资本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力图揭示改革开放前后家庭背景影响子女干部地位获得机制。然而迄今为止,对于民国社会“代际流动”研究并不多见。
1933年福建省教育厅进行第一届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招考,到 1937年共招考 6届 72名。①笔者以这 72位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获得者(下文简称获奖学生)为研究对象②,对民国福建社会“代际流动”进行典型性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首先由于获奖学生父子两代人从事职业在等级上存在差异,换言之,民国福建社会存在“代际流动”。其次基督教会与政府所设立各种奖学金对民国福建社会“代际流动”起推动作用。
一、福建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获得者的“代际流动”
(一)获奖学生父辈的职业
关于获奖学生父辈的职业,第一至第四届的仅有零星的文字记载。福建省档案馆现存有第五、六届《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申请表》,其对第五六届获奖学生保护人职业有详细记载。而 1930年福建教育厅对福建省省立中学学生父辈职业作过统计。据此笔者编撰《第五、六届获奖学生保护人职业与福建省省立中学中学生(1930年)父辈职业比较一览表》。
1.父亲去世
就表1数据而言,存在两个反常现象。其一是获奖学生保护人职业与省立中学学生父辈职业比例最接近的是政府官员,分别是 7%、9.4%。其二有7%获奖学生保护人从事医学,而省立中学学生父辈从事医学工作比例仅为 2.3%。对此,应如何解释?获奖学生蓝仲雄(第五届)、周芝圃(第五届)保护人是政府官员。但二人与保护人的关系均是兄长。换言之,二人的父辈已殁,其兄代父职。而从事医学工作的获奖学生保护人亦有类似现象。如获奖学生梁景明(第五届)的保护人梁淑如,其职业是护士;而梁景明与梁淑如的关系是母子,即梁景明父亲已殁。就五、六两届获奖学生而言,有 14位获奖学生丧父,占总数的 48%,而其中 7人是父母双亡。③这种状况在第一至第四届获奖学生中也存在。著名语言学家高名凯(第一届),其父亲高哲善先生是美以美教会牧师,曾任福建神学院监学(执行校长),其社会地位较高,后因食物中毒去世。其母亲郭氏只得带着全家回到福建平潭的老家。在高名凯年仅13岁时,母亲郭氏又病逝,因此高名凯“幼年丧失父母,家庭生活十分艰难”[7]。又如钢琴教育家洪士(第三届)“自幼丧父,母亲又是文盲,靠她做工维持生计,生活非常艰难 …… 不得 不去裁 缝铺当 了学徒”[8]。而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福建仍是父权社会,男子是家庭地位象征。父亲离世就意味者家庭成员中未成年人向社会上层流动过程中无法获得父辈的助力。[9]因此,48%获奖学生的父亲离世,就意味着将近一半的获奖学生在“代际流动”的过程中,是孤立无援的。
表1 《获奖学生保护人职业与福建省省立中学学生家长职业比较一览表》
2.父辈失业
从表1中,我们可知 45%获奖学生保护人失业;而同期仅有 0.74%省立中学学生家长失业。获奖学生保护人失业的原因:或是因为年老失业,如动力工程专家陈运铣(第六届)的保护人陈珽,年龄 61岁,职业是律师,但是年收入为无。换言之,陈珽年老失业。制糖专家刘树楷(第五届)的“父亲刘鸣锵因年老失业,入不敷出,甚是迫窘”③;或是因为经济危机而失业。如陆颂慈(第一届)“南洋经济不景气,树胶价格狂跌(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家父又因办理华侨教育因公负债,彼时经济困难”④。而按陆学艺先生的十阶层理论,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基本没有三 种 资 源,排 在 社 会 第 十 阶 层。[1]换言之,获奖学生父辈中有 45%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3.父辈所从事职业声望不高
从表1中,我们可知 2位获奖学生保护人的职业是教育,占总数的 7%,但其从事的却是塾师,家庭年人均收入分别为 22元、16元。③极低收入使得民国时期福建塾师的社会声望极低,与体力劳动者无异。而从上表,我们可知获奖学生父辈中有 19%是工人与农民等体力劳动者。在其他届获奖学生中,父辈从事体力劳动者亦不鲜见。如生物学家方宗熙(第二届)“出生于福建省云霄县一个小手工业者家庭,祖辈三代以烧砖瓦营生……生意清淡时,举家食粥,尚不得饱腹”[10]。植物病理学家林孔湘(第一届),“闽侯南屿镇窗厦村人,生于民国元年(1912年)。祖上世代务农,家道贫寒”[11]。而按陆学艺的十阶层理论:工人排在社会第八阶层,农民排在社会第九阶层。因此,笔者认为获奖学生保护人中有26%所从事职业声望不高。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获奖学生父辈在他们获得奖学金时或已经去世,或是已失业,或是从事低声望的职业。换言之获奖学生父辈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
