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宁河湖水系综合规划的创新与特色

2014-08-02杨红芳崔海洋

山西建筑 2014年21期
关键词:济宁市济宁水系

杨红芳 崔海洋 王 波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12)

1 规划背景

1)城市新的发展战略定位。

新时期下,济宁市提出了“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的城市发展新定位。而河湖水系综合规划的编制无疑是济宁市打造这一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

2)运河申遗触动城市文化功能提升。

京杭运河作为中国史上最著名的人工运河,目前正在积极进行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济宁作为史上管理运河航运的督府,凭借运河文化等人文财富,可以打造文化软实力,参与区域竞争。

3)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城市空间发展框架见图1,水系与济宁城市发展定位关系见图2。十一五时期,济宁所依托的发展格局有明显调整,多个重大设施在济宁地域相继落户,因此,需要重新审视济宁市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重新确定其发展策略。在此背景下,济宁市启动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图1 城市空间发展框架

图2 水系与济宁城市发展定位关系示意图

4)微山湖湖区的综合保护与治理开发。

微山湖具有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养殖、通航及旅游等多种功能。然而自1980年以后,微山湖面临着旱灾和水资源匮乏等问题,成为正在消失的“北五湖”。如何结合南水北调工程,增加微山湖水量,恢复微山湖“黄金水道”之名,通过微山湖这颗明珠带动济宁重现“江北小苏州”的辉煌,是济宁未来面临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5)煤矿塌陷区综合利用。

济宁市具有相当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因过度开挖,导致地面下陷,在济宁市区形成了多个水网密布的煤炭塌陷区。虽然不能用于建设,但煤炭塌陷区水网密布,犹如天然湿地,成为济宁市区的一个个“绿肺”。未来应充分利用煤炭塌陷区,化害为利,改善其周边环境,打造极具特色的湿地公园,成为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砝码。

6)城市中心南移。

根据北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济宁城市新中心逐步南移,城市南部生态环境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也进一步提升北湖在济宁城区水系中的地位。随着济宁机场、曲阜孔子文化会展中心、市文体中心及太白楼路东西跨河大桥等一系列大项目的推进,对河湖水系规划的编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2 规划目标

按照“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的城市愿景,通过生态完善、文化挖掘、开放空间营造及水岸经济打造,实现水系的“流畅、水清、岸绿、景美、宜居、繁荣”,塑造“生态水乡,人文水乡,休闲水乡,繁荣水乡”。

3 总体网络结构

“核脉成网,两片四轴,三环水绕,蓝绿水城”。

1)核脉成网——营造“三水共导”、点线面全覆盖的网络化、立体化的水系特色城市风貌。

核——点状的水系,包括湖泊与湿地;脉——线状的河道水系;成网——由点、线水系交织成网的面状的水系结构,形成“点线交汇、连片成网”的整体水系联动方式。

规划从点、线、面不同要素的水系空间构成出发,通过对现状河道的整治、湖泊的开发以及湿地塌陷区的修复与利用,构建“三水共导”、点线面全覆盖的网络化、立体化的水系特色城市风貌。

2)两片四轴——把握规划的主次性。

根据水系与未来城市建设用地的关系,把规划区范围内水系分成两大片:以自然生态为特征的外围片和以城市风貌为特征的内城片。四轴——根据济宁水系流域与空间分布关系,以泗河、洸府河、梁济运河、洙赵新河四条主要水系为轴线构成济宁水系的主框架。通过对规划范围内水系进行分区和确定主干河道,把握下一层次专项规划的重点,突出本轮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3)三环水绕——实现水资源的多级利用(见图3)。

通过对水系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分析,规划对水包城的历史元素进行挖掘,形成“三环水绕”的布局结构,一方面实现横向河道的沟通,打造水系新空间结构,一方面实现水资源的多级利用,同时达到提升景观区域特色的目的。

图3 水源多级利用示意图

a.水调配。

把济宁城区引配水工程作为济北从黄河、汶河等外部河道引水的水利工程的一部分,以解决城区水系水源不足的问题。

b.水沟通。

增强各河道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横向联系,使之成网成片;使东部河道部分向西分流,穿过城区,增加其在市区停留的时间,再通过城区的河流向南,最终汇集到微山湖。