(二)获奖学生长期从事的职业
在已知的 72位获奖学生中,笔者共查出 35位获奖学生长期从事的职业⑤。首先部分获奖学生的职业是“中高层事业单位管理者”。所谓“中高层事业单位管理者”是指学校校长、大学系主任、医院院长、研究所(院)所(院)长等职位。获奖学生中任中学校长者有:1945—1946年,郑庭椿任福建省立福州中学校长[12];1940—1941年,林 恩 卿 任 福 建 省 立邵武中学校长[13];1942年,陈培光任福建省立建瓯初级中学校长[14];林伯欣(第三届)历任厦门大学农学院副教授,福建省立福州农校校长、第一副校长,福建农学院植保系主任[15]。由此,我们可知获奖学生郑庭椿、林恩卿、陈培光、林伯欣等四人曾经担任过省立福州中学、省立建瓯中学、省立邵武中学、省立福州农校校长。
获奖学生任大学校长:叶兴杰(第一届)“1947年秋任上海国防医学院外科教官兼胸外科主任……,1969年……任遵义医学院外科教授、教研组主任、副院长”⑥。据《卓培娴回忆录》,“林应茂(第六届),任福州大学教授、副校长,享受特殊津贴”[16]。方宗熙 “1953年,应 山 东 大 学 副 校 长 童 第周之邀,任生物系教授,历任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生物遗传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及副院长,兼任山东省政协第四、五届委员会副主席”[10]。由 此我们可知获奖学生叶兴杰、林应茂、方宗熙等三人都曾担任大学副校长之职。
获奖学生任大学系主任者更多:林仁穆任福建师范大 学 教 授,化 学 系 主任。[17]1941年,林 孔 湘 回国,任广 东 岭 南 大 学 教 授 兼 植 物 病 理 系 主 任。[11]1945年,高名凯 “返回燕大任国文系教授兼系主任”[18]。1951年,郑 朝 宗 “回 到 厦 门 大 学 任 中 文 系教授兼系 主 任 ”[19]。 王 乃 梁 “1982年 至 1983年 任北京大学地理系主任”[20]。林金铭教授“任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 主 任,图 书 馆 馆 长 ”[21]。 据 王 武 先 生回忆,其父王宠,曾任福州大学地矿系主任。[22]1947年后,陈运铣历任浙江大学副教授、教授、热物理系主任。[23]由 此,我 们 可 知 获 奖 学生 林 仁 穆、林 孔 湘、高名凯、郑朝宗、王乃梁、林金铭、王宠、陈运铣等 8人分别担任过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广东岭南大学植物病理系、燕京大学国文系、厦门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地理系、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福州大学地矿系、浙江大学热物理系系主任。
获奖学生任医院院长的如:“陆颂慈同志,福建古田人,1940年 7月至 1948年 6月先后在湖南、广西、福建省等医院任医师、主任、院长等职。”[24]换言之,获奖学生陆颂慈曾经在福建省担任医院院长之职。
获奖学生任科研机构的领导人的有:王启柱“抗战胜利后,到台湾协助接收并任台湾蔗苗繁殖场场长”[25]。郑肇城 “去 台 任 中 华 民国 台 湾 省 农 林厅种苗繁殖场场 长”[26]。 庄 巧 生 “曾担 任 华 北 农 业科学科研所麦作研究室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副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 员 (院 士),中 国 作 物 学 会 第 四 届 理 事长”[27]。朱晓屏“曾任 联 合 国 组 建 的中 东 禽 病 研 究中心主任”[28]。我们可知获奖学生王启柱、郑 肇城、庄巧生、朱晓屏等 4人曾担任过科研机构的领导人。
根据上述史料,笔者认为获奖学生郑庭椿、刘树楷等 20位获奖学生长期从事职业是属于“中高层事业单位管理者”。
其次部分获奖学生的职业是“高层行政管理者”,即政府部门中拥有实际行政管理权力的官员。据《西南交通大学 1944届校友简报》:“郭可谘、林宝华夫妇(皆土木 37届)担任滇缅公路工务局分段长,参与修建史迪威路”。⑦获奖学生刘永懋“曾任联合国官员”[29]。获奖 学生 尤 德 梓 “曾任 沅 陵 第 二 水准队队长、酉水工程管理所所长、金水工程处主任工程师兼工务科 长 ”[30]。 由 此,我 们 可 知 获 奖 学 生 郭可谘、刘永懋、尤德梓等 3人属于“高层行政管理者群体”。
“高层行政管理者”与“中高层事业单位管理者”都属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他们掌握着组织资源,是国家的高端阶层。换言之,就职业而言,有 23位获奖学生属于国家的高端阶层。
还有部分获奖学生的职业是“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所谓“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是指在专门从事各种专业性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获奖学生李学骥任第四军医大学教授。[31]1953年至 1988年,获奖学生池钟瀛任美国密特勃莱大学物理教授。⑧获奖学生陈国钦任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化学教研员。1988年被评为福 建 省 首 批 特 级 教师。[32]获 奖 学 生陈梁生“1948年应清华大学聘请归国任土木系教授”[33]。获奖 学 生 洪 士钅圭 “代 理 钢 琴 系 主 任,长 期任主科钢琴教师”[8]。获奖学生制糖工程专家刘树楷 1918年出生于莆田,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长期担任 江南大 学教授。[32]获奖学 生张捷春毕业于中央大学体育系,后任台湾成功大学教授。[32]获奖 学 生 林 启 荣 毕 业 于 国 立 中 央 大 学 电 机系,担任机电 部 北 京 自 动 化 研 究 所 研 究 员。[34]获 奖学生昆虫学家郑炳宗先生任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35]林礼敦任 “福 建 省建 筑 工 程局 教 授 级 高 级 工程师,享受特殊津贴”⑨。获奖学生陈炎盘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医 学 院 教 授。[36]而 大 学 教 授、研 究 所 研究员、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都是从事专业性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的。即李学骥等 12位获奖学生属于“专业技术人员阶层”;而由于“专业技术人员阶层”拥有文化资源,在社会中属于第 4阶层。换言之,李学骥等 12位获奖学生属于社会中间阶层。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获奖学生长期从事的职业或是属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或是属于“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他们都属于社会的中上阶层。而其父辈或在他们青少年时就去世,或所从事的职业是体力劳动,或是从事低声望的职业,即都属于社会下层人士。换言之,获奖学生普遍实现了从社会底层向社会的中上层流动——“代际流动”。
二、奖学金推动民国福建社会“代际流动”
民国福建社会是学历社会,文凭是获得职业的最重要依据之一,因而教会中学与各级政府设立的各类奖学金对民国福建社会的“代际流动”起推动作用。
(一)基督教会中学设立的奖学金与民国福建“代际流动”
基督教传入福建后,办学成为了基督教会传教的重要方式。民国成立后,教会中学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贫困生的比例也相应增大,教会中学的奖(助)学金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37]教会中学的奖(助)学金制度使得福建部分优秀的清寒子弟完整地接受中等教育。其中较为典型的是获奖学生高名凯。高名凯早年父母双亡;由堂兄高诚学先生带往福州,入进德小学(教会学校)。1925年秋考进英华中学(教会学校)。从初中到高中,六年的中学阶段,高名凯除获得学校给与的奖学金外,每学期课余还要为学校擦洗门窗、地板或打钟,寒暑假期间也留校做工,以筹集膳费和宿费。③
而民国时期,福建教会中学教育质量总体来说较好,社会对其学历认可度较高。完整接受教会中等教育对福建清寒子弟之“代际流动”产生作用显著:其一是教会中学毕业清寒学生考取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比例极高。如第一届获奖学生有郑庭椿、高名凯、林恩卿、陆颂慈、叶兴桀等 5人毕业于教会学校,约占总人数的 46%。第二届获奖学生有王启柱、曾国维、潘振山、周祖胜、宋志仁、陈炎盘、江中英、胡英豪、郑朝宗、郑肇城、陈人英等 11人毕业于教会中学,所占比例为 50%⑩。第三届获奖学生有林孙、卓云光等毕业于教会中学,占录取总人数的比例 为 20%(11),第 五 届 获 奖 学 生 有 黄 国 璋 、梁 景 明 、蓝畏三、许梅英等 5毕业于教会中学,录取比例为36%。第六届获奖学生有游德清、刘树楷、杨杰、余泽清、林孝本、朱晓屏、林旭昭、林应茂等 8人毕业于教会中学,录取比例为 40%③。而考取清寒奖学金就意味着只要其通过大学招生考试,就可顺利完成学业。其二是未能获得奖学金而无法升学的教会中学清寒学子亦可能通过考试获得邮政、海关、盐务等高薪职业。[38]由此笔者认为教会中学设立的奖学金对民国福建社会的“代际流动”的作用在于使得部分清寒学子完整接受中等教育,为其向社会上层流动提供平台。