c.水净化。

通过引水入城,增强内部河网水体的流动性,进而促进水体生态的自然修复。

4)蓝绿水城——改变单一治水思路(见图4)。

图4 治水思路的转变示意图

站在全局的角度进行审视,改变传统单一的治水思路,既包括水体自身的治理也包括水岸的整治及沿岸建筑的控制;既涉及工程性的内容也涉及景观规划的内容。

a.两条线控制向河道沿岸控制转变。

从仅对河道上口线规划控制到关注河道岸线外围延伸地块的控制,体现了综合性的整治思路。由“线”控制到“面”控制。

b.河道沿线简单驳坎措施到围绕水系综合性整治。

简单的河道驳坎整治,对改善与提高两岸资源利用的手段单一,更多的被看作河岸整治。

c.仅关注防洪排涝功能到关注多功能因素。

将河道整治当作改善河道行洪排水条件,治理手段单一,而通过关注水系要素,在防洪排涝,水质水环境,两岸景观塑造及沿岸土地利用与开发,水运旅游及水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予以关注,体现了综合性思想。

最终促成以水系为主的蓝脉与以水系沿岸绿带和开敞空间构成的绿地系统相互呼应,打造蓝绿水城。

4 创新与特色

4.1 结构布局契合特点

规划对过境式的水系通过沟通、引导等方式,增加其通过城区的路径,形成“三环”:历史环、现代环和未来环。

历史环:老运河—小洸河—小府河—越河;

现代环:梁济运河—北外环河—洸府河—二号连通河;

未来环:小北湖—龙拱河—一号连通河—老运河—梁济运河—南跃进沟—三号连通河—四号连通河—廖沟河。

三环明确,相互之间没有重叠,承前启后,贴切反映济宁水城风貌及发展态势。

4.2 分项规划八位一体

从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经验可以看出,现代的河道治理规划必须从单纯的专业性规划向综合性规划转变。

针对济宁实际,方案将水系综合规划在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分解为八个专项分别阐述其策略、目标与规划措施等内容,涵盖全面,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专项包括水安全、水环境、水交通、水文化、水旅游、水景观、水经济和水管理(见图5)。

图5 新型水系规划思路示意图

4.3 重点问题专题研究

为了使规划更具科学性,方案对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包括现状调研报告、煤炭塌陷区水系综合利用、引水入城等专题。

其中煤炭塌陷区水系综合利用专题提出了济宁煤炭塌陷区的分类利用。包括湿地公园改造,发展旅游;发展水产养殖;以“水柜”方式对水资源进行储备;净化水污染等方式。

引水入城专题针对总体网络结构中提出的“三环水绕”,提出了历史水环、现代水环、未来水环的循环方案。

4.4 整治开发齐头并举

水系综合整治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问题,同时也是创造效益的过程。

专项规划中水旅游通过河道整治与改造,建设区域性城市河道水旅游系统。并通过合理的游线组织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开展,形成文化、城市、生态三位一体的滨河自然风光旅游产业链。

水经济通过水系的改造与整治,提高环境品位的城市正效应,创建以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为主的充满活力的、繁荣的滨河经济。同时,盘活土地存量资源,提升两岸土地资源的价值。

4.5 交通规划以人为本

水系综合规划中水交通专项与人民生活联系最为紧密。

水交通规划中提出了滨水慢行系统规划,将廖沟河、老运河铁路南至南外环段、老运河西段等定位为健身休闲功能,以步行为主,自行车为辅,为附近居民、过路行人提供运动健身的机会和休闲游憩的场所。同时对非机动车道、步行道路进行了安排。

规划同时将市区的河道沟通成网状,让水上巴士成为市民出行的补充交通工具,弥补公共汽车交通路线的不足。线路结合大型居住区布局码头和线路,方便居民出行。

5 实施情况

在《济宁河湖水系综合规划》的指导下,济宁市规划局、水利局、市建委积极推进水系整治相关工作,包括局部地段的景观设计、河道整治、滨水道路广场建设、航道改造等内容。新近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1)依托北湖新城的全面开发、整体推进,北湖环湖景观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一期工程已经对外开放;

2)老城区洸河路、太白楼路、运河路等滨水主干道完成整体改造;

3)全民健身广场、人民公园等滨水公共设施建成开放;

4)内河通航里程增加到1 100 km,南水北调东线系列项目加速推进,治淮东调南下工程基本完成。

[1] 李平丽.基于生态观的河流生态恢复与建设规划研究——以清徐县水系规划研究为例[J].规划师,2010,26(S1):49-52.

[2] 黄科宏.历史地段型水系规划保护思路探讨——以桂林市“两江四湖”历史水系整治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9(11):67-71.

[3] 蓝世萍,曾伟先.城市水系规划的实践与思考[J].规划师,2007(9):22-24.

猜你喜欢

济宁市济宁水系
济宁华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山东济宁卷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济宁玉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山东省济宁市明珠中心小学活动掠影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