(二)各级国家政权设立大学奖(助)学金与民国福建“代际流动”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中央、福建省政府在闽设立为数众多的大学奖(助)学金,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1932年福建省教育厅设立的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笔者另有专文论述)。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使得获奖学生完整地接受大学教育,更为重要的是:按清寒学生奖学金的规则,获奖学生毕业后,必须回到福建,在福建教育厅指定的地方工作两年。[39]即只要获奖学生回闽,都会得到人生中“第一份工作”。笔者从方志、档案中找到 14位获奖学生的“第一份工作”,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首先是中学教师。如获奖学生林孔湘“1929考进福建协和大学,1934年 毕 业,即 回 闽 侯 县 乡 村 师 范 中 学 教书”[11]。获奖学生尤德梓“1935年 毕业于武汉 大 学土木系,先 后 在 福 州 高 级 工 业 职 业 学 校 工 作 ”[30]。获奖学生方宗熙“193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获学士学位。1937年 夏,回 原 籍 云 霄 中 学 任 生 物 学 教师”[10]。1936年,获奖学生郑朝宗 清 华 大 学 外 国 语文学系毕业后,回闽任“福建龙溪中学英语教员、福建省教育厅科员”[19]。获奖学生林仁穆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在服务教育职务 5年后,被聘任为 省 立 永 安 中 学 的 教 务 主 任 ”(12)。1940年 ,获 奖 学 生林金铭毕业于武汉大学,1940年 9月任福州高工电机 科 教 员(13)。 获 奖 学 生 张 捷 春 “担 任 福 建 省 立 福 州中 学 专 任 教 员 ”(14)。 获 奖 学 生 田 顺 德 、陈 梁 生 被 安 排在 福 建 省 高 级 工 程 学 校 工 作(15)。 上 述 史 料 中 ,我 们可知 64%的获奖学生是以省立中学教师身份步入社会。其次是科研人员。如获奖学生林伯欣,浙江大学毕业,回闽,任福建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 员(16)。 又 如 获 奖 学 生 “郑 庭 椿 ,福 建 永 泰 人 ,北 平燕京大学政治系毕业法学士……福建研究院社会科学 研 究 所 助 理 研 究 员 ”(16)。 从 上 述 史 料 中 ,我 们 可 知14%的获奖学生是以科研人员身份步入社会。最后是政府官员。如获奖学生王启柱,“1941年后回闽,在闽西北三县勘查荒地收容难侨”[25]。又如获奖学生“郭挺章、陈兴泌毕业于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派 卫 生 处 ”(17)。 从 上 述 史 料 中 ,我 们 可 知 22% 的 获 奖学生是以政府官员身份步入社会,我们可知绝大多数获奖学生回闽的“第一份工作”是担任省立中等学校教师,或在福建省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工作,或在民国福建省政府的农林处、卫生处工作。
为什么绝大多数获奖学生回闽后得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省立中等学校担任教师,或是在福建省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工作?对此,我们可从陈梁生返闽后的遭遇得到答案。
获奖学生陈梁生清华大学毕业后,被福建教育厅 派 往 福 建 省 建 设 厅 公 路 总 工 程 处 工 作 。(15)但 是 “逾一月,梁(陈梁生)之薪金,应向何机关支取迄未明了”。而福建省建设厅、公路总工程处、省府第三科均以“未奉管辖机关命令”,认为陈梁生薪金不是由他 们 机 关 支 付(15),并 且 福 建 省 政 府 “人 事 科 张 主 任 先则据谓梁之薪金应在选拔大学生津贴项下,由均厅(教 育 厅 )支 付 ”(15)。 即 福 建 省 府 人 事 科 张 先 则 主 任认为陈梁生为公路总工程处工作,而工资由福建省教育厅支付。而这并不是个案,例如陈梁生的同学“田顺德君派在建瓯公用事业管理局服务,所有情形与梁相同”。对此,福建省教育厅当然不同意。而后田顺德、陈梁生均被安排在福建省高级工程学校。此后形成获奖学生由福建省教育厅自行安排工作的惯例。在民国时期,省立中等学校、福建省研究院均属于福建省教育厅管辖;福建省政府农林处、卫生处与福建教育厅关系密切。获奖学生被安排在上述单位工作就很自然了。
综上所述,我们即可知获奖学生只要回闽,福建省教育厅在其职权或能力范围为其安排人生中“第一份工作”——省立中学教师。按社会分层理论,“第一份工作”与父亲有密切关系;对获奖学生而言,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在其“代际流动”中扮演的角色是替代父亲所提供的资助。
(三)各类海外留学奖学金与民国福建“代际流动”
获奖学生是如何从中学教师向社会上层流动的?除了他们个人的能力与努力外,也与国民政府和福建省政府的海外留学政策有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派海外留学是通过设立海外留学奖学金,以考试选拔的形式进行。15位获奖学生通过考试获得海外留学奖学金从而出国留学。海外留学经历对获奖学生的社会阶层流动产生的影响是:首先为获奖学生事业成功奠定基础。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其中8位获得海外留学奖学金的获奖学生人生经历得到证实。例如获奖学生中科院院士庄巧生,小麦北京 8号、北京 10号是其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据其回忆,这些成果与 1944年其获得奖学金远赴美国留学时,所获 得 的 小 麦 种 子 有 关。[40]又 如 心 胸 外 科学家叶兴杰,在心胸外科学界有“南黄(家驷)、北吴(英凯)、东北叶(兴杰)”之说;其成就则与“1946年到美国乔治亚大学进修胸外科”是不可分的⑥。又如获奖学生陆颂慈是中国最早一批血吸虫病专家。其于“1948年 6月经考试及格,得到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资助,赴美国密执根大学研究院进修热带病,获 MPH学位”[24],而 血 吸 虫 病 则 是 热 带 病 的 一 种。又如获奖学生池钟瀛是在美华人中最杰出核物理学家,其在“1948年公费留学美国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⑧。洪士钅圭是新中国钢琴教育领军人物,其在1946年“通过了公费留法学生考试。在法国,其师承科尔托和 玛 格丽特·隆等两位 钢 琴 大 师”[8]。再如获奖学生林金铭是中国电机领域最早一批博士生导师,其对电机研究始于 1944年考取教育部“英美奖学金”赴英学电机制造[21]。获奖学生王乃梁是中国地貌学的领军人物,而其对地貌学的研究源于“1948年 6月获中法交换生的奖学金,赴法国巴黎大学,…… ACailleux(著 名 地 貌 学 家)作 副 导 师,实际指导他的论 文 ”[20]。 从 上述 史 料 中,我 们 可 知 庄巧生、林金铭八位获奖学生通过海外留学寻找到研究方向,为其事业成功奠定基础。而与事业成功相随而来的,必定是社会地位向社会顶层的流动。
其次获奖学生实现职务晋升。
表2 获奖学生留学与职务变迁一览表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经过海外留学,三个中学教师林孔湘、陈培光、方宗熙分别成长为广东岭南大学教授兼植物病理系主任、联合国总部中文组组长、教育部编审。陈梁生、郑朝宗两位厦门大学普通教师分别成为清华大学地质力学领军人物、厦门大学任中文系的顶梁柱。高名凯、朱晓屏两位职场新人亦成为燕大国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剑桥大学教授。总之海外留学经历使得获奖学生获得职务晋升的资本,而职务晋升也使得他们步入社会上层。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基督教会及其设立奖学金成为推动福建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因素,其使得清寒学子完整接受中等教育,为其向社会上层流动提供平台。而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教育国家化趋势加强。各级国家政权设立大学奖(助)学金,在清寒子弟的“代际流动”中扮演重要角色。部分清寒子弟通过考试获得海外留学奖学金,实现“代际流动”。
三、余论
1929年,美国爆发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其影响迅速波及世界,并导致 1931年中国经济出现严重危机。其造成中国高校出现大面积中途辍学现象。例如 1932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有 32%的 学 生 因 “经 济 困 难 而 中 途 辍 学 就 业 ”(18),又 如 1932年福建在校大学生辍学率高达 21%[41]。
而以教育改变中下层民众的命运,实现“教育救国”是民国教育界的主流思潮。因此江苏、山东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省份纷纷设立性质与福建“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相似的奖学金。然就实施效果而言,其他几个省份所设立奖学金都不如福建省的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如在江苏,就出现学生领取奖学金后,“或添置西装革履,或聚餐狂饮,其能实在补充求学费者甚鲜”[42]。换言之,江苏省的清寒奖学金所资助的学生可能不是真正清寒笃学之士。又如山东则出现大学生为获得清寒学生奖学金,选课时倾向于选择那些容易通过且可获得高分的课程的情况[43]。这导致两方面问题:其一山东清寒学生奖学金所资助的学生可能并不是真正优秀学生。其二山东清寒学生奖学金获得者在大学读书期间的知识结构不完整。这些都削弱了山东清寒学生奖学金获得者在大学毕业后走上社会,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潜力。
福建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效果比较好,其原因在于:首先福建教育厅是通过组织“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考试”来选拔获奖学生,而对获奖学生大学成绩仅作总体考 核[36]。 这 种 选 拔 方 式 避 免 大 学 生为获得奖学金而急功近利读书之弊病;并有助于获奖学生在校期间,形成合理知识结构,为日后的“代际流动”奠定基础。其次是实施中学校长任保证人制度[36],即按照福建省教育厅规定,要参加“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考试”须有两位保证人,其中之一是所在中学校长。民国时期,福建中学在校学生人数不多。如 1930年,福建省县立中学校平均学生数为113人 ,福 建 省 立 中 学 校 平 均 学 生 数 为 190人(19),因此中学校长对学生家境比较清楚。而福建是最早引入西式教育的省份,教会学校占据福建中等教育半壁江山。民国时期,福建省中学校长或出身于教会学校,或曾执教于教会学校。在长期宗教氛围熏陶下,不作假成为民国福建中学校长的教育基本信条。正是福建这一特殊的教育背景,确保能够参与“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考试”者多是清寒学子。
综上所述,我们可知福建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一方面强化录取程序的公正性,另一方面注重与福建本土教育实际情况相结合。正是这些因素,使得其在推动清寒学子的“代际流动”上效果远好于其他省份。
(致敬:本文撰写过程中深受陆学艺先生论著的启发,所用之社会分层理论源自陆学艺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近闻陆学艺先生已归道山,感怀前辈,不胜伤感。特于此处,表达对前辈学者之敬意!)
注释:
① 见郑贞文:《闽教十年》,福建教育厅编印,1943年,第47—48页。
② 为何仅以第一到第六届获奖学生为研究对象?是因为笔者在对民国福建清寒奖学金进行系列研究时,发现第一到第六届获奖学生的相关资料可以获得,而第七到第十届获奖学生的资料却始终难觅。第十一、第十二届获奖学生则因其毕业后,新中国已经成立,对研究民国福建的“代际流动”不具有参考价值。
③ 见福建省档案馆全宗号 0002、目录号 002、案卷号 730:福建省教育厅第五届清寒学生大学奖金请求书;福建省档案馆全宗号 0002、目录号 003、案卷号 1441:福建省教育厅第六届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请求书。
④ 见福建省档案馆全宗号 0002、目录号 007、案卷号 374:4陆颂慈请因病长期休养函。
⑤ 本文最遗憾的部分是仅查出 35位获奖学生从事的职业。对于其余获奖学生为什么没能查出其长期从事职业?其原因有三:首先笔者能力有限,查阅资料有所缺漏。其次于抗战时期,许多热血青年投笔从戎,第五届获奖学生杨鑫兹就是其中一例。据福建省档案馆馆藏资料,其在大学毕业后,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训部入伍生团第五团文化教员,后不知所终。再次,部分获奖学生在民国时期是从事行政工作。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们的境遇不问可知。关于这一点,我们查出的 35名获奖学生从事的职业皆为文教方面即为反证。因此没有查出并不意味着没往社会上层流动。
⑥ 见大连医学院院志编辑委员会:《大连医学院院志》,1991年,第 251页。
⑦ 刘汇海,毛祖坤:《中印公路抢修记》,载于西南交通大学 1944届校友简报。
⑧ 见陈宣权:《三明侨务志》,三明侨办编,第 95页。
⑨ 见鼓楼区志编委会:《鼓楼区志》第二十三篇人物第二章人物表二、驻区单位已知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正高级)人员名表。
⑩ 见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教育工作报告》1933年第 22页。
(11) 见 福 建 省 教 育 厅 :《第 三 届 清 寒 学 生 大 学 奖 学 金 》,刊 于《福建教育周刊》第 198期。
(12) 见 永 安 档 案 馆 民 国 档 案 :《省 立 永 安 中 学 三 十 年 度(1941年)第一学期教职员一览表》。
(13) 见 三 明 档 案 馆 (0094 -002— 001):《省 立 永 安 师 范1942—1943下学期拟聘教员简历林金铭》。
(14) 见 三 明 档 案 馆 (0094-001— 0055— 0022):《省 立 福 建 师范 28年度拟聘教员简历(第 49页):张捷春》。
(15) 见 福 建 省 档 案 馆 (全 宗 号 0002 目 录 号 004 案 卷 号2139):《陈梁生关于薪金问题给郑贞文的信》。
(16) 见 福 建 省 研 究 院 总 办 公 处 :《福 建 省 研 究 院 职 员 录 》,1943年第 12、19页。
(17) 见 福 建 省 档 案 馆 (全 宗 号 0002 目 录 号 004 案 卷 号2139):《郭挺章、陈兴泌毕业于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
(18) 见 《师 范 大 学 1934毕 业 纪 念 册 》,1935年 第 114页 。
(19) 见 福 建 省 教 育 厅 :《福 建 教 育 统 计 》民 国 21年 第 18页 。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
[2]祝建华.缓解贫困代际传递的低保家庭子女补贴制度设计[J].江汉学术,2013(6):5-13.
[3]纪莺莺.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以社会流动为视角[J].社会,2006(6):190-208.
[4]林上洪.母亲受教育情况对代际流动的影响——基于清代科举人物朱卷履历的分析[J].教育与考试,2012(5):41-46.
[5]杨豪.革命场域下的社会流动实证研究[J].开放时代,2012(8):51-61.
[6]孙明.家庭背景与干部地位获得(1950—2003)[J].社会,2011.5:48-60.
[7]高倓,等.忆我们的父亲高名凯先生[C]//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 100周年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5-53.
[8]魏廷格.洪士钅圭先生访谈录[J].钢琴艺术,1997(5):5-6.
[9]格伦斯基.社会分层[M].王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73.
[10]刘安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方宗熙及其成就[J].中国科技史料,1993,14(4):49-54.
[11]闽侯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闽侯县志:40[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
[12]百 度 百 科:郑 庭 椿[EB/OL].(2013-07-12)[2013-12-17]http://baike.baidu.com/link? url=RUhD_mgixpq Ntc4w Ijm Kwb Gz6Ub GW IB7 Gk7zyf UVjUPZ8 P4butt3 Bsd G03qj FyuWevd D6On9 XMFlIkb HNuz46K
[13]福建省邵武第一中学解放前历任领导名单[EB/OL].(2004-11-12)[2013-11-12]http://www.fjswyz.org/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83.
[14]建瓯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建瓯县志:38[M].北京:中华书局,1994.
[15]徐明时,顾庆龄,王成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志[M].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2001:393.
[16]卓 培 娴.满 怀 深 情 忆 当 年[EB/OL].(2009-09-24)[2013-08-06]http://wanxia.fzu.edu.cn/file/Main-Frame/10_lun_tan/zpx/yidangnian.htm.
[17]福建师范大学校庆文集编委会.弦歌盈耳[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2.
[18]平潭县志编纂委员会.平潭县志:36[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0.
[19]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89.
[20]百 度 百 科:王 乃 梁[EB/OL].(2003-08-17)[2013-09-06]http://baike.baidu.com/link? url=Q50 Ac0 idO 8Dfo Xju Iv_1auk Ztao-8 as KjAa PgivIv JGpskq S2YUqSNz_XLg-zDMC.
[21]博士生指导教师简介——林金铭教授[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5):2.
[22]王武.父亲走了——怀念父亲、原地矿系主任王宠教授[N].福州大学报,2012-12-25.
[23]百 度 百 科:陈 运 铣[EB/OL].(2013-08-17)[2013-09-06]http://baike.baidu.com/link? url=QHIlTHvyO1 lWbSpttTz4 NY95z_TiFPI4 X jrMnax VrkrLv ACQr Ceh I3 KTUet BS3qx.
[24]上海寄生虫防治研究所.沉痛悼念陆颂慈同志[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8(6):385.
[25]黄顺通.集美学校校友名人录:第 1辑[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26]维基百科:中华民国行政院农业委員會种苗改良繁殖[EB/OL].(2012-01-01)[2013-07-19]http://zh.wikipedia.org/zh-tw/%E8%A1%8C%E6%94%BF%E9% 99%A2%E8%BE%B2%E6%A5%AD%E5%A7% 94%E5%93%A1%E6%9C%83%E7%A8%AE% E8%8B%97%E6%94%B9%E8%89%AF%E7%B9% 81%E6%AE%96%E5%A0%B4.
[27]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3.
[28]访国际著名禽病专家朱晓屏[N].厦门日报,1985-06-29(3).
[29]张 美 怡.父 亲 的 胸 怀[EB/OL].(2012-08-15)[2013-07-12]http://www.21ccom.net/articles/rwcq/article_2012081565733.htm l.
[30]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现代水利人物志[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361.
[31]西安市军事志编纂委员会.西安市军事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736.
[32]李升荣.莆田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1.
[33]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学会概况[EB/OL].[2013-08-11]http://www.geochina-cces.cn/zmrw js.asp?exp_id=9.
[34]莆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莆田县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5]北京农业大学新闻稿:农学院举行追思会缅怀著名昆虫 学 家 郑 炳 宗 教 授 (图 文 )[EB/OL].(2010-03-12)[2013-07-12]http://news.cau.edu.cn/show.php? id=0000038915.
[36]张 揆 一.党 送 我 去 上 大 学[EB/OL].(2012-12-14)[2013-08-15]http://zky.1927.blog.163.com/blog/static/307525602012111431153942/.
[37]林洁.试谈民国时期福州教会中学奖学金制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7:121-123.
[38]林殷.福州三一学校与民国福建社会[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2006.
[39]颜志文.民国福建“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考[J].教育史研究.2013(3).
[40]杨坚,李日葵,胡文亮.我的小麦育种经历片段——庄巧生口述[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1,32(2):188-199.
[41]王豫生.福建教育史[M].福州:福建 教育出 版社,2004:462.
[42]苏教厅饬各县停止留学生补助津贴贷金[J].江西教育旬刊,1933(6-7):88.
[43]赵宝爱.1912—1937年间华北的贫民教育援助政策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6):142-144.
责任编辑:汪频高
(E-mail:luckywpg@sina.com)
Intergenerational M obility of Fujian Society During the Repub lican Period——Taking the G roup of College Scholarship Recipients in Poor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YAN Zhi-wen
(Sanming Education Bureau,Sanming 365000,Fujian,China)
Through the typical research on underprivileged students receiving college scholarship as the study objects,we can find out that:first,the award—winning students lost one or both of their parents in their young age,or their parentswere jobless,or took low—prestige occupations.They all belonged to the group of the underprivileged people.But when the students with honors went into the society,they entered the class of management of state and society,or the field of technical personnel levels,all of which belong to the upper m iddle class society.In other words,there was a dramatic“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in Fujian society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econd,the establishment of scholarship system for students in church schools provided a platform for the upward socialmobility of the poor high school students,and the government which established a scholarship for college acted as the role of the parent in the upward socialmobility,and some award—winning students achieved success of upward socialmobility through studying abroad.In a word,the scholarships established by the Christian Church and the Government of Fujian played a catalytic role in the“intergenerationalmobility”.
scholarship;Republic of China;Fujian;intergenerationalmobility
G40-052
A
1006-6152(2014)06-0029-08
2014-04-07
本 刊 网 址·在 线 期 刊 :http://qks.jhun.edu.cn/jhxs
颜志文,男,福建永春人,福建省三明市教育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